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9)
2023(10793)
2022(9446)
2021(8932)
2020(7560)
2019(17542)
2018(17518)
2017(33646)
2016(18682)
2015(21076)
2014(21014)
2013(20800)
2012(19160)
2011(17220)
2010(17074)
2009(15420)
2008(15308)
2007(13132)
2006(11420)
2005(9747)
作者
(55231)
(45918)
(45523)
(43269)
(29383)
(21917)
(20560)
(18029)
(17551)
(16360)
(15881)
(15522)
(14488)
(14338)
(14167)
(14054)
(13857)
(13581)
(13075)
(13057)
(11596)
(11256)
(11113)
(10519)
(10288)
(10236)
(10209)
(10161)
(9228)
(9091)
学科
(70704)
经济(70624)
管理(55366)
(51069)
(43886)
企业(43886)
方法(33998)
数学(29054)
数学方法(28666)
(19504)
(18131)
(18087)
中国(16961)
业经(16297)
地方(13698)
(13663)
财务(13600)
财务管理(13574)
理论(12924)
企业财务(12851)
(12334)
农业(12232)
(12157)
(11827)
贸易(11820)
(11435)
环境(11411)
技术(11025)
(10378)
(10264)
机构
大学(267334)
学院(263692)
管理(104925)
(95923)
经济(93675)
理学(91663)
理学院(90597)
管理学(88831)
管理学院(88381)
研究(87717)
中国(63444)
科学(58322)
(57428)
(45136)
(45092)
(44493)
业大(42771)
研究所(41540)
中心(39075)
(37429)
财经(36300)
北京(36121)
农业(35723)
(35702)
师范(35332)
(32990)
(31931)
(30894)
师范大学(28824)
技术(27814)
基金
项目(187445)
科学(145930)
基金(135365)
研究(134100)
(119601)
国家(118626)
科学基金(100685)
社会(81518)
社会科(77084)
社会科学(77061)
(73085)
基金项目(72976)
自然(68207)
自然科(66581)
自然科学(66565)
自然科学基金(65336)
(62647)
教育(61147)
资助(55599)
编号(54523)
成果(44623)
重点(42149)
(40755)
(38943)
(38646)
课题(37330)
科研(36553)
创新(36011)
计划(35292)
大学(34576)
期刊
(102686)
经济(102686)
研究(74091)
学报(47744)
中国(45710)
科学(42547)
(40702)
管理(37317)
大学(35164)
(33694)
学学(33182)
教育(28807)
农业(28760)
技术(21412)
(19449)
金融(19449)
财经(17096)
业经(16625)
经济研究(15526)
图书(15194)
(14543)
(14315)
理论(13747)
(13738)
科技(13681)
问题(13307)
实践(12892)
(12892)
业大(12631)
资源(12282)
共检索到371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枫  李吉跃  何茜  诸军  
该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无耗能控水袋释水规律。控水袋技术是采用无耗能水泵原理向植物提供水分,通过控水头释放水量。研究表明,控水袋的释水量主要取决于控水头规格与土壤接触面积的大小、植物需水状况以及土壤含水量。处理50 d后,刺槐、侧柏和国槐的土壤含水量分别维持在9.1%~12.2%、9.3%~12.1%和6.8%~11.6%,不浇水的对照土壤含水量仅为0.6%~0.9%,已处于严重的干旱状态;处理50 d后,刺槐、侧柏和国槐的释水总量分别为3345、2849、2122 g,分别为正常浇水量的28.3%、23.3%和17.5%。说明在干旱条件下使用控水袋可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减轻水分胁迫,且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平  李吉跃  杨庆理  
固体水是一种集微生物、化学技术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产品。当固体水与植物根系接触 ,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 ,逐渐降解释水 ,被植物根系吸收 ,可长期地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本文以油松和侧柏为供试树种 ,研究了固体水的释水规律及影响固体水释放的因素 ,得出了固体水的释水总量、释水速率、日释水高度及固体水的释水量与其接触土壤面积的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亚丽  宋献方  马英  韩冬梅  张应华  卜红梅  杨丽虎  乔云峰  
农田作物耗水规律研究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作物高产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新型五水转化动力过程实验装置人工精确控制夏玉米生长环境条件,监测蒸散发实时变化,分析均质粉砂壤与层状壤质土土壤条件下夏玉米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均质粉砂壤与层状壤质土壤夏玉米蒸散发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14∶00-14∶30达到峰值;日蒸散发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12月21日达全生育期最大值,分别为3.70mm/d、3.90mm/d;5日蒸散发变化呈线性增长-小幅度降低-回升-逐渐降低趋势,最大值分别为17.00mm、18.08mm;全生育期总蒸散发分别为373.94mm、395.65mm;均质粉砂壤与层状壤质情形下夏玉米全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平  牛军宜  张伟  
