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7)
2023(2593)
2022(2160)
2021(2124)
2020(1819)
2019(4044)
2018(4003)
2017(8254)
2016(4729)
2015(5122)
2014(5009)
2013(4940)
2012(4768)
2011(4386)
2010(4401)
2009(4119)
2008(3853)
2007(3211)
2006(2807)
2005(2696)
作者
(11211)
(9203)
(9060)
(8861)
(6055)
(4399)
(4259)
(3602)
(3566)
(3285)
(3149)
(3149)
(2922)
(2896)
(2892)
(2811)
(2775)
(2772)
(2645)
(2423)
(2402)
(2267)
(2161)
(2138)
(2108)
(2067)
(2048)
(1964)
(1833)
(1781)
学科
(16836)
经济(16809)
(9957)
管理(9907)
(8176)
企业(8176)
方法(7564)
数学(6868)
数学方法(6813)
(5475)
(4810)
金融(4810)
中国(4415)
(4130)
银行(4125)
(4115)
贸易(4113)
(4064)
(4003)
(3942)
(3681)
业经(3417)
(3295)
财务(3291)
财务管理(3283)
企业财务(3175)
世界(2874)
理论(2719)
(2624)
农业(2548)
机构
大学(60662)
学院(57963)
(28144)
经济(27599)
研究(22430)
管理(20110)
中国(20006)
理学(16831)
理学院(16633)
管理学(16396)
管理学院(16281)
(14712)
(12466)
财经(11479)
(11187)
中心(10818)
(10690)
科学(10606)
研究所(9931)
经济学(9743)
经济学院(8890)
财经大学(8890)
(8703)
金融(8610)
北京(8194)
(8008)
(7972)
(7959)
师范(7956)
(7713)
基金
项目(35870)
科学(28334)
研究(28090)
基金(27194)
(23299)
国家(23119)
科学基金(19404)
社会(18644)
社会科(17747)
社会科学(17742)
基金项目(13703)
教育(13159)
资助(12006)
(11704)
自然(11225)
自然科(10980)
自然科学(10978)
编号(10911)
自然科学基金(10829)
(10743)
成果(10209)
(9372)
教育部(8509)
国家社会(8230)
(8071)
重点(8051)
人文(7820)
中国(7672)
大学(7511)
(7496)
期刊
(28642)
经济(28642)
研究(21059)
(13181)
金融(13181)
中国(12308)
(10973)
(7612)
管理(7569)
学报(7096)
教育(6926)
科学(6203)
大学(5975)
财经(5952)
国际(5882)
世界(5650)
农业(5411)
学学(5391)
(5117)
经济研究(5051)
(4953)
(3891)
问题(3778)
技术(3288)
(2941)
论坛(2941)
理论(2889)
业经(2860)
图书(2792)
现代(2616)
共检索到95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刚  
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一国经济在崛起时期通常都会面临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崛起的日本和德国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两国在应对日元和马克升值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组合,具体可概括为被动大幅升值与主动渐进升值的汇率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货币政策与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依附于汇率目标的资本管制和放松资本管制以及政策搭配失误和政策组合有效四个方面,由此带来的不同政策效应也给我国当前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以深刻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大贤  马丁  
本文剖析了日元升值过程中汇率的变化过程及特点、日本采取的应对措施,客观分析了日元汇率升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外汇管理政策调整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管涛  韩会师  
本文首先分析了德国、日本、新加坡应对本币结构性升值压力的经验与教训,然后剖析了波兰、智利、泰国、韩国如何应对本币阶段性升值压力,最后指出上述国际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炎生  
美、德两国以1989年税收协定确立并经2006年税收协定议定书加以完善的国际税收仲裁机制,克服了传统的相互协商程序在解决国际税收争议方面有效性不足的缺点,实现了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与纳税人权益保护双重目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与示范性。基于我国当前国情,为了给"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中外企业和投资者创造良好国际税收法制环境,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德两国经验,在对外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引入强制性仲裁机制,促进国际税收争议解决的有效性,实现国家税收主权维护与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平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连森  
本文探讨了德国工匠精神的新教伦理起源和日本工匠精神与"职人"文化的关联。在分析借鉴两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形塑我国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重塑职业价值体系;其次要塑造工人职业共同体,形成稳定的工匠精神载体;再次要超越功利主义精神,净化社会浮躁之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贾敬全  
本文介绍了美国和日本财产税制建设的经验,指出了我国现行财产税制的不合理性,并对改进我国财产税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满莉  毛依娜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2.0版的新型城镇化、经济启动的加速器,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将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中央安排近200亿的中央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项目将奖励10%。海绵城市作为非经营性项目,在推动项目过程中政府与市场边界及其商业模式不确定,进入门槛较高,利益风险分配分担机制不清晰,可操作性受限,导致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有余、动力不足。本文以和谐共生、低影响力开发理念、绿色可持续为理论依据,阐述分析目前非经营性项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在利率微调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主要操作手段之时,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如何促使利率微调向更加规范的操作方式迈进。比较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利率政策操作也不如西方发达国家那般娴熟。但即便如此,西方发达国家正在采用的利率微调操作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些思路与方法,对我国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彦通  韩晓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工程业务的增多,如何保证工程教育的质量,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所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获得通行世界的证明也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美国与德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工程教育的两大强国,其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也各具特色,深刻地理解和研究相关内容对建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红亚  马志强  
德美两国的研究生教育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在发展过程中,两国相互借鉴与创新,不断完善各自的培养模式,给各国提供了一个借鉴与创新的良好典型。这对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研究生教育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如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何帆  
一、前言 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会遇到汇率升值的内部与外部压力,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对于一国能否保证宏观稳定和持续增长,顺利实现经济崛起,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汇率升值也都成为困扰这两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难题。面对货币升值压力,日本和德国采用了不同的对策,给这两个国家的宏观稳定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截然不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武戈  马丹丹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频繁,与20世纪70年代日元升值情况有相似之处。基于中日两国在本币升值背景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状况,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及嬗变、区域分布特点与产业选择行为3方面比较分析了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的异同,最后针对日本产业选择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要统筹兼顾服务业与制造业、促进投资区域和产业多元化以及提升投资者应对海外投资风险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默如  
美、日、韩、澳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税收政策并不相同,但其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结合我国税收政策中应对灾害条款的现状和不足,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使应对灾害的税收优惠条款常态化层次化,以便在灾害发生时分级迅速赋予;新增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措施;加大所得税领域税收优惠力度;对税式支出的成效定期统计和检查;参与国际互助合作;将税收政策嵌入我国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粟勤  肖晶  
中俄两国银行业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革路径不同。前者在渐进式改革中实现了国有银行的股改上市和银行业稳定运行,而后者通过激进的改革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资本自由流动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运用世界银行四维评价体系对两国银行业改革绩效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银行业规模更大,稳定性优于俄罗斯银行,但资本充足率、金融包容水平低于后者,盈利能力也有待提高。总结借鉴双方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于深化两国银行业改革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