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2)
- 2023(4946)
- 2022(4073)
- 2021(3610)
- 2020(2968)
- 2019(6382)
- 2018(6035)
- 2017(11226)
- 2016(6138)
- 2015(6337)
- 2014(5931)
- 2013(5728)
- 2012(5075)
- 2011(4482)
- 2010(4191)
- 2009(3779)
- 2008(3601)
- 2007(2966)
- 2006(2469)
- 2005(1906)
- 学科
- 济(22567)
- 经济(22538)
- 业(17922)
- 管理(17912)
- 企(13635)
- 企业(13635)
- 方法(11411)
- 数学(10489)
- 数学方法(10435)
- 农(7051)
- 财(6540)
- 贸(6347)
- 贸易(6347)
- 易(6211)
- 中国(5550)
- 业经(5343)
- 学(5205)
- 农业(5012)
- 技术(4468)
- 环境(4376)
- 务(4179)
- 财务(4178)
- 财务管理(4174)
- 企业财务(3984)
- 产业(3726)
- 制(3655)
- 划(3517)
- 地方(3380)
- 出(3365)
- 银(3307)
- 机构
- 大学(86350)
- 学院(85986)
- 济(35443)
- 经济(34963)
- 管理(33685)
- 理学(30705)
- 理学院(30354)
- 管理学(29822)
- 管理学院(29692)
- 研究(29159)
- 农(23267)
- 中国(20583)
- 科学(20577)
- 业大(19133)
- 农业(18916)
- 京(17063)
- 所(15290)
- 研究所(14542)
- 财(13898)
- 农业大学(13227)
- 中心(13162)
- 财经(12035)
- 江(11184)
- 经(11165)
- 经济学(11001)
- 院(10379)
- 经济学院(10239)
- 经济管理(10128)
- 北京(9946)
- 科学院(9626)
- 基金
- 项目(67837)
- 科学(52992)
- 基金(51168)
- 家(47974)
- 国家(47579)
- 研究(41712)
- 科学基金(39991)
- 社会(28691)
- 自然(28227)
- 基金项目(28136)
- 自然科(27628)
- 自然科学(27616)
- 社会科(27336)
- 社会科学(27328)
- 自然科学基金(27169)
- 省(26373)
- 划(22912)
- 资助(19453)
- 教育(18406)
- 重点(15417)
- 计划(15070)
- 创(14769)
- 部(14396)
- 编号(14318)
- 发(14128)
- 科研(13931)
- 创新(13848)
- 业(13689)
- 科技(13404)
- 国家社会(12658)
共检索到10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国红 王淼 吴红爽 王晓桐 孙周平
为探明保温措施对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温度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测试了设置阴棚、阴棚覆盖保温被、附阴棚的日光温室墙体及前屋面保温被加强保温这3种措施下的日光温室温度及参照温室温度,重点关注早间及夜间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附阴棚日光温室与参照温室在外部温度低的早间及夜间气温平均相差一般在0.5℃以内,在外部温度高时二者气温差通常为1.0~4.0℃。阴棚覆盖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增温效果不明显,1月早间及夜间最大差值为1.0℃。温室墙体及前屋面保温被加强保温的温室与具有相同阴棚设置的参照温室气温相比,早间及夜间二者在外温低的1月平均最大差值为4.2℃,在外温高的2月平均最大差值为6.5℃。研究结果对组合温室的设计建造、温室保温措施的选择以及温室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正卫 邹志荣 张立明 杨双晓
【目的】研发能代替草帘等传统覆盖物的新型日光温室保温被。【方法】分别选用喷胶棉、羊毛、PE发泡片和毛毡做保温芯材,试制了4种保温被,通过静态热箱试验,以草帘为对照分析了其保温性,并采用浸泡法与土工布综合强力机测试了这4种保温被的防水性和机械强度。【结果】静态热箱试验表明,在21和37 W热源功率下,喷胶棉保温被和羊毛保温被的传热系数分别为3.10,3.26 W/(m2.K)和3.42,3.49 W/(m2.K),而草帘为3.50和3.62 W/(m2.K),二者的保温性优于草帘;防水性的测试表明,羊毛保温被防水性最好,其吸水率为4.85%,喷胶棉保温被次之,为5.99%,PE发泡片保温被最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亚红 杜建民 李建设
为减少夜间日光温室前屋面的热量损失,采用内设保温幕的方法测试其效果。结果表明:①保温幕的保温效果晴天优于阴天,其保温性表现在对气温的提高上,对土壤温度的提高效果不明显。晴天夜间室温平均提高1.5℃,幕上温度降低1.6℃,地表温度提高0.4℃;阴天夜间室温平均提高0.9℃,幕上温度降低0.9℃,地温提高不显著。②保温幕的降湿效果晴天优于阴天。晴天夜间相对湿度平均降低3.7%,绝对湿度降低1.48hPa,统计结果显著;阴天相对湿度平均降低2.9%,绝对湿度降低不显著。③日光温室保温幕能起到一定节能效果,晴天节能6%,阴天节能4%。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保温幕 小气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芬 b 丁小明 b 富建鲁 b 尹义蕾 b 李亭 周长吉 b
为解决日光温室冬季作物根区温度低和升温慢的问题,提出基质高架栽培和自然土栽2种栽培模式下的日光温室热风管道根区加温系统,并在北京地区冬季最寒冷时段对日光温室环境进行实际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热风根区加温效果和加温均匀性。结果表明:基质高架栽培模式和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室内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较对照不加温区高2.2~3.1℃和0.6~1.5℃,且加温区内各测点的根区温度最低值偏离度为1.9%~13.29%,平均值为4.11%~5.74%;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比基质高架栽培模式下的高1℃,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偏度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分别低1.12%和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赛音朝格图 马文娟 塔娜
