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4)
- 2023(10480)
- 2022(9348)
- 2021(8892)
- 2020(7376)
- 2019(17118)
- 2018(17127)
- 2017(33225)
- 2016(18176)
- 2015(20153)
- 2014(20171)
- 2013(19968)
- 2012(18178)
- 2011(16243)
- 2010(15974)
- 2009(14362)
- 2008(13805)
- 2007(11828)
- 2006(9964)
- 2005(8506)
- 学科
- 济(67835)
- 经济(67758)
- 管理(50623)
- 业(48548)
- 企(40958)
- 企业(40958)
- 方法(33975)
- 数学(29449)
- 数学方法(29089)
- 学(17392)
- 农(17213)
- 财(17079)
- 中国(16772)
- 业经(14868)
- 地方(13965)
- 理论(12161)
- 农业(11610)
- 贸(11533)
- 贸易(11529)
- 务(11515)
- 技术(11505)
- 财务(11455)
- 制(11444)
- 财务管理(11437)
- 和(11382)
- 易(11185)
- 企业财务(10909)
- 环境(10646)
- 银(9771)
- 银行(9726)
- 机构
- 大学(253562)
- 学院(251114)
- 管理(102172)
- 济(93774)
- 经济(91596)
- 理学(89766)
- 理学院(88742)
- 管理学(87130)
- 管理学院(86680)
- 研究(83142)
- 中国(58837)
- 科学(55057)
- 京(53668)
- 农(42300)
- 所(42058)
- 财(41998)
- 业大(40488)
- 研究所(38979)
- 中心(37052)
- 财经(34721)
- 江(34665)
- 北京(33557)
- 农业(33492)
- 范(33349)
- 师范(32991)
- 经(31691)
- 院(30651)
- 州(28745)
- 经济学(27280)
- 技术(26869)
- 基金
- 项目(182227)
- 科学(142526)
- 基金(132301)
- 研究(130114)
- 家(116468)
- 国家(115535)
- 科学基金(98889)
- 社会(80173)
- 社会科(75928)
- 社会科学(75908)
- 省(71370)
- 基金项目(71353)
- 自然(66779)
- 自然科(65230)
- 自然科学(65214)
- 自然科学基金(64033)
- 划(60536)
- 教育(59279)
- 资助(54464)
- 编号(52469)
- 成果(42018)
- 重点(40453)
- 部(39567)
- 发(37972)
- 创(37841)
- 课题(35857)
- 科研(35357)
- 创新(35242)
- 计划(33964)
- 大学(33598)
共检索到346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陈涛 姜景民 段文彬
[目的]通过我国无患子主要分布区的居群样本,研究无患子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12条ISSR引物分析18个天然居群的265株个体样本。[结果]表明无患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物种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95.37%和57.82%,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56 9和0.199 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390 9和0.298 0。aMoVa分析表明,18个居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UPGMa聚类和Mantel检验结果表明,18个天然居群可分为2大组群,且居群间的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滑 郝俊民 王宝庆 裴东
Eight Juglans populations (4 populations of J. sigillata and 4 of J. regia),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Yunnan, Sichuan, Henan, and Shanx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ir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using 8 microsatellite loci. A moderate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was observed at pop...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峰卿
红豆树(Ormosia hosiei)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自然分布于陕西南部和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呈星散间断或小块状生于溪边、山谷常绿阔叶林中。红豆树材质优良,有光泽,其纹理美观,是制作工艺雕刻、装饰镶嵌等的上等用材。由于红豆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人文价值,其原有天然资源被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红豆树现有天然居群较小,自然更新困难,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但目前对其遗传背景了解较少。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首先,开发适用于红豆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标记,系统研究不同小流域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建慧 廖荣俊 宋其岩 陈友吾 叶碧欢 柳娟 沈建军 李海波
【目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香椿天然遗传资源,揭示浙西南香椿天然群体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利用16个多态性SSR标记对浙西南5个香椿天然居群的156份香椿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1)156份香椿材料在16个SSR位点共检测出11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6.88和2.48,不同等位基因在香椿个体中呈不均匀分布;16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介于0.04~0.79,平均为0.45;2)16个SSR位点的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0.99和0.49;居群内近交系数(F_(is))和总近交系数(F_(it))平均值分别为-0.02和0.03,遗传分化系数(F_(st))平均值为0.05,仅5%的遗传变异来自不同居群间;基因流(N_m)平均值为4.82;分子方差(AMOVA)分析显示遗传分化的根本原因为总的个体内变异(95%),极少为居群间变异(5%),没有来自居群内的个体变异;3)遗传差异和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居群的Nei’s基因遗传一致度为0.93。浙江开化和浙江常山居群的遗传差异最小,Nei’s基因遗传一致度为0.97;浙江龙游居群与其他4个居群的遗传差异较大;4)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156份香椿材料无最佳K值;根据ΔK值最大分为3个亚群,各居群材料在3个亚群中皆有一定数量分布。【结论】浙西南天然居群香椿资源在个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居群内近交程度很低,主要繁殖方式为杂交;香椿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小,居群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个体内;浙西南香椿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差异总体上较小;居群间未形成相对独立的遗传结构,绝大部分的香椿种质遗传背景比较单一,少量种质拥有复杂的遗传背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姜景民 何贵平 饶龙兵 吴天林
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分布于我国的3个毛红椿天然居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收集毛红椿3个天然居群209个单株材料并对每个单株的位置进行定位,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了解该物种的进化历程和濒危机制,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居群等位基因的平均数为5.3,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6;2)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599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5893;3)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揭示毛红椿宜丰天然居群在0~240m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遗传结构;4)宾川和师宗居群内遗传变异在空间上为随机分布,不存在明显的空间遗传结构;5)导致居群内空间遗传结构形成的原因,包括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瞿印权 杨德明 徐雯 杜溶讫 何天友 施成坤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目的]研究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48份种质(共3个居群)花吊丝竹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2个,种质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分别为82. 26%和50. 27%,Ne’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 220 4和0. 206 6,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 349 4和0. 300 5,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Nei’s遗传多样性计算出不同居群间分化水平(Gst)=0. 163 3,表明16. 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83. 67%。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 562 1,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较大基因流,很大程度减少居群间遗传差异。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48份种质可分为3组,3个居群可分为2组,居群间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花吊丝竹主要靠营养生殖来繁衍后代,其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此外,福建居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广西和广东地区居群。
