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3)
- 2023(13251)
- 2022(10918)
- 2021(9944)
- 2020(8447)
- 2019(18587)
- 2018(18322)
- 2017(35105)
- 2016(18949)
- 2015(20207)
- 2014(19327)
- 2013(19219)
- 2012(17375)
- 2011(15282)
- 2010(15306)
- 2009(14333)
- 2008(14652)
- 2007(13264)
- 2006(11509)
- 2005(10443)
- 学科
- 业(88270)
- 企(81809)
- 企业(81809)
- 济(78745)
- 经济(78657)
- 管理(72900)
- 方法(34713)
- 业经(29431)
- 财(28096)
- 数学(26116)
- 数学方法(25922)
- 农(25761)
- 务(22024)
- 财务(22016)
- 财务管理(21993)
- 技术(21453)
- 企业财务(20972)
- 农业(19066)
- 中国(18593)
- 制(16942)
- 划(15142)
- 策(15058)
- 理论(15014)
- 技术管理(14525)
- 和(14349)
- 贸(14106)
- 贸易(14098)
- 易(13731)
- 学(13720)
- 体(12824)
- 机构
- 学院(268722)
- 大学(262872)
- 济(113038)
- 经济(111067)
- 管理(110478)
- 理学(95195)
- 理学院(94293)
- 管理学(93076)
- 管理学院(92587)
- 研究(85068)
- 中国(67524)
- 京(54150)
- 科学(53037)
- 财(52902)
- 农(52725)
- 业大(43185)
- 所(43148)
- 财经(42136)
- 农业(41876)
- 江(40980)
- 研究所(39186)
- 中心(38954)
- 经(38405)
- 经济学(33791)
- 北京(33137)
- 州(32162)
- 商学(31996)
- 商学院(31710)
- 财经大学(31130)
- 经济学院(30665)
- 基金
- 项目(180791)
- 科学(144250)
- 基金(133732)
- 研究(127427)
- 家(118518)
- 国家(117437)
- 科学基金(102042)
- 社会(84067)
- 社会科(79969)
- 社会科学(79947)
- 省(72394)
- 基金项目(71457)
- 自然(67600)
- 自然科(66115)
- 自然科学(66093)
- 自然科学基金(65078)
- 划(59472)
- 教育(56257)
- 资助(52596)
- 编号(48646)
- 创(44518)
- 业(42832)
- 创新(40643)
- 重点(40462)
- 部(38938)
- 发(38810)
- 成果(37094)
- 国家社会(35555)
- 科研(34730)
- 计划(33874)
- 期刊
- 济(123897)
- 经济(123897)
- 研究(73132)
- 中国(51770)
- 农(48217)
- 管理(46233)
- 财(45595)
- 学报(44003)
- 科学(41534)
- 大学(32930)
- 农业(32682)
- 学学(31885)
- 融(25611)
- 金融(25611)
- 技术(23221)
- 业经(22898)
- 财经(21488)
- 业(20806)
- 教育(20182)
- 经济研究(20130)
- 经(18548)
- 技术经济(16210)
- 问题(16081)
- 科技(15008)
- 财会(14260)
- 商业(13786)
- 现代(13549)
- 版(13481)
- 贸(12441)
- 世界(11984)
共检索到394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春培 张振刚
基于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探讨了企业既有知识资产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推论和假设:企业既有知识资产对持续性创新和以外部市场为目标的破坏性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企业既有的高嵌入性知识资产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低嵌入性知识资产对以企业自身市场为目标的破坏性创新具有阻碍作用,用于防御外部破坏性创新的既有低嵌入性知识资产对以企业自身市场为目标的破坏性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环境动荡性和独占性以及企业吸收能力对上述影响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春培 潘亚丽 赵冠希 余传鹏
组织心理惯性被认为对企业破坏性创新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得到充分阐释。基于组织心理和权变视角,利用316份中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组织心理惯性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心理惯性负向影响企业自我替代能力和破坏性创新;自我替代能力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并在组织心理惯性和企业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组织心理惯性与破坏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军
破坏性创新是创造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剖析了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差异。破坏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性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可以采用的破坏性创新途径,但它们最终创造的市场特征不同,关联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创新途径 反应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郁培丽 石俊国 窦姗姗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产品可能颠覆市场的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对直接从企业角度探讨破坏性创新的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加深对破坏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及"低成本"的特点能够开辟出新的发展机遇,深入透视客户需求。本研究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结合企业实践,构建起新兴企业破坏性创新模式的过程机制。破坏性创新是新兴企业实现颠覆性成长的可行路径,对破坏性创新路径和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新兴企业 企业成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平
破坏性力量总是推动着新的发展浪潮,因为它可以促使很多的人购买和消费。"破坏性创新"是企业探寻未来的利润源泉,在激烈的竞争中谋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士倜 闵宗陶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然而不同企业在创新类型的选择上并不是随意的。维持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上产品性能改进做出的贡献,而破坏性创新是立足于低端市场并对主流市场具有破坏性的创新行为。在比较分析了成熟企业与新企业在进行破坏性创新方面的不同特点后,认为成熟企业更适于维持性创新,而破坏性创新则是新企业的优先选择。
关键词:
