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0)
2023(4154)
2022(3345)
2021(3264)
2020(2494)
2019(5537)
2018(5472)
2017(10308)
2016(5707)
2015(6193)
2014(6176)
2013(6254)
2012(5902)
2011(5530)
2010(5639)
2009(5319)
2008(5133)
2007(4864)
2006(4499)
2005(3960)
作者
(16072)
(14544)
(13742)
(13104)
(8450)
(6896)
(5969)
(5550)
(5372)
(4935)
(4872)
(4641)
(4323)
(4283)
(4244)
(4179)
(4094)
(4021)
(3818)
(3762)
(3603)
(3528)
(3483)
(3468)
(3340)
(3215)
(3203)
(3014)
(2919)
(2853)
学科
(47825)
农业(31954)
(27364)
经济(27338)
(24391)
业经(13382)
农业经济(12261)
(9362)
农村(9342)
(8608)
发展(7722)
(7721)
地方(7499)
土地(7099)
中国(7086)
建设(6970)
管理(6820)
(6585)
劳动(6584)
(6507)
收入(6325)
农业劳动(6318)
人口(6248)
分配(5930)
及其(5795)
动力(5780)
劳动力(5762)
农业人口(5710)
方针(5689)
(5592)
机构
学院(83552)
大学(76810)
(40469)
(36174)
经济(35489)
管理(31711)
农业(30186)
研究(29444)
理学(27590)
理学院(27353)
管理学(26930)
管理学院(26793)
中国(25101)
业大(21452)
农业大学(18252)
科学(17616)
中心(15813)
(15649)
(14983)
(14106)
(14044)
研究所(13434)
经济管理(12848)
(12764)
(12560)
(12016)
(11668)
师范(11613)
发展(11118)
(11099)
基金
项目(55796)
研究(45335)
科学(43768)
基金(39308)
(33638)
国家(33138)
社会(29457)
科学基金(27917)
社会科(27255)
社会科学(27250)
(25712)
(24037)
基金项目(21361)
编号(21084)
教育(18478)
(18172)
成果(16463)
自然(15490)
自然科(15064)
自然科学(15062)
自然科学基金(14786)
资助(14214)
(14181)
(13267)
课题(13254)
(12790)
(12611)
(12087)
国家社会(12035)
(12025)
期刊
(50589)
经济(50589)
(50326)
农业(34300)
研究(22313)
中国(21559)
业经(16997)
学报(14318)
(14245)
农业经济(14234)
科学(13789)
农村(13475)
(13475)
大学(12196)
(12038)
金融(12038)
学学(11797)
农村经济(9056)
问题(8181)
(7979)
世界(7659)
社会(7523)
教育(7426)
(7098)
社会科(7081)
社会科学(7081)
经济问题(7075)
业大(6295)
技术(6081)
农业大学(6017)
共检索到13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史志宏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是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的对同一地域的农户经济实况长时段的连续追踪调查,是可供观察中国近现代农村和农户经济发展演变历史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就这一系列调查的历史及相关调查资料的现存状况,做了简要介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是研究农户1929年到2010年经济变迁难得的样本。本文利用这一调查资料中有关无锡农户收入的数据,分析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本文认为,无锡农户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农户收入结构变迁的总趋势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上升,财产性收入占比先下降后上升,转移性收入在新世纪初期出现大的提升。农户收入结构的显著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无锡农户收入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是持续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本文从实证角度,印证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1929年到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其前身对江苏省无锡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的22个村庄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经济调查及1次小规模的经济调查,积累了南、北两地数千农户长达80余年的家庭经济数据。本文利用这一系列数据中有关农户借贷的材料,分析1930年到2010年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本文认为,80余年中,农户融资的主渠道几乎没有变化,向私人借钱是农户借债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化高潮时,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户借钱的主渠道,向私人借贷所占的比例迅速式微;信用合作社、国家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没能代替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保定为代表的华北农户没有走出主要依赖于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隋福民  韩锋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分析了跨度近70年的保定11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历史变化。研究发现,保定11个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除1946年是降低外,其他时点(1930、1936、1957、1986、1997年)都是增长的,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结构的历史变化与全国农村居民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占比不断下降,工资性收入的占比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文强  
怎样认识20至50年代无锡农民的纯收入——对《第二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的再研究朱文强引言从1929年至今,“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以下简称“无锡保定调查”或“无保调查”)已举行四次了,目前,第四次无保调查正在进行之中。1988年,《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国峰  
农村调查方法是农村研究的基本方法。农村调查方法借鉴统计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统计报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田野调查等农村调查方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忠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是走兼业化之路,还是走专业之路,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农户兼业化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也必然会在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走上农户兼业经营的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兼业化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专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结合1992年冬在无锡县的调查,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建华  胡小荣  束一鸣  吴建平  
对无锡县发展村办农场的调查与思考姚建华,胡小荣,束一鸣,吴建平江苏省无锡县行政辖区面积1234.6平方公里,有35个镇,584个行政村,总人口10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96.3万人,农村劳动力55.4万个,耕地面积5万公顷,人均0.04公顷。在改革开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建华  胡小荣  束一鸣  吴建平  
对无锡县发展村办农场的调查与思考姚建华,胡小荣,束一鸣,吴建平(江苏无锡县农村现代化办公室214012)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无锡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经济,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柏峰  
在无锡农村,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较为普遍,它有着双系并重的发展趋势;家庭代际关系呈现出不平衡、交换单向高强度、紧张程度低等特征。在区域差异视野中加入时间和空间维度,有助于描述和解释这种家庭代际关系。无锡是发达地区农村的典型,很早就实现了在地工业化,形成了独特的时间观念和空间布局。农民已经广泛接受现代工业时间,老年人可以在工商企业找到工作机会,将一切可能的时间转换为经济收益,从而实现对子女的经济支持;家庭也会做好代际分工,让时间有最大效益。同时,村庄空间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父代与子代可以共同居住,情感支持有空间基础,村庄集体可以为改善老年人状况提供经济和社会支持,村庄公共空间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代际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金虎  吴胜荣  周忠林  
本文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参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农村现代化的文章,参照国际现代化的指标,结合无锡县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的实践和编制的“八五”计划、十年规划的各项指标,通过选择一系列反映农村现代化特点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组成体系,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以反映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和揭示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探索县域范围内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道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金虎  吴胜荣  周忠林  
现代化是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过程,首要标志是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和消费水平,社会结构和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是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考的先进科学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玉媚  贾宪威  付新禾  
在农村调查中 ,农民们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一些基本权利和利益保障问题。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农民利益保障应该得到重视 ,尤其应该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