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2)
- 2023(7970)
- 2022(6796)
- 2021(5903)
- 2020(5066)
- 2019(12063)
- 2018(11845)
- 2017(23301)
- 2016(13007)
- 2015(14864)
- 2014(15047)
- 2013(15404)
- 2012(14862)
- 2011(13565)
- 2010(13445)
- 2009(12269)
- 2008(12343)
- 2007(11388)
- 2006(9851)
- 2005(8928)
- 学科
- 济(58091)
- 经济(58036)
- 管理(38785)
- 业(33700)
- 方法(28674)
- 企(26651)
- 企业(26651)
- 数学(25824)
- 数学方法(25587)
- 环境(15684)
- 学(15342)
- 农(15039)
- 中国(14261)
- 财(13984)
- 地方(11117)
- 贸(10817)
- 贸易(10813)
- 业经(10805)
- 制(10577)
- 易(10493)
- 和(10042)
- 农业(9805)
- 划(9802)
- 银(9744)
- 银行(9704)
- 行(9221)
- 融(9092)
- 金融(9090)
- 务(8468)
- 财务(8453)
- 机构
- 大学(197429)
- 学院(195132)
- 济(82516)
- 经济(80825)
- 管理(72575)
- 研究(70519)
- 理学(62234)
- 理学院(61514)
- 管理学(60376)
- 管理学院(60042)
- 中国(52987)
- 科学(45866)
- 京(42481)
- 农(41333)
- 所(37913)
- 财(35945)
- 研究所(34683)
- 业大(34260)
- 农业(33249)
- 中心(32428)
- 江(30357)
- 财经(28771)
- 北京(26751)
- 经(26082)
- 经济学(25936)
- 院(25134)
- 范(24232)
- 师范(23857)
- 经济学院(23673)
- 州(23432)
- 基金
- 项目(131052)
- 科学(101546)
- 基金(94809)
- 研究(90088)
- 家(85028)
- 国家(84381)
- 科学基金(70310)
- 社会(56365)
- 社会科(53446)
- 社会科学(53425)
- 省(51892)
- 基金项目(50282)
- 自然(47290)
- 自然科(46125)
- 自然科学(46102)
- 自然科学基金(45264)
- 划(44419)
- 教育(40997)
- 资助(39613)
- 编号(35168)
- 重点(30476)
- 发(29432)
- 部(29153)
- 成果(28104)
- 创(26783)
- 计划(26610)
- 科研(26258)
- 创新(25245)
- 课题(24788)
- 教育部(24148)
共检索到287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守红 邵珠龙 丁卉
采用IPCC的碳排放计算公式,测算了1993~2010年无锡市工业各行业的碳排放量,接着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对工业各行业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7个行业属于高排放高关联行业,其碳排放量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90%,而且与工业经济增长关联度很高。最后,提出减少无锡工业碳排放的对策建议,即加强重点行业的减排工作、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关键词:
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工业行业 无锡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邵珠龙
计算了1999-2010年无锡市各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999-2010年期间,无锡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9.6%。采用改进的差值因素分解法,从效率效应、结构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内在动因。结果显示,在1999-2010年无锡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量中,结构贡献率为42.84%,效率贡献率为57.16%;1999-2005年结构效应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贡献率为76.23%;2005-2010年效率效应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贡献率为81.73%。
关键词:
工业行业 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 无锡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柴宁 赵涛 林涛
分析了我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其他行业及生活消费(2000~2009年)的能源消耗与其所产生的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找出了影响碳排放的关键能源因素,引入了含有趋势系数的灰色关联度,进一步分析了能源消耗增长率与碳排放增长率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各行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耗 灰色关联度 趋势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张荣荣 王博
文章通过无锡市2000~2007年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的分析,对无锡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论文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无锡市2008~2012年的生态赤字进行了预测,通过无锡市生态足迹的变化分析,为无锡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李秀平
文章对甘肃省产业结构演进和碳排放量变化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选取1991~010年相关数据,运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模型,分析甘肃省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碳排放量受二次产业影响最大,两者为正关联,一、三次产业与碳排放量为负关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卉彤 王妙平
本文对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类型的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11个省区1997-2007年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时序内(1995-2007年),我国30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类型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的阶段性,即1995-2001年的变化不大,2002-2007年的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在造成碳排放量急速增长、碳排放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的三因素(人均消费、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中,人均消费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最大,对碳排放量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口总数、碳排放强度次之。因此,结合"十二...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格局 人口消费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春春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在诸多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中,人口因素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选择较全面的人口因素衡量指标,基于一种较新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广东省碳排放的人口、经济、技术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率是影响广东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对广东省碳排放量的影响甚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人口 经济 技术 碳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哲 马立平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吉林省2000~2012年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价格、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利用GM(1,1)模型对吉林省2016~2018年人均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各相关影响因素在保持现状的情况下,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量未来将会以更高的年均增长速度持续增长。为此,文章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从能源消费价格、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几个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降低吉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佟昕 陈凯 李刚
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决定正确判断和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全国和30个省域碳排放与不同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从省域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是导致大多数省域碳排放增加的主要诱因;碳排放与能源价格灰色综合关联度都较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形势不同,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不同,不能采取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节能减排政策。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碳减排策略,据此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特征的低碳对策和建议,以期望能够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对中国碳排放总量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瑜
本文通过灰色绝对关联度与灰色相对关联度的结构——灰色综合关联度来评价我国工业化进程。该方法表征了各产业结构与大国模型静态与动态的相似程度,从而准确地测度出我国工业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及其发展趋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灰数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速建 李倩 王季
科学测度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是推动不同所有制改进效率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出评价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综合效率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1-2014年度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率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综合效率虽有交替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速建 李倩 王季
科学测度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是推动不同所有制改进效率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出评价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综合效率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1-2014年度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率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企业综合效率虽有交替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小祥 杨桂山 徐昔保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可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方法估算了无锡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建立"脱钩"模型探讨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无锡市碳排放从843.35万t增加到2 528.04万t,总量不断增加,但趋势有所减缓,且各县市碳排放特征差异显著;(2)无锡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且脱钩状态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市区经济发展已不依赖于能源消费,朝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江阴和宜兴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