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6)
- 2023(9718)
- 2022(8064)
- 2021(7191)
- 2020(5674)
- 2019(12655)
- 2018(12191)
- 2017(22569)
- 2016(12351)
- 2015(13328)
- 2014(13068)
- 2013(12806)
- 2012(12063)
- 2011(11084)
- 2010(11087)
- 2009(10061)
- 2008(9763)
- 2007(8638)
- 2006(7775)
- 2005(7116)
- 学科
- 济(55916)
- 经济(55861)
- 业(32966)
- 管理(31744)
- 企(23441)
- 企业(23441)
- 中国(18790)
- 地方(18625)
- 农(17781)
- 方法(17588)
- 数学(15323)
- 数学方法(15223)
- 业经(13832)
- 农业(12594)
- 贸(11582)
- 贸易(11572)
- 易(11167)
- 财(10816)
- 学(10756)
- 地方经济(10513)
- 发(10285)
- 环境(10010)
- 银(9900)
- 融(9876)
- 金融(9874)
- 银行(9859)
- 行(9571)
- 技术(9436)
- 制(9176)
- 产业(7903)
- 机构
- 学院(176745)
- 大学(173549)
- 济(73830)
- 经济(72455)
- 研究(67218)
- 管理(64020)
- 理学(54944)
- 理学院(54220)
- 管理学(53336)
- 管理学院(53028)
- 中国(49842)
- 科学(43190)
- 农(40119)
- 京(37569)
- 所(35496)
- 研究所(32479)
- 农业(31665)
- 财(31370)
- 业大(31151)
- 中心(29873)
- 江(27253)
- 财经(24638)
- 院(24100)
- 范(24040)
- 北京(23853)
- 师范(23655)
- 省(22675)
- 经(22399)
- 经济学(22164)
- 州(21880)
- 基金
- 项目(120617)
- 科学(94233)
- 基金(86122)
- 研究(83733)
- 家(77822)
- 国家(77095)
- 科学基金(64612)
- 社会(54363)
- 社会科(51590)
- 社会科学(51577)
- 省(49241)
- 基金项目(46098)
- 自然(42121)
- 划(41385)
- 自然科(41141)
- 自然科学(41129)
- 自然科学基金(40393)
- 教育(36960)
- 资助(33657)
- 发(32584)
- 编号(32309)
- 重点(27727)
- 创(25825)
- 发展(25348)
- 部(25177)
- 展(24924)
- 成果(24745)
- 创新(24161)
- 计划(23804)
- 课题(23507)
共检索到27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冬梅 王跃进 赵荣华 潘学军 蔡军社 张剑侠 张朝红 骆强伟
【目的】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以12个无核葡萄品种或株系的自然授粉胚珠和6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不同培养基相态、低温处理、光照和暗培养对无核葡萄的胚发育率的影响。同时,研究花后不同时间取样,摘取果粒取出胚珠培养的适宜时间。【结果】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Nitsch+GA3 0.5mg·L-1+IAA 1.5mg·L-1和MM3培养基最适宜于无核葡萄离体幼胚的发育,其次是ER培养基。在供试的固相、液相和固液双相的3种相态培养基中,以固液双相培养基进行无核葡萄品种底来特离体胚珠培养为最好。在胚珠离体培养阶段进行低温培养,降低了胚发育率。暗培养有利于幼胚的发育,...
关键词:
无核葡萄 胚珠 胚挽救 胚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 刘晓 陈建 刘伟
以金星无核葡萄的胚珠为试材,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研究,以进一步确定无核葡萄胚挽救各个阶段的适宜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在果粒着色10%左右接种胚珠发育率最高,达到63.38%;在胚珠发育阶段,附加1.5 mg/L IBA、1.0 mg/L 6-BA和0.5 mg/LGA3的ER培养基最适宜离体幼胚的发育;在胚萌发阶段,使用附加1.0 mg/L IBA、0.5 mg/L 6-BA和0.5 mg/L GA3的WP培养基萌发率最高,同时对胚珠进行横切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爱玲 王跃进 唐冬梅 张剑侠 张朝红
【目的】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的成苗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胚珠发育培养基、添加不同氨基酸及低温处理采后幼果对无核葡萄胚成苗率的影响。【结果】在无核葡萄胚离体发育中,母本和父本对胚的成苗均有影响;在二倍体无核葡萄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中,以二倍体无核葡萄作父本比以四倍体有核葡萄作父本更有利于胚的成苗。在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适宜于无核葡萄离体幼胚发育和成苗的培养基是MM4。ER添加4mmol·L-1脯氨酸培养基最有利于无核葡萄胚的发育。低温处理3d对红宝石无核×森田尼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黑奥林胚的成苗促进最大。【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是ER+4mmol...
