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0)
2023(2858)
2022(2337)
2021(2187)
2020(1860)
2019(4068)
2018(3890)
2017(7799)
2016(4272)
2015(4418)
2014(4546)
2013(4459)
2012(4106)
2011(3587)
2010(3594)
2009(3204)
2008(3235)
2007(2902)
2006(2321)
2005(2156)
作者
(12892)
(10865)
(10625)
(10388)
(6921)
(5337)
(4851)
(4100)
(4013)
(3898)
(3757)
(3616)
(3607)
(3539)
(3494)
(3309)
(3275)
(3203)
(3166)
(3057)
(2759)
(2633)
(2629)
(2559)
(2446)
(2412)
(2401)
(2321)
(2314)
(2193)
学科
(14866)
经济(14847)
(12530)
管理(11762)
(10458)
企业(10458)
方法(7983)
数学(7103)
数学方法(7000)
(5605)
(4535)
(4097)
财务(4092)
财务管理(4084)
企业财务(3994)
中国(3583)
(3458)
(3279)
(3176)
银行(3165)
(3056)
金融(3056)
技术(3043)
(2986)
业经(2881)
(2513)
(2507)
贸易(2507)
理论(2477)
(2460)
机构
大学(60038)
学院(59341)
(22915)
经济(22419)
研究(21139)
管理(21017)
理学(18598)
理学院(18338)
管理学(17902)
管理学院(17779)
中国(15193)
科学(14271)
(12713)
(12273)
(12039)
(11363)
研究所(10521)
业大(10442)
农业(10245)
财经(9841)
中心(9365)
(9065)
(8489)
财经大学(7617)
(7578)
经济学(7488)
北京(7350)
(7237)
师范(7113)
(6859)
基金
项目(42967)
科学(33898)
基金(32516)
(29817)
国家(29607)
研究(27994)
科学基金(24993)
社会(18208)
自然(17524)
社会科(17368)
社会科学(17363)
自然科(17180)
自然科学(17173)
基金项目(17048)
自然科学基金(16888)
(16387)
(14213)
资助(13601)
教育(13066)
重点(9871)
编号(9732)
(9593)
(9243)
(8957)
计划(8808)
科研(8701)
(8583)
创新(8420)
教育部(8049)
国家社会(8020)
期刊
(21419)
经济(21419)
研究(16150)
学报(13443)
(11125)
科学(10841)
中国(10687)
(10142)
大学(9580)
学学(9301)
管理(7552)
农业(7502)
(5879)
金融(5879)
教育(5336)
财经(5101)
(4352)
(4126)
经济研究(4056)
技术(3746)
业大(3734)
(3602)
农业大学(3115)
业经(2998)
科技(2961)
财会(2901)
问题(2838)
统计(2811)
(2692)
林业(2582)
共检索到8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志杰  
日元诱导性贬值还在继续,但却逃脱了国际指责。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继2012年第四季度日元大幅贬值,今年1月份日元名义有效汇率又贬值6.4%,实际有效汇率贬值6.53%。然而,在2月16日发布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中,并没有直接点名批评日本的汇率政策,只是提及防止竞争性贬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志杰  
过去一段时间,日元汇率出现其历史上少见的大幅贬值。2012年9月底美元对日元汇率不到78,到今年5月底一度超过103,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25%。另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自2012年10月到今年4月的7个月时间里,日元名义有效汇率贬值20.7%,实际有效汇率贬值21.9%。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波  
近期,日元汇率持续大幅度贬值引发国际市场高度关注。为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的通货紧缩,重振经济增长,安倍自2012年底上台以来,力推"量化质化宽松(QQE)"货币政策,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100并持续下行。2014年10月31日,日央行将量化质化宽松政策升级,日元汇率呈加速下行的态势。总体来看,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刺激作用效果不佳且不可持续,对外则从贸易、金融和投资渠道输出通货膨胀,给世界各国宏观金融稳定带来冲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今年以来日元的贬值幅度超乎预期,不仅创出24年的新低,而且成为最为疲弱的发达经济体货币。导致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完全相左,其背后隐含着的是日本政府希望借助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提振经济与压低国债收益率的重大诉求,但同时因为日美国债收益率的走阔,导致了沽空日元的市场力量加速集结与不断扩容,从而进一步对日元形成压制。日元的贬值无疑刺激了日本的出口,并巩固了日本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引致了消费市场的改善,但不断放大的贸易赤字也说明,日元贬值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其实较为有限,而且更重要的是贬值导致了通货膨胀的上升,这会削弱企业投资动能与居民消费能量,进而掣肘经济复苏的脚步,另外,日元贬值所溢出的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以及衍生债务危机与贸易“挤出效应”等外部风险同样需要警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宣晓影  
日元一直被认为是避险货币之一。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甚至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福岛核泄漏时,日元都大幅升值。按照历史经验,俄乌冲突后,国际上套息交易的资金加上日本投资机构自身的资金都会大量回流,推动日元升值。但令人意外的是,被制裁的俄罗斯卢布在贬值后重新回归正常水平,反倒是身为避险货币的日元突然暴跌,并且在持续贬值了一个多月后跌到了历史低点。可见这次逻辑不一样。
关键词: 未来走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瑞来  
