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8)
- 2023(16175)
- 2022(13233)
- 2021(12041)
- 2020(10177)
- 2019(22577)
- 2018(22488)
- 2017(42835)
- 2016(23200)
- 2015(25714)
- 2014(25237)
- 2013(24284)
- 2012(21749)
- 2011(19079)
- 2010(19382)
- 2009(18436)
- 2008(18287)
- 2007(16413)
- 2006(14612)
- 2005(13681)
- 学科
- 济(93436)
- 经济(93288)
- 业(92777)
- 企(84004)
- 企业(84004)
- 管理(83745)
- 方法(34892)
- 财(33562)
- 业经(32524)
- 农(31892)
- 数学(26068)
- 中国(26007)
- 数学方法(25798)
- 制(24761)
- 务(23948)
- 财务(23909)
- 财务管理(23878)
- 企业财务(22658)
- 农业(22293)
- 技术(18977)
- 体(18857)
- 地方(17740)
- 理论(17214)
- 划(17150)
- 策(16776)
- 和(16519)
- 体制(15831)
- 贸(15635)
- 贸易(15621)
- 银(15304)
- 机构
- 学院(321087)
- 大学(314500)
- 济(132508)
- 经济(129837)
- 管理(125494)
- 理学(106775)
- 理学院(105651)
- 管理学(104106)
- 管理学院(103491)
- 研究(102357)
- 中国(82381)
- 财(66924)
- 京(66177)
- 科学(59498)
- 财经(51687)
- 农(51252)
- 江(50967)
- 所(50095)
- 中心(47646)
- 经(46709)
- 研究所(44519)
- 业大(44061)
- 北京(41042)
- 经济学(40089)
- 州(40005)
- 农业(39786)
- 范(39731)
- 师范(39343)
- 财经大学(37828)
- 院(37567)
- 基金
- 项目(207737)
- 科学(165840)
- 研究(157152)
- 基金(151435)
- 家(130410)
- 国家(128987)
- 科学基金(112654)
- 社会(102043)
- 社会科(96607)
- 社会科学(96586)
- 省(82675)
- 基金项目(80068)
- 教育(71606)
- 自然(70615)
- 自然科(68940)
- 自然科学(68922)
- 自然科学基金(67735)
- 划(67598)
- 编号(64457)
- 资助(59819)
- 成果(52265)
- 重点(46466)
- 创(45980)
- 部(45496)
- 发(45064)
- 课题(44181)
- 制(44031)
- 创新(42274)
- 国家社会(42267)
- 业(41845)
- 期刊
- 济(158608)
- 经济(158608)
- 研究(96601)
- 中国(66817)
- 财(57190)
- 管理(52562)
- 农(49730)
- 学报(43627)
- 科学(43540)
- 大学(34683)
- 农业(33634)
- 教育(33188)
- 学学(32775)
- 融(32426)
- 金融(32426)
- 技术(29338)
- 业经(28849)
- 财经(26239)
- 经济研究(24526)
- 经(22681)
- 问题(20925)
- 业(20003)
- 财会(16660)
- 现代(16491)
- 技术经济(16438)
- 贸(15634)
- 世界(15511)
- 版(15287)
- 商业(15220)
- 会计(14785)
共检索到49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培友 张美玲 李青格
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明骏后,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文章以董明珠团队控制权在第一大股东变更后的变化及如何实现制度化控制为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国有大股东格力集团控股下,董明珠团队通过为股东创造优秀的业绩进而获得了股东支持并取得了董事会实质控制权,但这种控制是非制度化的,并不稳定。第一大股东变更后,董明珠团队通过珠海明骏的投资关系和协议约定得以对珠海明骏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得部分董事决定权,由此董明珠通过制度化方式增强了对格力电器的控制。研究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进而得到股东支持是增强控制权的基础,而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架构和董事的协议约定则是实现制度化控制的关键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文章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过程中因创业家族控制权让渡而引发的控制权私利及其诱发机理,并进一步构建模型揭示了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和经理人诚信与声誉机制两类制度因素对经理人控制权私利行动和创始家族控制权让渡决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权益司法保护,还是市场声誉机制都对经理人控制权私利行动产生显著约束,进而对创始家族控制权让渡和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产生影响,即司法保护制度和经理人市场越发达,创始家族向职业经理人让渡的企业控制权越多,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越顺利。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制度环境 家族企业治理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桂锋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事件作为我国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案例,对于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剖析该案例中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之间争夺控制权的动机和行为,从公司治理角度分别探讨了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以及民营上市企业之间存在的治理困境。以期为深化对职业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池昭梅 陈炳均
以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首个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赴港上市的小米集团为例,从小米集团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的必要性,双重股权结构的实施方式、实施效果、正面效应以及潜在负面影响五个层面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双重股权结构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但对于需要资金支持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来说,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不但可以实现融资的目的,还能使创始人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保持公司的稳定,保证公司按照创始人专业的眼光和战略长远发展下去,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企业控制权配置是解决经理管理防御的有效手段,还是导致经理管理防御的重要根源?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利用全样本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和委派董事比例越大,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效应占主导,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和经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制衡度的特征变量发挥其制衡作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通过调整企业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度与制衡度的特征变量,以达到控制权对经理人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效应,从而减少经理管理防御行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燕志雄 费方域
