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1)
2023(8388)
2022(7269)
2021(6867)
2020(5640)
2019(12496)
2018(12531)
2017(23512)
2016(12901)
2015(14422)
2014(14331)
2013(13567)
2012(12295)
2011(11256)
2010(11827)
2009(11238)
2008(11001)
2007(10139)
2006(9425)
2005(8722)
作者
(35396)
(29079)
(29050)
(28020)
(18844)
(13902)
(13332)
(11190)
(11032)
(10953)
(9765)
(9744)
(9374)
(9345)
(9336)
(9207)
(8888)
(8645)
(8594)
(8409)
(7533)
(7230)
(7074)
(6851)
(6730)
(6614)
(6567)
(6553)
(5891)
(5681)
学科
(42907)
经济(42853)
管理(39660)
(36747)
(31092)
企业(31092)
(15444)
中国(14347)
方法(14323)
(14128)
(12484)
(11679)
数学(11497)
业经(11357)
数学方法(11195)
地方(10424)
(10319)
银行(10314)
(9922)
贸易(9911)
(9871)
农业(9823)
(9649)
理论(9403)
(8830)
(8379)
财务(8341)
财务管理(8322)
(8319)
金融(8318)
机构
学院(174956)
大学(170328)
(67705)
管理(66120)
经济(65868)
研究(57881)
理学(54572)
理学院(54003)
管理学(53009)
管理学院(52658)
中国(48865)
(36643)
(36169)
科学(33285)
(30950)
中心(29000)
(28214)
财经(26626)
(25525)
研究所(24759)
(24632)
(23916)
(23844)
师范(23682)
北京(23485)
业大(21956)
(21434)
技术(20809)
(20158)
农业(19443)
基金
项目(105683)
研究(83237)
科学(83127)
基金(74023)
(62704)
国家(62099)
科学基金(53730)
社会(50293)
社会科(47580)
社会科学(47575)
(42520)
教育(39714)
基金项目(37402)
编号(36808)
(35367)
自然(33568)
自然科(32737)
自然科学(32730)
自然科学基金(32139)
成果(31650)
资助(30839)
课题(26297)
重点(23828)
(23342)
(22700)
(22696)
项目编号(22522)
(22220)
(22083)
创新(20611)
期刊
(86520)
经济(86520)
研究(57377)
中国(41085)
(28566)
管理(27599)
教育(27234)
(24790)
金融(24790)
(24432)
学报(21679)
科学(21099)
技术(17674)
大学(17056)
农业(15920)
业经(15751)
学学(15326)
经济研究(13335)
财经(12761)
图书(12324)
(10986)
问题(10304)
(9943)
(9611)
论坛(9611)
书馆(9221)
图书馆(9221)
职业(9208)
理论(8977)
国际(8793)
共检索到289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连增  董舒婷  
无赔款优待系统是车险定价中的基本工具。在实务中,只有当发生的损失较大时,投保人才提出索赔,此时损失由保险人承担,但索赔可能会导致未来保费的上升。当发生的损失较小(或没有损失时),投保人不提出索赔,此时损失由投保人承担,无索赔可能会导致未来保费的下降。因此存在损失临界值(称为隐含免赔额),使得投保人未来各年度保费和自行承担损失的现值最小。最优索赔策略等价于各个保费等级对应的损失临界值。最后,本文使用我国2015年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后的有关数据,分别在损失额服从指数分布和伽马分布的假设下,计算出各保费等级的隐含免赔额,并定量分析在指数分布假设下不同贴现率对隐含免赔额和无索赔概率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连增  董舒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学思  刘次华  
大多数险种都使用无赔款优待系统,特别是在汽车保险中。本文讨论了多级无赔款优待系统,提出了被保险人及保险人的最优决策。在考虑被保险人的最优门槛值的同时,又考虑了保险人的最大现金流。本文推广了文献[2]中多级无赔款系统模型,当被保险人处在第i(i≥1)等级,当本年度发生索赔时下一保险年度将处在第i-1等级,而不是处在最初等级,使系统模型更好模拟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宇谷  孟生旺  
在汽车保险的奖惩系统中加入免赔额,将有利于保证风险与保费的匹配,还可以减少小额损失带来的大量管理费用。本文应用马尔科夫最优化原理推广了汽车保险的最优索赔策略模型。根据我国现行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得到了加入免赔额时的最优索赔策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祥  张连增  
