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1)
- 2023(17369)
- 2022(14823)
- 2021(13637)
- 2020(11515)
- 2019(26099)
- 2018(25807)
- 2017(49712)
- 2016(27338)
- 2015(30685)
- 2014(30451)
- 2013(30276)
- 2012(27660)
- 2011(25059)
- 2010(25100)
- 2009(23412)
- 2008(23085)
- 2007(20430)
- 2006(18307)
- 2005(15990)
- 学科
- 济(107463)
- 经济(107311)
- 业(83501)
- 管理(79381)
- 企(61805)
- 企业(61805)
- 农(49745)
- 方法(46045)
- 数学(39920)
- 数学方法(39487)
- 农业(32911)
- 财(29708)
- 业经(28463)
- 中国(27685)
- 制(25562)
- 学(24007)
- 地方(21015)
- 贸(19478)
- 贸易(19466)
- 易(18958)
- 务(18197)
- 财务(18125)
- 财务管理(18089)
- 体(18065)
- 技术(17407)
- 银(17374)
- 银行(17300)
- 企业财务(17208)
- 环境(17200)
- 行(16460)
- 机构
- 学院(393096)
- 大学(392933)
- 济(155068)
- 管理(153147)
- 经济(151732)
- 理学(133272)
- 研究(133208)
- 理学院(131804)
- 管理学(129515)
- 管理学院(128825)
- 中国(99738)
- 农(86727)
- 科学(85393)
- 京(83027)
- 财(71398)
- 业大(68809)
- 所(68436)
- 农业(67437)
- 研究所(62457)
- 中心(61105)
- 江(58469)
- 财经(56803)
- 经(51748)
- 北京(51646)
- 范(50216)
- 师范(49633)
- 院(47321)
- 州(46349)
- 经济学(45526)
- 省(43318)
- 基金
- 项目(272500)
- 科学(212661)
- 基金(197281)
- 研究(195330)
- 家(174485)
- 国家(172981)
- 科学基金(146815)
- 社会(123035)
- 社会科(116287)
- 社会科学(116253)
- 省(107337)
- 基金项目(105458)
- 自然(96661)
- 自然科(94331)
- 自然科学(94305)
- 自然科学基金(92629)
- 划(90234)
- 教育(88296)
- 资助(80033)
- 编号(79438)
- 成果(63919)
- 重点(61140)
- 部(59762)
- 发(57909)
- 创(56609)
- 课题(54110)
- 创新(52897)
- 科研(52173)
- 制(51277)
- 国家社会(50527)
- 期刊
- 济(172730)
- 经济(172730)
- 研究(112254)
- 农(85266)
- 中国(77296)
- 学报(71407)
- 科学(62834)
- 农业(57463)
- 财(53929)
- 大学(53780)
- 管理(52389)
- 学学(51228)
- 教育(39509)
- 融(36068)
- 金融(36068)
- 业经(32845)
- 技术(30960)
- 业(27986)
- 财经(27493)
- 经济研究(25353)
- 问题(23839)
- 经(23400)
- 版(21896)
- 科技(20387)
- 业大(20229)
- 理论(18233)
- 技术经济(18154)
- 图书(17935)
- 现代(17404)
- 资源(17385)
共检索到573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灵辉 邱晓艳
随着地权固化局面的逐步形成,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之际,如何保障无地农民的权益就成为事关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维系、集体土地所有制优势的体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维护的一项大事,然而,集体经济组织掌握的依法可用于再分配的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土地大调整被禁止,土地小调整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故而,根据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实际情况,在条件适宜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以权代地”的“赋权”方式保障无地农民权益就成为一种新的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赋权”机制内在权利构成包括:粮食分配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股权、集体公益性岗位优先就业权、创业扶持权与养老保险权。其次,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赋权”机制内在权利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生存型权利层次;中层次——发展型权利层次;高层次——自我实现型权利层次。再次,构建无地农民“赋权”机制内在权利层次选择意愿因素指标体系。基于四川、重庆、湖北的834份外业调查问卷,选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受访者关于无地农民“赋权”机制内在权利层次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程度、职业、村庄有无债务负担对农民关于无地农民“赋权”机制权利层次选择意愿呈现正相关影响,而是否村组干部、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程度、村庄离市中心距离对农民关于无地农民“赋权”机制权利层次选择意愿呈现负相关影响。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琼 陈璐
基于河南省585份新型职业农民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持续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解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职业兴趣、职业信心、职业韧性、风险态度、代际传递意愿、技术获取、政府支持、社会保障以及市场预期10个因素对其持续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职业韧性和代际传递意愿是表层直接因素,风险态度、职业信心、技术获取和社会保障是中层间接因素,职业兴趣、市场预期、政府支持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占兵
在我国"农民荒"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对于分层次务农意愿如何选择?哪些因素影响该群体做出不同类型的选择?是文章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发现,务农动力、务农机会成本、文化歧视性压力和规模化经营障碍四个因素较为显著地影响了新生代农民的分层次务农意愿;基于经济理性的考虑,前两种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地域因素和政策扶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关键词:
农民荒 务农意愿 经济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海涛 陶然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文章以湖北省宜昌、随州及十堰三地调研数据为基础,以农民被征地意愿为因变量,通过分类决策树模型对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征地政策总体满意度为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最主要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TPB)构建农民关于无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策略的心理认知影响执行意愿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支配农民保障策略执行意愿的主观决策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构成行为态度,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2)上级影响与同伴影响化为主观规范,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3)便利条件与自我效能塑造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正向影响农民执行意愿。(4)在影响农民执行意愿的9个因素中,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的效应位居前列,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文春 李世平
