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2)
- 2023(10750)
- 2022(9587)
- 2021(8882)
- 2020(7524)
- 2019(17578)
- 2018(17436)
- 2017(34872)
- 2016(18753)
- 2015(21212)
- 2014(21079)
- 2013(21142)
- 2012(19387)
- 2011(17533)
- 2010(17237)
- 2009(15708)
- 2008(15043)
- 2007(12818)
- 2006(11059)
- 2005(9532)
- 学科
- 济(77670)
- 经济(77583)
- 管理(53265)
- 业(50890)
- 企(42579)
- 企业(42579)
- 方法(41573)
- 数学(36701)
- 数学方法(36392)
- 财(19392)
- 农(18270)
- 中国(18228)
- 贸(16075)
- 贸易(16070)
- 业经(15777)
- 易(15617)
- 学(14902)
- 地方(14658)
- 理论(13041)
- 融(12685)
- 金融(12684)
- 务(12558)
- 财务(12498)
- 财务管理(12475)
- 农业(12289)
- 制(12194)
- 企业财务(11866)
- 和(11811)
- 技术(11695)
- 银(11644)
- 机构
- 大学(267185)
- 学院(263321)
- 管理(109464)
- 济(108724)
- 经济(106500)
- 理学(95866)
- 理学院(94905)
- 管理学(93476)
- 管理学院(93018)
- 研究(84552)
- 中国(64109)
- 京(55871)
- 科学(50344)
- 财(49339)
- 所(40969)
- 财经(40754)
- 中心(38681)
- 业大(37938)
- 研究所(37427)
- 农(37343)
- 经(37317)
- 江(35490)
- 北京(35340)
- 范(33384)
- 经济学(33195)
- 师范(33116)
- 财经大学(30840)
- 院(30625)
- 经济学院(30299)
- 州(29587)
- 基金
- 项目(184283)
- 科学(145377)
- 研究(135857)
- 基金(135494)
- 家(116644)
- 国家(115730)
- 科学基金(100500)
- 社会(85863)
- 社会科(81591)
- 社会科学(81571)
- 基金项目(72453)
- 省(70019)
- 自然(65576)
- 自然科(64059)
- 自然科学(64046)
- 自然科学基金(62911)
- 教育(62333)
- 划(59334)
- 资助(57059)
- 编号(55164)
- 成果(44502)
- 部(41740)
- 重点(40357)
- 创(38142)
- 发(37996)
- 课题(37075)
- 教育部(36424)
- 人文(35694)
- 创新(35487)
- 科研(35373)
- 期刊
- 济(109908)
- 经济(109908)
- 研究(78741)
- 中国(42712)
- 学报(39043)
- 管理(38168)
- 科学(35803)
- 财(35151)
- 农(32363)
- 大学(29953)
- 学学(28119)
- 融(26945)
- 金融(26945)
- 教育(26834)
- 农业(22883)
- 技术(21858)
- 财经(19615)
- 经济研究(18141)
- 业经(16811)
- 经(16508)
- 问题(14606)
- 理论(14508)
- 图书(13940)
- 实践(13401)
- 践(13401)
- 贸(12966)
- 技术经济(12625)
- 国际(12243)
- 科技(12145)
- 业(11598)
共检索到372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作为国际储备的日元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实证结果为依据进一步解释了日元国际储备地位变动的原因,大致得出如下结论:日元国际储备地位的变动是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日本GDP和日元资产收益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日元 国际化 国际储备货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勤习
本文从央行储备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国别的视角,对人民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将会在各国央行的储备池中的占比进行分析。假设存在一个代表性的中央银行,如果储备池中存在的主要资产除了现有的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五种资产外,也将人民币纳入其中,来研究每一种资产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我们发现,人民币纳入其中后稀释了其他几种储备货币的份额,美元的份额稳定在60%左右,而其他几种资产的份额变化较大。人民币加入后,份额减少比较大的是瑞士法郎和日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宪军
当前,是否通过加速提高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的可兑换性,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成为政策与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日本1977-2011年期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使用GMM估计方法,对其金融资本跨境流动与日元国际地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表明,在国内条件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日本过度的跨境金融交易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对日元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负面作用。日本的经验对于我国审慎把握跨境金融交易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储备货币 日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根据IMF公布的1999~2012年世界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库,文章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研究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国家结构差异。主要结论是:发达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经常账户差额、出口比重等经济效益因素,而发展中国家选择储备货币时更重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等总量因素。对人民币储备地位的模拟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人民币在世界储备资产中的比重有了明显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小梅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美元处于关键货币地位,使得国际货币关系出现新的中心-外围结构。在美国一再滥用其关键储备货币特权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激增加剧了外围货币国家的国际金融风险,激励它们积累美元储备以实现自我保险。这不仅强化了美元的地位,形成国际资本流动的逆向补贴,还导致这种建立在一种合意的汇率错配基础之上的新中心-外围结构得以处于暂时均衡状态,最终使得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不稳定性和不公平性的缺陷更为突出,成为包括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在内的国际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制度性原因。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相关学术研究由来已久,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深入探讨了建立由凯恩斯提出的"超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伟 王旭祥