为探究土壤表层的含水率随土壤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呼和浩特地区的日光温室室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测试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采用Gaussian函数多峰拟合和线性拟合方法对土壤温度与含水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区域的不同深度土层内,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温度的变化均呈现线性变化规律,且越接近土壤表层,线性关系越显著。通过拟合方程得到的含水率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小于5%。本研究对日光温室内土壤环境的监测与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含水率 土壤温度 线性拟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锋 刘威生 卜庆雁 孙猛 张玉萍 郁香荷 刘宁
选择晴天,利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每隔1h测定1次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结果表明:9803杏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2次高峰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Pn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相同,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与CO2浓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9803杏的光补偿点为22.9μmol.m-2.s-1,饱和点为788μmol.m-2.s-1,CO2补偿点、饱和点分别为66.29μmol.m-2.s-1和1199μmol.m-2.s-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威 王铁良 刘文合 白义奎 佟国红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地中埋热水管对土壤加温效果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地埋热水管在不同进回水平均温度(30,40,50℃)、水流速度(0.05,0.10,0.25,0.50m·s-1)、管道埋深(30,40,50,80cm)、埋管间距(20,40,50,60,80,100cm)和管道直径(25,32,40,50,63mm)下的土壤温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对地表温度影响显著,管道内水流速≥0.10m·s-1时地表温度变化不大,在长期平稳条件下,埋管深度、管径对地表温度影响不大,而管间距对土壤温度分布影响显著。选择适宜条件:进回水温度40℃,水流流速0.10m·s-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娟 塔娜 五十六 陈斌
研究冷风挡帘结构对寒冷干旱地区日光温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内蒙古呼和浩特近郊农户生产中使用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具有冷风挡帘的日光温室(试验温室)和无挡帘的普通温室(对照温室)内的气温进行连续测试,建立2种日光温室在自然通风时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0.1m高度(作物冠层),试验温室在0.67.0m范围内的气温显著高于对照温室(α=0.05),温差最大值为4.2℃,最小值为1℃。将近地表气温低于20℃的区域面积值作为评价指标,当通风口底端竖直高度为0.25 m、宽0.3 m,太阳辐射≥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冷风挡帘 结构优化 CFD模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泳 杨延杰 李天来 何莉莉 李士君
选择12种日光温室覆盖棚膜,在周年覆盖过程中,对不同薄膜透光性、升温保温性、耐候性及低温季节的防雾流滴性进行测试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PVC膜的多项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其他参试薄膜,最适合北方高寒地区越冬周年生产,其次是多功能E-VA膜和PE膜,而普通的EVA膜和PE膜不适于高寒地区日光温室越冬生产。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周年生产 棚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霞 解迎革 王国栋 薛绪掌 张敏 陈菲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内负水头灌溉对茄子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温室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设定灌溉系统的负压值为70hPa,每周常规灌溉的灌水量为负压自动灌溉系统下植株耗水量的1.5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负水头灌溉与常规灌溉下的茄子栽培试验,分析2种灌溉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动态、一周内2种灌溉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生育期内茄子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70hPa负压灌溉下温室土壤含水量基本控制在14.48%左右。