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8)
2023(8970)
2022(8043)
2021(7781)
2020(6492)
2019(15191)
2018(15274)
2017(29491)
2016(16092)
2015(18203)
2014(18157)
2013(18035)
2012(16304)
2011(14580)
2010(14269)
2009(12805)
2008(12207)
2007(10361)
2006(8835)
2005(7491)
作者
(46089)
(37989)
(37816)
(36011)
(24247)
(18277)
(17134)
(15090)
(14509)
(13497)
(13253)
(12639)
(11916)
(11893)
(11728)
(11491)
(11454)
(11333)
(10748)
(10729)
(9459)
(9205)
(9137)
(8603)
(8523)
(8439)
(8387)
(8382)
(7603)
(7602)
学科
(61368)
经济(61303)
管理(45692)
(42835)
(35982)
企业(35982)
方法(31250)
数学(27129)
数学方法(26813)
(15826)
中国(14958)
(14656)
(14311)
业经(13343)
地方(12446)
理论(11031)
农业(10758)
(10582)
(10313)
贸易(10309)
技术(10224)
环境(10057)
(9991)
(9703)
财务(9644)
财务管理(9628)
(9389)
企业财务(9128)
教育(8946)
(8723)
机构
大学(224655)
学院(222350)
管理(93201)
(83129)
理学(81965)
经济(81195)
理学院(81057)
管理学(79512)
管理学院(79127)
研究(71947)
中国(51478)
(48026)
科学(47162)
(36528)
(35789)
业大(34932)
(34652)
研究所(33051)
中心(32426)
北京(30454)
财经(30285)
(30085)
(29894)
师范(29637)
(27598)
农业(27308)
(26690)
(25213)
师范大学(24172)
技术(23650)
基金
项目(161315)
科学(126305)
研究(117730)
基金(116584)
(101632)
国家(100804)
科学基金(86651)
社会(71720)
社会科(67838)
社会科学(67819)
基金项目(62948)
(62729)
自然(58125)
自然科(56720)
自然科学(56710)
自然科学基金(55664)
教育(53730)
(53407)
编号(48611)
资助(48233)
成果(38765)
重点(35584)
(35194)
(33675)
(33412)
课题(32897)
科研(31157)
创新(31058)
项目编号(30195)
教育部(29982)
期刊
(85800)
经济(85800)
研究(62958)
中国(37270)
学报(36099)
科学(33308)
管理(32481)
(30699)
大学(26885)
(25557)
教育(25553)
学学(25170)
农业(22304)
技术(19269)
(14682)
金融(14682)
业经(14360)
图书(13591)
财经(13414)
经济研究(13199)
理论(11966)
科技(11748)
实践(11319)
(11319)
(11187)
(11104)
问题(11104)
技术经济(10717)
资源(10581)
情报(10481)
共检索到306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恒彪   吉文翰   郭彩丽   邱小雷   姚霞   江冲亚   朱艳   曹卫星   程涛  
快速、准确地估测作物产量不仅有利于提前掌握粮食生产状况,而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快速、便捷、成本低等优势,还可同时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影像,因此在作物产量估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相关背景;其次对近二十年来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别从无人机平台、传感器、估产模型构建等方面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影响无人机遥感估产精度的因素、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无人机遥感估产的未来发展前景。本文为了解无人机遥感估产研究前沿、技术瓶颈、发展前景提供重要参考,为精确栽培、智慧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思佳  孙艳楠  李蒙  陈智文  
本文按照发展进程—过程方法—产生问题—提出对策的思路,论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类型识别方法和面积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阐明研制高光谱和超高光谱传感器是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发展动态;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优化和改进影像分类方法和面积提取方法,建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并与GIS和GPS技术集成应用,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永磊   周凯   申鑫   崔天翔   曹林  
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仍存在资源总体分布不均、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林业发展从注重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面对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和“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需求,迫切需要实现林木表型性状的精准监测,从而实现选育优异种质资源、缩短育种周期、提升林木抗逆性和木材品质等目标。传统的林木表型监测获取的样本少、效率低、精度差且有时还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制约了林木良种选育的效率和质量。缺乏高效精准的高通量表型信息采集方法与分析技术,已成为阻碍林木遗传分析、良种选育等的主要瓶颈之一。现代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智能、快速、精准地获取多尺度林木表型性状动态变化信息,对突破上述林木表型监测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无人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主被动遥感数据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智能分析算法,可精准提取多尺度林木表型性状,为揭示“基因—表型—环境”三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提供多时相定量数据保障,从而进一步实现优异种质资源筛选、精准栽培、识别和量化胁迫以及抗逆育种等目的。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林木表型监测中主要的无人机遥感传感器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木形态结构性状、生理功能性状和生化组分含量提取上的应用进展。最后,从林木表型性状多时相周期性动态监测、无人机多源表型性状数据整合、天空地不同平台遥感数据融合协同监测和林木表型多组学联合分析四方面对无人机林木表型监测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庆华  胡天宇  刘瑾  金时超  肖青  杨贵军  高显连  许强  谢品华  彭炽刚  闫利  
