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7)
2023(5129)
2022(4228)
2021(3940)
2020(3228)
2019(7376)
2018(7095)
2017(13973)
2016(7430)
2015(8171)
2014(7972)
2013(8111)
2012(7657)
2011(7053)
2010(7291)
2009(6430)
2008(6211)
2007(5849)
2006(5320)
2005(4676)
作者
(20722)
(18383)
(17519)
(16486)
(11016)
(8740)
(7790)
(6877)
(6807)
(6245)
(6133)
(5951)
(5555)
(5508)
(5489)
(5241)
(5238)
(5110)
(4978)
(4904)
(4530)
(4507)
(4367)
(4322)
(4138)
(4113)
(4054)
(3761)
(3651)
(3622)
学科
(43902)
(34692)
经济(34646)
农业(29253)
(29237)
管理(12499)
业经(12425)
收入(11039)
农业经济(9756)
方法(9735)
中国(9677)
数学(9051)
数学方法(9006)
(8884)
农村(8877)
(8761)
(8689)
企业(8689)
(8452)
(7862)
地方(7796)
发展(7259)
(7257)
土地(6988)
(6683)
劳动(6679)
人口(6623)
农业劳动(6305)
(6276)
及其(6095)
机构
学院(107396)
大学(102652)
(50712)
经济(49931)
管理(42427)
(41894)
研究(38391)
理学(37162)
理学院(36818)
管理学(36309)
管理学院(36133)
农业(31570)
中国(30669)
业大(23745)
科学(22562)
(20813)
(19722)
(19455)
农业大学(19202)
中心(19114)
研究所(17622)
(16661)
经济管理(15644)
财经(15386)
(15126)
经济学(14525)
(14218)
(14049)
师范(13978)
(13859)
基金
项目(73543)
科学(58528)
研究(56914)
基金(54267)
(47905)
国家(46989)
科学基金(39682)
社会(38251)
社会科(35764)
社会科学(35754)
(29443)
基金项目(29086)
(26314)
编号(24747)
教育(23188)
自然(23156)
(23030)
自然科(22595)
自然科学(22590)
自然科学基金(22197)
资助(20303)
成果(19435)
(17421)
(16754)
国家社会(16526)
重点(15749)
(15549)
(15379)
(15156)
课题(15094)
期刊
(63263)
经济(63263)
(49356)
农业(33547)
研究(30319)
中国(24339)
业经(17399)
学报(17233)
科学(16680)
(15166)
大学(14198)
学学(13734)
农业经济(13176)
(13034)
金融(13034)
农村(12963)
(12963)
(12216)
管理(10008)
问题(9790)
世界(9339)
农村经济(8705)
经济问题(7923)
(7809)
技术(7722)
教育(7560)
经济研究(7273)
社会(7207)
财经(6771)
社会科(6534)
共检索到164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文浩  
利用1998年和2011年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数据,对无锡、保定4个村的农户家庭纯收入变化做了详细考察,认为两地农户纯收入水平均有大幅提高。保定的收入差距比无锡大,两极分化的情况比无锡明显。两地农民的工资性纯收入是主要来源,经营性纯收入是增收的稳定基础,转移性纯收入的比重上升,财产性纯收入是增长的新动力。结合南北两地国家级发展战略,对提高两地农户家庭收入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隋福民  韩锋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分析了跨度近70年的保定11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历史变化。研究发现,保定11个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除1946年是降低外,其他时点(1930、1936、1957、1986、1997年)都是增长的,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增长较快。人均纯收入结构的历史变化与全国农村居民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占比不断下降,工资性收入的占比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保存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是研究农户1929年到2010年经济变迁难得的样本。本文利用这一调查资料中有关无锡农户收入的数据,分析农户收入结构的变迁。本文认为,无锡农户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农户收入结构变迁的总趋势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上升,财产性收入占比先下降后上升,转移性收入在新世纪初期出现大的提升。农户收入结构的显著变化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无锡农户收入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是持续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本文从实证角度,印证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鑫  漆雁斌  陈蓉  
本文利用四川省543个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M),研究生猪散养农户退出决策对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存在积极的选择偏差影响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且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退出生猪散养;二是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收入水平;三是目前仍在进行散养的农户,如果退出,其家庭收入水平将下降。基于此,本文作者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制定生猪养殖帮扶型政策应考虑农户异质性问题;二是加强生猪养殖业供给侧改革力度,促进生猪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卓恩  林敏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1978—2003年的省、市横截面数据,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并证明了这种现象的真实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阳  赵翠萍  
基于河南省432家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如何影响家庭农场基础设施供给,并进一步厘清雇工行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两个因素分别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逻辑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显著影响家庭农场基础设施供给,且家庭农场雇工投入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能够削弱收入对基础设施供给产生的积极影响;另外,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合建模式会增强收入对基础设施供给的积极作用,采用自建模式会削弱收入对基础设施供给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文强  
