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6)
- 2023(12100)
- 2022(10372)
- 2021(9328)
- 2020(7897)
- 2019(18202)
- 2018(17904)
- 2017(34318)
- 2016(18697)
- 2015(21286)
- 2014(21660)
- 2013(21744)
- 2012(21165)
- 2011(19685)
- 2010(20038)
- 2009(18815)
- 2008(18662)
- 2007(17109)
- 2006(15473)
- 2005(14455)
- 学科
- 济(102013)
- 经济(101922)
- 管理(48045)
- 业(46734)
- 方法(35849)
- 企(35050)
- 企业(35050)
- 数学(31378)
- 数学方法(31122)
- 中国(27513)
- 地方(27424)
- 农(25173)
- 学(21121)
- 业经(20110)
- 财(18865)
- 农业(17303)
- 地方经济(16509)
- 制(16263)
- 贸(16167)
- 贸易(16156)
- 易(15511)
- 融(15102)
- 金融(15100)
- 银(14794)
- 银行(14748)
- 行(14291)
- 环境(13809)
- 发(13679)
- 和(13300)
- 理论(11840)
- 机构
- 大学(285464)
- 学院(285027)
- 济(126936)
- 经济(124288)
- 研究(110245)
- 管理(100687)
- 理学(84570)
- 理学院(83458)
- 中国(83043)
- 管理学(82015)
- 管理学院(81481)
- 科学(68164)
- 京(62800)
- 所(59212)
- 农(55981)
- 财(55895)
- 研究所(53482)
- 中心(48853)
- 江(46054)
- 农业(44152)
- 业大(43853)
- 财经(43293)
- 北京(40644)
- 经济学(40020)
- 经(38993)
- 范(38905)
- 院(38815)
- 师范(38437)
- 州(36179)
- 经济学院(35732)
- 基金
- 项目(178167)
- 科学(137821)
- 研究(127644)
- 基金(126494)
- 家(111909)
- 国家(110930)
- 科学基金(92026)
- 社会(80562)
- 社会科(76260)
- 社会科学(76237)
- 省(70787)
- 基金项目(66091)
- 划(59781)
- 自然(58450)
- 教育(57722)
- 自然科(57013)
- 自然科学(56991)
- 自然科学基金(55969)
- 资助(53070)
- 编号(51090)
- 发(45088)
- 成果(42714)
- 重点(41301)
- 部(39090)
- 课题(37157)
- 创(36098)
- 发展(35974)
- 展(35399)
- 科研(34112)
- 创新(33949)
- 期刊
- 济(154174)
- 经济(154174)
- 研究(91279)
- 中国(63259)
- 农(52105)
- 学报(48839)
- 科学(43826)
- 财(42700)
- 管理(38315)
- 大学(35860)
- 农业(35147)
- 学学(33806)
- 教育(30106)
- 融(29675)
- 金融(29675)
- 经济研究(25493)
- 技术(25186)
- 业经(23892)
- 财经(22461)
- 问题(20080)
- 经(19528)
- 业(18922)
- 技术经济(16134)
- 贸(15986)
- 世界(15146)
- 统计(14232)
- 国际(14221)
- 商业(13900)
- 版(13654)
- 理论(12972)
共检索到45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应贵 甘当善
本文期望对日本和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经济结构、银企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出日、德和英、加的经济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英加和日德经济 发展差异 原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庄起善 柯荣富
以实证分析看英、德、日等国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联合与分离的差异庄起善,柯荣富我国金融监管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独立性、权威性、比较超脱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完善各种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创造一个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能够促使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有序竞争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管卫华 林振山 顾朝林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方法对中国1953—2002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尺度分析,并对不同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5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波动主要以60年尺度、17.5年尺度和趋势为主,近期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从不同尺度生产要素投入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关系看,要素投入差异会引起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也会引起要素投入环境差异并引发要素投入差异的变化,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考虑区域差距波动的短期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经验模态分解 加权变异系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传毅 程哲 杨佳乐
以美、英、德、澳、日、中六国的精英大学联盟中的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学位授予规模、学位授予结构和学科培养条件三方面对各国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往往是研究型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基本在40%以上,博士学位授予数占研究生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大多超过了10%。此外,一流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数往往在15个以上。但不同国家、院校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关键词:
一流大学 精英大学联盟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江苏和江西两省的实证分析 ,提出并验证了教育发展所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主要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不同教育层次发展的侧重差异所引起的结构效应。最后 ,对今后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房欲飞 谢仁业
通过梳理美、英、日三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展情况,探讨了三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展的普遍规律及其各自的特殊规律,并进一步对三国今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今后的三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将是一种稳定的扩展,速度有所放慢。根据三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态势,我国的研究生规模不宜扩展太快,而英国那种照顾各方面变量稳妥扩张的模式比较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杨晓智
循着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结构主义路径,本文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森林利用结构演变的基本特征。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各国森林利用的经验数据,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刻画经济发展和森林利用结构演变之间关系的森林利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利用结构表现出从以燃料利用为主过渡到以材料利用为主、再到以原料利用为主、最后进入以生态利用为主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森林利用结构 阶段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解纯营 赵文武 徐海亮 安艺明
本文以世界食物消费和经济发展关系为研究内容,借助数据拟合方法,探讨不同时期世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食物消费量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②3大营养成分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糖类比例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而增大,蛋白质比例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均值在发展程度国家间食物消费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发展中国家糖类比例高于发达国家,脂肪比例低种发展程度国家间的差异并不显著。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揭示粮食安全与粮食消费的国未来农业和食物消费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亚伟 陶长琪
文章构建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合作效用的分配问题和合作机制的形成。参与合作的各地方政府给联盟带来经济效用增量和环境效用损失,两者的差值是参与合作的各地方政府给联盟带来的净效用,根据此比例分配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效用;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合作机制形成的充分条件是各地方政府参与合作带来的效用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效用;各地区要素的互补性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合作的必要条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红鹰
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过分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的失误,我国也不例外。这一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那么,教育对经济的作用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人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指出:“一切资本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他提出的“人力投资”(Investment in human)后来成为教育经济学的中心概念。20年代,苏联的著名学者斯特鲁米林通过调查证实了在微观经济学上个人受教育年数增加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增加。60年代,另外两名苏联学者查津和伊加尔安通过实验也证实了斯特鲁米林得出的论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敬芝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间竞争的基础和动力,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矛盾的扩大,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苏南北区域发展差异很大,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文章在揭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鲜梅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四川、内蒙、宁夏、广西、甘肃、青海、贵州、云南和西藏十个省区。这种划分不仅考虑到了地域上的连片性和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而且考虑到了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近性,因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西部经济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兴衰。所以,进一步研究西部经济发展问题有着重大政治经济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周平 李拓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主要表现,从区域、生产、需求3个角度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距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各类因素对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南北经济差距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北方经济增长困难较多,主要受东北、华北地区增长较慢、工业服务业发展放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北方资本积累速度较慢,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等也是重要原因。此外,研究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增长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南北差距 结构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香丽
中国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和农村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为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更有待进一步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人口流动之间的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出路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人口 高等教育 流动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圆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发生着重大的演变,区域差距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分布情况。
关键词:
地区发展差距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