国外一些学者分析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生育率变化中的作用时,划分了两种变化类型:一种是“发展性生育率转变”,另一种是“诱导性生育率转变”。美籍华人学者田心源教授在分析中国生育率转变时引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中国的生育率转变属于比较成功的“诱导性生育率转变”。笔者赞同这种区分,并认为有必要把这种区分引入中国人口转变特征与机制的分析之中。由于一组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向阳  陈晓瑛  
自从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和鼠尾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iPSCs)以来,iPS的研究成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胚胎干细胞相比,iPS细胞有操作简便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如创建人类疾病的遗传模型,培育转基因动物用于器官移植,改善动物生产性状和抗病性,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另外,iPSCs的产生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问题有巨大的意义,iPS结合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疗法的成果已经应用到了动物疾病模型上。iPS细胞技术给病人特定细胞治疗和基因针对性药品研制带来了巨大的前景。此外,该技术也提供了iP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焰  
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金焰今年以来,日元汇率持续下跌,尤其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日元对美元汇率连续突破多个心理关口,一度达146日元对1美元,半月间日元贬值幅度超过10%。6月17日,美日联合干预外汇市场,抛出约60亿美元后,日元汇率回升到136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连仲   徐佳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曾家延  陈坚林  
诱导性细节是指出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有趣但与学习目标无关的信息。该研究通过对实证类文献的分析发现,大多数研究显示诱导性细节会通过注意力的分散、不恰当图式的干扰、连贯性的打断以及工作记忆的超负荷对学习者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等深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少数研究表明诱导性细节不会让学生学习(如记忆等)产生显著差异;诱导性细节对学生深度学习的不同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分心、中断与偏离假设及认知负荷理论得到解释。鉴于诱导性细节对学生高阶学科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建议,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避免诱导性细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群林  吴花平  邵云飞  
本文从汽车特征、汽油价格和燃油效率技术入手,探求我国近年来建立的燃油经济性管制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燃油经济性技术是否产生诱导性创新。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包括整车重量等在内的汽车特征对燃油经济性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管制所诱导的燃油效率技术的创新也对燃油经济性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对政府燃油经济性管制的途径除了考虑优化整车质量、功率/重量、变速器类型、车辆种类和排量等汽车传统特征这个途径外,还应着重考虑燃油效率技术的研发,当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均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能源汽车即为明证。此外,我国汽油价格虽然对燃油经济性也具有正向影响,但微乎其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邓珂  
通过构建包含碳排放模块的DSGE模型,本文模拟了碳价格冲击对碳排放影响的动态路径,考察碳价格调节政策能否通过内生性的清洁技术诱导效应,实现宏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双赢”。模拟结果显示,如果经济系统仅存在“引进式”技术创新,碳价格冲击将对企业研发及创新产生暂时性的抑制作用,长期将随着自身技术水平调整带来生产能力的逐渐恢复,但此时碳价格上升对减排的激励作用边际递减。如果经济系统存在“内生性”技术创新,碳价格冲击的负面效应持续时间更短,中长期对企业技术存量和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更持久、峰值更高。这便凸显了内生性定向技术进步在经济系统中的重要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企业技术存量指标、企业研发投入、能源及原材料使用强度等代表低碳技术选择的行为变量纳入一般均衡系统,从企业的技术偏好这一微观基础切入,阐明了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与环境水平的动态影响机制。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技术动态演进路径下居民就业、消费、投资等社会类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为如何在改善环境问题和保持经济平稳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李壮  陈秀娟  龚晓茹  
作为有限理性的消费行为的表现方式,折中效应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消费者商品选择购买的决策行为之中。质量安全是食品的基本属性。除价格外,质量安全是影响食品消费行为的最主要的因素。为研究折中效应是否存在于食品消费行为中,本文以可追溯猪肉、品牌猪肉、具有地理标志的猪肉为实验食品,考察了消费者处于不同诱导性信息(低价、高价诱导信息及其信息呈现方式变化)环境下的选择购买行为,并通过设计两个实验的研究发现,当消费者面对低价与高价诱导信息时,其猪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均表现出明显的折中效应。然而,如果改变低价与高价诱导信息呈现方式,即当消费者在中性信息环境下自主选择再呈现诱导信息时,则折中效应将出现系统性的弱化,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呈现系统性的改变,证实了锚定效应的存在。由此可见,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在本文中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折中效应可能存在于食品消费行为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