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7)
- 2023(10861)
- 2022(9232)
- 2021(8871)
- 2020(6930)
- 2019(15611)
- 2018(15078)
- 2017(28979)
- 2016(15582)
- 2015(17179)
- 2014(16451)
- 2013(15799)
- 2012(14447)
- 2011(12806)
- 2010(12618)
- 2009(11925)
- 2008(11616)
- 2007(10262)
- 2006(9003)
- 2005(7814)
- 学科
- 济(62451)
- 经济(62379)
- 管理(44376)
- 业(36816)
- 企(30097)
- 企业(30097)
- 方法(22497)
- 数学(19117)
- 中国(19016)
- 数学方法(18836)
- 农(17221)
- 地方(14362)
- 财(14154)
- 业经(13112)
- 制(12162)
- 学(11362)
- 贸(10785)
- 贸易(10774)
- 农业(10660)
- 易(10332)
- 理论(10058)
- 环境(9923)
- 城市(9764)
- 融(9283)
- 金融(9280)
- 银(8991)
- 银行(8984)
- 务(8904)
- 财务(8884)
- 财务管理(8862)
- 机构
- 学院(209603)
- 大学(208071)
- 济(81546)
- 经济(79516)
- 管理(78199)
- 研究(69240)
- 理学(66886)
- 理学院(66009)
- 管理学(64726)
- 管理学院(64327)
- 中国(53872)
- 京(44328)
- 科学(41531)
- 财(39386)
- 中心(33410)
- 所(33047)
- 财经(31545)
- 江(31433)
- 农(31221)
- 范(29981)
- 师范(29751)
- 研究所(29514)
- 业大(28703)
- 经(28627)
- 北京(27092)
- 州(25867)
- 院(25595)
- 经济学(25534)
- 农业(24554)
- 师范大学(24119)
- 基金
- 项目(141109)
- 科学(112435)
- 研究(104649)
- 基金(103188)
- 家(89232)
- 国家(88486)
- 科学基金(77250)
- 社会(68036)
- 社会科(64378)
- 社会科学(64360)
- 基金项目(55277)
- 省(54631)
- 自然(49391)
- 自然科(48286)
- 自然科学(48277)
- 教育(48135)
- 自然科学基金(47367)
- 划(46243)
- 编号(43033)
- 资助(40336)
- 成果(34403)
- 重点(31467)
- 部(30568)
- 发(30257)
- 课题(29488)
- 创(29336)
- 国家社会(28199)
- 创新(27391)
- 教育部(26726)
- 大学(26595)
共检索到31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中波
目前,城市更新中的空间治理呈现出诸多问题与悖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或可提供一个新的阐释路径。借助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原初三重视角,从空间历史、空间地理和空间中行动者三方面,对武昌内城一个动迁的菜市场进行了解读。结果显示:菜市场公共空间动迁导致的居民、商贩不满,并非出于主体的纯粹理性计算,还涉及菜市场这一公共空间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地理和社会意涵。据此认为,城市空间规划不应僭越城市固有的历史和文化,而应在其互构的过程中达成同传统、人性的和解,回归"人的城市"和正确的空间、文化定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梁芷彤 杜雁
菜市场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重复日常生活的场所。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应该生动而富有诗意,其中隐含着变革的力量。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菜市场价值被低估,"农改超"、"标准化"过程中存在人情味缺失等问题,选取国内外菜市场规划设计的成功案例,分析菜市场成为新型城市魅力空间的设计策略:多功能土地利用、空间界面耦合与可达性、发挥公益性社会效益、视觉信息有效传导等,从社区与城市活力的催化剂、多方力量参与菜市场监管维护、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统筹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新型菜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甘依霖 朱媛媛 罗静 高喆
消费升级时代孕育了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改变了生活服务业的城市空间格局。论文以菜市场作为生活服务空间的代表,选取武汉市这一中国城市消费升级样本及城市疫后复苏"风向标"作为典型案例区,结合GIS空间计量和STATA统计分析,探讨菜市场综合体系的形成过程、类型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武汉市菜市场经历了传统农贸市场主导—零售新业态扩张—社区尺度回落的历程,形成以大卖场生鲜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及社区菜场为主的复合型生活服务空间,并在疫后展现出一定韧性;(2)武汉市菜市场整体上由双核心向多核心转变,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且呈现出农贸市场"团簇状"、生鲜超市"条型"、大卖场"点状"、社区菜场"蝶形"的分类型差异化格局;(3)全业态菜市场布局受社会、经济、区位和发展基础影响显著,传统业态受市场和区位要素影响显著,零售新业态受经济要素和前期菜市场集聚程度的影响显著,且消费升级态势下新建菜市场选址更加偏好购物中心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场所。研究结果对于丰富现代菜市场体系的类型研究,拓展城市生活服务空间研究的学科视域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优化城市生活服务空间结构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服务品质追求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晓芳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故事《好女人的爱情》讲述了瓦利镇上验光师魏伦斯令人生疑的死亡,着重呈现了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主要人物尹内德、魏伦斯等的生活危机各有其深层次的异化权力根源,其中,尹内德面对小镇僵化的性别传统和日益精细的社会分工,无法建构自身身份;零度交流和资本主义消费异化致使魏伦斯的家庭名存实亡;另外,自然化作为一抹亮色,为消解异化、解放日常生活提供了可能性。门罗通过对日常生活精妙的呈现,探讨了人与自我关系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提出人融入、复归自然是消除现代社会全面异化的一剂良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彬
在传统菜市场日趋式微的背景下,基于消费者视角对城市传统菜市场给予观照,运用地方芭蕾和地方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消费者的日常菜市场行为特征与模式以及由此形塑的多元地方意义。研究发现,消费者将传统菜市场纳入到居家、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轨迹中,形成三种富有时空韵律的惯常模式;通过个体化的生活习惯和时空轨迹,形塑出丰富多样的"地方芭蕾";在人与菜市场空间的互动中,菜市场也被赋予多元价值和意义,生发出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维度的地方感。据此进一步讨论了作为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的菜市场在当代城市中的作用及其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卫东
