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0)
2023(3959)
2022(3234)
2021(3082)
2020(2466)
2019(5673)
2018(5647)
2017(11384)
2016(6272)
2015(6763)
2014(6852)
2013(6912)
2012(6527)
2011(5836)
2010(5613)
2009(4972)
2008(5031)
2007(4377)
2006(3624)
2005(3395)
作者
(17833)
(14971)
(14794)
(14316)
(9659)
(7200)
(6771)
(5650)
(5627)
(5470)
(5261)
(5069)
(4910)
(4904)
(4845)
(4712)
(4616)
(4358)
(4267)
(4265)
(3709)
(3695)
(3666)
(3491)
(3478)
(3384)
(3316)
(3062)
(3003)
(2990)
学科
(25611)
经济(25584)
(16188)
管理(16130)
方法(14563)
(13718)
企业(13718)
数学(13433)
数学方法(13328)
(7302)
中国(5659)
(5588)
(5521)
贸易(5518)
(5432)
(5369)
财务(5363)
财务管理(5355)
(5226)
金融(5226)
企业财务(5181)
(5072)
银行(5058)
(4928)
(4819)
(4805)
业经(4196)
理论(3977)
技术(3417)
(3086)
机构
大学(88372)
学院(86609)
(38205)
经济(37474)
管理(31455)
研究(30297)
理学(27334)
理学院(27030)
管理学(26520)
管理学院(26359)
中国(24922)
(18879)
科学(17880)
(17629)
(15751)
财经(15543)
(14925)
(14392)
中心(14345)
研究所(14233)
经济学(13241)
业大(12725)
(12102)
财经大学(12092)
经济学院(12070)
农业(11931)
(11558)
金融(11417)
北京(10945)
(10494)
基金
项目(58932)
科学(46719)
基金(45282)
(40545)
国家(40272)
研究(39503)
科学基金(34245)
社会(26390)
社会科(25276)
社会科学(25270)
基金项目(23400)
自然(23168)
自然科(22733)
自然科学(22726)
自然科学基金(22372)
(21163)
资助(19902)
(18850)
教育(18537)
编号(14138)
(13905)
重点(13314)
(12317)
教育部(12040)
(11976)
科研(11841)
成果(11747)
国家社会(11665)
(11328)
创新(11319)
期刊
(35639)
经济(35639)
研究(25744)
中国(16915)
学报(15924)
(14919)
(14785)
金融(14785)
科学(13365)
(12804)
大学(11861)
管理(11755)
学学(11485)
农业(8416)
财经(8358)
(7155)
经济研究(6997)
教育(6125)
技术(6038)
理论(4764)
问题(4755)
(4747)
(4626)
统计(4502)
业经(4494)
国际(4423)
实践(4233)
(4233)
(4221)
(3968)
共检索到127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詹姆斯·柏林诺  张涤尘  
2月末全球股市暴跌,其中日元套利交易的平仓被认为是主因。该篇访谈以一位国外资深人士的视角介绍了国际市场上日元套利交易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全球流动性持续充足的情况下,短期内套利交易的关键是货币波动性,低波动性是支撑风险资产的关键,反之,投资者必须制定适合自身风险承受力的交易策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文莉  余靖雯  伍晓光  
本文运用开放宏观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理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意愿度的货币波动效应,并就中国对50个国家(地区)2003—2011年的"货币—汇率—反倾销—对外投资"传导机制进行验证,发现在中国的实证数据背景下,确实存在有效的"从货币到对外投资"的传递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本国货币波动性增加,将显著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的形成。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消费者跨期替代弹性可能大于1。(2)外国(地区)货币波动性加剧,将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的形成。特别在2009年之后,外国(地区)货币波动性负面影响更为显著。(3)在G20子样本中,对外投资的本国货币波动弹性约为OECD子样本弹性的1/3,为"发展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雷  范小云  
本文将外汇市场上的微观金融主体,即套息交易者纳入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并引入流动性螺旋机制,构建了汇率的金融决定模型,从而基于微观金融主体行为视角形成了对汇率波动现象的理论解释。本文进而提出“货币政策的汇率传染渠道”,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影响套息交易者的行为,导致汇率波动,从而引发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并检验了如下两个推论:在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之后,继续增加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会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不同类别的资本项目中,与套息交易密切相关的资本项目的开放会更加显著地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最后,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适当的外汇干预是必要的;在资本开放的改革中,应优先开放与套息交易行为相关度较低的资本项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雷  范小云  
本文将外汇市场上的微观金融主体,即套息交易者纳入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并引入流动性螺旋机制,构建了汇率的金融决定模型,从而基于微观金融主体行为视角形成了对汇率波动现象的理论解释。本文进而提出"货币政策的汇率传染渠道",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影响套息交易者的行为,导致汇率波动,从而引发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并检验了如下两个推论:在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之后,继续增加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会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不同类别的资本项目中,与套息交易密切相关的资本项目的开放会更加显著地削弱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史文胜  
该文从"收益率平价"的角度,探讨了日元套利交易的引发机制,认为日元套利交易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同涨同跌,但同时日元也将承受更多的无序波动;由于日元相对低利率的局面还将维持,日元套利交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小宇  张骐歆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其蕴含着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的双重内涵。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市场,央行侧重于选择与当前经济特征相匹配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旨在提高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以及实现调控效果的最大化。文章将基础的泰勒规则模型拓展为带有时变异方差的泰勒规则模型。该模型既能够测度货币政策的水平规则,又能够捕捉货币政策关于相机抉择与规则的倾向。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2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适度加入相机抉择成分。然而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需求,央行倾向相机抉择的态势正在减弱,正逐步发展为以规则为重的操作方式,以期抑制市场大幅波动进而完成长期的战略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洋  王雅丽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往往假定样本同方差,但随着金融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大量的金融实证研究表明,方差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金融市场的许多时间序列数据如股价、利率和汇率等时间序列的波动都呈现非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  黄翰庭  
