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
- 2023(1876)
- 2022(1566)
- 2021(1400)
- 2020(1055)
- 2019(2359)
- 2018(2335)
- 2017(4434)
- 2016(2443)
- 2015(2626)
- 2014(2689)
- 2013(2761)
- 2012(2532)
- 2011(2349)
- 2010(2409)
- 2009(2374)
- 2008(2280)
- 2007(1866)
- 2006(1813)
- 2005(1569)
- 学科
- 济(12796)
- 经济(12779)
- 中国(7223)
- 管理(6732)
- 城市(5698)
- 地方(4628)
- 城市经济(4057)
- 业(3929)
- 方法(3631)
- 数学(3153)
- 数学方法(3120)
- 企(2926)
- 企业(2926)
- 环境(2533)
- 方城(2373)
- 发(2255)
- 学(2188)
- 理论(2154)
- 财(1680)
- 业经(1666)
- 农(1589)
- 地方经济(1566)
- 划(1534)
- 制(1518)
- 和(1423)
- 发展(1304)
- 融(1303)
- 金融(1303)
- 展(1295)
- 银(1274)
- 机构
- 大学(36843)
- 学院(35789)
- 济(14853)
- 经济(14285)
- 研究(14126)
- 管理(13203)
- 理学(11098)
- 理学院(10869)
- 管理学(10666)
- 管理学院(10586)
- 中国(9771)
- 京(8804)
- 科学(8389)
- 所(6480)
- 财(6391)
- 范(6252)
- 师范(6229)
- 中心(6203)
- 研究所(5791)
- 北京(5563)
- 院(5494)
- 江(5453)
- 师范大学(5329)
- 财经(5217)
- 经济学(4845)
- 经(4756)
- 城市(4514)
- 州(4458)
- 经济学院(4320)
- 研究院(4132)
共检索到54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汤茜草
无形城市作为新时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形态,其无形性和流动性给当前城市运营理念带来了冲击。无形城市给城市竞争力注入了新的参考因子,赋予了城市竞争力新的内涵,必将使城市之间的竞争提升到新的阶段;无形城市顺应了城市二次现代化的要求,也为二次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无形城市使得现行的城市管理模式受到冲击,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庄丽
城市更新改造中,做好旧住区的改造、实现旧住区转型,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本文在城市住区更新过程中引入低冲击开发理念,通过对更新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资源利用、功能定位、城市规划、住宅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多个层面提出更新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鹏飞
论文比较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的异同,阐述了中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田园城市运动带来的启示,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如何从理念发展到现实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田园城市运动 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岩
认为在采纳公私合作等市场化手段保障城市运营的过程中,应坚持政府主导,以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在城市运营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度创新和有效监管,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城市运营 政府主导 价格管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志群
非常有幸参加此次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赴德培训,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领略了德国的职教特色,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8周的培训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课观摩,还是去企业参观,德国的职业教育都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烽 贺晟
本文在 Dornbusch(1 976 )经典理论基础上导入股票市场和国际性货币冲击以期从理论上探求得出 :一、股市、汇市、货币市场以及产品市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均衡 ;二、货币冲击后各资产价格的动态行为及其互动效应。而美国股市、汇市的近期波动 (1 997- 2 0 0 0 )对本文的理论逻辑推演构成有力的实证支持。
关键词:
货币冲击 汇率动态 反向超调 稳态均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勇
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基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组织及其功能的形塑,揭示智慧城市建设的分层次技术体系及其多元应用维度;剖析信息安全的演化历程与多重内涵,确定城市信息安全的多维构面;讨论智慧城市对信息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的优化及其对信息安全的强化效应;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等4个方面,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引发的对信息安全的潜在冲击;提出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新策略。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春燕 王世平
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探讨城市经济韧性对缓解外部冲击的作用及外部需求冲击下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部需求冲击导致小城市出口金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下降幅度最大,中等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并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目的地显著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外部需求冲击对任何规模城市出口额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对中部城市的影响最大,东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最小,并使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显著减少,而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经济韧性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给城市出口贸易发展造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世平 赵春燕
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探讨城市经济韧性对缓解外部冲击的作用及外部需求冲击下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部需求冲击导致小城市出口金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下降幅度最大,中等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并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目的地显著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外部需求冲击对任何规模城市出口额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对中部城市的影响最大,东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最小,并使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显著减少,而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经济韧性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给城市出口贸易发展造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静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涉及政府、企事业组织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其建设模式已经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转变为市场多元化投资。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和城市运营理论,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客体和运营资金现状,研究了智慧城市的市场化运营及其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运营管理 投融资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和共生效应(Symbiotic effect)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两大主要内在机制。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Symbiocity)。其次,将"共生城市"可以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足迹的大小。最后,论述了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城市成功的基础之一。
关键词:
微循环 共生 生态城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响 易鑫 胡旭
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先后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困境。本质来看,是由于重大流行疾病爆发导致世界各国封锁边境、限制人员流动造成全球需求萎缩和供应链中断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叉融合背景下,任何一国无法靠"单打独斗"遏制住疫情并重拾经济增长。为有效控制疫情,化解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需要世界各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惯有"傲慢与偏见",通过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互享、携手合作,尽最大努力巩固全球化成果,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才能共同应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当前,中国采取的严格防控疫情、稳定经济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锋 葛星
绿色低碳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必然会对经济体系的诸多领域产生影响。其中,中国持续推进的低碳转型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是否冲击了就业?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在探析该政策对就业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水平;相对于非试点城市的企业,该政策的推行使得试点城市的企业就业平均增加约5.1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产出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这两种机制促进了企业层面的就业。该政策通过产出效应同时促进了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同时,该政策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增加了高技能劳动者就业,但对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年龄的企业、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碳强度的行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为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稳定居民就业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虹滨
在近50年的城市建设中,哥本哈根的城市公共空间不断增加。通过倡导自由与平等、休闲与愉悦、交往与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理念,哥本哈根使城市建设重新回归到了满足城市生活的需求上来。本文对哥本哈根新城市空间建设进行了介绍,认为哥本哈根通过交流空间、新型运动空间的营造以及空间服务设施的设立,为城市的公共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哥本哈根 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