关键词:
花吊丝竹 遗传多样性 ISS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锦华 汪小凡 梁述平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等位酶分析方法 ,研究了矮慈姑一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根据 9个酶系统 16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结果 ,表明矮慈姑的遗传多样性属中等水平。矮慈姑自然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 =2 5 .0 ,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A =1.4 375 ,平均多态位点等位基因数Ap =2 .5 0 0 ,等位基因有效数Ae=1.30 93,平均预期杂合度He=0 .132 7,平均观察杂合度Ho =0 .194 8,固定指数F =- 0 .4 6 84。实际观察到的杂合体比率高于理论预期杂合体比率 ,居群表现为杂合体过量。
关键词:
矮慈姑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自然居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陈发棣 张飞 陈素梅 房伟民
利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对11份不同地理居群野生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03条扩增带,其中有187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1.9%;29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446条扩增带,其中有43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平均为97.5%;11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088 7~0.615 5之间。聚类分析表明,紫花野菊、野路菊及其变种能很好地区分开来,但是野生菊资源的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似乎并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宁宁 张颢 杨春梅 汪国鲜 李绅崇 单芹丽 唐开学
以收集的8个绢毛蔷薇居群的8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80个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69.66%、0.1425、0.2296。比较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标,显示居群间遗传变异55.53%,居群内遗传变异44.47%。茂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0879,I=0.1331,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5.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个居群可聚类为2组。居群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5553和0.4005,表明绢毛蔷薇基因分化明显,基因交流受阻。
关键词:
绢毛蔷薇 居群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周明芹 赵凯歌 陈龙清
将山蜡梅、浙江蜡梅、突托蜡梅统称为山蜡梅复合体,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7个不同居群共201个山蜡梅复合体单株进行DNA多样性检验。结果显示:从38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条带清晰、重现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扩增出总条带数142条,大小在300~2800bp,多态率达94.37%,PIC0.31,MI3.33。在80个RAPD引物中,选出了12条合适的引物,扩增出条带数226条,大小在150~2200bp,多态率达95.13%,PIC0.37,MI4.91。两种分子标记计算出山蜡梅复合体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5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84,反映出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纵丹 员涛 李佳蔓 周安佩 胡世俊 何承忠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技术对马缨杜鹃5个不同完整性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7条带,其中多态带382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2.49%;5个居群间的多态性百分率在52.23%~69.64%之间,居群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57.80%;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在0.113 9~0.173 8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6 8~0.277 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8 8,表明83.12%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为2.462 4,足以维持居群间现有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结果表明,18.34%的遗传变异存在...
关键词:
马缨杜鹃 居群 AFLP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怀山 鄢秀芹 鲁敏 王道平 安华明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贵州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资源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刺梨资源的保护和发掘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刺梨EST-SSR引物中筛选扩增效果好、多态性较高的10对引物,对收集的12个野生刺梨自然居群(共255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应用POPGENE 1.31软件进行分析,并根据Nei’s标准遗传距离,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各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进行Nei’s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Mantel相关性检验。【结果】居群内Shannon
关键词:
刺梨 SSR 遗传多样性 居群遗传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鲜艳 张飞 陈发棣 郭慧敏 陈素梅
结合形态学性状和分子标记对12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野菊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14.06%~67.50%),叶柄长、叶长/叶柄长、花序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可能是造成野菊不同地理居群间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246条扩增带,其中22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2.5%;29对SRAP引物组合共产生651条扩增带,其中63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平均为98.0%,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野菊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2个居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布在0.211 7~0.494 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南京野菊和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宛涛 蔡萍 张辰波 伊卫东 李方祯 张洪波
【目的】阐明内蒙古冷蒿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RAPD技术,对内蒙古不同生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1个引物对14个冷蒿居群总DNA共扩增出93条带,其中77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标记所占的比例为82.8%,冷蒿居群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构建的14个冷蒿居群的遗传关系聚类图显示,扎尼河冷蒿居群与扎兰屯冷蒿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其次为卓伦高勒冷蒿居群与蔡木山冷蒿居群,贺兰山和吉兰泰冷蒿居群与其他冷蒿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结论】RAPD技术适用于冷蒿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冷蒿居群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冷蒿 RAPD 遗传多样性 内蒙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萍 何正权 陈发菊 梁宏伟 李凤兰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神农架地区4个居群28个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Baill.)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6个10 bp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87个位点,多态位点49个,多态百分率56.3%,而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0.2%.用POPGENE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居群的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111 8,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65 1,总的居群基因多样性为0.169 2,基因分化系数为0.339 2.这表明神农架地区珙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其遗传变异以居群内遗传变异为主.
关键词:
珙桐 遗传多样性 RAP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