日本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动日元国际化,试图提升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但迄今为止,日元国际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同时,日元国际化进程始终伴随着日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汇率波动对日元在进口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具有正向影响,汇率波动使外国出口商更倾向于选择日元结算;但是,汇率波动会减少日元在出口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结算货币地位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谨慎地逐步放松汇率形成制度,防止汇率大幅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造成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  黄翰庭  
日本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动日元国际化,试图提升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但迄今为止,日元国际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同时,日元国际化进程始终伴随着日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汇率波动对日元在进口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具有正向影响,汇率波动使外国出口商更倾向于选择日元结算;但是,汇率波动会减少日元在出口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结算货币地位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谨慎地逐步放松汇率形成制度,防止汇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挺  董永祥  
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者主体行为是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将流动性过剩引入噪声交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分阶段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长期存在流动性过剩现象,在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期间,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保持协整关系,而在资本市场过度波动时期,这种协整关系消失了,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成为这一时期资产价格的主导因素。从2000年至今的整个样本时期来看,流动性过剩并不必然导致资产价格上涨,但却对资产价格有潜在的冲击和抬升作用,因此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窦菲菲  田素华  
在2014年底,美联储停止了实施近6年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美国开始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文同时考虑了市场套利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决定的计量分析方程,研究了人民币是否会对美元贬值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背景下,美国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有上升趋势,美元资产相对人民币资产的预期收益上升,这会引起市场套利和资本跨境流动,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显著增加。据此,该文认为:缓解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的根本之策是通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一次性贬值来稳定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收益预期。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资本流动的转向,必要时实施资本流出的单向管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韩鑫韬  刘星  
本文通过区分流向股市的投资性货币和流向房市的交易性货币,结合BEKK模型和GAR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两种货币供应量、资产价格(股价和房价)与经济增长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市和房市的三个变量之间均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而且从操作层面看,中央银行通过调控流向两种资产的货币增长率的变动,比较容易控制资产价格增长率的变动,进而调控经济增长率的波动。但是除了经济增长率自身滞后项外,股市上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大小没有任何显著影响,只有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波动以及流向房市的货币增长率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联合波动对GDP增长率的大小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些波动的增加会导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悦  李善燊  
本文在分析多重套利环境下国际资本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冲击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实证研究了2000-2010年间国际资本对我国异质性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效果。结果发现:FDI的流入对我国各类住宅和商业房地产价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冲击效应;热钱的流入对高档住宅价格和商业用房价格的正向冲击效果十分明显,要强于FDI产生的冲击;总体来看,国际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用地价格、高档住宅用地价格、商业房产价格以及高档住宅价格冲击效果依次增强,对普通住宅及其用地价格冲击效果不强。分析认为,房地产调控要注意防范外源资本的结构性冲击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平  叶建华  
实证研究发现,股票特质性波动率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中存在显著的负向溢价,这被称之为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探究其成因是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构建资产组合及回归分析法,发现投资者极端收益率偏好对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的解释力较弱,但基于中国A股市场构建的有限套利指标对该资产定价异象存在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丰富了特质性波动率负向溢价存在性及成因研究,对于优化中国股票市场规制也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瑞杰  张向丽  
一直以来,有关我国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联动性的研究缺乏全面性,通常只研究价格因素或是波动因素,且对波动先行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于笼统、陈旧而不精细;此外,均未考虑无套利性这一重要特点。本文作者采用中证500ETF及其对应的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及其对应的上证5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对价格先行性、波动先行性、无套利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对股指现货有明显的价格先行性和波动先行性,且当它们的对应标的为大盘股时,价格先行性和波动先行性更为明显;我国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的无套利性较弱,但是当它们的对应标的为大盘股时,无套利性略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