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9)
- 2023(8534)
- 2022(7089)
- 2021(6604)
- 2020(5501)
- 2019(12540)
- 2018(12632)
- 2017(23337)
- 2016(12335)
- 2015(13893)
- 2014(13803)
- 2013(13855)
- 2012(13223)
- 2011(12384)
- 2010(12404)
- 2009(11720)
- 2008(11471)
- 2007(9898)
- 2006(9368)
- 2005(8837)
- 学科
- 济(78051)
- 经济(77970)
- 管理(31721)
- 业(25952)
- 方法(25241)
- 数学(22860)
- 数学方法(22720)
- 中国(20948)
- 企(20592)
- 企业(20592)
- 地方(18316)
- 农(14526)
- 制(14521)
- 业经(13717)
- 财(13469)
- 地方经济(13086)
- 贸(12904)
- 贸易(12895)
- 学(12615)
- 易(12543)
- 体(11357)
- 融(10910)
- 金融(10910)
- 银(10461)
- 银行(10459)
- 行(10261)
- 环境(9904)
- 发(9434)
- 农业(9285)
- 体制(8613)
- 机构
- 大学(186407)
- 学院(182497)
- 济(97465)
- 经济(96015)
- 研究(75190)
- 管理(65422)
- 中国(58988)
- 理学(54995)
- 理学院(54331)
- 管理学(53724)
- 管理学院(53339)
- 财(43525)
- 京(40282)
- 科学(39342)
- 所(37782)
- 研究所(33822)
- 财经(33508)
- 经济学(33081)
- 中心(31426)
- 经(30712)
- 经济学院(29432)
- 江(26862)
- 北京(26755)
- 院(26634)
- 农(25173)
- 财经大学(24866)
- 范(24061)
- 师范(23912)
- 科学院(22653)
- 社会(21327)
- 基金
- 项目(112452)
- 科学(89918)
- 研究(85056)
- 基金(85005)
- 家(73879)
- 国家(73341)
- 科学基金(62025)
- 社会(59112)
- 社会科(56220)
- 社会科学(56206)
- 基金项目(43072)
- 省(38699)
- 教育(38061)
- 自然(35759)
- 资助(35408)
- 自然科(34912)
- 自然科学(34903)
- 自然科学基金(34334)
- 划(33732)
- 编号(31326)
- 部(27383)
- 成果(26792)
- 国家社会(26731)
- 发(25978)
- 重点(25834)
- 中国(25710)
- 教育部(24223)
- 课题(22881)
- 人文(22574)
- 创(22464)
共检索到303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子坚
对既得利益进行正本清源式的、彻底的、法律和道德的追问 ,已经失去了现实可行性 ;但是对既得利益及其相关问题采取既往不咎式的态度或者回避默认的做法 ,事实上同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不相容 ,最终会走向改革的对立面。作者将既得利益按获得途径分为三类 :A类是合法合理的收益 ;B类是合法但不合理的收益 ;C类是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收入。甄别既得利益的性质既是社会大众和既得利益者的要求 ,更是深化改革的要求。而政府在甄别既得利益性质方面实际上面临两难困境 :一方面有必要甄别既得利益的性质 ,为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法理基础 ;另一方面 ,甄别的成本在不断增加 ,正在逐渐丧失其必要性。为此 ,...
