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7)
2023(3416)
2022(2890)
2021(2684)
2020(2296)
2019(5246)
2018(5052)
2017(8929)
2016(5290)
2015(6002)
2014(5884)
2013(5954)
2012(5980)
2011(5629)
2010(5465)
2009(4590)
2008(4513)
2007(4057)
2006(3635)
2005(3275)
作者
(21674)
(18056)
(17938)
(16942)
(11679)
(9051)
(7930)
(7248)
(7129)
(6489)
(6370)
(6292)
(6245)
(6061)
(5997)
(5741)
(5545)
(5444)
(5411)
(5357)
(5026)
(4677)
(4581)
(4262)
(4260)
(4240)
(4061)
(4042)
(3957)
(3879)
学科
(17686)
经济(17660)
管理(11595)
(9310)
(9182)
(6848)
企业(6848)
方法(6528)
地方(6078)
数学(5571)
数学方法(5460)
(5194)
环境(5191)
中国(4635)
(3920)
生态(3741)
农业(3654)
资源(3509)
(3495)
(3468)
贸易(3463)
业经(3376)
(3332)
水产(3179)
地方经济(3085)
(3083)
动物(2836)
及其(2811)
(2782)
(2492)
机构
大学(78842)
学院(77745)
研究(38706)
科学(31103)
(29427)
中国(25608)
(24257)
农业(23970)
经济(23609)
(23585)
研究所(22247)
业大(21066)
管理(20963)
(18532)
理学(17550)
理学院(17206)
管理学(16496)
管理学院(16398)
(16084)
(16065)
中心(15756)
农业大学(15273)
实验(15118)
(14838)
实验室(14460)
重点(13820)
(13568)
(13369)
科学院(13358)
研究院(12254)
基金
项目(60098)
科学(43046)
(42953)
国家(42665)
基金(41238)
研究(32152)
科学基金(31866)
自然(25697)
自然科(24965)
自然科学(24948)
自然科学基金(24475)
(24160)
(22835)
基金项目(21610)
资助(18096)
科技(17501)
计划(17250)
社会(17047)
社会科(15941)
社会科学(15931)
重点(15399)
(13978)
教育(13659)
专项(13151)
科研(12896)
(12639)
(11875)
(11844)
(11453)
创新(11337)
期刊
学报(29219)
(27541)
经济(27541)
(26130)
科学(21968)
研究(19965)
大学(19165)
学学(18698)
中国(18508)
农业(17465)
(10297)
业大(9133)
管理(8159)
林业(8027)
农业大学(7336)
(6996)
(6343)
教育(5962)
科技(5641)
自然(5636)
中国农业(5503)
(4999)
金融(4999)
资源(4988)
自然科(4676)
自然科学(4676)
经济研究(4338)
技术(4295)
科技大(4269)
科技大学(4269)
共检索到119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乐佳兴  田秋玲  吴焦焦  高岚  张文  刘芸  
【目的】本文探究了重庆低山丘陵地区不同生境无患子生长、光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西南地区无患子苗木培育及集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在无患子旺盛生长的夏季测定低山、高丘和低丘立地无患子的生长指标、光合响应曲线及日变化特征,并采用通径分析方式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无患子净光合速率(P_n)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1)3种生境无患子P_n与蒸腾速率(T_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低丘无患子日均P_n和T_r均最小,高丘与低山日均P_n相差不大;光能利用效率(LUE)与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为低丘>高丘>低山。(2)低山、高丘和低丘的无患子株高较移栽前分别增长1.16、1.39和0.63倍,地径增加2.41、1.97和0.75倍;叶片干质量大小为低山>高丘>低丘;根、茎总干质量大小为高丘>低山>低丘。(3)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_a)、温度(T_a)和湿度(RH)等各环境因子决策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低山:R_(PAR)~2>R_(T_a)~2>R_(C_a)~2>R_(RH)~2,高丘:RPAR2>R_(T_a)~2>R_(C_a)~2>R_(RH)~2,低丘:R_(PAR)~2>R_(C_a)~2>R_(RH)~2>R_(T_a)~2。(4)叶绿素a、b含量由大到小为低丘>高丘>低山;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小为低山>高丘>低丘。(5)拟合光合响应曲线得出无患子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大小为低山>高丘>低丘;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低山最小,高、低丘陵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患子在低山立地条件下能长期获取比高丘、低丘更强的光照,长期适应使其对弱光利用能力低于另两个立地。3种立地中,PAR皆为P_n的主要驱动因子,低山和高丘立地中RH为P_n最大限制因素;低丘立地P_n主要限制因子为T_a,其夏季高温限制了无患子的光合潜能,导致其日均P_n在3种立地中最小,植株生长最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俊  张明如  张利阳  吴刚  
植物种的选择是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LI-6400xT光合系统分析仪研究了5种木本植物的光合日进程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火炬树Rhus typhin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最大净光合效率出现在中午12:00,均无光合午休现象;②比较5种木本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后发现,火炬树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其光能利用效率与臭椿、荆条的光能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从俭  张新胜  娄士高  
为了加速恢复和发展珍贵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在河南省薄山林场营造33.3hm~2楸树试验林,以探讨低山丘陵区楸树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为楸树立地类型的划分及宜林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霞  魏朝富  倪九派  殷帅  
