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7)
- 2023(3751)
- 2022(3147)
- 2021(2874)
- 2020(2506)
- 2019(5487)
- 2018(5265)
- 2017(9700)
- 2016(5744)
- 2015(6037)
- 2014(5965)
- 2013(6039)
- 2012(5737)
- 2011(5152)
- 2010(5228)
- 2009(4582)
- 2008(4665)
- 2007(4135)
- 2006(3431)
- 2005(3092)
- 学科
- 济(17089)
- 经济(17067)
- 业(12852)
- 管理(12046)
- 企(10174)
- 企业(10174)
- 方法(9054)
- 学(8297)
- 数学(8053)
- 数学方法(7953)
- 财(6966)
- 制(5376)
- 教育(5362)
- 中国(4673)
- 农(4287)
- 研究(4275)
- 生(4098)
- 壤(3746)
- 土壤(3733)
- 融(3565)
- 金融(3562)
- 银(3546)
- 务(3532)
- 财务(3527)
- 银行(3527)
- 研究生(3525)
- 财务管理(3520)
- 收入(3500)
- 企业财务(3457)
- 服务(3410)
- 机构
- 大学(84549)
- 学院(81220)
- 研究(35121)
- 济(27436)
- 经济(26605)
- 科学(25372)
- 农(24784)
- 管理(24394)
- 中国(22213)
- 理学(21471)
- 理学院(21063)
- 管理学(20373)
- 管理学院(20230)
- 农业(20061)
- 所(19967)
- 研究所(18737)
- 业大(18361)
- 京(18173)
- 中心(14034)
- 院(13179)
- 财(13151)
- 室(13112)
- 省(12962)
- 农业大学(12851)
- 江(12600)
- 实验(11833)
- 实验室(11389)
- 业(11301)
- 北京(11059)
- 重点(10837)
- 基金
- 项目(61260)
- 科学(46457)
- 基金(44545)
- 家(42939)
- 国家(42650)
- 研究(37009)
- 科学基金(34106)
- 自然(25294)
- 自然科(24743)
- 自然科学(24724)
- 省(24448)
- 自然科学基金(24308)
- 基金项目(23253)
- 划(21911)
- 社会(21861)
- 社会科(20663)
- 社会科学(20656)
- 资助(18884)
- 教育(17996)
- 重点(15228)
- 计划(15043)
- 科技(13843)
- 部(13073)
- 发(12981)
- 创(12892)
- 科研(12834)
- 编号(12451)
- 创新(12198)
- 业(11563)
- 专项(11475)
共检索到11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水莲 黄蓓 李田园 田敏
【目的】研究野生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在萌芽期、花期、果期、衰亡期根际土壤真菌和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差异,旨在明确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真菌多样性特征,为无距虾脊兰种群扩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技术,分析野生无距虾脊兰4个时期根际土壤真菌与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变化,找出各时期优势真菌。【结果】4个时期共获得307 288条优化序列,平均序列长度为643 bp,隶属16门68纲176目413属。萌芽期根际土壤真菌和根系内生优势真菌为分别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红菇属Russula,花期优势真菌分别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粗糙孔菌属Trechispora,果期分别为Paraboeremia和蜡壳耳属Sebacina,衰亡期分别为Paraboeremia和镰孢属Fusarium。Alpha多样性指数显示: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和相对丰度从萌芽期到果期依次递增,在果期达到顶峰,衰亡期又急剧下降。根际土壤真菌中花期多样性最高,其余3个时期变化相对平稳。【结论】无距虾脊兰根际土壤真菌和根系内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存在较大差异,花期和果期真菌多样性高于衰亡期和萌芽期。图5表2参34
关键词:
无距虾脊兰 内生真菌 多样性 不同时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雲飞 张玥 张彩丽 杨路成 陈暄 庄静 黎星辉
从不同季节的茶树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真菌2 019株,包括茶树根系内生真菌826株、根际土壤真菌1 193株。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rDNA-ITS区段进行扩增及分析,共鉴定出13个属28种真菌,其中茶树根系内生真菌12种,根际土壤真菌20种。对不同季节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分离出茶树根系内生真菌种类分别为12、11、12;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指数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春、夏、秋季分离出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分别为18、17、20;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差异均不明显。根际土...