关键词:
无核葡萄 胚挽救 成苗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学军 李顺雨 张文娥 刘崇怀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但不同品种发育到该阶段的时间不同,火星无核在花后28~37 d处于球形胚阶段,康能无核在花后31~40 d,有核葡萄白香蕉的球形胚阶段是花后28~40 d,随后无核葡萄的胚逐渐败育,而有核葡萄的胚历经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熟。种子败育型葡萄胚乳败育均早于胚败育,可能是胚败育的直接原因。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分别在花后34 d和花后40 d。
关键词:
种子败育型葡萄 胚败育 胚乳败育 细胞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飞 王跃进 周会玲 万怡震 杨进孝
测定了无核葡萄品种及其杂种胚珠和浆果不同发育时期的重量和纵横径,并对其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葡萄品种及杂种组合的胚发育、败育时期不同。(2)无核葡萄及其杂种的胚珠重量和纵横径增加到一定阶段时停止,而浆果在胚珠停止发育时仍继续发育。(3)细胞学观察发现,无核葡萄、有核葡萄及其杂种胚的发育都经历合子胚→多细胞时期→小球形胚→大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成熟胚的各个时期。(4)胚败育的主要原因是合子胚发育不良,珠心、珠被细胞提早解体退化;胚乳不分裂或只进行1~2次分裂;授粉、受精不良。因此,在胚珠发育停止前,重量和纵横径最大且胚发育为心形胚时,对无核葡萄及其杂种进行胚挽救易获成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雅楠 骆强伟 王跃进
【目的】获得无核抗寒葡萄新种质并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亲本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类型(MM3和ER)、不同氨基酸(MM3+2.5 mmol·L~(-1)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对无核葡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从杂交亲本中分别利用无核探针GSLP1-569、SCC8-1018和抗寒的分子标记S241-717,确定能扩增出特异带的亲本,再用相应的分子标记对其杂种后代进行无核和抗寒性状的鉴定。【结果】7个杂交组合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为1 168个,获得发育胚331个和杂种后代97株,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6.00%和17.33%。通过比较母本基因型,以‘双优’为父本,‘红脸无核’‘无核白’‘昆香无核’为母本,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5.39%和16.31%;以‘北冰红’为父本,‘红脸无核’‘美丽无核’‘无核白’为母本,杂交组合‘红脸无核’ב北冰红’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33.52%和6.59%。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成苗有一定影响,‘红脸无核’ב北冰红’和‘红脸无核’ב双优’,胚发育率分别为33.52%、39.00%,成苗率为6.59%、9.50%;‘无核白’ב北冰红’和‘无核白’ב双优’的胚发育率分别为7.64%、19.26%,成苗率为1.91%、8.15%。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的胚珠接种至添加2.5 mmol·L~(-1)谷氨酰胺的MM3培养基,获得胚发育率最高,为59.69%;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获得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0.93%,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对于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添加2.5 mmol·L~(-1)天冬酰胺的胚发育率最高,为55.71%;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2.22%,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利用无核标记GSLP-569、SCC8-1018和抗寒分子标记S241-717,共检测了6个杂交组合的83个杂种株系,其中携带无核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49个,抗寒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55个,同时携带无核和抗寒标记的杂种株系36个。【结论】‘昆香无核’和‘红脸无核’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双优’作为父本比‘北冰红’的胚挽救效率更高。MM3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MM3培养基中添加酰胺类氨基酸可以促进胚挽救成苗。分子标记检测的83个杂种株系中,36个杂种株系携带无核抗寒分子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刚 李桂荣 王跃进 张朝红
【目的】研究炼苗移栽过程中生根粉溶液浸根时间、营养液处理、开始通风时间及遮阴处理对无核葡萄胚挽救苗炼苗及移栽的影响,探索胚挽救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方法】以2011年与2012年无核葡萄胚挽救杂交育种后代试管苗为材料,研究生根粉溶液浸根时间、炼苗过程中是否添加营养液、揭开保湿罩时间以及移栽大田过程中遮阴对胚挽救苗炼苗及移栽的影响。【结果】1.0mg/L生根粉溶液浸泡根系3min时植株各项生理指标较好且成活率最高;移栽过程中添加1/8 MS营养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植株的长势;炼苗初期保湿时间为4d时炼苗成活率最高;移栽至温室或大田中时一定程度的遮阴处理有利于移栽成活率的提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结论...
