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2)
- 2023(10017)
- 2022(8238)
- 2021(7737)
- 2020(6305)
- 2019(14571)
- 2018(13720)
- 2017(26243)
- 2016(13916)
- 2015(15509)
- 2014(15069)
- 2013(15332)
- 2012(14411)
- 2011(13176)
- 2010(12790)
- 2009(11714)
- 2008(11461)
- 2007(10047)
- 2006(8777)
- 2005(8267)
- 学科
- 济(62342)
- 经济(62266)
- 业(38375)
- 管理(36536)
- 方法(30089)
- 企(28883)
- 企业(28883)
- 数学(27610)
- 数学方法(27415)
- 财(20819)
- 中国(20034)
- 贸(17710)
- 贸易(17704)
- 易(17452)
- 农(16913)
- 制(14712)
- 出(13473)
- 学(12705)
- 农业(11465)
- 业经(11348)
- 银(10721)
- 体(10695)
- 银行(10694)
- 融(10386)
- 金融(10386)
- 行(10367)
- 收入(10302)
- 务(9166)
- 财务(9149)
- 财务管理(9115)
- 机构
- 大学(207686)
- 学院(201730)
- 济(97366)
- 经济(95964)
- 研究(78908)
- 管理(73712)
- 理学(63885)
- 理学院(63170)
- 管理学(62236)
- 管理学院(61894)
- 中国(60926)
- 科学(46153)
- 财(44590)
- 京(44498)
- 所(40486)
- 农(38100)
- 研究所(37060)
- 财经(35546)
- 中心(34122)
- 经济学(33384)
- 经(32948)
- 农业(30408)
- 经济学院(30219)
- 业大(30213)
- 北京(28486)
- 院(28301)
- 江(27800)
- 财经大学(27084)
- 范(24375)
- 科学院(24111)
- 基金
- 项目(139082)
- 科学(110805)
- 基金(107034)
- 家(96539)
- 研究(96320)
- 国家(95876)
- 科学基金(80630)
- 社会(66517)
- 社会科(63411)
- 社会科学(63394)
- 基金项目(54688)
- 自然(51508)
- 自然科(50433)
- 自然科学(50413)
- 自然科学基金(49623)
- 省(48665)
- 资助(44992)
- 划(43489)
- 教育(42954)
- 编号(33753)
- 部(33126)
- 重点(32020)
- 国家社会(30611)
- 发(29577)
- 中国(28831)
- 创(28610)
- 教育部(28410)
- 成果(27485)
- 科研(27351)
- 创新(27125)
共检索到306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惯超
在决策权、执行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制度的有限性和永不完备性,在利用公有资金进行投资和消费过程中总存在着"无效购买"的可能性,而"无效购买"部分转化为"隐性居民收入"。文章提出了"资金支出效率系数"和"居民收入透明系数"两个概念,将政府或企业的投资支出效率、政府的消费支出效率与隐性居民收入联系起来。投资或消费的支出效率系数越低,则一个社会的投资和消费制度越不完善,从而居民收入透明系数越低,并会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加剧。从2005年到2008年,我国居民收入透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所恶化。
关键词:
支出效率 隐性居民收入 无效购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兰翠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初步成长,我国政府治理模式也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有效型政府"。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诉求,成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向市场与社会领域逐步开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在诸多地方业已付诸实践,并探索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实践形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购买 有效型政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斌 葛扬
追逐与实现技术创新是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隐性逻辑和潜在主线。发达完备的资本市场高度契合技术创新特点,也就是资本市场筛选评价技术创新的规律在发挥作用。美国硅谷和纳斯达克强力驱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现代化分工与协作视域下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适用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要紧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机制、环境、条件,与创新驱动、资本市场、风险投资等贯通起来,立足我国资本市场"新兴+转轨"特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着力锻造新时代"国之重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洪佳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政府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除了遵循传统的“效率”这一价值逻辑外,还要遵循公民本位、责任行政和法治等价值逻辑。新的价值逻辑需要多方面的政府能力予以保障,具体包括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购买能力、监督评估能力和紧急承接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构建多元开放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及健全政府的规制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薇
在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的障碍,有待于一系列外部制度条件的成熟。文章认为,从政府垄断式地提供服务到与社会组织合作式地提供服务,是当前政府为应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外部压力和解决传统服务模式弊端的自然选择。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标志着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型,也代表着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策略的重要转变。
关键词:
购买服务 社会组织 中国现实 政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作为扶贫机制创新,政府购买扶贫服务可有效消解"边际效益递减与扶贫资源难以惠及扶贫对象"等开发式扶贫弊端,提升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放大财政支出乘数效应。通过系统审视我国财政扶贫政策"由普惠式向适度竞争式"的重心转变与政策异化现象,本文结合发达国家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经验,设计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框架,并分析了影响扶贫服务购买的观念偏差及服务购买系统完善、领域选择、对象参与等关键问题,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扶贫能力、改善民生的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扬 梁峰
本文通过构建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变动的指标,测算了居民收支项目对居民收入比重变动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近20年来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居民收支结构变化的综合结果,居民支出项目对居民收入比重变动的影响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引起居民收入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初次分配阶段;"十五计划"期间,居民增加值是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主因;2005至2009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的减缓主要得益于利息及其他收入的增加,生产税支出的减少。
关键词:
收入比重 收入分配 劳动报酬 可支配收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子印
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要确定各地对税收的分享率与支出责任的负担率,但满足财政平衡的这种比例组合存在多个。收支划分的依据应该是实现最优效率。微观效率方面,需要地方支出效率、转移支付效率与地方税收效率之和最大。宏观效率方面,需要设置统一税种分享率与差异支出责任比例。进一步,将这种逻辑运用于我国情景,分析目前我国财政配置效率较低的根源,据此提出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清华 程垒