在企业融资中,企业家不仅关心项目的货币收益,而且关心非货币收益,而投资者仅仅关心货币收益。考虑到双方的融资合同是不完全的且企业家受到财富约束,一份初始的激励合同通常无法解决双方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作为一个结果,控制权安排(即谁做出关键性决策)是金融合同的一个重要维度。Aghion-Bolton(1992)集中于事后有效率。他们证明了,条件控制在一些环境下是均衡的控制权安排。然而,Hart(2001)提出了一个质疑:他们的模型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即努力。通过引入企业家的事前努力,本文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权在坏状态而不是在好状态转移给投资者。更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约束的程度大小决定了项目的均衡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毕立华
本文以2003—2019年的中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差,这一结果在高管集权的企业中尤为显著。但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更多的分析师跟踪则能够有效弱化这一负相关关系,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分析中介机制发现,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会增加大股东掏空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孔亚平
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投资效率显著降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在无实际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过程中,两类股权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度、两职分离、法律环境和外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仅“无实际控制人—两类股权代理成本—投资不足—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有效。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无实际控制人经济后果文献,亦为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投资效率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梦怡 戴书松
从公司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可以找到导致实际控制人面临控制权危机的原因。由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可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过度自信往往源自股权控制权、董事会控制权与管理层控制权三者配置失衡、轻视规则保护、未利用公司章程建立控制权保护机制、未充分利用剩余公司治理等。通过从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重新解构国美电器的经典案例,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梦怡 戴书松
从公司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可以找到导致实际控制人面临控制权危机的原因。由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可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过度自信往往源自股权控制权、董事会控制权与管理层控制权三者配置失衡、轻视规则保护、未利用公司章程建立控制权保护机制、未充分利用剩余公司治理等。通过从实际控制人过度自信的角度重新解构国美电器的经典案例,对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德 刘卓
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保护对于维护企业管理层的稳定、发挥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里巴巴的双重股权结构如何保护公司创始人的控制权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厘清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的组织架构及作用机制,剖析"合伙人制度"与双重股权结构的异同,研究发现:"合伙人制度"使创始人拥有选拔合伙人和提名半数以上董事会成员的权限,以此更好地保护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合伙人制度"在各维度都能比AB股制度更好地保护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研究结论为互联网企业保护创始人控制权和监管部门制定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政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严若森 张志健
以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考虑外部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家族控制权结构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股东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关联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和经理层家族超额控制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市场竞争程度和区域市场化水平对家族股东持股比例、经理层家族超额控制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关联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家族超额控制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为宾
企业家地位感知如何影响其家族控制权偏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因制度情境差异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企业家地位感知越低,家族控制权偏好程度越高;在产权保护水平较差的地区,企业家地位感知与家族控制权偏好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家地位感知与企业所有权、管理权和决策权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且对于管理权偏好的影响相对较小;企业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感知是影响其控制权偏好的主要因素,企业家社会地位感知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家族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及治理后果。研究表明:随着规模扩大、参与国际竞争程度提升,传统家族权威治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引入职业经理人是我国家族企业治理转型的必然趋势;诸如国美等治理实践中频发的"控制权冲突",根源并不在创始家族的控制权让渡,而是源于权力制衡缺失引发的控制权私利;优化权力配置,形成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合理匹配与均衡,是实现创始家族和职业经理人互惠相容,确保治理转型成功的关键与微观基础。本文从控制权视角深化了对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解,也为化解当前我国家族企业"集体转型之痛"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晶 郭海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剥夺问题的原发机制除"股权控制"的经济性因素外,还应该考虑许多复杂的社会性因素,其中社会资本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点。承续前期的研究,本文以"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为引,将影响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制度变量引入研究。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控制效度模型",阐释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社会资本强度与企业实际控制权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的社会资本强度一定时,企业的环境越以非正式的制度为主,则越有利于实际控制人利用社会资本控制链对公司进行控制,实际控制人拥有的剩余控制权越多,其可操纵企业的自主行为空间也就越大。当企业的环境越以正式制度为主时,则越不利于实际控制人利用社会资本控制链对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