关键词:
根际土壤 根系 真菌 茶树 多样性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亚娟 张剑 付琦媛 侯晓强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对兰科杓兰属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潜在兰科菌根真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克隆文库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真菌的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共获得96个真菌克隆,其中44个克隆鉴定为未知真菌,52个真菌克隆基于97%的序列相似性被划分为2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属于5门6纲11目16科15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大花杓兰根际土壤的主要真菌类群。综合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报道,对24个OUTs进一步分析,发现4个OTUs为潜在的兰科菌根真菌,分别属于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的丝核菌属Rhizoctonia(OTU1)和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OTU2)及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OTU3和OTU4)。【结论】根际土壤真菌及潜在兰科菌根真菌类群的构成及多样性研究,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有效的大花杓兰菌根真菌及其野生种群的迁地保育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静 刘堰凤 梅眉 黄永红
在前期研究发现,韭菜处理可以减轻香蕉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推测韭菜中含有能抑制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菌。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菌和杀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平台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样品中的18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韭菜根际土壤、根系、叶片中获得348 484高质量序列和12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根际真菌的Chao、ACE、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内生真菌(叶片和根系),而Simpson指数则显著小于内生真菌。根际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67. 20%)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44%) 2个菌门组成;而内生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组成,在叶片和根系中含量分别为91. 39%和96. 60%。在检测到的5个菌门中,内生真菌中子囊菌门显著高于根际土壤,其他菌门则显著低于根际土壤。叶片和根系中内生真菌稍有不同,但是差异并不显著。该研究表明,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显著高于内生真菌。该研究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制植物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拉坦存布尔 曹乌吉斯古楞 包金花 查苏娜 胡红霞 王秀兰
【目的】分析手参[Gymnadeniaconopsea(L.)R.Br.]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探究手参人工栽培、生态种植等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乌株穆沁旗和翁牛特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手参根际土壤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但少氮低磷,且不同分布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从3个分布区土壤样品中共获得 5125个OTUs,隶属于11门、31纲、65目、161科、158属。在门水平,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毛舌菌属(Trichoglossum)、湿伞属(Hygrocybe)、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阿鲁科尔沁旗(A1)>东乌珠穆沁旗(D3)>翁牛特旗(W2);Bet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的根际土壤真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全钾、全磷、全氮和水分含量可能是影响内蒙古地区的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湿伞属(Hygrocybe)和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具有致病特性的肉座菌属(Hypocre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明确了内蒙古地区分布的手参生长的土壤条件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在3个分布区中,阿鲁科尔沁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土壤理化性质对手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大,其他影响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佰涛 杨文玲 雷高 李珊珊 刘德海
【目的】探究不同地区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情况。【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昆明、南平、南阳地区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3770个OTUs,平均长度231 bp,南阳地区样品的香农指数较高,辛普森指数较低,说明该样品的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南阳地区样品的Chao指数和ACE指数均高于其他两地区样品,说明南阳地区样品真菌群落丰富度较高。昆明地区样品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有13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包含被孢霉属(Mortierella)20.13%、赤霉属(Gibberella)6.07%、截盘多孢霉属(Truncatella)3.91%、镰刀霉属(Fusarium)3.25%等。南平地区样品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有22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包含赤霉属(Gibberella)17.77%、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7.79%、隐囊菌属(Aphanoascus)4.22%、节担菌属(Wallemia)3.96%等。南阳地区样品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共有25个真菌优势菌属,主要包含Paraboeremia属6.46%、被孢霉属(Mortierella)5.26%、新赤壳属(Neocosmospora)3.68%、木霉属(Trichoderma)3.60%等。并且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赤霉属、木霉属真菌群落丰度在3组样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昆明和南平地区采集样品对比分析发现,南阳地区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种植年限对魔芋种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较大,而海拔高度和经纬度对其影响较小。
关键词:
魔芋 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姜慧明 吕国忠 刘志恒 张志博
为了解辽宁省花卉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分布特点,2011和2012年的5~10月间在辽宁省凌源、开原、大洼、庄河、东港、熊岳、辽中7个主要设施花卉种植基地采集土壤样品140份,通过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进行土壤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共分离和鉴定出20属31种真菌,其中接合菌3属4种、子囊菌1属2种、无性型真菌16属25种。分离到的部分真菌种类是重要植物病原菌,如Fusarium moniliforme、Fusarium solani和Verticillium dahliae。结果表明: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和镰孢菌属Fusariu...