市场交易行为在时间上的不同步和空间上的不同域往往容易产生无法避免的交易风险,这种风险通常是通过契约方式加以规避的。但是,依据现代契约理论,任何契约都具有不完全性,尤其公共信用市场上的公共信用更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契约。不同于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的第三配置作为一种"软约束"力量,能够通过隐性承诺规范不完全契约背景下的交易行为,这是第三配置力量在公共信用市场上所发挥的独特功能,是第三配置规避公共信用市场风险的隐性逻辑。
关键词:
公共信用 第三配置 市场秩序 隐性逻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玉德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止风险累积演化为系统性风险,推动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财税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必须在厘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基于公共风险视角溯清隐性债务产生的动因及其演化机理,揭示政府、市场和公民个人之间跨部门风险传播并最终汇聚形成隐性债务的风险逻辑。隐性债务主要来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产生的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和政府部门风险私人化后的再次回流,其实质是公共风险引致的非法定的政府潜在支出义务。据此可以进一步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大类,以消除隐性债务理解上的歧义且能更好地发挥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
隐性债务 或有负债 公共风险 本源逻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隐性债务源于政府承担公共风险而产生的潜在支出义务,化解隐性债务的关键是治理诱发政府潜在支出义务的公共风险。隐性债务治理不仅要防范政府部门债务风险向私人部门的溢出,还要降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冲击。公共风险视角下隐性债务治理的关键是从疏堵结合转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治理模式,核心是在厘清隐性债务内涵并明确政府权责边界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担与化解的制度体系,其中建立隐性债务报告制度、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向预算内转变、深化政府直接融资制度改革、加大隐性债务内外部监督力度、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巨灾保险制度等是构筑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
公共风险 隐性债务 或有债务 债务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唐燕华 张琼
本文允许所有人群和所有收入来源都可能存在收入瞒报且瞒报比例并不一定为常数,基于居民优化决策行为对消费支出模型的原理和估计函数选取进行了扩展,之后利用2002年至2009年各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我国的隐性收入规模,并重新考察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研究发现:首先,收入瞒报存在"总量效应"和"结构性效应",意即:收入越高,瞒报程度越高;不同收入来源瞒报程度有别,财产收入的瞒报程度最高,工资收入次之,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最低。其次,调整瞒报因素后,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为标准计算的基尼系数从原始数据中的0.31—0.34上升到了0.45—0.51之间。最后,测算出收入瞒报所导致的"隐性收...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隐性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晋梅
在我国社会保障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为评价和完善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上的支持,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简称CHNS)的家庭收入数据,参照OECD国家核算体系,对现行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收入调节功能和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测算和分析。首先,将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统分为养老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类,在此基础上,测算1989-2015年间的收入调节功能及效果,并从城乡、地域、时间及构成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为:(1)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对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并在2000年后效果快速提升,在2015年居民基尼系数降低幅度达到0.102;(2)支出规模的不平衡导致收入调节效果存在着极大的城乡差异,并且差异一直在加剧,2015年城镇地区的调节效果是农村地区的5倍多,以致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3)养老金在居民转移性收入中的占比,以及对收入调节的贡献率均在90%以上,而社会救助类收入和社会福利类收入的比例及收入调节的效果都极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亚斌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是完善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性改革,推动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央财政以疫情为契机提出财政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试行期间依托穿透性划拨和信息化监管,打破了资金逐级下拨的程序和部门间条块分割的梗阻,发挥了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机制,意味着运行方式上资金来源的常态化、预算管理的严格化,以及审计监督的实效化。其内在逻辑正是厘清收入,规范支出;依靠中央权威实现财政资金的整合统筹使用以及财政支出的提质增效;最终在分税制基础上达成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常态化同样考验着地方治理的能力,如何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实现与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融合发展是这一渐进式改革持续的题中之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祥云 禹文颂 陈珊
公共教育支出对一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重大的影响。理论上,公共教育支出除了通过收入初次分配并形成人力资本,从而长期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外,还能发挥短期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1997—2015年中国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均加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和当期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公平分布。因此,在继续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力度的同时,还应优化公共教育支出结构,注重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配,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CPI变动对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北京市城镇人口不同收入人群的CPI分类测算
利率变动及居民收入支出对消费者购房信心的影响分析
隐性收入对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低估的影响机理——基于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和实务的探讨
财政支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率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行为逻辑——兼论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路径转换与对策建议
企业财务理论研究的隐性契约逻辑——评《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
就业培训策略对农村受助家庭成员再就业行为影响研究——内在逻辑与中国的实际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逻辑——基于PPP项目的实证分析
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以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例
中国式卖空机制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