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3)
- 2023(9318)
- 2022(8418)
- 2021(8045)
- 2020(6755)
- 2019(15801)
- 2018(15807)
- 2017(30226)
- 2016(17002)
- 2015(19269)
- 2014(19244)
- 2013(18927)
- 2012(17164)
- 2011(15341)
- 2010(15222)
- 2009(13527)
- 2008(12926)
- 2007(10997)
- 2006(9581)
- 2005(7997)
- 学科
- 济(59829)
- 经济(59762)
- 管理(45467)
- 业(43463)
- 企(36276)
- 企业(36276)
- 方法(29997)
- 数学(25928)
- 数学方法(25625)
- 农(16488)
- 中国(15243)
- 财(15226)
- 学(14793)
- 业经(13410)
- 理论(12842)
- 地方(12418)
- 农业(11111)
- 和(10816)
- 教育(10548)
- 技术(10511)
- 贸(10240)
- 贸易(10236)
- 易(9920)
- 环境(9887)
- 务(9634)
- 财务(9577)
- 财务管理(9563)
- 制(9326)
- 企业财务(9068)
- 税(9035)
- 机构
- 大学(232453)
- 学院(231956)
- 管理(92613)
- 济(82609)
- 理学(81201)
- 经济(80584)
- 理学院(80311)
- 管理学(78809)
- 管理学院(78427)
- 研究(75269)
- 中国(52298)
- 科学(50565)
- 京(49663)
- 农(40936)
- 业大(39100)
- 所(38254)
- 财(37980)
- 研究所(35345)
- 中心(33409)
- 江(32670)
- 农业(32458)
- 北京(31215)
- 财经(31013)
- 范(30955)
- 师范(30641)
- 经(28217)
- 院(27303)
- 技术(27245)
- 州(27052)
- 师范大学(24585)
- 基金
- 项目(166830)
- 科学(128833)
- 研究(120834)
- 基金(118120)
- 家(103927)
- 国家(103063)
- 科学基金(87420)
- 社会(71572)
- 社会科(67645)
- 社会科学(67624)
- 省(67046)
- 基金项目(64005)
- 自然(59127)
- 自然科(57707)
- 自然科学(57692)
- 划(56747)
- 自然科学基金(56606)
- 教育(56532)
- 编号(50594)
- 资助(48797)
- 成果(40768)
- 重点(37524)
- 部(35883)
- 创(35090)
- 课题(35075)
- 发(35003)
- 创新(32598)
- 科研(32171)
- 计划(31476)
- 项目编号(31334)
共检索到323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军 曹之富 黄延楠 高丽红
【目的】在日光温室内,以黄瓜品种津绿3号为试材,进行冬春茬栽培,研究黄瓜对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特性。【方法】分别于苗期、初花期、初瓜期、盛瓜初期、盛瓜中期、盛瓜末期、拉秧期测定黄瓜的根、茎、叶、瓜等部位氮、磷、钾的含量。计算不同生育时期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及吸收比例。【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全生育期内N:P2O5:K2O=1:0.63:1.36。氮、磷、钾的吸收量呈单峰曲线,盛瓜中期达最大值,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速率最大值也出现在盛瓜期,盛瓜期吸收的N、P2O5、K2O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73.10%、71.08%、70.6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若楠 黄绍文 史建硕 王丽英 唐继伟 张怀志 袁硕 翟凤芝 任燕利 郭丽
【目的】明确滴灌黄瓜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指标和土壤氮素供应值,优化关键生育时期肥水施用,为保障设施黄瓜绿色生产与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作物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在相同基肥用量下,滴灌追肥设计低量(W1)、中量(W2)、高量(W3)3个灌水量和低量(F1)、中量(F2)、高量(F3)3个施肥量,共9个肥水组合处理。分生育阶段分析产量、品质、养分吸收量与肥水用量、主根区(0—40 cm)土壤含水量及养分供应水平的响应关系。【结果】(1)与W1处理相比,W2、W3处理商品瓜总产量显著增加,增幅11.1%—12.8%,其中W3处理第1、2次肥水管理期间商品瓜产量显著降低,降幅10.4%—17.7%,W2、W3处理第6—8、10—12和14—16次肥水管理期间商品瓜产量分别增加10.8%—26.2%、21.2%—40.3%和33.5%—46.4%;W2、W3处理氮、磷、钾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7.9%—20.2%、28.3%—36.3%、25.9%—33.7%,其中进入产瓜盛期后,阶段养分吸收量增加显著;W2、W3处理产瓜期间主根区平均体积含水量增加4.2—6.4个百分点,保持在相对含水量79%—87%;果实含水量增加0.2—0.3个百分点,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硝酸盐、可溶性糖、Vc含量分别下降7.4%—10.1%、0.9%—5.4%、5.9%—6.2%、5.5%—12.8%;产瓜期间主根区硝态氮含量降低9.1%—68.0%;灌水利用效率下降31.1%—49.3%。(2)与F1处理相比,F2、F3处理商品瓜总产量增加4.0%—7.9%;氮、磷、钾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9.7%—13.1%、7.9%—11.8%、12.6%—17.3%;F2、F3处理产瓜期间主根区硝态氮含量增加38.0%—162.0%,分别保持在24.6—47.9、27.3—72.2 mg·kg-1;但果实硝酸盐含量增加5.5%—14.6%,肥料利用效率下降32.1%—47.8%。(3)从全生育期角度综合肥水效应,W2F2处理能保持较高产量、肥水利用效率和较优品质,同时降低土壤氮素残留,为冬春茬黄瓜兼顾绿色生产与高产的滴灌肥水用量。【结论】高产(170—180 t·hm-2)温室滴灌冬春茬黄瓜3月下旬至4月下旬(产瓜初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产瓜盛期前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产瓜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产瓜末期)主根区土壤适宜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3%、78%、82%、85%,下限控制在61%、73%、78%、81%;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主根区相对含水量上限控制在67%—71%。产瓜期间主根区适宜硝态氮含量维持在25—40 mg·kg-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高丽红 黄延楠