关键词:
花卉 真菌 形态鉴定 辽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鑫媛 赵红玲 白茹玥 李哲 魏金月 赵蓝青青 赵春颖
【目的】分析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为探索北苍术根腐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苍术根腐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真菌较健康植株总量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真菌菌群在门水平的丰度相对健康土壤增高的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的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在目水平增多的是肉座菌目(Hypocreales)、假球壳目(Pleosporales)、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等,减少的是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等;在属水平上增多的是镰刀菌属(Fusarium),赤霉属(Gibberella)等,减少的是被孢霉属(Mortierella)、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毛壳属(Cheatomium)及木霉属(Trichoderma)等。统计学分析表明,患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pH值显著低于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增高。且不同处理的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酶活性检测显示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的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及土壤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结论】常见生防菌毛壳属(Cheatom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较少,Schizotheciumj菌在健康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丰度更高。致病菌镰刀菌(Fusarium)在根腐病北苍术植株根际土壤中占比多。北苍术根腐病的成因可能与其根际真菌丰度降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显著变化有关,但差异菌群的功能多样性及与北苍术植株根腐病病原菌的互作关系尚待验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娟 吴祝华 翁行良 赵邢 杨学祥 唐荣林 曹兵 巫昱 沈厚宇 任嘉红 陈凤毛
【目的】为探明湖北、安徽两省20个典型采样地枫香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对枫香根际土壤中AMF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初步了解该地区枫香林区AMF资源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当地枫香林地AMF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10、20、50和100年生枫香为对象,采集枫香根际5~25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试验基于形态特征对分离的AMF孢子进行分类鉴定,利用KOH脱色锥虫蓝染色法观察20个采样地枫香根系的AMF侵染状况。冗余分析(RDA)探讨枫香根际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1) 20个样本中97.65%的枫香根样均检测到了AMF侵染,侵染率为49.43%~73.84%,平均侵染率为62.07%,安徽稽灵山枫香根样侵染率最高(73.84%),湖北九峰山森林公园枫香根样侵染率最低(49.43%)。根内真菌丛枝和泡囊较多,呈均匀分布,表明枫香容易被AMF侵染,但不同采样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取样地土壤中分离出AMF孢子数为[86~275个·(50 g)~(-1)]土,平均孢子密度为166个·(50 g)~(-1)土,表现为安徽稽灵山最高[275个·(50 g)~(-1)土],安徽黄山最低[86个·(50 g)~(-1)土]。3)通过形态学鉴定,共分离AM真菌11属46种,其中球囊霉属12种、无梗囊霉属13种、盾巨孢囊霉属5种,为取样地区枫香根际土壤AM真菌的优势属。4)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在1.01~2.01 mg·g~(-1)和0.62~0.84 mg·g~(-1)之间。5)不同取样点枫香根际土壤AM真菌的属数、Shannon(香农)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湖北、安徽两省的20个样地人工林和天然林枫香根际均可形成丛枝菌根,根际土壤中的AMF孢子多样性丰富,球囊霉属为优势菌群。本研究结合AMF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为开发枫香专用AMF肥料提供了丰富的菌种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宇 白涛 刘冬梅 韩小女 刘舜 王瑞宝 郭永升 陈小龙 王柄权 程凌寒 黄飞燕 余磊 蔡永占 刘佳妮
【目的】为改善云南烟区植烟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从土壤生防菌筛选等角度防治烟草黑胫病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健康与患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健康烟株根际土壤(ZCTY)和患病烟株根际土壤(HJTY)真菌OTU数分别为1809个和1479个,同时ZCTY的OTU数、特有OTU数分别是HJTY的1.22、1.62倍,且HJTY中的真菌物种量、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ZCTY分别降低了31.87%、30.47%和0.68%;同时,优势种属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Fusarium)、Spiromastix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ZCTY相比,HJTY中的Soilcoccozyma、镰刀菌属和青霉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177.06%、54.32%和144.27%,而毛壳菌属(Chaetomium)