研究黎河、沙河、淋河年降水系列的丰枯变化规律及其补偿特性,是深入研究于桥水库流域水文动力系统演变特征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运用马尔可夫分析法研究了黎河、沙河、淋河流域年降水系列的丰枯变化特性,然后运用游程分析法研究了这3个区域年降水的丰枯持续特性,最后利用Copula函数建立了3个区域年降水的联合分布模型,并计算了它们之间具有丰枯补偿作用的概率。结果表明,黎河、沙河、淋河流域年降水的丰、枯两种状态均有较强的自保守性,3个区域降水的丰枯持续性总体上表现为丰水和枯水的持续性较强,平水较弱,3个年降水系列具有丰枯补偿作用的概率为29.8%,其中有良好补偿作用的概率仅为0.9%,说明于桥水库上游3个子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云者  宇振荣  赵同科  
分析了试验地区夏玉米在降雨年型为一干旱年的需水与耗水规律。结果表明 ,试验条件下 ,夏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为 35 9.8mm。夏玉米日需水强度呈抛物线型 ,苗期较小 ,拔节到抽雄达到最大 ,抽雄到灌浆后需水强度逐渐减小。土体供水在耗水来源组成中所占比例很小 ,甚至出现负供水。但是在某个生长发育阶段 ,特别是出现水分胁迫的条件下 ,土体供水可在玉米耗水组成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贺康宁  高宗杰  
该文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土面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例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7.7%~60.2%,林地土面蒸发量为13.2%~22.8%,林冠截留量为17.0%~28.2%.其中6,7,8三月的蒸腾耗水量占全年的80%.不同林分生长季耗水量有差异,其规律为:其它条件相同时,丰水年,阴坡耗水大于阳坡;少水年,阴坡耗水稍大于阳坡;密度大的林分耗水量也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房全孝  陈雨海  
从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及气象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冬小麦农田耗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条件下冬小麦农田耗水强度呈双峰曲线变化,不同灌溉处理的耗水高峰出现时期及其峰值不同,而与灌水时期一致,同时灌溉能够明显降低冬小麦利用土壤底墒水能力。在拔节以前冬小麦农田耗水与大气蒸发力呈显著直线相关;拔节后与其干物质积累以及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拔节期是冬小麦需水的生理生态临界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忠  吕国华  赵炳祥  赖娜娜  井立军  
针对目前研究中多关注某一单一植被类型的绿地水分利用和管理,较少实地研究植被组成更复杂的园林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耗水规律的情况,该文通过对颐和园降雨、灌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基质势等指标的实地、原位、多点监测,利用分布式水量平衡基本原理,初步研究了乔草、灌草和纯草3种园林绿地系统的水分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乔草组合和纯草均表现为低耗水、高渗漏,灌草组合表现为高耗水、低渗漏;灌草组合和纯草比乔草组合具有较高的土体补水量。建议雨季应停止灌溉,防止水分渗漏,以临时性补灌为主,同时加强排水措施,尤其对于具有高渗漏特点的乔草和纯草系统;由于灌草具有高耗水性,应在设计节水型园林时减少使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国军  王晓玥  孙磊  闫爱玲  王慧玲  任建成  徐海英  
为明晰北京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为该区葡萄水分高效管理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水分监测仪器记录6年生V形篱架(行株距3 m×2 m)栽培的瑞都香玉葡萄全年不同土壤深度下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利用软件计算出各土层逐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减少量,当夜间土壤含水量也在减少时,不计算为根系耗水,按下渗计,最终得出不同土层不同物候的葡萄耗水量,并与近30年北京自然月降雨量相比较,分析北京平原区典型冲积平原葡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7-9月自然降雨量与葡萄耗水量差别巨大,量级在300 mm以上;葡萄树在生长季的前半期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变化明显,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最大期均出现在果实发育期,中后期耗水变化较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华名  栗亚飞  耿鑫辉  安星辰  宋卫堂  
为了探索结构简单、溶解效率高的臭氧水制备方式以及臭氧水喷施过程中的损耗规律,研究4种制备方式和3种溶液pH值对臭氧水浓度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喷雾粒径、水温、pH值对臭氧水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气液混合方式的溶解效率由高到低为:微纳米气泡>气液混合泵>砂芯曝气头>文丘里,曝气5min后臭氧浓度分别达到8.26,5.54,3.84,0.26mg·L-1,除文丘里外,其余3种制备方式制得的臭氧水稳定性无明显差异;调节pH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臭氧水稳定性的方法,pH=3时,半衰期长达1h;臭氧水的喷雾特性受到喷头、喷雾粒径、初始臭氧水浓度、水温、pH值、外界温湿度等多因素的影响,同一喷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熊伟  王彦辉  徐德应  
