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9)
- 2023(11934)
- 2022(9677)
- 2021(8576)
- 2020(7057)
- 2019(15845)
- 2018(15587)
- 2017(29992)
- 2016(16078)
- 2015(17914)
- 2014(17679)
- 2013(17888)
- 2012(16884)
- 2011(15023)
- 2010(15627)
- 2009(14499)
- 2008(14749)
- 2007(13255)
- 2006(12133)
- 2005(11543)
- 学科
- 济(78248)
- 经济(78154)
- 业(75776)
- 企(68086)
- 企业(68086)
- 管理(59514)
- 业经(28445)
- 方法(26252)
- 农(25758)
- 财(23458)
- 中国(22471)
- 地方(20664)
- 农业(18937)
- 数学(18157)
- 数学方法(18018)
- 技术(17510)
- 务(17397)
- 财务(17379)
- 财务管理(17364)
- 制(16584)
- 企业财务(16426)
- 和(14941)
- 贸(14621)
- 贸易(14605)
- 易(14041)
- 策(13763)
- 理论(13025)
- 划(12796)
- 发(12521)
- 融(12274)
- 机构
- 学院(237155)
- 大学(231676)
- 济(101989)
- 经济(99896)
- 管理(94012)
- 研究(82249)
- 理学(78982)
- 理学院(78117)
- 管理学(77204)
- 管理学院(76726)
- 中国(65966)
- 京(50248)
- 科学(48410)
- 财(47985)
- 所(42415)
- 农(41447)
- 江(39224)
- 研究所(37844)
- 中心(37583)
- 财经(36817)
- 经(33229)
- 业大(32511)
- 北京(32355)
- 农业(32123)
- 州(31275)
- 范(30573)
- 师范(30270)
- 院(29768)
- 经济学(29709)
- 省(26841)
- 基金
- 项目(148825)
- 科学(118622)
- 研究(112248)
- 基金(107023)
- 家(92505)
- 国家(91559)
- 科学基金(79466)
- 社会(72529)
- 社会科(68705)
- 社会科学(68688)
- 省(60016)
- 基金项目(56388)
- 自然(49453)
- 划(48896)
- 教育(48678)
- 自然科(48333)
- 自然科学(48326)
- 自然科学基金(47521)
- 编号(45886)
- 资助(42518)
- 发(38261)
- 成果(36947)
- 业(35079)
- 创(34112)
- 重点(33495)
- 部(31979)
- 课题(31369)
- 发展(31266)
- 创新(30951)
- 展(30747)
- 期刊
- 济(126938)
- 经济(126938)
- 研究(74055)
- 中国(52387)
- 管理(40495)
- 农(39631)
- 财(39079)
- 科学(32070)
- 学报(31548)
- 农业(27412)
- 融(25345)
- 金融(25345)
- 大学(24515)
- 业经(23653)
- 教育(23413)
- 学学(22905)
- 技术(22138)
- 经济研究(19281)
- 财经(18234)
- 业(16973)
- 问题(16151)
- 经(15862)
- 技术经济(13928)
- 图书(13564)
- 贸(13257)
- 世界(13247)
- 现代(12680)
- 商业(12576)
- 国际(12277)
- 经济管理(11478)
共检索到383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蕴如
一.关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早在1977年,世界上就有了为理论界所公认的服务概念。服务是指人或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变化。80年代中期,服务的概念进一步得到了扩展。服务被分为两类:一类为需要物理上接近的服务,另一类为不需要物理上接近的服务。以此为基础,服务贸易的方式被分为四种:(1)消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光春 单忠纪 翟绪军 韩光鹤
通过介绍韩日两国农业第六产业化发展现状,比较了两国农业第六产业化发展中的法律支持、财政扶持政策、认证现况、支援服务体系、研究开发及特点,同时分析了韩日两国农业第六产业化发展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
农业第六产业化 比较 韩国 日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佳立
以德国和日本近期发布的国家发展战略为例,结合20世纪80年代全球主要大国制定的类似战略为铺垫,从德日两国战略具有的可比性出发,论及提出战略的背景,并从走向、脉络、出发点以及国情等诸方面比较两者的不同,由此得出两国战略带给人们的启发。
关键词:
发展战略 产业政策 战略规划 比较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辉
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企业激励机制变革与发展的比较分析,揭示西方社会文化与市场机制相互融合调和的历史趋势中,各国企业激励机制与相应社会文化的种种相融性和调和性,进而形成激励机制革新的不同特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河暎爱
女性的政治参与是指提高女性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历史意识,培养女性政治家,使女性获得进入议会内阁以及行政各部门的权利。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韩中两国女性的政治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韩国的女性国会议员人数和中国两会女代表人数均有增加,但女性的参政议政依然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处于核心领导层的女性很少,这种情况不但在中国存在,韩国也是如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法律层面使女性参政制度化,其次要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女政治家,再次要积极促进持续的文化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女性自身的本领,担当起促进东北亚,乃至世界女性发展的重任。
关键词:
韩中女性 女性参政 社会参与 参政议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安珍
在对中、美、日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比较的基础上 ,借鉴美、日的先进经验 ,提出了对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有针对性、创造性的七条对策。
关键词:
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业比较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国雄 蔡文浩
本文认为,我国作为连锁商业制度创新的后进者,应该通过追寻连锁商业在美国、日本的发展轨迹,比较三国在发展连锁商业过程中的主客观条件差异,从而明确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关键词:
连锁商业,制度创新,比较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方方
日本与法国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居于世界前列,模式上存在很多的共性特征,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专门的行业协会与自律组织和完备的营销模式等。文章认为,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计划与调控力度、构建完备的质量管理与休闲农业旅游营销体系,促进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生态旅游 休闲农业旅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方方
日本与法国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居于世界前列,模式上存在很多的共性特征,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专门的行业协会与自律组织和完备的营销模式等。文章认为,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计划与调控力度、构建完备的质量管理与休闲农业旅游营销体系,促进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生态旅游 休闲农业旅游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庞青山 谢安邦
本文比较了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道路,揭示出两者共同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式上规模扩张与内涵增长并举;发展的基本动因是“需要”;发展趋势是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两类模式互相靠近,不断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要为实现我国现代化服务,多样化与规范化相结合,走国际化道路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
德国 美国 研究生教育 基本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司永海
中俄两国在历史上同为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为了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两国都从多个维度对生产力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中俄两国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主要涉及制度安排、体制改革、工业化以及科技发展等几个方面,其中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表现。
关键词:
俄国 中国 生产力 路径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艳玲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是一条重要途径和手段。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是世界公认的乡村旅游典范。通过对中、日乡村旅游兴起背景、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即:以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培养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乡村精英,引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道路、健全政策法律体系,营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环境。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乡村旅游 比较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吴庆军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推进,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引发新的热议与关注。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都处于大国崛起阶段。通过分析中印两国1978—2021年综合国力指标,并采用相对数作为研究变量比较两国相关指标变迁过程,结果显示:中印两国在经贸领域具有一定互补性。在此基础上,围绕培育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和参与重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格局,分析中印两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竞合度,探讨中印两国经贸发展优势及其互补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 贸易 互补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鸿业
●5月12日至16日,韩国商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为此,我们组织了"中国韩国经贸专栏",邀请双方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撰稿,介绍了中、韩两国经贸交流的历史、现状以及各自的贸易政策,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双方对今后中韩双边经贸关系充满信心.同时,专?还刊有大韩贸易振兴公社、现代、三星物产、大宇集团、鲜京等有影响的韩国企业介绍,对我国经贸界人士加深对韩国企业的了解不无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