基于储备货币视角,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外溢效应的四个传导渠道;最后,利用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对东南亚五国宏观经济的外溢效应。结论表明:第一,中国货币供给量对马来西亚、印尼以及菲律宾三国的定期存款利率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中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对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的定期存款利率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第二,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对五国通货膨胀影响的Granger成因不明显,中国同业拆借利率对新加坡和印尼的通货膨胀有明显影响。第三,双边汇率变动对中国与五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Granger成因。另外,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短期对东南亚五国金融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 货币政策 外溢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雷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显著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体制性缺陷。研究表明,主导新世纪国际储备的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只有主权而没有信用。因此,当代国际储备体系必须改革,中国的国际储备也应该调整。
关键词:
国际储备 储备货币 主权信用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从单极走向双极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欧元的产生对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影响李羽中如果进展正常,1999年1月1日,欧洲联盟关于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阶段计划将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将登上历史舞台。欧元的出现将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一系列深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丹
文章使用附加惯性、贸易和外债约束以及带交易成本的MV-DCC-GARCH模型,求解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分析人民币成为韩国储备货币后的最优权重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情景假设模拟人民币充当韩国储备货币的前景。研究发现:人民币占比对货币收益率的刻画方式高度敏感,在随机游走和完全预见假设下,人民币的平均最优权重分别为16.37%和10.85%,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假设下,权重降至2.49%;人民币的引入主要挤占主导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份额,说明央行投资方向调整客观上会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韩国 最优币种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丹
文章使用附加惯性、贸易和外债约束以及带交易成本的MV-DCC-GARCH模型,求解2012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韩国央行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分析人民币成为韩国储备货币后的最优权重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情景假设模拟人民币充当韩国储备货币的前景。研究发现:人民币占比对货币收益率的刻画方式高度敏感,在随机游走和完全预见假设下,人民币的平均最优权重分别为16.37%和10.85%,在非抛补利率平价假设下,权重降至2.49%;人民币的引入主要挤占主导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份额,说明央行投资方向调整客观上会造成储备多元化;汇率波动加剧不利于人民币储备地位的稳定;人民币使用惯性的增强、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高以及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增加均能增加其份额。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储备货币 韩国 最优币种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可以优化全球货币体系,避免类似于"美元危机"现象的发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姗姗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然不如从前稳定,金融危机的爆发触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欧元的崛起似乎对其地位产生了更大威胁。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虽然已经具备一些优势,然而要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其实力还显得不足。不过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必然,改变美元独大的外汇储备格局已成为必然,欧元的出现将加快全球外汇资产继续向其他货币分散部署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元的单极储备格局。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储备货币 欧元 美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中国由于持有巨额美元储备资产而深陷"美元陷阱"中,这使得其改革诉求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因此中国的改革立场将是渐进与谨慎的。在短期中国应督促各方加强对美元的约束与监督,同时推动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在中期应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走向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改革 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所谓希腊债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欧元危机,实际上反映的是新形势下的国际储备货币竞争,美国趁机打压欧元,目的在于维护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政宁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输出储备货币;中国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通过经常账户盈余获得储备货币。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基于国际货币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经常账户失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对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增加,中国消费出现下滑,储蓄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经常账户出现顺差;而美国消费提升,储蓄出现萎缩,美国的经常账户出现赤字。中国对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增加,导致中美两国经济内外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