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9)
2023(8358)
2022(6829)
2021(6269)
2020(5331)
2019(12038)
2018(11926)
2017(22957)
2016(12422)
2015(13723)
2014(13302)
2013(12750)
2012(11174)
2011(10063)
2010(10022)
2009(9200)
2008(8801)
2007(7511)
2006(6407)
2005(5499)
作者
(37835)
(31591)
(31487)
(29644)
(19922)
(15317)
(13936)
(12373)
(11903)
(11011)
(10628)
(10470)
(10167)
(9812)
(9697)
(9666)
(9557)
(9483)
(9046)
(8970)
(8100)
(7724)
(7452)
(7126)
(7074)
(6944)
(6934)
(6898)
(6374)
(6331)
学科
(49502)
经济(49456)
管理(37609)
(34234)
(28247)
企业(28247)
方法(27549)
数学(25233)
数学方法(24706)
(12965)
环境(12367)
(11420)
(11187)
中国(10917)
(10350)
贸易(10347)
业经(10298)
(10108)
(9197)
农业(8479)
技术(8298)
理论(7857)
(7531)
地方(7500)
财务(7499)
财务管理(7488)
(7124)
企业财务(7079)
(6960)
(6283)
机构
学院(175862)
大学(174657)
管理(69695)
(68813)
经济(67580)
理学(62264)
理学院(61634)
管理学(60156)
管理学院(59905)
研究(56012)
中国(40763)
科学(38868)
(37286)
(35749)
业大(33181)
农业(30068)
(29064)
(28082)
研究所(27252)
中心(25831)
(24281)
财经(23625)
(21604)
北京(21582)
经济学(20747)
农业大学(20694)
(20426)
(20322)
师范(19928)
经济管理(19439)
基金
项目(130322)
科学(101801)
基金(95824)
(87390)
国家(86743)
研究(85291)
科学基金(73871)
社会(55107)
社会科(52456)
社会科学(52439)
(51979)
自然(51718)
基金项目(51009)
自然科(50580)
自然科学(50564)
自然科学基金(49662)
(44182)
资助(39654)
教育(39412)
编号(32219)
重点(29595)
(27697)
(27555)
计划(27151)
(26985)
科研(26209)
创新(25930)
科技(23754)
(23392)
大学(23326)
期刊
(64656)
经济(64656)
研究(40900)
学报(35853)
(32169)
科学(30524)
中国(29182)
大学(25968)
学学(25189)
管理(23798)
农业(21976)
(20945)
技术(14894)
教育(13498)
(12163)
业经(11914)
经济研究(11823)
(11281)
金融(11281)
财经(10974)
业大(10536)
统计(10521)
(10131)
(9848)
科技(9639)
(9297)
农业大学(8933)
商业(8848)
技术经济(8809)
决策(8801)
共检索到233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艳芳  侯军  
采用反遮光内拱棚模式,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菇菜间作,研究对环境因子及菇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遮光内拱棚日均温度15.5℃,最高22℃,最低12℃;相对湿度平均96.7%,最高99%,最低90%;光照强度最高为0.5klx;CO2平均浓度为828μL·L-1,最高为1000μL·L-1,最低为630μL·L-1,完全满足金针菇生长需求。通过斜拉秧措施,极大提高了黄瓜窄行光照强度,提高了保护地栽培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斌  李宝海  舒其伟  相栋  朱荣杰  王世彬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短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雪  邹志荣  许红军  赵建涛  李俊  
【目的】探索光伏发电系统在设施农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与发展潜力。【方法】在陕西安塞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日光温室和光伏日光温室的太阳总辐射透过率和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透过率,同时还对2种日光温室中番茄的生长状况、产量以及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非晶硅电池组件和PC板按1∶1数量比布局条件下,晴天光伏日光温室正午前后2h内的太阳总辐射(波长范围为0.3~3μm)透过率为38.7%,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波长范围为400~700nm)透过率为38.9%,分别较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低30.3%和17.6%;而阴天时光伏日光温室的太阳总辐射透过率为34.6%,光合有效光量子流密度透过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芬  b  丁小明  b  富建鲁  b  尹义蕾  b  李亭  周长吉  b  
为解决日光温室冬季作物根区温度低和升温慢的问题,提出基质高架栽培和自然土栽2种栽培模式下的日光温室热风管道根区加温系统,并在北京地区冬季最寒冷时段对日光温室环境进行实际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热风根区加温效果和加温均匀性。结果表明:基质高架栽培模式和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室内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较对照不加温区高2.2~3.1℃和0.6~1.5℃,且加温区内各测点的根区温度最低值偏离度为1.9%~13.29%,平均值为4.11%~5.74%;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比基质高架栽培模式下的高1℃,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偏度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分别低1.12%和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玉  徐奕琳  周士力  曲英华  
以鸡粪沼液为肥源,通过日光温室内沼液漂浮式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沼液对空心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浓度范围内,鸡粪沼液能显著提高空心菜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和Vc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阶段性添加沼液2%→3%→4%→5%浓度处理和一次性添加沼液3%、5%浓度最适宜空心菜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阶段性添加沼液2%→3%→4%→5%浓度处理Vc含量最高,为385.2 mg·kg-1,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空心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我国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以NaNO2计≤4.0 mg·kg-1)。沼液漂浮式栽培对提高蔬菜的生物量和品质,减少传统营养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梅  乔凯  高艳明  李建设  惠翔  