关键词:
葡萄 试管苗 炼苗 移栽 胚挽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鹏程 崔力文 孙欣 吴伟民 朱旭东 房经贵
为更好地了解葡萄胚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大粒六月紫、早玛瑙等6个早、中、晚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观察果实干鲜重、果型指数以及胚畸形率等性状对果实与胚发育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实鲜重、干重变化总体呈"快-慢-快"的"双S"型曲线。浆果先纵向生长,后横向生长,果型指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胚珠畸形率早熟品种大粒六月紫最高达88.6%;中熟品种最高达50.9%;晚熟品种最高仅12.5%。胚发育变化时间上早于果实发育变化,葡萄胚(种子)败育变化分为不完全败育和完全败育两种。
关键词:
葡萄 果实 胚 发育动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印山 郭修武 张海娥 李轶晖 李成祥
对7个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组合的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组合在花后55d接种效果较好,胚珠萌发率较高。少数早熟品种为母本时,最佳接种时期以花后45d较好。组合不同胚珠萌发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二倍体为母本的组合平均萌发率为22.54%,四倍体为母本的组合平均萌发率为19.64%,二倍体为母本的组合胚珠萌发率明显高于以四倍体为母本的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 刘晓 陈建
为了对四川地区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本实验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在初花期和盛花后12 d进行2次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链霉素(SM)对巨峰葡萄无核率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大幅度提高,GA3和SM混合处理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单独使用GA3;GA350 mg/L、GA3100 mg/L与SM 100 mg/L、SM200 mg/L搭配的2个组合均实现了完全无核化。从无核果实综合性状来看,两次处理的最佳方案为GA3100 mg/L+SM 200 mg/L。
关键词:
赤霉素 链霉素 巨峰葡萄 无核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印山 陈文玲 郭修武 刘镇东 林洪 唐健
以葡萄二倍体品种无核红宝石与四倍体品种香悦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以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不同取样时期对胚珠萌发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法与染色体计数法对杂交后代幼苗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无核红宝石×香悦于花后60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8.33%,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8株,其中有1株三倍体植株(12.5%);香悦×无核红宝石在花后83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29.38%,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56株,其中有16株三倍体植株(27.59%)。
关键词:
葡萄 二倍体 四倍体 胚挽救 倍性鉴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梦杰 郭凤菲 王晨 纠松涛 朱旭东 房经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VvAGL11和VvAGL15在应答赤霉素(GA3)信号诱导葡萄无核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鉴定了VvAGL11和VvAGL15的c DNA全长序列,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其潜在功能,同时运用RT-qPCR方法检测对照和GA3处理组葡萄VvAGL11和VvAGL15的时空表达水平。[结果]GA3处理能够诱导葡萄果实无核化,使葡萄果粒和果穗显著伸长,穗轴增粗。同时,鉴定到VvAGL11(MG581423)和VvAGL15(MG581424)的c DNA全长序列。VvAGL11和VvAGL15蛋白序列与可可和棉花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均含有MADS-MEF2-like和K-box家族保守结构域,属于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蛋白结构具有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二者均含有响应赤霉素和胚乳发育相关的motifs。RT-qPCR分析显示,在果实硬核期和转色期的种子中,VvAGL11和VvAGL15的表达量较高,而GA3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在种子中的表达。[结论]鉴定到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2个成员,分别为VvAGL11和VvAGL15。GA3处理可抑制VvAGL11和VvAGL15在种子区的表达,影响种胚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无核果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兴民 余智莹 张萌 董瑞奇 陶建敏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方展强 陈国柱 马广智
根据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发育过程特征,胚后发育可以分为孵出期、胸鳍形成期、鳔一室期、卵黄消失期、尾鳍分化期、背鳍分化期、鳔二室期、背鳍形成期、臀鳍形成期、腹鳍形成期、稚鱼期、幼鱼期和成鱼期。在水温23.0~29.0℃条件下,初孵仔鱼体全长为(2.760±0.002)mm。孵出后3天,巡游模式建立,仔鱼开口摄食;5天仔鱼卵黄耗尽,完全依赖外源营养;9天尾鳍开始分化,12天尾脊索上弯;15~18天,背鳍褶突起明显,鳍条原基出现;18天第二鳔室出现,肌节开始向“W”过渡;臀鳍与背鳍分化;33天,20%的仔鱼可观察到腹鳍条;45天,57.1%仔鱼身体长出鳞片;50~55天,...
关键词:
唐鱼 胚后发育 保护生物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沛智 王西成 殷雯 王天祥 刘司瑜 方项 王锐 朱家平 房经贵 上官凌飞
[目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较“一年一收”栽培模式需要消耗更多养分。筛选优质的葡萄基肥不仅有利于葡萄收获后树体的养分恢复及下一季葡萄花果的发育,也能够为江苏地区‘夏黑’葡萄“一年两收”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六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夏季果、冬季果采收后分别以全元生物有机肥(T1)、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有机肥(T2)、木霉生物有机肥(T3)作为基肥施入,同时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夏、冬两季果生长周期中的土壤理化性质、树体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生物有机肥均有利于土壤养分、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提升,以T2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T2处理中夏、冬季果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51.93%~64.46%、45.34%~55.43%、5.68%~151.04%。夏、冬季果生长期中新梢长度、粗度、节间长度分别增加了13.47%~53.15%、9.68%~9.83%、15.93%~17.86%。夏、冬季果提前着色4~8 d且显著促进五粒重增重17.30%~45.33%,增产效果显著。夏、冬季果中总体增糖效果表现为:T2、T3、T1。与CK相比,T2处理的夏、冬季果总糖含量提升了21.96%~50.46%。此外,对果皮花色苷和果肉糖酸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生物有机肥处理上调了VvSUT1、VvSPS、VvAI等基因的表达,下调了VvIDH和VvPEPC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了糖和花色苷的积累以及酸的降解。[结论]将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对‘夏黑’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最好,该处理显著促进了树势的恢复并极大改善了‘夏黑’葡萄果实的品质,综合评价值最高,有利于江苏省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