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是研究农村居民点自组织演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研究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等资料为基础,以ArcGIS 9.3为技术平台,结合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选取表征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形状和分布的11个景观指数指标,应用空间分析法和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了重庆市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自然条件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随着海拔和坡度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和平均规模呈现出相对递减的趋势,且分布在阳坡上的多于阴坡。②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征。丘陵区农村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卫春  刘洪斌  武伟  
精准的土地利用信息是土地资源监测和管理的基础。为提高低山丘陵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选取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研究案例,基于随机森林方法,以Sentinel-2影像数据和地形因子为数据源,提取3种变量(传统遥感数据,红边遥感数据和地形因子),合计23个特征指标,构建3个具有不同输入变量的组合模型,以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变量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传统遥感数据模型中顺序添加红边遥感数据和地形因子,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6.54%,87.19%,88.61%;Kappa系数分别为0.800 9,0.810 2,0.831 4;(2)对模型精度有重要影响的特征指标依次是波段B2(Blue),B4(Red),B3(Green),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波段B5(Vegetation Red Edge 1);(3)基于随机森林的遥感数据和地形因子的组合方法,是获取研究区高精度土地利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成果可以为地形复杂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阳  乔杰  王保平  冯延芝  周海江  崔令军  王炜炜  杨代贵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杭佳  石云  安婧婧  贺达汉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步甲科昆虫对微生境的选择,探讨生态恢复对维持步甲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揭示生态恢复进程,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和2013年6—8月,利用陷阱法比较分析了宁夏黄土丘陵区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生态薪炭林地、生态经济林地、天然封育草地和水平农田6种生境内的步甲物种多样性,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步甲科昆虫的生境选择模型,研究各生境中影响物种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共捕获步甲3236号,隶属于9属16种,其中,直角通缘步甲、麻步甲和赤胸长步甲为优势种,数量分别占40.64%,24.13%和20.02%;步甲个体数量和shan...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晓英  黄玉清  王冬梅  陆树华  覃家科  
在岩溶石质山区,研究了不同生境下青檀的光合和荧光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山顶青檀叶片的光饱和点(336μmol.m-2.s-1)、光补偿点(10.93μmol.m-2.s-1)较山脚高;在同一光照强度下,山顶青檀有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而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水势却低于山脚;山顶青檀的荧光参数Fm、Fv、Fv/Fo、Fv/Fm、Fv’/Fm’均低于山脚。在低光下,山脚青檀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ΦPSⅡ)较大;在强光下,山顶青檀的qP较大,而山脚和山顶青檀的ΦPSⅡ几乎没有差别;山顶青檀保持相对较低的暗呼吸速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明如  温国胜  颜文洪  侯平  翟明普  张瑾  
探讨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次生疏灌草丛火炬树Rhus typhina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基于邻接小样方调查方法,对农田和疏灌草丛2种生境上火炬树克隆分株异速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火炬树分株克隆生长独特,幼期冠幅生长超过树高生长、分株水平侧根前端直径约为后端直径2倍;②火炬树克隆分株冠幅与树高呈现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而对于前后端水平侧根直径,则以农田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疏灌草丛;③火炬树克隆分株数量以农田生境远高于疏灌草丛,前者的火炬树克隆分株密度约为后者的31倍。所以,火炬树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是以枝叶侧向生长快于树高生长,促使火炬树克隆分株快速占据疏灌草丛上层,利于火炬树单优群落的形成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U.Simon  周寿荣  毛凯  