应用热脉冲速度记录仪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地区研究了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 ,1 3a的单木液流量在生长季中后期 (7~ 1 0月份 )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节律 ,夜间液流活动微弱且时断时续 ,其值一般在 0 0 0 0 0 8m3·h- 1 以下 ;白天随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升高而持续上升 ,其最大值可达 0 0 0 1 0 79m3·h- 1 ,树干径向不同位点液流速度的变化由外向里呈现出低—高—低的态势。用日累积液流量作为单木日蒸腾量的估计值 ,并用“截干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结果说明两者的日变化曲线基本吻合 ,后者2 4h蒸腾量为 0 0 0 3 1 7m3...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斌  陈亚宁  李卫红  周孝明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运用先进仪器,对不同监测断面的胡杨液流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液流日变化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两种形式,且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胡杨液流在树干2个方位上,东南面液流速率高于西北面,且液流速率随木质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较大直径的胡杨,其液流速率、耗水量相对较大;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蒸腾耗水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环境特征,以及生态输水提供的较为充分的水分来源,决定了该区胡杨日水耗量较其他地区胡杨大,2005年2次生态输水后,河岸两侧地下水位明显抬升,胡杨液流和水势作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君  舒德远  李成龙  崔迎春  刘延惠  吴鹏  侯贻菊  丁访军  
使用热扩散液流探针,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连续测定茂兰喀斯特森林宜昌润楠的树干液流,同步测定气温、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和风速等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天气、季节、时间尺度下宜昌润楠蒸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宜昌润楠树干液流速率呈现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各季节日间树干液流速率平均值分别是夜间的8.95倍、14.32倍、10.0倍、5.24倍;不同天气下宜昌润楠日蒸腾速率(g·m-2s-1)依次为晴天(41.93±1.43)>阴天(12.73±0.63)>雨天(8.82±0.29);宜昌润楠日均蒸腾量为(5.75±0.31)kg/d,各季节日均蒸腾量(kg/d)表现为夏季(7.57±0.57)>秋季(6.75±0.72)>春季(4.00±0.54)>冬季(2.35±0.20);小时尺度上,各环境因子对蒸腾影响最大的是太阳辐射,影响最小的是降水量、土壤含水量,其中直接影响因素是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除雨天外),间接影响因素是风速(晴天、阴天)和太阳辐射(雨天);日尺度下因季节不同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月尺度下主要影响因子只有太阳辐射;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影响蒸腾的因素减少,且月尺度下环境因子对蒸腾的解释程度最高(78.9%)。各环境因子对蒸腾量的影响程度随天气条件、昼夜、季节、时间尺度等不同而不同,在任何尺度下太阳辐射都是影响蒸腾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纪雄辉  郑圣先  鲁艳红  廖育林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洞庭湖区双季稻田施用尿素(CF)和控释氮肥(CRNF)的表层水pH、电导率(EC)、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变化动态及TN径流损失规律,寻找有效控制氮素流失的最佳施肥管理措施。方法在渗漏池中按河沙泥(ASP)和紫潮泥(PCP)土壤的剖面层次填装土壤,对天然降雨引起的稻田氮素径流损失进行模拟试验。结果稻田土壤施用尿素后,表层水TN、NH4+浓度分别在第1、3天达到高峰,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早稻表层水pH在施用尿素后15d内(晚稻3d)逐渐升高,EC表现与NH4+的变化同步。与施用尿素相比,施用CRNF能显著降低稻田表层水TN、NH4+浓度峰值,pH、...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玉成  李传林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资源禀赋理论 ,在对西部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西部的资源优势 ,提出了把高耗能工业培养成为西部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同时 ,根据西部多种资源同处一地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开发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双核心基地”的构想 ,并针对西部地区的现状和开发高耗能工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