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9)
- 2023(9526)
- 2022(7355)
- 2021(6311)
- 2020(4988)
- 2019(10979)
- 2018(10638)
- 2017(20099)
- 2016(11199)
- 2015(12126)
- 2014(11934)
- 2013(11330)
- 2012(9895)
- 2011(8767)
- 2010(8636)
- 2009(7838)
- 2008(7600)
- 2007(6515)
- 2006(5837)
- 2005(5053)
- 学科
- 济(46923)
- 经济(46871)
- 管理(30128)
- 业(28792)
- 企(21263)
- 企业(21263)
- 方法(18133)
- 中国(16402)
- 数学(16180)
- 数学方法(16075)
- 农(14160)
- 业经(11528)
- 地方(10788)
- 农业(9905)
- 财(9813)
- 学(9494)
- 贸(8747)
- 贸易(8745)
- 易(8469)
- 环境(8062)
- 城市(7836)
- 发(7788)
- 产业(7735)
- 制(7328)
- 技术(7013)
- 信息(6360)
- 银(6282)
- 划(6263)
- 银行(6237)
- 理论(6031)
- 机构
- 大学(159027)
- 学院(158793)
- 济(64563)
- 经济(63270)
- 管理(58928)
- 研究(56548)
- 理学(52065)
- 理学院(51413)
- 管理学(50447)
- 管理学院(50182)
- 中国(39715)
- 科学(37709)
- 农(35376)
- 京(33523)
- 业大(29658)
- 所(28841)
- 农业(28330)
- 研究所(26887)
- 财(26192)
- 中心(25051)
- 江(22913)
- 财经(21928)
- 范(20690)
- 院(20658)
- 经济学(20409)
- 师范(20354)
- 经(20181)
- 北京(19979)
- 农业大学(19363)
- 经济学院(18671)
- 基金
- 项目(117478)
- 科学(92739)
- 基金(87006)
- 家(79321)
- 国家(78702)
- 研究(78135)
- 科学基金(66934)
- 社会(52974)
- 社会科(50366)
- 社会科学(50351)
- 基金项目(47141)
- 省(45881)
- 自然(44781)
- 自然科(43841)
- 自然科学(43826)
- 自然科学基金(43055)
- 划(39476)
- 教育(35028)
- 资助(33037)
- 编号(28908)
- 重点(26973)
- 发(25872)
- 部(24701)
- 创(24506)
- 计划(23544)
- 国家社会(23138)
- 创新(23044)
- 科研(22790)
- 成果(21231)
- 业(20882)
共检索到219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健 刘端阳 周彬 牛文胜 吴莹
近20a来,无锡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建成区面积显著增加,耕地面积锐减;能源消耗量、汽车拥有量以及工业废气排放量逐年增加。利用1955~2012年无锡市气象资料,对无锡市近60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气候变化特征对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60a来无锡市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高温日数逐年增加,且1980年后尤为明显,低温日数减少,气温日较差减小。(2)年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下降明显,年平均相对湿度≤75%的年份有10a,全部都出现在2002年后。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小雨频次减少,雨量区域性分布不均匀;极端降水年增加,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福 于贵瑞 祝青林 何洪林 刘新安 李正泉 郭学兵
以国家气象局1971年~2000年30年整编资料中的东北、华中地区1978年、1984年、1990年、1996年4年的1月份、7月份及年平均气温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直接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和普通克里格法)、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法、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空间插值方法、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等4种方法,进行了空间化精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以及交叉验证等几种评估标准的比较,认定在具有30年月平均气温栅格数据库作为背景的前提下,采用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值IDW内插的方法在东北、华中两个地区空间化的误差相对较小,并且其操作方便,是一种对平均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超 马民涛 于肖肖
据华北西部区域四个主要城市2003-2012年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分析API时空分布特征以及API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探索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形成与控制因素。结果显示:1四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在2003-2012年呈逐步改善,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2四城市气象因子可降维为高温天气、大风天气、降水天气三个因子。3四座城市API与降维后的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API与高温天气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大风天气呈现不同相关性,与降水天气无相关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
关键词:
黑龙江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要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PM10、NO2和臭氧8 h。AQI指数与平均气温,在年尺度上呈负相关,月和四季呈正相关为主;与降水日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是冷月(1—2月)呈正相关,渐暖月(5—6月)呈负相关;与最大风速,采暖季呈明显负相关;与本站气压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冬季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黑龙江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要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许杏娟 陈涛涛 孔凡丹 吴奇
为了研究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腾发量的影响,采用辽宁省1965~2006年54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利用FAO推荐的P-M公式计算辽宁省42年间的逐日ET0,基于偏导数方法得到辽宁省ET0对各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系数,并对单因素和多因素同时扰动时ET0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辽宁省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太阳辐射,最后是风速和温度;结合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结果知,当各要素单独变化对ET0的影响一致时,多个变量同时变化对敏感性产生的综合效应将大于各自效应之和,否则中和各自效应,其中,温度、风速、太阳辐射均增加10%,相对湿度减少10%时,ET0的相对变化量最大可达19.1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易
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很多 ,在我国 ,宏观政策对城市化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政策分类的比较 ,试图从无锡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中 ,探求政策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最后 ,通过分析研究 ,得出了政策调控对城市化发展的一些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志高 林爱文 王伦澈