为了探索日光温室番茄的最佳定植期,并提出相应的丰产技术对策,从2017年2月27日至2018年1月27日,开展12期的分期定植试验,观测了番茄各生育期的环境因子、生育期和相应产量,分析各生育期因子与产量及生育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7年4月27日和2017年5月27日定植的番茄全生育期最短,为105 d,比2017年9月27日定植的番茄全生育期缩短了41. 67%;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白天平均气温、夜晚平均气温、平均昼夜温差、平均土壤温度、平均光照度和平均相对湿度均是影响番茄生育期的关键环境因子。定植-开花期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均与番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 76;番茄产量与采收-拉秧期的平均昼夜温差、平均光照强度、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分别为0. 90,0. 81,0. 75和0. 71,说明温度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环境因子。通过各处理产量的对比得出,春茬定植期为2018年1月27日定植的番茄产量最高,为127 437. 45 kg/hm~2,其次为2017年12月27日和2017年2月27日,分别为117 674. 25,115 912. 95 kg/hm~2。秋茬定植期为2017年8月27日的番茄产量最高,为62 007. 90 kg/hm~2,其次是2017年9月27日,为54 532. 95 kg/hm~2。说明宁夏日光温室春茬番茄的最佳定植期是12月下旬-翌年2月上旬,该时期内环境因子有利于番茄产量的形成。秋茬番茄的最佳定植期是8月下旬-9月上旬,该生育期内,可通过降低定植-开花期的气温,增加采收-拉秧期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符建平  张丽红  王芳  王铁臣  吕建  李志强  高丽红  
在有机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以番茄为后茬作物的不同蔬菜轮作体系对土壤化学指标,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轮作后,各处理土壤的pH值均有所下降,EC值变化不大。除了对照的有效磷含量降低以外,其他轮作体系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与基础土样相比都有一定提高,其中葱-萝卜与番茄轮作处理积累的有机质和全氮最多,花椰菜与番茄轮作处理的速效养分含量最高。对照的土壤细菌数、固氮菌数、放线菌数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显著降低,而真菌数量明显增加。每个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均比基础土样增加,其中菊花处理的土壤线虫总数最多,根结线虫最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邹志荣  蒋国振  
【目的】研究跨度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及番茄生长的影响。【方法】对陕西杨凌地区越冬种植番茄的8,10和12m3种跨度西北型日光温室的气温、光照、热流等参数进行监测,以日光温室夜间传热模型为基础,通过夜间气温的变化来分析跨度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同时监测了不同跨度日光温室中番茄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m跨度日光温室1月份平均气温分别较8和12m跨度日光温室高1.9和2.6℃;种植番茄的平均株高分别高0.4和2.2cm,平均茎粗分别高0.3和0.5mm;夜间气温的模拟值与预测值吻合度均较高,其中8m跨度日光温室夜间气温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40%,10和12m跨度日光温室分别为2.4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致功  杨培岭  段爱旺  何晖  
系统地研究了日光温室内茄子冠气温差的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主要气象因子与冠气温差之间的数量关系。深入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日光温室内茄子冠气温差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方程,得出了诊断茄子水分状况的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睿   王宇欣   常雪淼   王青峰   王平智  
针对我国北方冬季夜间日光温室室内低温,多数相变系统若出现材料相变温度等不匹配温室实际生产需要,难以更换相变系统内部相变材料的问题,研究开发一种可替换式的相变蓄热系统,并筛选出2种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夜间加温的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相变材料的物性特征;采用对照试验,研究可替换式相变蓄热系统对于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夜间的加温效果以及对室内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硬脂酸丁酯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15.77和18.38℃,十五烷熔点和凝固点分别为8.47和8.72℃;硬脂酸丁酯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相变潜热分别为111.6和111.5 J/g,十五烷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相变潜热分别为135.8和138.7 J/g;2)与对照温室相比,试验温室夜间最低温度和夜间平均温度最高可分别提高1.7和1.9℃;3)试验温室夜间地表下10和15 cm处的最低土壤温度平均高出对照温室0.8和0.3°C;平均土壤温度分别高出0.7和0.3℃;4)在无法接收太阳辐射、室内温度最低的阴雪天,试验温室气温比对照温室最高高0.8℃,平均高0.5℃;5)试验温室中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与对照温室相比分别提高1.9%、1.5%、3.9%。相变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试验温室冬季夜间温度,有利于番茄植株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青云  汪政富  
本研究运用传热学和生物环境工程学的理论,建立了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动态数学模型。其目的是通过模型求解,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变化规律,为温室结构的优化及环境调控技术的改善提供帮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承伟  赵淑梅  程杰宇  王楠  姜宜琛  王双瑜  李保明  
建立日光温室室内光辐射环境模型,通过模拟不同设计方案的室内光环境,评价和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是提高日光温室设计水平和技术性能的可行途径。建立了反映温室建设地点的地理方位、室外光辐射、温室朝向和建筑参数、屋面形状和覆盖材料等多种因素的日光温室光辐射环境模型,可以模拟任意时刻温室内各表面中的任意点的光辐射照度。采用针对日光温室内计算点,以光线逆向回溯的方法,建立了计算点与屋面日光入射点间的对应关系,进而确定计算点的直接光辐射;根据天空等辉度假设,采用计算点对屋面及室外可视天空的视角比例确定其散射辐射。该模型考虑了阴、晴各种天气条件对室内光辐射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室内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模拟计算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  高丽红  吴艳飞  郭瑞英  张雪艳  
针对日光温室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利用温室夏季休闲期设计了4种填闲作物,研究其对温室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休闲期间种植大葱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数量减少,B/F值显著升高,镰刀菌下降了69.17%,同时降低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夏季休闲期间种植甜玉米可大量吸收土壤中多余的营养成分,但真菌数量偏高,B/F值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种植速生叶菜虽然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降低黄瓜致病菌数量和改善微生物区系组成方面无显著效果;豆科作物毛苕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所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