负水头灌溉下茄子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展开度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常规灌溉,其中株高和叶片数与常规灌溉相比差异显著。2种灌溉方式下茄子叶片的光合、蒸腾作用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同,均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云冰 邹志荣 杨建军 张志新 燕飞
【目的】分析高效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并测试其在日光温室后屋面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光温室后屋面保温节能材料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以聚苯板、挤塑板、玻璃棉及常规材料干草帘作为后屋面保温层材料,分析其热工性能及热经济性能,并应用于日光温室后屋面,通过温室内外温度变化、热量传递及植物生长情况评价其保温性能。【结果】挤塑板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较优,其温室热惰性指标为2.59,技术经济特征量为29.26(元.W)/(m4.K),以其作为后屋面保温层的3#日光温室内气温、土温均较高,后屋面外表面夜间放热总量602.92 kJ/m2,低于其他温室,其内西葫芦定植后前期各项生长指标与常规后屋面材料温室间存在显著差...
关键词:
保温材料 日光温室 后屋面 环境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卞中华 王玉 胡晓辉 邹志荣 张静
【目的】研究外置式秸秆反应堆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的生产过程中,对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及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无CO2发生装置的日光温室为对照温室,以利用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补充CO2的日光温室为处理温室,观测在番茄不同生育阶段(苗期、结果期、转色期)温室内CO2含量、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及对番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日光温室内CO2含量的日变化曲线呈不规则的"N"形,空气湿度昼夜变化曲线呈"V"形。与对照温室相比,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处理温室10:00-11:30CO2含量提高了230μL/L,13:30-16:00提高了84~150μL/L;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宗耕 杨其长 刘文科 查凌雁 张玉彬
为探究起垄内嵌式栽培基质配比对甜椒生长和根区温度的影响,在日光温室中以土壤栽培为对照,共设置4种不同基质配比(体积比):草炭∶蛭石∶珍珠岩=1∶1∶1、2∶1∶1、3∶1∶1和3∶2∶1。结果表明:根区基质温度受两侧土壤温度的影响,与两侧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相关;不同基质配比根区温度日变化规律不一致,但日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4种基质配比的根区昼夜平均温差均比土壤低1.0~2.0℃。基质配比对不同生育阶段甜椒的株高、茎粗和SPAD值没有显著性影响,但2∶1∶1配比处理能显著提高甜椒的干物质量。4种基质栽培的甜椒产量均高于土壤,其中2∶1∶1配比处理产量最高为6.46kg/m2,比土壤高103.1%。总结而言,起垄内嵌基质栽培能够提高根区温度的缓冲能力和稳定性;不同基质配比对根区温度影响不显著,但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基质配比能够显著促进甜椒干物质量积累和产量的提高,更适合应用于日光温室甜椒生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理 张亚红 吴素萍 单小军 白青
运用各组温度传感器观测冬春两季的实时温度,通过相关回归分析法对两季节晴天和阴天日光温室群内外的气温变化规律及日光温室群内气温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室内气温与土壤温度及墙体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决定日光温室群卷闭帘的两大关键因素分别是室内气温和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最后研发出日光温室群智能卷闭帘系统。
关键词:
日光温室群 温度 智能 卷闭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佟国红 李保明
建立了温室内各表面太阳辐照度计算模型,并对沈阳地区跨度为12 m的日光温室进行模拟,分析了温室建筑参数改变对温室内各表面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最冷月(2003 12至2004 02)温室内后坡单位面积太阳辐射照度分别为土壤表面及后墙面的1.45和1.49倍;温室地面太阳辐射照度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差值不超过5%。改变温室跨度和高度分别对地面及北墙面太阳辐射照度有较大影响,且呈线性关系;改变温室后坡仰角对温室内各表面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太阳辐射照度 计算模型 测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