无人机是低空领域准确、灵活、高效获取多种类型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重要载体,无人机遥感技术在行业应用创新和管理部门科学决策之间构筑起信息沟通的关键桥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硬件设备、信息提取方法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其在国民经济主要行业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论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硬件研发进展,并指出轻小型、高精度、标准化与集成化是未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发展的总体趋势。其次,详细介绍了目前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应用在农业、林草业、电力、测绘、大气探测和地质灾害等行业的应用现状,指出实现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获取、融合、分析和提取的综合平台是未来轻小型无人机在民用领域行业应用创新的关键所在。最后,针对载荷与飞行平台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无人机组网作业、海量数据管理和信息自动化提取等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思考。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的普及化和标准化,将有助于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松  贺立源  黄魏  陈璇  张立志  
为克服样方代表性狭窄、误差大、需重复采样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地块窗口的估产模式,以行政村作为研究区域,利用QuickBird影像提取的地块区域作为窗口,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分别以玉米和花生为研究对象,在地块、区域2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在地块窗口支持下遥感估产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以地块为窗口的分类方法在大比例尺下作物的提取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单产间呈线性关系,且为显著正相关;地块窗口支持下,以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等方法,是一种比较适合我国地块破碎、种植类型复杂的南方地区的遥感估产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国  姜凯文  王勇  孙山林  杨明  李云  赵海盟  晏磊  
针对无人机在遥感遥测领域组网过程中存在的随机故障,进而导致无人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任一约束的及时响应缺失,将会影响任务总体结果或导致整个任务部分及完全失败的问题,论文提出无人机遥感组网冗余容错方法。该方法采用领航—跟随的无人机编队飞行模式,多台组网无人机稳定可靠完成指定的飞行任务,验证了冗余容错方法,解决了无人机遥感组网冗余容错技术中的有和无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斌  史云  吴文斌  段玉林  赵立成  
[目的]无人机遥感具有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并可同时获得光谱和空间信息,因此在农作物分类中备受研究者的青睐。与侧重于从高分辨率RGB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的分类方法不同,文章重点研究如何利用作物在光谱和空间维度上的联合特征尤其是作物高程特征,以实现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首先,我们进行研究区域选择和地面实际情况调查,用无人机遥感系统进行可见光影像采集;其次,确定研究区域内农作物分类类别,分别对可见光遥感影像进行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及纹理滤波;针对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特点,对两期DSM数据进行差值处理,获得差异数字表面模型数据(DDSM),提取作物高度信息,并根据农作物冠层特性对差异数字表面模型进行滤波处理;最后,进行特征优选及组合,使用SVM方法进行农作物分类。[结果]确定最优分类特征为RGB、红波段对比度、绿波段二阶矩、蓝波段方差、DDSM、DDSM方差、DDSM对比度,分类精度由71.86%提高到92.30%,验证了由DSM影像提取的空间特征可以提高农作物分类精度。[结论]该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及空间联合特征的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方法简单可行,设备成本低,在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样方调查领域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巧雅  余坤勇  邓洋波  刘健  范华栋  林同舟  
冠层高度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因子。传统的森林树高调查方法存在外业调查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无人机(UAV)的发展为快速估测森林树高提供了手段。以福建省闽清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Eco Drone-UA无人机遥感系统获取研究区遥感影像,利用Pix4D Mapper软件对航拍多光谱影像进行预处理,构建数字表面模型(DSM),利用1∶10 000地形图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基于DSM和DEM叠加相减得到树冠高度模型(CHM),实现杉木树高的提取。结果表明:植被指数和多光谱波段结合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有效识别真实树冠顶点;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能够实现杉木树高估测,相对误差最小值为0.81%,最大值为23.48%,标准误差为1.48 m,估测精度为90.8%。高程变化对树高估测精度有影响,根据高程大小排序的3组样木实测树高与提取树高的决定系数(R2)分别是0.97, 0.84和0.78,标准误差分别是0.67, 1.17和1.99 m,在高程较高区域树高估测精度明显高于高程相对较低区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达岁  阮思奇  胡青青  张金智  张亚昊  佃袁勇  胡春根  刘永忠  雷宏伟  周靖靖  