利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不仅包括家庭政治面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等,还包括对土地征收后生活水平的预期、就业机会的预期以及社会治安条件的预期,这些都会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产生影响。
关键词:
被征地农民 意愿 陕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宏伟 杜芳 屈锡华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粮食安全,为了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厘清影响的诸多因素。文章从投资主体、培育内容、培育环境、培育方式和培育载体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对云南省洱源县农民的问卷调查验证了模型结果,在理论模型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金磊 贾金荣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蜜蜜 何可 颜廷武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民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5.94%的农民具有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作物秸秆资源化在认知与情感上的态度越积极、对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越高、受到技术推广员的影响越大、具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能够获得政府补贴的农民,其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越强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灵辉
根据现行法律政策及地方实践,结合进城农民分化引致的土地权利处置方式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土地权利让渡程度的不同,构建进城农民土地资产处置模式体系:土地保留、土地流转和土地退出,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作为城镇化主力军之一的农村大学生土地资产处置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毕业参加工作、已婚、在城市租房居住或者已购买住房、户口迁出、对未来土地价格预期越乐观、家庭收入越高、家乡所在地人均GDP越高、政府组建的专门负责土地退出机构的资金实力越雄厚和盈利能力越高,则农村大学生越倾向于部分或者完全让渡土地权利;家庭农业人口占比越高,则农村大学生越倾向于选择保留土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男
文章基于2011年6月中部四省12个县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和转入意愿都普遍较低,土地转入意愿更低。年龄越大、平原地区的农民越不希望转出土地,家离县城的距离越远、土地依赖性越低和试行了新农保的农民越希望转出土地;健康状况越差、土地依赖性越低的农民越不希望转入土地,职业为务农的农民更希望转入土地。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转入意愿 转出意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君英 张银 何蒲明
为推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自给能力的不断提高,需要对农民种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种粮投入、种粮环境等农民种粮意愿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粮食生产后劲不足,农业设备使用率低,农机培训与实际不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土地抛荒状况严重,这些问题影响粮食生产。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吸引人才投身农业,加强适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关键词:
种粮意愿 粮食安全 影响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利用农地整理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整体意愿、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分析农民参与评价农地整理项目的意愿,并对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受访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较高,超过八成;不同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受访农民参与评价意愿存在差别;农业劳动力数量、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评价的认知程度、政府对农民的规划设计意见的重视程度和政府对项目政策宣传的重视程度等4个变量显著影响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性别、是否村干部和是否党员等8个变量对农民参与评价的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改革现有项目评价制度,重视农民在项目各阶段评价中的作用,加大农民培训和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怡然
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农民工选择回老家的城市定居,城市化意愿强烈,县城和地级市等中等规模城市是农民工选择定居的主要城市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社会融入程度、来源地与定居地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举家外出打工、婚姻状况以及来源地发展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定居地的城乡选择意愿以及城市类型选择意愿。本文还发现,外出打工时间对农民工的定居地选择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静粉 吕德宏 冯春艳
采用陕西省827户从事种养殖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将二元Logistic和ISM模型结合,对农户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及其层次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贷款经历、耕地面积、生物资产价值、抵押品销售、政策认知、抵押率合适程度、抵押融资意义认知9个因素对农户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意愿影响显著并具有层次性,其中家庭耕地面积是最基础根源的影响因素,年龄、劳动力数量及生物资产价值是次基础影响因素,贷款经历、抵押品销售以及抵押率合适程度是中层影响因素,政策认知及抵押融资意义认知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