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5)
2023(6247)
2022(5064)
2021(4560)
2020(3756)
2019(8324)
2018(8475)
2017(14907)
2016(8492)
2015(9696)
2014(9996)
2013(9250)
2012(8831)
2011(8025)
2010(8525)
2009(8058)
2008(8018)
2007(7533)
2006(6891)
2005(6497)
作者
(25423)
(21282)
(20840)
(20021)
(13640)
(10120)
(9537)
(8148)
(8131)
(7662)
(7310)
(7197)
(6960)
(6878)
(6819)
(6492)
(6213)
(6165)
(6039)
(6036)
(5656)
(5188)
(5163)
(5054)
(4796)
(4730)
(4713)
(4667)
(4343)
(4328)
学科
(30598)
经济(30525)
管理(23146)
(21030)
(17876)
企业(17876)
中国(11128)
(10271)
(10205)
(9733)
方法(9382)
理论(9047)
(8684)
业经(7998)
(7711)
(7600)
银行(7583)
(7337)
(7203)
金融(7196)
教育(7153)
数学(6461)
农业(6450)
数学方法(6309)
地方(6157)
(5703)
(5074)
体制(4953)
(4800)
贸易(4795)
机构
大学(123141)
学院(120679)
(45632)
研究(44951)
经济(44371)
管理(41973)
中国(34731)
理学(34495)
理学院(34059)
管理学(33379)
管理学院(33142)
(27576)
科学(26699)
(25024)
(22958)
(21579)
(21469)
中心(20927)
研究所(20579)
财经(18524)
(18505)
师范(18279)
北京(17705)
业大(16866)
(16658)
农业(16646)
(16605)
(16393)
(15101)
师范大学(14595)
基金
项目(74392)
科学(57690)
研究(57054)
基金(52146)
(46608)
国家(45703)
科学基金(37661)
社会(35239)
社会科(33040)
社会科学(33032)
(29120)
教育(27092)
基金项目(25996)
(24770)
编号(24078)
自然(22649)
成果(22228)
自然科(22085)
自然科学(22074)
自然科学基金(21676)
资助(21400)
课题(17952)
重点(17019)
(16270)
(15673)
(15070)
(15034)
(14861)
项目编号(14726)
国家社会(14469)
期刊
(59434)
经济(59434)
研究(41223)
中国(31693)
教育(22376)
学报(21814)
(20570)
(20541)
科学(18264)
管理(17716)
大学(16627)
学学(15155)
(13388)
金融(13388)
农业(13138)
技术(10709)
财经(9933)
业经(9070)
图书(8931)
经济研究(8704)
(8684)
问题(7530)
(7186)
书馆(6859)
图书馆(6859)
(6756)
(6505)
论坛(6505)
职业(6444)
(5908)
共检索到20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鑫焱  
柏拉图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用个人灵魂的正义映射国家的正义,将理性统治欲望与激情的灵魂秩序在国家中投射为哲人王统治护卫者和匠人的政治秩序,按照人的自然等级建立等级制理想国。康德和罗尔斯继承了这一理性主义传统,以有理性的能够自主选择的个体为基础来构建国家。康德甚至将国家构想为一个"三段论"的逻辑结构。罗尔斯则将人放在"无知之幕"背后,剥离其所有社会特征,成为一个完全抽象的"无拘束的个体",这个个体最终成为纯粹的形而上学预设。罗蒂是这个柏拉图-康德-罗尔斯理性主义传统的反叛者。他摧毁了国家的基础,国家成为无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文娟  
人类社会总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实现发展的。对共同体的理解和思考,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加以整体把握,更需要从微观层面上对个人进行关照。对“现实的个人”的关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价值旨归。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真正共同体”的存在基础,并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真正共同体”的根本价值目标。面对现代共同体中个人发展的现实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从重建共同感、修复交互性和重塑主体性入手,以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实现“真正共同体”远大理想奠基,以此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春茹   黄君录  
乡村数字治理是新发展阶段技术赋能下乡村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是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苏南L村田野调查的一项微观研究表明,数字治理对乡村共同体建设进行赋能提质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赋能、利益表达赋能、交流空间赋能、交往机制赋能、集体认同赋能等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数字赋能条件下的信息平权、共生共赢、民主参与、开放透明以及公平分配等价值指向对乡村共同体的形塑,探讨乡村治权分享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集体自决共同体、信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实践,以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战略落地见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春茹   黄君录  
乡村数字治理是新发展阶段技术赋能下乡村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是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苏南L村田野调查的一项微观研究表明,数字治理对乡村共同体建设进行赋能提质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赋能、利益表达赋能、交流空间赋能、交往机制赋能、集体认同赋能等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数字赋能条件下的信息平权、共生共赢、民主参与、开放透明以及公平分配等价值指向对乡村共同体的形塑,探讨乡村治权分享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集体自决共同体、信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实践,以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战略落地见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国家教师教考虚拟大学应该成为全国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实现优质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益的示范品牌,而不一个包办一切、一统天下的垄断体制。 国家教师教育虚拟大学实际上是全国经认证准入的教师教育院校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合作从事在职教师教育和培训的联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永刚  侯红霞  
