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8)
2023(6451)
2022(5689)
2021(5159)
2020(4285)
2019(9999)
2018(9706)
2017(17150)
2016(9606)
2015(10862)
2014(10719)
2013(10600)
2012(9900)
2011(8994)
2010(9122)
2009(8768)
2008(8633)
2007(7574)
2006(6728)
2005(6568)
作者
(26849)
(22816)
(22444)
(21627)
(14176)
(10852)
(10267)
(8618)
(8601)
(8175)
(7876)
(7661)
(7385)
(7348)
(7267)
(7012)
(6713)
(6617)
(6565)
(6507)
(5761)
(5482)
(5406)
(5135)
(5095)
(5090)
(5082)
(4965)
(4588)
(4386)
学科
(37617)
经济(37547)
管理(33738)
(28617)
(24428)
企业(24428)
方法(14611)
(14252)
(13398)
数学(12799)
数学方法(12672)
中国(12251)
(10394)
业经(9136)
(9039)
(8114)
财务(8095)
财务管理(8071)
体制(7771)
企业财务(7676)
(7666)
银行(7649)
(7438)
金融(7436)
(7293)
(6805)
环境(6640)
(6525)
贸易(6522)
农业(6488)
机构
大学(136251)
学院(133461)
(60265)
经济(59037)
管理(50476)
研究(49766)
理学(42552)
理学院(42088)
管理学(41559)
管理学院(41291)
中国(38606)
(31852)
(28537)
科学(26847)
(24804)
财经(23752)
中心(22513)
研究所(21957)
(21558)
(21541)
(21127)
经济学(19076)
北京(18109)
(17974)
业大(17906)
财经大学(17627)
经济学院(16943)
(16903)
师范(16746)
农业(16687)
基金
项目(86813)
科学(69511)
研究(64854)
基金(64599)
(56133)
国家(55713)
科学基金(47800)
社会(43769)
社会科(41535)
社会科学(41528)
基金项目(33754)
(32932)
教育(30025)
自然(29263)
自然科(28553)
自然科学(28543)
(28322)
自然科学基金(28074)
资助(25725)
编号(24896)
(22670)
成果(21411)
(20690)
重点(20292)
国家社会(18845)
(18466)
(18415)
教育部(18113)
课题(18034)
创新(17516)
期刊
(70568)
经济(70568)
研究(46715)
中国(34480)
(27291)
管理(20755)
学报(20515)
(20083)
科学(19309)
大学(16179)
教育(15819)
学学(14990)
(14897)
金融(14897)
农业(13232)
财经(12779)
技术(11665)
经济研究(11377)
(11006)
业经(9659)
问题(8651)
(8252)
国际(7629)
(7162)
会计(7006)
世界(6974)
理论(6798)
技术经济(6578)
(6572)
财会(6396)
共检索到223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盼  
如何在工资的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效率与均等,新中国成立后的政策制定者们进行了艰巨探索。计件工资制被认为能够起到更好的生产激励效果,是一种与生产绩效挂钩、体现"效率"的工资制度。但是,计件工资制强调多劳多得,容易造成工人收入的差距拉大,且在工资定额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反映工人的实际劳动成果,在分配过程中难以体现"公平"与"均等"原则。为了规避相关问题,在"大跃进"之后的经济调整时期(1962—1965年),一些企业管理者总结了先前计件制扩大实施与全面叫停的经验,对计件工资制进行改良,试行"半计件工资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半计件工资制"的产生背景、实施过程和各方反映进行揭示与分析,并对中国与苏联计件工资制的实行情况加以对比,探讨产生制度差异的核心因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范卫华  
根据员工劳动工序等级、质量考核、绩效考核进行挂钩分配,多劳多得。为了完善计件工资与生产员工工作绩效挂钩机制,笔者通过人力资源多年工作实践,提出按价值导向实施企业计件工资制操作方法。一、实施基本思路员工计件工资收入在完成劳动工作量的基础上,根据其劳动工序等级、质量考核、绩效考核进行挂钩分配,多劳多得。㈠实行计件等级工资。根据员工完成劳动工作量、劳动工序等级进行分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海壮  栾维新  
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海港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已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产出,可大体划归为港城关系、港口地域演化、港城一体规划和港城空间结构等研究主题,尽管前人曾对某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过评述性的工作,但仍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海港城市研究综述。本文搜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研究主旨对其进行归类,而后按时间顺序对各个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再现其研究脉络,找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全球对海港城市的关注度在增强,但国内缺乏连贯性;关注重点从港城演化转向港城关系,但国内港城关系研究视角相对狭窄;研究方法从定性转向定量,但仍缺少跨学科的综合手段;空间分析一直是海港城市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尺度与指标需要完善;海港城市过程及现状研究较多,缺少对未来新建港城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赟  
教师工资是教师为国家进行劳动,提供教育服务,国家从社会再分配中支付给的报酬。教师工资水平受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分析20世纪90年代教师工资发现:(1)教师绝对工资显著增加;(2)教师相对工资没有多大变化;(3)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可以解决教师工资问题,一要领导重视,二要建立合理的教师工资拨款体制,三要建立教师劳动力供求市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章靖  朱俊鹏  
为后人所称道的民国时期的"教授治校",有其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教授治校"为例,教授会与评议会是其基础性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清华学校改办大学的过程中,"教授治校"制度的成立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潮引领、组织基础与人员支持。特别是留美"少壮派"作为中坚力量,在教授会与评议会成立过程与早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教授会与评议会代表着清华教师群体,在维护教师权益、践行"教授治校"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作用。以教授会与评议会为基础的教授治校制度,深深影响了清华二三十年代的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束永睿  