1991~1994年,在四川雅安进行了几种春性饲料(小鹅草、红薯、赤豆、赤小豆、籽粒苋)分别与玉米间套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间红薯(刈青1次或3次)两间作系统的间套作物获得了很高的饲料价值(DM5210~5580kg/ha,TDOM3790~4070kg/ha,CP670~700kg/ha,ME3.22~3.49×104MJ/ha),特别是大量代谢能;玉米间籽粒苋、赤小豆和赤豆三间作系统也获得了较高的饲料价值(DM1750~3360kg/ha,TDOM1110~1480kg/ha,CP380~570kg/ha,ME0.79~0.98×104MJ/ha);以上5间作系统玉米产量在稍低于对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家林  郭二辉  杨果果  孔玉华  杨喜田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3种30年生的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入渗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入渗过程模拟及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初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渗速率、前30min入渗量均大于相同土层裸地土壤入渗数值,同时也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渗透速率均呈现侧柏>刺槐>栓皮栎>裸地的趋势。(2)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评价结果为侧柏(2.414)>刺槐(-0.817)>栓皮栎(-1.169)>裸地(-1.180)。(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刚  吕向楠  王磊  董亮  杜昕鹏  
为探究不同水土保持树种对土壤侵蚀的调控机理,以广泛分布在辽西低山丘陵区土石质山坡的荆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荆条植被覆盖度,选取3种不同株密度荆条样地,采用室内土壤理化分析测定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性质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密度荆条下的表层土壤抗蚀性。结果表明:荆条对土壤物理性粘粒形成的促进作用高于草本植物,但株密度对其影响不大;随着荆条株密度增加物理性砂粒含量增加,荒草地显著大于荆条样地,说明荆条的土壤质地更为黏重;土壤大粒径团聚体的稳定性随着荆条株密度的增加变得更好;不同荆条株密度的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大于荒草地,呈显著差异,但不同样地间(YD中>CG>YD大,且随着荆条株密度增加,土壤的改良进程更快,而荒草地对土壤的改良强度小于荆条;>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0.5mm水稳性团粒含量、>0.25mm团聚体破坏率和>0.5mm团聚体破坏率是影响土壤抗蚀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抗蚀性强弱为YD大>CG>YD中>YD小,且存在一个荆条株密度阈值,使荆条土壤抗蚀性与荒草地相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董婷婷  王秋兵  
坡度是山地丘陵区耕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不同坡度级的耕地景观格局体现了人类对耕地干扰和利用程度。选择凌源市为低山丘陵区典型,以景观格局理论为指导,借助GIS手段及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开展不同坡度级内耕地类型景观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坡度级内耕地受人为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旱地景观是各坡度内级耕地景观的主体类型,对耕地景观的贡献率最大;水浇地和菜地景观在0°~2°坡度级内连通性好,连片度高,属于耕地景观中的优势景观;2°以上坡度级内水田和菜地景观分布较为破碎分散。在0°~2°坡度级内,耕地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值差异明显,异质性较强,受人为干扰较大。旱地景观在各坡度级内斑块平均距离最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燕锋  吴锰  刘明波  
为掌握解冻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状况,明确解冻期土壤侵蚀防治方向,选取东北低山丘陵区油松林地、荒草地和玉米耕地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4月春季解冻期观测不同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特征及地表覆盖状态,观测8∶00~17∶00气温、表层10cm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剪切力,测定枯枝落叶层厚度、生物量等,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态、环境要素、土壤特性等,探讨各因素对解冻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解冻期耕地土壤在冻融、融雪径流等外营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而林草地表土未遭破坏,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无明显侵蚀发生。林地和草地存在较厚的枯枝落叶层,林草地枯枝落叶层厚度分别为9.74cm和6.21cm,而耕地基本无地表覆盖。解冻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气温间存在显著差异(p草地>林地,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林地土壤含水率最高,为60.76%,其次为草地54.41%、耕地27.92%;土壤剪切力林地最大(0.43kg·m-2),分别为草地、耕地1.18倍和1.35倍。上述各因素综合影响下,耕地土壤冻融破坏严重,土壤侵蚀明显。因此,解冻期农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是不同土地利用解冻期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俊明  陈桂珠  
根据实地测定人工无瓣海桑红树林不同环境下的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强环境对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光强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光照强度为全光照的80%和40%时,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下降,长势较全光照环境下的幼苗差;在荫蔽初期(2~4个月),弱光环境对幼苗的茎高、叶面积和叶片长宽比的增加有促进作用,随着荫蔽时间的延长,则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当光强达全光照的20%时,幼苗生长极为缓慢。在荫蔽处理180 d时,Sa80、Sa40、Sa20的幼苗死亡率分别为42%、70%、100%;在弱光环境下,无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