“国家在场”既是边疆治理的基础,也是维护、彰显边疆的国家属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的治理内涵。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边疆治理的文化视角与“臣民-文化治理”下中华文化支撑着边疆的“国家在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在以统一国民身份体系为国家治理依托的同时,辅之以边民的“民族”身份实施差别治理以加快边疆发展,边疆的国家在场以制度、族际、发展的方式予以体现。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理念和边疆社会的整体发展,进一步突出了以边民的国民身份为基础的区域治理,凸显了边疆治理的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属性和整体国民内涵。面对“两个大变局”的当下,以边疆治理现代化为取向、以铸牢边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保障边民的合法权益为基础,通过各族人民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新时代边疆治理“国家在场”的新意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丽虹  
本文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背景,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有益启示:外语教学组织需要进行"范式延伸";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外语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为例,介绍了实习场及实践共同体的设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晨虹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或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指导道路选择。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要构筑并坚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信念。理论文化"自觉"包括对自我文化特质的把握、建构和自信,也包括对中国文化在国际格局中地位和竞争影响力的清醒把握。社会理论有价值属性,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理论价值体系,如何通过教育和传播使大众对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形成"最大公约"的认同,这是时代提出的任务,也是一种国家能力。高校学术共同体作为集理论构建、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为一身的群体,在文化强国以及理论建设和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责任地位,也应当在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中,更多一份中国理论的价值自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跃  
本文通过对近代上海茶业市场制度的研究,从中总结出洋行、买办与茶栈形成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并分析了形成共同体内在逻辑及实现途径。文章认为,该共同体主导了近代上海茶业市场制度的构建,在这种制度条件下,共同体内部参与者通过共赢与共识实现了各自利益最大化追求。但是,这种制度分割了市场、制约了市场扩张,造成了行业上游对质量改进的漠视,同时引致了投机交易的盛行,投机推高了茶叶的市场价格,致使近代中国茶叶外贸的衰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鸿业  
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具有群体跨境流动、相对贫困落后、民族成分复杂、宗教信仰多样等特征,该地区“三股势力”依然活跃,并渗入各类网络社群,煽动不良情绪。从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与中华民族完整统一的国家战略来看,亟须统筹合力,优化网络社群生态,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对西南边境部分村落、乡镇进行调研,借鉴信息生态理论,将少数民族网络社群视作信息生态环境的重要有机体,发现其遵循以下信息生态机制:公共议题讨论,基于情感需求的“线上—线下”交互的运行机制;基层治理信息交互,社会信息交流共同体的信息交互机制;基于锚定的强集聚效应,信息中心节点聚合效应显著但不稳定性客观存在的动员机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廉睿  
传统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承担着相应的思想涵化功能。但研究表明,国家在场下,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目标接续,催生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功能。在实践中,国家在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形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依托于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这一时空背景,并遵循“载体-话语-效力”的动态改造逻辑。面向未来,国家在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形塑仍将延续。但不论如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功能应主动服务于主体功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话语融通。此外,还应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一体化的建构方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建所至今已走过近90个年头。这期间,经济所始终保持活力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因此而言,不拘泥于黑板经济学、发展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将是经济所的长期任务,亦是经济所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前因快速发展而掩盖的一些公平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岩  
在70年代,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欧洲共同体国家与英国相比,卫生费用急剧增长。英国的年度预算和资金,控制着卫生费用的数额。1980年,每个国家的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如下:比利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建所至今已走过近90个年头。这期间,经济所始终保持活力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因此而言,不拘泥于黑板经济学、发展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将是经济所的长期任务,亦是经济所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前因快速发展而掩盖的一些公平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