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Spiromastix是HJTY的特有菌属;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壶菌属与有机质、碱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镰刀菌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Soilcoccozyma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lectosphaerella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而青霉菌属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外瓶柄霉属(Exophiala)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烟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是烟株患黑胫病后的重要指征之一,其中镰刀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青霉属等相关病原菌及腐生菌显著增加,毛壳菌属等有益菌属显著减少,且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受到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飞燕 肜磊 薛至勤 叶贤文 王志江 谢永辉 柯艳果 赵娅红 吴治兴 吕怡颖 余磊 潘义宏
【目的】通过研究根结线虫病患病烟株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明确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结线虫病患病烟株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根际土壤真菌OUTs数健康烟株与病株分别为2120个和1170个,健康烟株土壤真菌OUTs数是病株的1.81倍,特有OTUs数是病株的3.31倍;病株根际土壤的Shannon、ACE和Chao1等指数分别较健康烟株降低了12.16%、52.96%、50.40%。病株根际土壤中桑尼被孢霉(Mortierellasarnyensis)、未分类被孢霉菌属(unclassified_g__Mortierella)、未分类真菌界(unclassified_k__Fungi)和未分类青霉菌属(unclassified_g__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较健康烟株分别增加了139.01%、134.83%、203.27%和361.94%,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PCoA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烟株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pH与土壤常见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呈显著负相关,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土壤有益微生物被孢霉属(Mortierella)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明显降低了真菌OUT丰度,影响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和相对丰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养分互作,共同影响根结线虫病的发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艳芳 文竹梅 屈峰 刘青青 邢先双 罗航 李梦琪 陈杭 刘博
以福建省南平市不同连栽代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一、二、三、四代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OTU聚类分析、物种注释及数据库对比,探讨了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林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揭示杉木林土壤丛枝菌根群落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林土壤中共得到1 314 765条有效序列,有1 340个AMF-OTUs.AMF相对丰度前三的属分别为Glomus、Rhizophagus和Rhizoglomus.(2)α多样性指数表明,AMF群落的Chao1、ACE指数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加,Shannon和Simpson指数在不同连栽代数间无显著差异.(3)随着代数的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硝态氮含量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铵态氮含量与AMF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而速效钾、硝态氮含量与之呈负相关;全氮含量与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综上,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杉木林土壤AMF的丰富度逐渐增大,土壤因子对AMF群落组成和丰度的影响显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缪福俊 蒋宏 王宏虬 原晓龙 陈剑 杨宇明 王娟
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因具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长期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菌根真菌是其栽培和保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协同因子。采用免培养技术对滇西北4个不同居群的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毛根的真菌进行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区段扩增。结果表明:从4个居群的毛根中共克隆得到366个真菌ITS-taxa,其中白水河居群93个,石卡雪山居群90个,天生桥居群103个,纳帕村居群80个;黄花杓兰毛根系统中存在丰富多样的菌根真菌类型,分别涉及胶膜菌属Tulasnella,伏革菌属Corticium,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和丝核菌属Rhiz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