在商业车险中,奖惩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后验费率调整机制,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保单的历史索赔信息对续期保费进行调整。常见的奖惩系统仅考虑保单的历史索赔次数信息,但却忽视了赔款金额的影响,这可能会造成产品费率与其实际风险水平不匹配。本文综合考虑保单的索赔次数与赔款金额的信息,利用贝叶斯方法构建了新的最优奖惩系统,并运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本文以我国商业车险中的一组索赔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赔款金额的保单,本文所构建的奖惩系统可通过不同的惩罚系数对其续期保费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高后验费率厘定的准确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  吴黎军  
无赔款优待系统是奖惩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对前些年出险或未出险的投保人实行无赔款优待,收取下一年保费时有所优惠。文章对具有相对折扣的多级无赔款优待系统的定价进行探讨,给出了投保人的最优决策;分别考虑了两种无赔款优待系统,并给出了实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宪海  
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当合同一方违约时,受到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除了直接损失赔偿(如赔偿返工维修费用)之外,还可能包括间接损失赔偿,如损失的利润、错过的机会或负面的社会影响等。另外,合同双方往往还会就如何赔偿损失提前达成协议,最常见的就是在承包商引起的工程延误中,由承包商按日赔偿业主的工期损失。如果业主每天受到的损失能够合理预测的话,法庭将会执行误期损失赔偿条款。即使业主的实际损失比事先协商的数额更多或更少,也要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赔偿。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吴严亮  张人千  方卫国  
针对制造型企业在产品服务化进程中所开展的产品租赁业务模式进行研究,以确定制造商的最优的销售周期及各类产品的最佳数量。考虑到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缺货随时成本及产品折旧费用等因素,建立了基于总利润最大化的函数模型。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首先证明了解析解的重要性质:对于任意给定的销售周期,用于出租的产品与用于销售的产品之间存在最优的数量比例使得总利润最大,反之亦然。后续的算例与参数敏感性分析,给出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洞察:制造商最优的营销策略受到出租产品需求率以及销售产品售价的影响;制造商选择开展产品出租业务时,就必须使得用于出租的产品数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献瑞  
自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无赔款安全奖励在发展车险业务中功不可没。但无赔款优待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观点是:无序竞争使保险公司收益受损,威胁到其偿付能力。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监管力度,整顿车辆保险市场,为我国保险企业“入世”做准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邸娜  
伴随着车险保费定价方式的改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5年推出了新的无赔款优待系数。本文从精算学的角度对新版行业无赔款优待系数的转移规则和相对保费的公平性进行了计量和评价,结果表明新版行业无赔款优待系数的转移规则不合理、不公平,在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中容易引发逆向选择,相对保费存在对低风险客户的过度奖励和对高风险客户的过度惩罚。据此,建议结合被保险人的历史索赔记录和先验费率等信息构建最优无赔款优待系数,以对无赔款优待系数的公平性进行改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亚雄  顾海锋  
我国汽车保险费率自2003年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家保险公司分别设计了独具特色的奖惩系统。为了比较分析我国汽车保险市场上的五个主要奖惩系统,需要从平均保费水平、风险区分度和弹性三个方面探讨无赔款优待机制的评价问题、奖惩系统最具竞争力保险公司以及我国保险机构优化车险奖惩的激励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宪海  周定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孟生旺  李天博  高光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颖  刘芳  
基于制造商损失规避决策行为,研究碳限额与交易环境策略和不确定需求下的生产和减排决策问题。分别分析了风险中性和损失规避下,碳政策下考虑减排行为、碳政策下不考虑减排行为、不考虑碳政策且无减排行为三种情况下的最优决策,并分析了损失规避行为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碳减排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提高产量和收益的有效途径,而在损失规避下,制造商的减排决策与决策行为无关,而只与环境策略和自身减排成本有关;对于最优生产量,在一定条件下,损失规避制造商的最优生产量低于风险中性制造商的最优生产量,而且随着损失规避系数的增加,损失规避制造商会逐步减少生产量,期望效用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