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8)
2023(8548)
2022(7228)
2021(6723)
2020(5385)
2019(12208)
2018(12145)
2017(23562)
2016(12731)
2015(14364)
2014(14469)
2013(14471)
2012(14231)
2011(13198)
2010(13684)
2009(12958)
2008(12553)
2007(11500)
2006(10748)
2005(10126)
作者
(38781)
(32185)
(31828)
(30228)
(20320)
(15302)
(14617)
(12259)
(12095)
(11565)
(10899)
(10778)
(10536)
(10241)
(9836)
(9773)
(9439)
(9268)
(9262)
(9200)
(8306)
(7915)
(7750)
(7423)
(7382)
(7297)
(7254)
(7109)
(6494)
(6379)
学科
(60081)
经济(60018)
管理(29081)
(28790)
中国(22082)
地方(20596)
(19275)
(19007)
企业(19007)
方法(17516)
业经(14198)
数学(14196)
数学方法(14080)
农业(13199)
(12578)
银行(12563)
(12434)
(12338)
(12125)
贸易(12111)
(11954)
金融(11953)
(11690)
(11287)
地方经济(11057)
(10799)
(10671)
环境(10064)
发展(8388)
(8360)
机构
学院(190314)
大学(186632)
(78192)
经济(76337)
研究(72424)
管理(65511)
中国(57157)
理学(53754)
理学院(52985)
管理学(52165)
管理学院(51770)
科学(43333)
(42063)
(38979)
(37672)
研究所(33535)
中心(31909)
(31527)
(30761)
(29954)
师范(29710)
财经(29280)
北京(28310)
(26336)
(26162)
(25547)
业大(24819)
农业(24262)
师范大学(23909)
经济学(23333)
基金
项目(112099)
科学(86707)
研究(86337)
基金(77047)
(66807)
国家(66175)
科学基金(54447)
社会(53312)
社会科(50433)
社会科学(50423)
(45016)
基金项目(40890)
教育(38399)
(37932)
编号(36400)
自然(32352)
资助(31777)
(31710)
自然科(31364)
自然科学(31354)
自然科学基金(30730)
成果(30669)
课题(26798)
发展(25852)
重点(25618)
(25417)
(24001)
(22629)
(22059)
(21692)
期刊
(101800)
经济(101800)
研究(64350)
中国(42906)
(30964)
(26032)
科学(25826)
学报(25571)
管理(25266)
教育(24681)
(24244)
金融(24244)
农业(21542)
大学(19448)
业经(18991)
学学(18005)
经济研究(15971)
技术(15505)
问题(14162)
财经(13674)
(11840)
(11838)
(10989)
国际(10941)
商业(10436)
资源(9696)
(9666)
(9472)
现代(9318)
理论(9315)
共检索到31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红梅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对应的全新旅游形式,是在景区(点)旅游的人满为患而且门票价格过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旅游主体的大众普及性、旅游对象的广泛性与空间开放性、旅游方式的自由自在性、旅游目的轻松体验性、主客互动性等特点。无景点旅游对于缓解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促进热点景区外围资源与社区的开发、推动边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一些旅游目的地尝试新的资源开发模式提供一定的启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梅  王鹏飞  苏喆  
景区景点名称频遭抢注,凸显我国法律对景区景点名称保护的不足,透露出现有的商标法保护模式很难胜任对旅游景区景点的保护。通过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对旅游景区景点名称进行保护是一种可行的思路。但我国现行的《地理标志保护规定》对旅游业的地理标志采取了漠视的态度,而且立法层次较低,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地理标志保护法》,将对景区景点名称的保护纳入其中。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冷晓  
旅游的发展态势表明,旅游业不仅在国际上有庞大市场,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消费行为的改变,旅游市场也在迅速扩大。1998年,面对金融危机和发生在旅游旺季的特大洪涝灾害,我国旅游业依然增长10.2%。东南亚一些国家都选择发展旅游以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传艳  
以河南省黄楝树国有林场为例,分析设计了"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林场开发管理模式,认为在"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旅游者随意选择目的地的行为给景观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发展大旅游的理念,对林区及其周围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采用政府主导、林场管理、居民参与,无门票经营的模式,打造全领域景观,在满足"无景点"旅游者休闲需求,带动周围农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伍延基  王计平  曾海洋  
无景点旅游在国内悄然兴起,这是一种极富存在价值与生命力的新兴旅游方式。本文从理论上对无景点旅游进行了解析,并提出在实践意义上,无景点旅游的发展将有助于人们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范畴及其评价标准的再认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的革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吴儒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传艳  
基于节假日景区游客过多、传统景点门票价格较高以及游客更加注重追求休闲舒适的旅游环境等现实状况,一种由传统景点旅游衍生的新兴旅游方式——无景点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无景点旅游因具有休闲性、选择开放性、大众普及性的特点,而深受资深旅客喜爱。目前,乡村旅游市场环境已初步形成,我国各省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且乡村旅游市场投入在旅游开发总投入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但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诸多弊端,如缺少地方乡村特色,商业化色彩明显;基础设施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产品设计单一,缺乏品牌意识;管理不够科学规范,经营格局杂而乱等。为使乡村旅游能够更长远的发展,文章提出挖掘传统地域特色,开发本土乡村文化;统筹规划...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管婧婧  俞璇  
旅游者在景区内选择游览线路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沿途景观、游览耗时、体力支出、交通工具的花费和体验性等。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在多因素杂糅并存的情况下,各项影响因素对旅游者游线选择的效用。研究发现,对景区游客而言,沿途景观和交通方式体验性的效用价值较高,其次为游线的耗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效用在景区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间差异较为显著,而在不同性别游客间差异较小。本文进一步调查了游客对湿地、山地和平地等不同类型景区内交通的偏好,结果表明,虽然游客所偏好的交通方式存在差异,但在追求交通体验性上表现出共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文贤  
美国文化中心古城——波士顿,被称为“自由的摇篮”。在美国历史上有着光辉的记录。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与英军发生冲突,打败了英军。5月10日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萌  李玉辉  范柱国  
本文通过探讨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国际经验,提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思路,即强化景区社会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景区门票价格体系,广泛资金来源,拓展多渠道营利方式,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经济转移加快实现经济产业转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传艳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逐步成熟,"无景点"旅游这种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逐步受到广喜欢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景点"旅游是和传统"景点"旅游相对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在景区、景点之外,自主自愿、自由自在的旅游,不受旅行社的安排和束缚。针对河流湿地而言,"无景点"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河流湿地景观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无景点"旅游者所参观、游览、体验的对象是未经开发的河流湿地旅游资源,这必然造成管理的缺失,出现了严重的"公地悲剧",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压力和破坏。因此,要从旅游发展理念、政府主导管理、进行环境监测、采用循环旅游发展模式入手来改善当前的状况,加强河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岳瑞波  
基于田野调查,文章对山西境内的黄河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梳理了山西境内黄河旅游景点可持续开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旅游经济的视角提出重视宣传方法和手段、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惠民政策和其他旅游策略等4个方面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和人员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打造黄河旅游支柱产业,重塑黄河旅游品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九全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际旅游业正经历着一种迅猛的变化,纯经济型的旅游业正向文化型的经济事业转化,文化可以称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文化的多样性和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文化氛围以及专门性人文景观成为旅游者追求、向往的旅游产品。未来的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复杂化,对旅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卫东  
开发高校校园旅游景区是提升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把握教育休闲旅游带来的新机遇,深入挖掘高校建设校园旅游景区的优势,分析高校开发校园旅游景区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之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