基于长江中游5个气象辐射站点1961年以来的每日太阳辐射成分及其他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Pettitt突变检验等方法,探讨了近半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指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突变年份,并分析了太阳辐射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长江中游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呈现先下降("变暗")、后上升("变亮")的趋势,该区域的辐射变化与全球范围内的"变暗"及"变亮"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63;而降水量则与太阳辐射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41。太阳辐射的这种突变变化也直接导致了气温的变化,在"变暗"阶段,太阳辐射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1和0.82,但其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则不显著;在"变亮"阶段,太阳辐射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平均气温呈现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62以及0.46,但其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则不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一民 章新平 孙葭
基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长沙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计算了长沙不同季节的大气水线,同时结合广州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分析了影响大气水线的局地因素。研究发现:(1)长沙全年大气水线为δD=8.57×δ18 O+18.55,它与我国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南方多地的大气水线非常接近。夏季大气水线很可能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输送不同水汽的影响而斜率小于8;(2)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不同,长沙、广州两地降水量与大气水线的关系均表明降水量与大气水线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气温、湿度对大气水线的影响也并非依照它们对分馏效应比的作用结果,这表明影响大气水线的因素是复杂的;(3)降雨、降雪的大气水线存在差异不能简...
关键词:
长沙 大气水线 分馏效应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红 Ti m R.McVicar Tom G.Van Nie 杨勤科 李锐 穆兴民
【目的】介绍ANUSPLIN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过程,为相关人员在ANUSPLIN的参数设置、误差分析和协变量要素选择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以薄盘样条函数为插值理论,以专用气象数据插值软件ANUSPLIN为实现工具,并引入一个或多个协变量线性子模型,来实现多个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结果】完成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1980~2000年)多个气象要素月平均数据的栅格化,计算了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关系。【结论】ANUSPLIN以薄盘光滑样条函数为理论基础,引入协变量线性子模型,能较好地提高气象要素空间插值精度,且能反映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比率关系。在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志 赵西宁
基于48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的监测数据,使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在黄土高原都呈梯度分布,沿东南—西北方向降水和平均温度递减而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递增,沿南北方向相对湿度降低而参考作物蒸散增加。各气象要素在各站点基本都具有单调趋势,但趋势显著的站点数存在变异。约98%的站点温度的上升趋势显著,约60%的站点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趋势及参考作物蒸散的上升趋势具有显著性,约40%的站点相对湿度的下降趋势显著,约30%的站点的降水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各气象变量都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相对湿度在2004年...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气候变化 参考作物蒸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婷婷 罗艳菊 赵志忠 欧疑云
空气负离子不仅具有镇静、催眠、减轻咳嗽、增加食欲、降血压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还是评价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气象要素(雨量、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进行监测,旨在探索不同天气状况下(尤其在降雨条件下),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降雨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降雨强度越大,空气负离子含量越高。降雨过程中,雨滴与与植物叶片、枝干、土壤等发生撞击时发生了雷纳德效应;②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量与降雨强度发生变化时的雨量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③降雨强度较小时(15min内降雨量2mm),负离子浓度与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兵 崔向慧 李海静 白秀兰
采用林外对照区与不同林型小气候定位观测的实验方法,以大岗山森林生态站2001 2002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风速和风向等因子对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站区林内与林外对照区气象要素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⑴大气下垫面的性质是影响气象要素变化的重要因子,林内气温、湿度变幅小,且基本处于静风状态;无林地气温、湿度日较差、年较差大,蒸发量相对增加,平均风速增大。⑵林分类型、郁闭度不同对气象要素的变化也有很大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兆媛 张时煌 高庆先 李文杰 赵凌美 冯永恒 徐明洁 施蕾蕾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昊钟 钱培东 苏艳 刘端阳 费海红 韩亦勇
基于无锡市2008~2011年酸雨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分析、后向轨迹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无锡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气象因素对酸雨的影响,探讨了1 500m高度的气团移动路径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1年,无锡市酸雨pH值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且酸雨逐月pH值、逐月弱酸雨和强酸雨频率分别存在不同的周期性变化;酸雨酸性随降水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但夏季降水与酸雨pH值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春季相对湿度与酸雨pH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夏季气温则与酸雨pH值呈显著正相关;各季节1 500m高度的轨迹存在一定差异,春冬季无锡市受内陆气团影响为主,夏秋季西太平洋水汽输送作用明显。总体而言,江浙赣和西太...
关键词:
酸雨 pH值 气象条件 后向轨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