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6)
2023(7048)
2022(5787)
2021(5432)
2020(4337)
2019(10062)
2018(9793)
2017(17244)
2016(9509)
2015(10647)
2014(10627)
2013(10381)
2012(9778)
2011(8927)
2010(9255)
2009(8518)
2008(8276)
2007(7721)
2006(6909)
2005(6443)
作者
(28378)
(23565)
(23308)
(22446)
(15052)
(11266)
(10585)
(9312)
(9214)
(8528)
(8252)
(8097)
(7836)
(7668)
(7445)
(7404)
(6929)
(6888)
(6847)
(6844)
(5941)
(5805)
(5768)
(5640)
(5301)
(5300)
(5242)
(5185)
(4927)
(4898)
学科
(37765)
经济(37719)
管理(23106)
(19924)
(15946)
中国(14613)
(14613)
企业(14613)
地方(11330)
方法(11115)
农业(10868)
业经(10689)
(9635)
(9267)
(9102)
数学(8960)
数学方法(8809)
(7319)
理论(7121)
(6380)
银行(6364)
教育(6323)
(6222)
(6189)
金融(6182)
(6177)
(5683)
贸易(5671)
农业经济(5567)
(5440)
机构
学院(129633)
大学(128132)
研究(49593)
(47988)
经济(46709)
管理(45210)
中国(38328)
理学(37630)
理学院(37042)
管理学(36101)
管理学院(35856)
科学(31335)
(30069)
(26208)
(25520)
(23971)
中心(23252)
研究所(23012)
(22671)
业大(20377)
农业(20112)
(20056)
师范(19835)
北京(19164)
(18603)
(18147)
(18038)
财经(17303)
技术(16497)
师范大学(15729)
基金
项目(86219)
科学(66909)
研究(64537)
基金(59912)
(52969)
国家(52441)
科学基金(43943)
社会(39573)
社会科(37115)
社会科学(37106)
(34586)
基金项目(31476)
教育(29694)
(29339)
编号(27443)
自然(27265)
自然科(26650)
自然科学(26636)
自然科学基金(26121)
资助(23561)
成果(23314)
课题(20648)
重点(19837)
(19132)
(17775)
(17436)
(16708)
国家社会(16139)
创新(16059)
科研(15940)
期刊
(62406)
经济(62406)
研究(41011)
中国(38893)
(26476)
学报(23568)
教育(22106)
科学(20757)
(18647)
大学(18047)
农业(17838)
管理(17743)
学学(16551)
(12868)
金融(12868)
技术(12115)
业经(11494)
经济研究(9337)
(8849)
财经(8554)
图书(8493)
问题(7953)
(7719)
(7566)
职业(7164)
资源(7135)
(6759)
业大(6495)
(6334)
论坛(6334)
共检索到219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旭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把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将促进就业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的扶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作用。这是党中央对就业工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斌  陆昕  
随新常态下,经济、就业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使得就业援助这一举措在当前更为突出。经过多年努力,无锡市就业援助工作横向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纵向与"十二五"前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坚持把"精准帮扶"的理念贯彻始终,为下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斌  陆昕  
随新常态下,经济、就业形势更为复杂多变,使得就业援助这一举措在当前更为突出。经过多年努力,无锡市就业援助工作横向与其他省、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纵向与"十二五"前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坚持把"精准帮扶"的理念贯彻始终,为下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山  任瑞芳  洪灿辉  
在分析城乡统筹及城乡耦合地域内涵的基础上,借助RS和GIS技术,以无锡市2008年为例设计了城乡耦合地域的界定路径,并由此得到无锡市1979-2008年的城市建成区及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变化与同期城市建成区的变化呈正相关;各个年份城乡耦合地域内部用地构成不断变化,建设用地面积比重随城乡耦合地域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增加,耕地则呈现与建设用地相反的变化趋势;各类用地面积比重的标准差逐渐变小,反映城乡相互作用变化的耦合态势逐渐增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相广芳  陈旻  雷广海  方斌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因而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现代农业评价体系,以便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进行评定并指导现代农业建设实践。该评价体系由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3个方面构成,并以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同时,以无锡市现代农业发展为实例对指标进行赋值。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市现代农业正处于程度较高的发展期,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应采取提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应对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帅宾  杨山  王钊  
中国城乡地域结构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发生着嬗变,通过遴选影响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主要经济体制变量,以无锡市为案例,定量刻画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后逐步显著;其中,政府行为转变和土地市场化对中心城区和乡村地域嬗变影响明显,外资企业对城乡过渡带嬗变影响较明显:经济体制转型通过影响政府、企业的空间行为及土地资源配置引起城乡地域结构嬗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帅宾  杨山  王钊  
中国城乡地域结构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发生着嬗变,通过遴选影响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主要经济体制变量,以无锡市为案例,定量刻画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后逐步显著;其中,政府行为转变和土地市场化对中心城区和乡村地域嬗变影响明显,外资企业对城乡过渡带嬗变影响较明显:经济体制转型通过影响政府、企业的空间行为及土地资源配置引起城乡地域结构嬗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陶启良   孙忠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海  姚旻辰  段修亭  曲福田  王博  顾汉龙  
建立常规性土地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土地行为引导,是在现行土地行政体制下促进科学发展和土地公平、高效配置的重要途径。论文从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产管理、支撑体系建设、部门内部管理4个方面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面向市、县的土地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04年-2009年无锡市土地行政绩效改进明显,综合评价分值从68.73提高至88.47;②2004年-2009年无锡市土地行政绩效提升主要得益于土地资产管理水平改进,其贡献率高达57.2%;③2009年不同市(区)土地行政绩效差异主要体现在部门学习与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土地养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涛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一体化进程中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从而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都市区建设是世界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心城市能级越大,都市区建设步伐越快。无锡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因。实施都市区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级,将多主体、多层次城市发展主体纳入统一的区域都市体系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新萍  
如何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不仅严重阻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化滞后,而且也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扩大、阻碍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直接制约了城乡就业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和刺激内需,是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新萍  谭义英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城乡统筹是我国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思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出路。要实现城乡统筹,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正浩  孙敖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