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5)
2023(7237)
2022(5852)
2021(5470)
2020(4313)
2019(9298)
2018(8973)
2017(17191)
2016(9400)
2015(10031)
2014(9736)
2013(9677)
2012(8690)
2011(7793)
2010(7675)
2009(6960)
2008(6994)
2007(6296)
2006(5533)
2005(5043)
作者
(26733)
(22382)
(22263)
(21731)
(14250)
(10817)
(9974)
(8498)
(8326)
(8090)
(7958)
(7573)
(7312)
(7300)
(7208)
(6935)
(6622)
(6533)
(6496)
(6442)
(5651)
(5605)
(5489)
(5180)
(5154)
(5097)
(5005)
(4767)
(4512)
(4485)
学科
(30937)
经济(30903)
管理(24453)
(24196)
(21689)
税收(20244)
(20077)
(19556)
企业(19556)
(13760)
方法(12273)
数学(10572)
数学方法(10421)
(9946)
中国(9121)
(8918)
(7693)
业经(7587)
(7349)
财务(7338)
财务管理(7326)
企业财务(7036)
农业(6711)
(6144)
银行(6133)
地方(5969)
(5849)
(5752)
金融(5751)
(5720)
机构
学院(126371)
大学(125099)
(47311)
经济(46271)
研究(45406)
管理(42608)
理学(36603)
理学院(36104)
管理学(35369)
管理学院(35126)
中国(34244)
(30612)
科学(29580)
(25696)
(23791)
财经(22710)
(22674)
研究所(21432)
(20626)
中心(20301)
(20081)
业大(18883)
农业(17804)
(16920)
财经大学(16896)
(16482)
(16448)
师范(16228)
北京(15932)
(15730)
基金
项目(86498)
科学(68060)
基金(63387)
研究(61361)
(57306)
国家(56881)
科学基金(47608)
社会(38944)
社会科(37010)
社会科学(36999)
(33161)
基金项目(33015)
自然(31080)
自然科(30388)
自然科学(30380)
自然科学基金(29851)
(28951)
教育(27525)
资助(25280)
编号(24274)
成果(20519)
重点(20387)
(18844)
(18832)
(18709)
(18364)
创新(17274)
课题(17020)
科研(16998)
国家社会(16855)
期刊
(51145)
经济(51145)
研究(42187)
学报(24556)
中国(24190)
(23680)
(20921)
科学(19969)
大学(17640)
学学(16879)
(15360)
(15198)
管理(14909)
农业(14041)
税务(13621)
教育(13257)
(11676)
金融(11676)
财经(10591)
经济研究(9181)
(8996)
技术(8632)
业经(8041)
(7094)
(6893)
问题(6636)
国际(6035)
(6013)
业大(6004)
财会(5872)
共检索到193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付春  
"无因性课税"原则主张课税并不羁绊于当事人行为的私法效力,只要该行为之法律后果构成税法课税对象,即产生纳税义务。而"实质性课税"原则坚持当事人行为之经济后果为其课税对象,当私法关系发生变化时,纳税义务取决于经济后果是否维系存在。为解决两原则因课税对象迥异造成的既定冲突,化解路径创新性引入民法学之债权行为与债务行为,构造一个自洽理论框架分析具体税种课税对象。经济属性应是税收构成要件的本质特征,依经济后果课税表征诸课税原则的基本意旨,两原则及其冲突化解路径统一于课税基础为经济后果这一前提,遂引致课税效果相同评判。退回多缴税款于企业属正当诉求,法院判决与税务机关决定不予退税之正确性亦不容置疑,修订《税收征管法》实现依法退税方为解决上述相悖困境的根本之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红梅  滕一良  郭明磊  
本文结合自然人税收征管的特点,以《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为视角,对现行《税收征管法》为基础构建的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提出修改完善建议,以期为未来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助力高质量税收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鹏峰  
国际税收征管互助日益成为国际税收法治的核心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然而,我国的国际税收征管协助规范仍游离在税收征管法体系之外,不利于税收法定原则的全面落实、国家税收管辖权的有效行使以及纳税人权利的充分保障。本文借鉴国际经验并立足本国实践,提出国际税收征管协助规范可通过专章原则性规定的方式融入税收征管法体系的建议,即在《税收征管法》增加"国际税收征管协助"专章,明确税收情报交换、税款征收协助、税务文书送达、相互协商程序等事项的一般原则及基本要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万甫  何小王  
本文概述了此次修订《税收征管法》的意义,并从适应税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纳税人权利保障、法律衔接等方面对未来的《税收征管法》进行了基本框定,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法律条文的修订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福来  
《税收征管法》在十多年的实施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进行,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行政强制法》实施后,对税收执法提出新的挑战,也需要对《税收征管法》的有关内容做出相应的修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88条规定了纳税争议特殊的救济路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发生纳税争议,实行复议前置;而行政复议的申请又有前提条件,纳税人须先行缴纳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相应的担保,才能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明确了解决纳税争议的路径,对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尤为重要。但这一规定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都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松  