根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教师专业生活属于一种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在目标、内容、环境、基本活动方式、维持条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专业生活"可以界定为:教师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思考和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并运用所获得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过程;也指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达到的程度或取得的结果。探讨教师专业生活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专业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帆 邱冰
以使用者的活动期望为依据,建构了以最小有效活动区域面积及其内部各功能区域的面积为考核指标,以活动的丰富性指数与丰富性评价得分为验证指标的城市开放空间量化评价模型。并以南京主城区的两个市民广场为例说明了该评价模型的应用过程。考核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角度来说,两个广场在功能上存在不足之处,验证指标的数值也证明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海颖
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生活方式变革与社会发展批判的双重需要,休闲与日常生活理论研究凸显紧迫性和重要性。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和休闲批判独树一帜。他主张通过节庆和都市化进行日常生活的微观改造,倡导生活和艺术融合的文化革命,成就"需求-劳动-愉悦"三位一体的"总体的人"。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实践论,其理论具有浪漫主义美学的"乌托邦"色彩。今天,休闲之哲学本位是从日常生活的日常性中突围出来对自由和诗性的追求。休闲在实践中是人们摆脱日常生活困境的自然选择,同时担负着理论上审美救赎和思想解放之功能。休闲——反抗
关键词:
休闲 日常生活 列斐伏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胜勇 何怡蒙 肖小勇
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导致我国蔬菜市场供求不平衡和价格波动,以"南菜北运"为代表的蔬菜跨区域流通有利于促进蔬菜市场整合。本文在交易成本视角下,运用受约束的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蔬菜价格日度高频数据,以青椒、西红柿、茄子和黄瓜4种跨区域流通的主要蔬菜品种为例,对我国南北蔬菜市场的整合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北蔬菜市场间的整合程度低于北方蔬菜市场和南方蔬菜市场内部,而且北方蔬菜市场整合程度高于南方。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整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市场整合 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润梅 庞晓鹏 王征南
我国蔬菜的市场零售价格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批零价差过大。因此,研究农产品不同流通环节的价格传递机制,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蔬菜市场上小白菜、西红柿和土豆的价格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零售价格是影响蔬菜批零价差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发现蔬菜市场的零售商对某些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零售价格,扩大价差。
关键词:
批零价差 价格传递 蔬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小辉 李启 何泉
认为城市公共空间向日常生活回归,已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日常生活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及动态性的特征,而适应性设计方法正是物质空间应对这种需求的有效途径。以西安环城公园建国门至文昌门段为例,对市民的日常活动类型、活动时间及其相应的空间类型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功能单一、设施单调等问题。从设计"舞台"与"场景"、提供"道具"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的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雪 张赫 于丁一
我国的城市规划长期忽视居民行为需求等微观要素对空间发展的影响。随着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急速发展,基于居民属性和行为习惯的数据调查逐渐成为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辅助手段。以社区便民商业设施的代表——菜市场为切入点,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三类典型菜市场,分析网络经济对分级设定、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这三大规划要素的影响。进而从业态选择、等级结构、空间规模三方面,构建网络经济时代社区便民商业设施配置体系,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良性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健 李哲
本文以油菜流通渠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环节渠道主体的深度访谈,调查了在价格高涨的市场行情下,农产品流通成本和利润在不同渠道主体上的分配和构成情况。研究发现:(1)在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蔬菜流通渠道中损耗费和市场管理费在批零环节新增流通成本中的占比最高。(2)农民获得的单位利润最高,零售商其次,批发商最少。(3)在价格高涨时,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的利润会向农民转移。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流通成本 利润 市场行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王韬
基于剩余权相关理论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分析框架,探讨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变迁机制及其实施效率。研究发现广州市城市更新政策构建了政府、开发商与原业主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网络,基于分成地租契约的自主更新显著提高了制度效率,但城市更新存在多元目标难以协调、过度追求土地开发利益的问题,面临政策稳定性差、规划管控不足的困境。建议在确立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发挥规划管控作用、明确不同参与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策制定应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转变政府角色定位,以分成契约的形式实现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土地收益分享和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川 赵友森
本文以北京市蔬菜批发市场为例,以油菜、大白菜、黄瓜、苦瓜、番茄、柿子椒、云架豆、荷兰豆、胡萝卜、土豆10种蔬菜的价格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风险价值法(VaR法)度量了蔬菜市场的风险大小,并评估了蔬菜市场的风险发生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市场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繁且发生程度较高的一类农产品市场;正态分布并不是拟合蔬菜市场风险的最优分析模型,不同品种的蔬菜,其市场风险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其中,叶菜类蔬菜的市场风险程度较高;蔬菜价格上涨风险与下跌风险同等重要,并且两者的发生频率基本相当,在关注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更要重视价格下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