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3)
- 2023(3494)
- 2022(2974)
- 2021(2722)
- 2020(2079)
- 2019(4721)
- 2018(4638)
- 2017(9290)
- 2016(4938)
- 2015(5547)
- 2014(5702)
- 2013(5809)
- 2012(5438)
- 2011(5213)
- 2010(5159)
- 2009(4580)
- 2008(4574)
- 2007(4076)
- 2006(3550)
- 2005(3285)
- 学科
- 济(30340)
- 经济(30333)
- 管理(12301)
- 方法(11564)
- 业(10982)
- 数学(10287)
- 数学方法(10242)
- 地方(9568)
- 企(9481)
- 企业(9481)
- 地方经济(6610)
- 中国(5973)
- 贸(5884)
- 贸易(5878)
- 易(5666)
- 业经(5233)
- 农(5026)
- 制(4500)
- 融(4220)
- 金融(4219)
- 体(4147)
- 学(4001)
- 银(3792)
- 银行(3785)
- 理论(3759)
- 行(3679)
- 和(3658)
- 关系(3608)
- 环境(3457)
- 农业(3426)
- 机构
- 学院(74175)
- 大学(73913)
- 济(35041)
- 经济(34308)
- 管理(27915)
- 研究(26924)
- 理学(24021)
- 理学院(23726)
- 管理学(23390)
- 管理学院(23261)
- 中国(22228)
- 科学(15413)
- 京(14830)
- 财(14200)
- 所(13516)
- 中心(12659)
- 研究所(12295)
- 财经(11719)
- 经济学(11386)
- 江(10860)
- 农(10708)
- 经(10698)
- 经济学院(10380)
- 范(9714)
- 师范(9644)
- 院(9643)
- 业大(9342)
- 州(9178)
- 北京(9082)
- 财经大学(8836)
- 基金
- 项目(50633)
- 科学(41052)
- 基金(37749)
- 研究(36901)
- 家(32729)
- 国家(32529)
- 科学基金(28280)
- 社会(24809)
- 社会科(23712)
- 社会科学(23709)
- 基金项目(19814)
- 省(19559)
- 自然(17649)
- 自然科(17258)
- 自然科学(17254)
- 自然科学基金(16954)
- 教育(16691)
- 划(16512)
- 资助(15818)
- 编号(14533)
- 发(11770)
- 重点(11727)
- 成果(11622)
- 部(11393)
- 国家社会(10726)
- 创(10479)
- 课题(10229)
- 创新(9933)
- 教育部(9822)
- 发展(9807)
共检索到111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国兵
针对日元与人民币的关系问题,笔者研究发现:(1)日元与人民币现阶段都无法成为区域内锚货币,两者尚未具备区域内货币竞争的条件;(2)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差异和贸易互补性使得两国货币竞争没有必要;(3)货币危机和中日双边贸易发展内在地推动两国加强区域内货币合作;(4)日本对华贸易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据此,仅从经济和金融角度考虑,推进日元与人民币区域内货币合作而非货币竞争对中日双方都是有利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货币竞争 货币替代 人民币区域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崔蕊 祝国平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开始货币合作。2005年伴随东亚经济的复苏,货币合作的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货币合作呈现升温的态势。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在经济政策协调、货币互换网络、东亚外汇储备库和双边贸易结算试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未来何种货币替代美元有助于东亚深化货币合作?东亚区域主导货币的争论集中于人民币和日元的选择。本文采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5项指标,经过东亚人民币区与日元区在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的发展变化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双边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性以及通货膨胀率一致性方面高于日本与东亚其他7个经济体的融合程度,在利率协同性和商业周期协同性方面,中国和日本都没有明显优势。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收益、成本以及在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中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的观点,并阐述了在加强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中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昂
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取决于东亚货币的集体竞争性均衡。东亚货币的集体升值,有助于缓解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提高东亚经济的福利水平。东亚区域已经存在通过人民币的升值带动东亚区域整体升值的基础,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导致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却能起到提高区域福利水平,缓解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作用。
关键词:
东亚 货币锚 最优货币区 竞争性均衡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志昂 卢一思
本文基于费雪方程式,建立冲销能力与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越大,冲销能力越强。在东亚区域中,中国具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冲销能力强于东亚小国,这种冲销能力的不同能够保证人民币升值带动东亚货币集体升值。结合人民币货币锚理论,人民币可以成为区域货币的"隐性锚"。
关键词:
冲销能力 经济规模 人民币升值 货币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秋实 朱小梅 张坦
虽然美元在区域内仍然扮演重要角色,但人民币在东亚9个经济体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序基本上呈现地位稳步上升的趋势,而日元的权重则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虽然东亚经济体目前都还没有正式宣布把人民币作为钉住货币,但在实际上人民币已经成为东亚区域内一个至关重要的隐性货币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货币合作等问题引起普遍关注。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人民币能否在区域乃至世界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和亚洲货币合作,都需要深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金融货币政策协调。近日,李晓、上川孝夫主编的《人民币、日元与亚洲货币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娜 万志宏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大大加快。2008年12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大陆部分地区和港澳、东盟之间进行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还先后与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签订了本币双边互换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祚军 关伟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签订,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贸、旅游等往来,必然要求人民币为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与相互投资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而且人民币已在不同程度上被周边国家或地区所接受,并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内流通。研究并实施人民币在CAFTA区域化,已成为我国政府必须做出的抉择。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区域化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实施CAFTA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春
目前,国内外基本认同人民币汇率将升值的观点,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收支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模型及中国存在严重超额货币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着贬值的可能。本文在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分析法对造成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与中国超额货币同时并存这一反常现象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说取决于我国的经济效率。解决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产权 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本文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正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前提。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纲
国家间货币从互换发展到互持,就使一个"死机制"变成一个日常的"活机制"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风险。但是要彻底改变这种体制,最终实现单一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制度,不仅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会受到该体制利益受惠国的强烈抵制。因此,我们在近期内可以考虑一些可能的变通与替代方案,从现实出发,渐进地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在事实上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局部的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臻 谢朝阳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