为探明环境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 ,以中杂 9号番茄为试材 ,研究日光温室秋冬、冬春 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 :温光环境对番茄吸收氮磷钾总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以果实膨大期为例 ,秋冬茬番茄对全N、P和K吸收的绝对量只相当于冬春茬的 85 4 1%、70 5 1%和 82 4 % ;但 2个茬口番茄全生育期对全N、P和K的吸收比例基本相同 ,为 1∶( 0 14~ 0 17)∶( 1 6 8~ 1 73) ,与温光环境无关。秋冬茬和冬春茬番茄对全N、P和K的吸收量均呈单峰曲线 ,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果实膨大和采收初期是营养吸收最旺盛时期 ,吸收量均占到...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氮磷钾 温光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凤真
【目的】研究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黄瓜矿质元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黄瓜的优化施肥和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春季在拱圆大棚内,以"中农2号"黄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无机基质栽培方式,研究浇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不同的营养液对黄瓜功能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钾肥施用量和配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氮磷用量,可使黄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升高,但钾含量降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多,促进了黄瓜叶片对钾的吸收,抑制了对氮磷的吸收。增加氮的用量和配比可以提高黄瓜叶片中的镁、钙和锌含量,而铁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增加磷和钾的用量和配比均抑制了黄瓜叶片对钙、镁与锌的吸收,促进了对铁的吸收;氮、磷对锰的吸收...
关键词:
黄瓜 氮磷钾 矿质元素吸收 肥料配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冬梅 魏珉 张海森 王秀峰 孔祥波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养分配比对土壤栽培黄瓜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磷素用量和比例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适量氮钾肥配合增施磷肥可以增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适量氮磷肥配合增施钾肥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关键词:
氮磷钾 配比 黄瓜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莉 李荣富 张来生 李登云 王军义 鄂志强
文章概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品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厚皮甜瓜 栽培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占宏 李宗圈 王位安 赵红现 王现孬 崔振光 祖耀廷
研究表明,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抽蔓到一棚瓜成熟期间对氮的吸收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419x-5.3878,r=0.9971**。座果后对磷的吸收逐渐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逐渐增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和建成,其次是茎、根的生长;座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关键词:
西瓜,氮,磷,钾,养分吸收,养分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阳 宋炳彦 刘云 梁玉芹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比例配施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施肥配比处理,不施肥、氮磷钾配比1∶0. 7∶1,0. 7∶0. 7∶1,1∶0. 49∶1,1∶0. 7∶0. 7,测定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为日光温室番茄氮磷钾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磷钾配施整体上可使番茄产量提高4. 1%~9. 9%,其中氮磷钾配比为1∶0. 7∶0. 7时产量为92. 92 t/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关键词:
番茄 氮磷钾配比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实娟 王永泉 王树忠 张振贤 高丽红
以津育五号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主要风味物质种类秋冬茬要多于冬春茬且各处理在不同茬口风味物质变化趋势不同;主要特征风味物质2E,6Z-壬二烯醛和2E-壬烯醛相对含量的比值,秋冬茬除对照外各处理均高于冬春茬,且表现出PSNT施肥的比值要高于常规施肥;与冬春茬相比,秋冬茬黄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有减少,亚硝酸盐含量基本不变;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外,各处理其他品质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茬试验中采用PSNT处理均显著降低了(P<0.05)黄瓜硝酸盐的含量。
关键词:
水氮处理 PSNT 黄瓜 风味物质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徐明岗 申华平 王伯仁
在田间条件下 ,对包括两系杂交稻在内的 8个水稻品种的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早稻仅在分蘖—拔节期出现一个吸氮高峰 ,约占总吸氮量的 6 0 % ;晚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抽穗期出现两个吸氮高峰 ,分别占总吸氮量的 4 0 %和 2 4 %左右。早稻吸收磷钾的高峰期可从分蘖期一直持续到抽穗期以后 ;而晚稻吸收磷钾的高峰期仅在分蘖期 ,其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 5 5 %以上。在稻谷产量、稻草产量和干物质总积累量方面 ,两系杂交稻比其它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分别高出 2 1% ,4 6 %和 32 % ;在这些方面晚稻比早稻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晚稻的磷钾养分 (尤...