维持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 成熟企业 新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成功应用,必须围绕破坏性创新产品价值主张制定业务成长计划和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绩效价值网,在此过程中,互补性资产起决定作用。在破坏性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互补性资产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获取能力,互补性资产的创新为破坏性创新构筑了更多的产业壁垒,增强了对破坏性创新保护力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在价值网构建过程中,产品价值来源与价值网的绩效决定于互补性资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而价值属性排序和衡量标准又为互补性资产选择提供了依据,价值网的特性为互补性资产活动能力提出了要求,进而完善和提升了互补性资产。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价值网 互补性资产 产品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春培 余传鹏 张振刚
现有破坏性创新分类主要聚焦于新产品或新服务在价值提供方式以及它们对现有市场侵蚀方式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侵蚀的目标市场性质差异及其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而在创新实践中企业对于创新变革的认知判断往往影响其战略决策。因此,基于企业认知视角,将破坏性创新分为面向全新市场、面向竞争对手市场以及面向自我市场3种类型,并基于Govindarajan&Kopalle等的测量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实际访谈,设计了3种破坏性创新测量量表,最后,以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包含面向全新市场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创新测度 目标市场 企业认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纯 张毅 李秋
传统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技术革新平稳性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问题,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建筑设计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内生方面包括顶层意识更新与组织架构调整;外生方面包括生态圈营建与市场探索,并结合实践案例具体阐释,希望为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建筑设计企业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宇 张英华 张继林
企业对优势技术固有的依赖性和初期形成的思维、行为惯性导致了企业在遭遇破坏性创新时丧失了执行力,最终造成了企业的失败。而破坏性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对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执行力的演化轨迹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提供思路。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执行力 突变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宇
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在位企业常常会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强化其核心能力,从而使其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这一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现有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之上。当新进入企业在利用破坏性创新对主导企业的主导市场实施破坏时,主导企业的前述行为无意识的成为企业竞争力弱化的推手。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互补性资产 竞争力 弱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泽建 周艳兰
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追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途径。通过对后发企业追赶和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关文献的梳理,基于后发企业视角重新阐释破坏性创新内涵,从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技术及政策的多维角度整合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继而从破坏性创新的时机选择和路径两个方面总结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实现方式,探索性地构建基于后发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出高端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定量研究的研究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现实的企业创新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基于"成本-主流性能"的组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创新侵入市场的模式。持续性创新在本质上具有高端侵入的特征,而破坏性创新则注重从市场的低端侵入,从侵入模式来分析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也为"在位企业"和新进企业的创新策略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培 赖秀梅 朱晓艳 余传鹏
新兴顾客导向的企业关注并满足新兴顾客群体的隐性期望与需求,注重探索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促进破坏性创新的产生。基于知识搜寻视角,本文探究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机理。本文运用315份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兴顾客导向作为企业挖掘潜在顾客的战略导向,是影响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外部知识搜寻是新兴顾客导向促进企业破坏性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通过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可以对外向型破坏性创新间接地发挥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外部技术知识搜寻,新兴顾客导向只对内向型破坏性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本文还发现,新兴顾客导向对于企业进行外部技术和市场知识搜寻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部知识搜寻与破坏性创新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外部技术与市场的联合搜寻能够促进企业将破坏性创新产品引入外部市场,有利于外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实施。本文探索了新兴顾客导向对企业外向型破坏性创新和内向型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影响机制,揭示出外部知识搜寻在其中的作用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