修订《税收征管法》是税收立法中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修法要考虑目标的有限性,操作的实用性,体现税收征管改革的既定方向。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可以研讨的内容很多,本文从建立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出发,探讨了事先裁定、纳税申报修正、滞纳金、会计信息化核算软件的监管和证据规则五个具体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京津  
我国《税收征管法》即将进行第三次修订。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有效市场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市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契约基础,保护纳税人权利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价值观基础,关系契约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主体基础。为实现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必须在现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下、在征纳双方信任等关系规则的建立中修订《税收征管法》,强化该法的执行力度,并对其他法律法规制度进行配套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松  
本文对《税收征管法》在当前和今后的不同定位作出了明确判断,对修订该法过程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也指出了现行《税收征管法》的弊端,并再次论证了修法的必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公平与效率是税法两大基本原则,我国《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应遵循税法公平与效率原则。基于公平与效率目标修订《税收征管法》主要包括三方面:进一步转变税收理念,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加强依法治税,完善税收法律责任;健全基础制度,强化税源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勇  赖先云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快速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诉求加深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背景下,现行《税收征管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税收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进行适当的修订与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为实现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理念,将我国《税收征管法》修订的指导思想和税收程序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确立为建立现代税收征管制度,以适应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建设税收法治、提升直接税改革和顺应世界税收征管制度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次《税收征管法》修订的重点立法问题应当聚焦在健全涉税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纳税评定制度、完善税收强制制度、完善税收检查制度、修改逃税和漏税等税收法律责任制度,降低税收救济门槛上。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尤其应当完成好健全涉税信息管理制度、设立纳税评定制度和降低税收救济门槛等立法任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敖玉芳  
《税收征收管理法》于2001年修订后已实施近十五年,其传统的立法理念、立法宗旨、立法技术、征管理念、征管方式和征管体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该法的修订工作屡次纳入立法规划但未完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15年1月公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结合新的治国理念,顺应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制度和经验,从立法宗旨、理念、结构体系、内容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对《税收征管法》做了全面修订,立法技术和立法水平趋于成熟,注重法律体系相关立法的衔接和协调,加大了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征管制度的设置更加现代化。但是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与相关法律相衔接、细化特别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继敏  
《行政强制法》对税收强制提出了新要求,《税收征管法》对税收强制的规定与其不一致时,适用《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税收强制措施期限适用《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查封、扣押财产限于涉案财产,税务机关对查封、扣押财产承担保管责任并承担保管费用,不能指令纳税义务人保管,但可以允许纳税义务人使用查封、扣押财产。《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强制执行权的,由税务机关自行强制执行,没有赋予强制执行权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本文阐释了上述问题,以期对《税收征管法》的修订有所裨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维真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税收之债理论不仅在学界获得了普遍承认,在税收征管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如税收代位权、税收撤销权与税收优先权的引入。然而税收之债的理论核心不仅在于保障国家税收债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承认国家对税款仅享有请求权而非所有权从而实现对纳税人(债务人)权利的保障。时值《税收征管法》修订,其中关于税收滞纳金与税收利息、税收优先受偿权和委托代征等条款却存在税收债权的滥用之嫌。笔者认为,在税收之债理论下,税务机关在税务行政中虽可展现身份的多元化,但仍应遵循权力限制与权利保障的基本法治精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