关键词:
改革 既得利益 逆向赎买 税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子坚
中国改革的基本矛盾,是既得利益阶层同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既得利益者主要通过收买权力集团成员以获取财产保护并部分化解这一矛盾的行为,说明改革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呈现恶化的趋势。所以,正确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改革的基本矛盾,已经成为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改革 基本矛盾 既得利益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办公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申学锋
明朝后期万历年间,面对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张居正在财政经济领域实施了以"一条鞭法"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这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改革。张居正改革有利于赋役的平等,也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改革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和抵制,张居正在与既得利益集团的斗争中最终失败,改革也因此受到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既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和城乡居民之间,也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阶层之间,后者尤为公众所关注和感受强烈。国务院于2013年2月5日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鸣
2002年7月1日,朝鲜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改善措施。措施采取的目的既有生存的考虑,也有希望建成一个强盛国家的理想。鉴于朝鲜固有条件的制约,所以它的改革是一种渐进和混合的模式,其进程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矛盾。朝鲜在价格、工资、市场、汇率、分配模式、企业的经营、农场的生产组合方面吸收了中国的部分经验,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局限性、改革设计上的非系统性和非协调性,加上供应严重短缺和设备陈旧的经济基础,导致其改革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
改革 经济措施 市场 价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项中新
﹃既得利益﹄初步分析项中新一个时期以来,既得利益概念根深蒂固,成为财政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障碍,以致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难以触动,成为财政体制改革设计的约束条件。一、既得利益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狭义地理解,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是指在既有的体制形式下地方政府已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项中新
“既得利益”初步分析财政部地方司项中新一个时期以来,既得利益概念根深蒂固,成为财政体制改革难以逾越的障碍,以致“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难以触动”成为财政体制改革设计的约束条件。一、既得利益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狭义地理解,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是指在既有的体制形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雨
中国经济改革已进入第十五个年头.从时间长度而言,几乎两倍于抗日战争,然而至今谁也未能敢说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究其原因,固然有多种.改革取向问题上的长期意见分歧,以及改革目标确定后实施操作过程的失误,无疑是其中的两个主要原因.前者涉及改革的战略考虑,后者涉及改革的策略方式,两者都对经济改革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忠虎
“第三条道路”是以布莱尔为首的英国“新工党”的政治哲学,是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中间道路。这种政治哲学影响之下的英国教育改革同样体现了这种“折衷”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新林
作为目前欧美各主要国家执政党的政策主张 ,“第三条道路”是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更新 ,其中一些政策走向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事务中以人道主义为借口 ,以强权压制主权的“干涉主义”动向 ,不仅没有进步 ,而且有所退步。但另一方面 ,“第三条道路”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所面临主要问题的变化 ,在经济、社会及政治政策方面摒弃旧的观念和思想 ,提出的一些务实性、值得认真思考的主张 ,以调整和变革寻求新的发展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某些启示。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务实性 灵活性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金方剑
"最低有效税率"方案经德国提出后,受到法国、美国、荷兰等国及七国集团和OECD等国际组织的关注和支持,有望成为当下解决数字经济税收问题和BEPS遗留问题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本文从"最低有效税率"方案的产生及发展背景出发,结合目前通过OECD公众咨询等渠道公布的该方案相关信息,介绍了方案主要内容以及与现有措施的关系,对该方案的预期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方案执行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数字经济 避税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随着 1 997年以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工党重新执政以及 1 998年他的《第三条道路 :新世纪的新政治》一书的发表 ,“第三条道路”问题再次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本文之所以在第三条道路之前冠以“新”字 ,是因为“第三条道路”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迄今这一词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以布莱尔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是新中间派在新形势、新内涵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已不涉及制度间的道路选择 ,而只是制度内的政策替代 ,其核心主张是超越旧左派和新右派。这种“现代化的社会民主主义”之所以值得关注 ,是因为它反映社会民主主义者为适应新形势而做出的努力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新内涵 ,而它的前途尚不明朗。回...
关键词:
欧洲 第三条道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阎建军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出现趋同,走向"第三条道路"。本文采取二维坐标分类方法,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第三条道路"的内涵界定为强制私营健康保险;探讨"第三条道路"兴起的原因,分析了强制私营健康保险何以有助于达成医改双目标的内在逻辑;并从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出发,论述了引入强制保险机制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的"中国奇迹"。未来30年再续辉煌将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化解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巨大矛盾的途径无非有两条:一是内部化解,二是寻求外部化解。从我国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来看,单纯依靠节能减排的内部化解途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这就需要寻求外部化解的途径,即通过互惠互利的多种方式利用国际资源。这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区域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三种方式。世界金融风暴的发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获取国际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抓住这次机会,就会为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奠定必要的资源基础。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制约 国际资源利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淮 江林
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矛盾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中国人民大学江林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研究与制定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首先必须对中国经济目前及未来15年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基本判断。从中国自身来说,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