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3)
2023(4117)
2022(3701)
2021(3473)
2020(2941)
2019(6763)
2018(6482)
2017(12644)
2016(6917)
2015(7751)
2014(7716)
2013(7641)
2012(7242)
2011(6243)
2010(6734)
2009(6035)
2008(6615)
2007(5566)
2006(4929)
2005(4679)
作者
(17931)
(14762)
(14491)
(14270)
(9703)
(7187)
(6953)
(5732)
(5528)
(5464)
(5030)
(5009)
(4973)
(4814)
(4706)
(4536)
(4484)
(4332)
(4307)
(4272)
(3834)
(3661)
(3507)
(3502)
(3421)
(3331)
(3314)
(3272)
(2963)
(2947)
学科
(24304)
经济(24273)
管理(20926)
(19689)
(17406)
企业(17406)
(13573)
(13401)
贸易(13399)
(13258)
(11847)
方法(11632)
数学(9617)
数学方法(9548)
(8874)
财务(8863)
财务管理(8839)
(8497)
出口(8495)
出口贸易(8495)
企业财务(8202)
(6379)
金融(6379)
(6342)
中国(6331)
(5830)
(5765)
银行(5758)
(5537)
(5113)
机构
大学(96029)
学院(94753)
(42312)
经济(41551)
管理(35003)
研究(31385)
理学(29334)
理学院(29042)
管理学(28756)
管理学院(28566)
中国(26783)
(26328)
(19933)
财经(19401)
(17513)
(15904)
科学(15447)
(14702)
中心(14394)
财经大学(14273)
经济学(14049)
研究所(13420)
经济学院(12904)
北京(12689)
(12008)
(11450)
(11447)
商学(11121)
会计(11058)
商学院(11030)
基金
项目(56144)
科学(43896)
研究(43548)
基金(41351)
(35367)
国家(35066)
科学基金(29686)
社会(28451)
社会科(27133)
社会科学(27124)
基金项目(20989)
教育(20075)
(19938)
资助(17701)
自然(17492)
编号(17293)
(17267)
自然科(17012)
自然科学(17009)
自然科学基金(16724)
成果(15647)
(14020)
(12901)
重点(12846)
教育部(12412)
国家社会(12337)
课题(12188)
人文(11882)
(11438)
大学(11417)
期刊
(45413)
经济(45413)
研究(32004)
(25638)
中国(19332)
学报(12641)
会计(12180)
(12147)
金融(12147)
管理(11876)
国际(10910)
科学(10642)
(10452)
(10387)
大学(10215)
财经(9576)
学学(9454)
财会(9185)
教育(8917)
(8140)
经济研究(7918)
农业(7049)
问题(6978)
世界(6524)
通讯(6044)
会通(6040)
技术(5714)
(5610)
业经(5487)
(5268)
共检索到155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霞  王亮亮  
一、无形资产后续支出处理的规定(一)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一般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但是当支出很可能增加无形资产未来经济收益并且支出可以有效计量和分摊时,则应该资本化。1997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SIC)解释公告第6号——修改现用软件的费用》中规定,修改现用软件系统的后续费用应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瑞英  
企业营建或购买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需要经常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和改良。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改建和扩建等都属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可确认为固定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邵瑞庆  杨嘉华  
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企业通常采用资本化或是费用化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的不同必然影响资产与损益等会计信息。尽管在会计规范中制定有采用资本化或是费用化会计处理的原则,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处理进行了新的规定,但由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苏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界定一般认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至处置前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效能直接相关的各种支出,如固定资产维护、修理、装修、修缮、改良等活动发生的支出。以上定义,从时间和性质两个方面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进行了界定。从时间上看,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至处置前发生的支出,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有关支出,应直接计人固定资产原值;在固定资产处置时,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焦佳丽  
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产运营的重要资产,其后续支出财务管理是企业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既涉及折旧的计算,又涉及减值损失及后续支出的确定。这些内容是各级别会计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如何用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对现有的会计核算加以改进,是本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诗韵  孙红梅  
无形资产的转让属原营业税征收范围,如今的"营改增"自然对无形资产产生了一些冲击,在会计核算上也会使其发生改变。一、"营改增"后取得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1.从外部取得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把无形资产的转让纳入增值税范围后,外部取得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完全可以参考外部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只要取得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抵扣发票,可依法进行抵扣,若无法取得法律规定的可抵扣发票,则将相关税额计入无形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鹃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迫切要求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于2006年2月由财政部颁布了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其中的无形资产准则对于企业日渐凸现的无形资产核算问题加以规范。探讨了各国无形资产准则的共性和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玉春  杨亚西  
本文从定义、计量、摊销、减值、处置、报告和披露六个方面,对中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异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展翘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对无形资产计价相关规定的比较(一)资产评估对无形资产及确认条件的规定2008年实施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准则规定,对于无形资产范围的确认,是根据具体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琳玲  
一、中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发展历程比较(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发展历程2001年以前,我国只有会计基本准则,没有具体准则,无形资产核算按照《会计法》、《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法规制度进行处理。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之后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次修订,并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川  杜莹莹  程鹏飞  
与发达国家高校无形资产有效转化的模式相比,我国高校在无形资产转化方面存在正式规则不健全、非正式规则的契合性差、实施机制不完备、分类管理不明确、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为促进我国高校无形资产的有效转化,政府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而高校则应培植无形资产转化的非正式规则,完善无形资产转化的评估、签约等规则,实行分类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文豪  李洪月  
本文采用Corrado、Hulten和Sichel在2005年创建的计量无形资产投资的CHS方法,对中国2009年的无形资产投资总量进行了计量,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应用CHS方法计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无形资产投资的总量虽然较大,但无形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且中国的无形资产投资结构也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姜德杰  戎小红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应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准则讲解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与追溯调整法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实务中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与追溯调整法的不同,探讨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特定市场状况和历史条件下选择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可能原因。对此会计政策变更,笔者建议应严格按会计准则体系要求的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