怎样认识20至50年代无锡农民的纯收入——对《第二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报告》的再研究朱文强引言从1929年至今,“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以下简称“无锡保定调查”或“无保调查”)已举行四次了,目前,第四次无保调查正在进行之中。1988年,《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宸  方芳  张乐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经济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下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负债变化。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家庭负债水平和家庭债务杠杆,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流动性约束、非理性支出和便捷化交易三条机制促进家庭债务规模和债务杠杆上升;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对债务杠杆的提升幅度不一样,相比于高收入家庭,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家庭债务杠杆的提升幅度更明显。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松林  杜辉  
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看,高收入水平农户表现出更强的农业投资积极性,其作为农村金融借贷主体的事实体现了借贷"效率";中低收入农户作为弱势群体,主要是周转、救助式的生活性借贷,具有"金额小、频率多、周期短"特点,满足其借贷需求更多体现的是借贷"公平"。因此,当前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既不能打压高收入水平农户借贷行为,又不能继续漠视中低收入农户借贷需求,实质上应是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均衡过程,关键是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特征增加增量供给,而非在现有存量框架内调整,从而实现金融支农尚未落到实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慧  卢黎  
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源种类的选择影响较大,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农户,户用沼气的权系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液化气的权系数最大;农户的收入越高,对能源的舒适性、便利性、卫生特性的要求越高,农户的收入越低,对能源的经济性则考虑得越多;使用无成本、又便利的户用沼气非常适合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推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向达  李宏  
随着科学与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的不断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已经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其作用也愈加重要。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发达,归根结底是因为其人力资本的富有。因此,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1929年到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其前身对江苏省无锡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的22个村庄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经济调查及1次小规模的经济调查,积累了南、北两地数千农户长达80余年的家庭经济数据。本文利用这一系列数据中有关农户借贷的材料,分析1930年到2010年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本文认为,80余年中,农户融资的主渠道几乎没有变化,向私人借钱是农户借债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化高潮时,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户借钱的主渠道,向私人借贷所占的比例迅速式微;信用合作社、国家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没能代替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保定为代表的华北农户没有走出主要依赖于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伟光   姚跃韬   许骞骞   谢芳婷  
促进集体林区农户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挑战。本研究基于2019年对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调研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和工具变量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农户收入水平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类型下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农户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后结果更加显著。此外,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中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回报率显著高于高收入组农户,其回报率是后者的1.55倍,能够有效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揭示,林业企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林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影响则较低;同时,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低收入农户的林业收入影响也更为显著。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建议在积极推进集体林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同时,特别关注其对中低收入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不同类型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以提升农户收入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基于内蒙古、宁夏、山东三省1024户微观农户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采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信任与收入水平对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农户占整体农户的比例为65%,这其中,68%的农户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社会信任与收入水平均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但两者对农户参与供给方式的影响方向则相反。社会信任与收入水平各维度变量中,一般信任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有显著正影响,但对农户参与供给方式有显著负影响,而特殊信任的影响效应则相反,且显著性水平较低;农业收入对农户参与供给意愿及方式都有显著正影响,而非农收入的正向影响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晓  高海清  
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能源建设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沼气建设是西部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文章在介绍西部地区农村能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农户收入水平对沼气消费的影响进行理论、实证分析,得出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对农村人均沼气消费量的影响是非线性关系的结论,提出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