"二战"史观教育是当代德国历史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末遭遇危机,在60年代德国政治家、知识精英、司法机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并在70年代产生了积极效果。德国"二战"史观教育变革的基础,是德国社会对"二战"历史的全面反思和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益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大学校园里却孕育着反叛的情绪,在越南战争和种族问题的激发下,大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反抗形式表达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体制的不满,学生运动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校园里多元文化浪潮的兴起,也促使大学思考其自身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建国  
"大跃进"的发动与持续,使得东北工业中各种矛盾不断积累,国民经济困难局面逐步加剧。这表现为工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农轻重关系比例失调;严重短缺成为经济常态等,从而不得不开始经济的调整工作。东北工业调整采取关停并转厂矿企业、精简职工、加强支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生产、加强企业管理等措施,逐步使畸形的国民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此次调整主要是从压缩工业生产尤其是"五小"工业入手的,同时,这段时期并没有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技术实行大规模的更新和升级。从国际范围看,调整后的东北工业生产总体水平仍处在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在国内也落后于上海。调整后的工业状况是东北十年"文革"的经济起点,也成为改革开放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勇  周鲲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善旧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发展和巩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新疆地方政府的请求下,国家将内地的一些工厂迁移到新疆。这些迁新工厂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且有些工厂在内地存在一定的经营困难。但它们搬迁到工业落后的新疆后,为新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人才的引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超超  
在苏联的影响下,1949年以后的中国很快走上了计划体制下的工业发展道路。"大跃进"遭遇挫折之后,国家开始了对工业发展问题的新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经验受到重视,一场有关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试办托拉斯,拉开了大幕。托拉斯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并非是个别国家领导人的探索和助力使然,而是诞生于"大跃进"之后国家对工业发展的整体反思与重新规划之中。这场改制最终无疾而终,固然是由于"文革"的出现加速了其内部矛盾的爆发,但托拉斯所面临的体制性困境才是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绮莉  
"任何社会、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利益集团,都存在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①作为政府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及改革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及国民关注的焦点。医疗保险制度亦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共同课题,处于公共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及论争对现在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与日本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日本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健康保险法》。②作为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小兵  陈晓红  
20世纪60年代中国盐业进行了以托拉斯为主要形式的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尝试,实现了盐业管理级次、盐业行业内部的运行以及大中型盐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化改革。这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盐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何樟勇  
本文借助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拉姆齐 卡斯 库普曼斯模型 ,讨论了宏观经济中最优消费和储蓄的确定机制 ,并得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动态效率的黄金定律以及修正黄金定律标准。同时 ,借助代际交叠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自由竞争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利用黄金定律规则对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进行了考察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初起中国经济运行处于一种动态无效状态 ,进而我们深入分析了造成中国经济出现动态无效的原因。根据中国经济处于动态无效的事实 ,并结合原因探索 ,我们最后提出了摆脱动态无效困境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红玉  张应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从规模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以及宏观规模管理三方面对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进行文本分析,接着评析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决策过程三方面,提出了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立伟  
众所周知,实行计件工资制可以大大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为很多企业和人力资源工作者所推崇。但在实践中,由于工作定额的测定和工资标准、计件单价的设定相对比较复杂,人们往往给计件工资制设定了如下前提: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人员产出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应当能够准确衡量,品种相对单一,且各月之间波动相对较小为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