关键词:
早稻 晚稻 养分吸收 产量 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俊峰 蒯佳琳 王晓巍 张玉鑫 马彦霞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明基质槽培番茄高产优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方法]在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吉诺比利为试材,采用氮磷钾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共计20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然后以氮、磷、钾肥施用量的编码值为自变量,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综合评分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氮、磷、钾肥与番茄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氮、磷、钾肥进行主效因子、单因子以及互作效应分析,最终确定了番茄高产优质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结果]建立了氮、磷、钾肥施用量编码值与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经F检验可知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主效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种肥料因子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以氮肥最大,钾肥次之,磷肥较小,表明氮是影响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均先增加后降低。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磷钾、氮钾之间的互作效应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利用模型决策分析表明,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基质槽培番茄目标产量大于80 000 kg/hm~2时的施肥方案为:N 284~367 kg/hm~2,P_2O_5 173~228kg/hm~2,K_20 437~566 kg/hm~2;番茄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11~407 kg/hm~2,P_2O_5 221~291kg/hm~2,K_2O 454~592 kg/hm~2。[结论]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大于80 000 kg/hm~2、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施肥方案为:N 311~367 kg/hm~2,P_2O_5 221~228 kg/hm~2,K_20 454~566 kg/hm~2,适宜的N、P_2O_5、K_2O施用量之比约为1:0.66:1.5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李若楠 武雪萍 翟彩霞 陈丽莉 吴会军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沟灌模式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时期及各个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及分配规律、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一致,均呈"S"曲线,结瓜期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不同水氮供应对根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差异不显著,主要影响叶片、茎和果实的积累。结瓜期优化水氮处理降低黄瓜根冠比,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特别是促进果实积累。黄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大小为:钾>氮>磷,形成150~200 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N 396~490 kg/hm2,P 93~127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艳 梁新书 廉晓娟 王正祥 张余良 杨军
为了探寻天津滨海地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的滴灌灌溉制度,在春茬黄瓜结果期共设置6个处理(灌水定额+灌水时间间隔的不同组合:T1:6 mm+3 d;T2:12 mm+3 d;T3:18 mm+3 d;T4:12 mm+6 d;T5:18 mm+6 d;T6:24 mm+6 d)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个处理下的产量分别为75 056,79 352,80 042,73 023,76 398,78 891 kg/hm2,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397,257,187,386,307,255 kg/mm。总体来说,灌水量越大和灌水越频繁越有利于提高黄瓜产量,但随着黄瓜灌水量的增加黄瓜的品质和水分利用效...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滴灌 灌溉制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华清 丁峰 殷尧翥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设置不同灌溉方式(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和氮肥运筹(总氮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质量比分别为4∶4∶2(T1)、3∶3∶4(T2)、2∶2∶6(T3),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水肥耦合对麦茬杂交籼稻茎叶氮、磷、钾吸收和转运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淹灌相比,干湿交替灌溉有利于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氮、钾及成熟期穗部和植株钾积累,并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抽穗期茎叶、成熟期穗部和植株磷、钾积累呈先增后降趋势;淹灌能明显促进磷积累,且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茎叶的氮、磷、钾积累提高;干湿交替灌溉能够明显提高茎叶的氮、钾转运量及转运贡献率,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促进增产;适宜氮肥后移增产显著,T2较T1、T3增产9.09%、6.48%(淹灌)和11.24%、11.05%(干湿交替灌溉)。干湿交替灌溉,总施氮量为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质量比为3∶3∶4时,麦茬杂交籼稻的增产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萍 温永刚 王树忠 王永泉 张振贤 陈青云 任华中 高丽红
为了揭示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水分分配及硝态氮运移的影响,以津育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研究了常规灌溉、常规灌溉量下浮25%和50%3个灌水量条件下,灌溉水的去向、硝态氮淋洗、根层土壤硝态氮运移、根系分布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减少灌水量使水分深层渗漏、土面蒸发及土壤储水量下降,而植株蒸腾量和含水量不同处理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设定的灌水量范围内,灌水量减少有增产趋势,下浮25%和50%分别比常规灌溉增产10.5%和15.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9%和22.0%;并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洗量,促使养分更多的分布于根层,对节水和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