为快速准确地获取植株冠层氮素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大尺度的果园进行精准动态的管理,以宽行窄株小冠模式、宽行窄株篱壁模式和传统栽培模式3种栽培模式的120棵柑橘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冠层氮素含量并提取无人机遥感影像多光谱数据中的纹理指数和植被指数,运用随机森林算法(RF)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纹理指数以及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的柑橘冠层氮素反演模型,并比较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的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算法(BP)和RF的模型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在随机森林算法中,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比单独的植被指数或纹理指数更能准确预测柑橘冠层氮素含量;植被指数训练集R~2为0.710,测试集R~2为0.430;纹理指数训练集R~2为0.761,测试集R~2为0.349;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训练集R~2为0.775,测试集R~2为0.533。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在SVM算法训练集R~2为0.511,测试集R~2为0.371;BP神经网络训练集R~2为0.651,测试集R~2为0.204。用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的RF模型对3种栽培模式的柑橘园进行氮素反演,得到宽行窄株小冠模式的柑橘冠层平均氮素含量最高,其次为宽行窄株篱壁模式,传统栽培模式最低,氮素含量均值分别为31.33、30.20和27.82 mg/g。结合无人机遥感与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的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有效预测柑橘冠层氮素含量,可为大尺度柑橘果园定量施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丽  王进  蒋桂英  杨朋  孙蜀江  
【目的】揭示棉花产量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相关关系,建立棉花高光谱估算模型,促进高光谱技术在棉花长势监测和估产中应用。【方法】结合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对棉花各时期冠层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根据光谱曲线特征构建高光谱植被指数,基于棉花盛蕾期至吐絮后期7次地面光谱和产量测定,对光谱反射率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生育期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及短波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与产量间分别达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与显著负相关水平。根据棉花冠层光谱波形特征,利用植被红边波段560nm反射峰、670nm吸收谷、近红外波段890nm反射峰、980nm和1210nm两个弱水汽吸收谷、短波红外1650nm和2200nm反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利军  郭燕  贺佳  刘婷  张红利  程永政  杨秀忠  秦奋  王来刚  
[目的]以高分时序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数据,对冬小麦遥感估产方法及其精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章以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区,采用2019年4―5月份的GF-1C和GF-6 2 m PMS遥感影像提取了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并在地块单元控制下对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了修正和精度验证。其最优提取结果的修正阈值为0.93,地块单元内冬小麦总体分类精度为95.66%,Kappa系数为0.89。利用3月7日至5月20日6期GF-1 WFV遥感影像序列NDVI和RVI与冬小麦种植地块单元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得出各冬小麦种植地块单元内NDVI和RVI均值,通过分析冬小麦测产地块单元内均值植被指数与产量间的敏感性,提出一种组合均值植被指数的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构建方法,通过交叉验证法对不同的估产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由4个均值植被指数组合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最佳,决定系数为0.922 0,预测误差为40.96 g/m~2,预测精度为93.13%。通过该模型得出兰考县冬小麦平均产量为6 047.25 kg/hm~2,较201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冬小麦平均单产6 001 kg/hm~2有所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内和地块外冬小麦总产量分别为2.76亿kg和4 650万kg。[结论]该方法实现了冬小麦估产结果以像元为单位向以地块单元为单位的转变,解决了模型构建时光谱信息与实测产量间对应问题,为利用国产高分卫星进行县域地块尺度遥感单产精准化估算提供了方法支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艳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总署(NOAA)卫星空间覆盖度宽,运行周期短,资料获取时次多的特点,通过地面光谱观测寻求玉米遥感估产最佳时相期,经过对RVI理论推导得出f值,在RVI混合象元中提取玉米长势信息,建立了河北省空间玉米遥感估产模式。经过三年的预报结果检验,误差小于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丰华  张鸿刚  金忠煜  白驹驰  郭忠辉  许童羽  
近几年,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稻理化参量反演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水稻田块尺度遥感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深入分析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水稻农学理化参量(指在农业领域中可确定某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参量)反演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水稻无人机遥感未来发展趋势。综述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反演生化组分含量、结构参量、生产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其中生化组分含量的反演研究主要集中在氮素和叶绿素方向且目前仍然以数据驱动的方法为主,例如用于反演氮素的窄波段植被指数NDRE,通过对极限学习机与偏最小二乘回归耦合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反演等,而基于物理模型的反演方法较少;结构参量的反演研究主要包括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方法有用于反演叶面积指数的辐射传输机理模型PROSAIL,用于反演生物量的基于冠层光谱特征的优化高斯过程回归方法;生产力的遥感重点在水稻的产量估算、病害和倒伏检测,方法有用于水稻估算的利用RGB影像使用K-Means与核相关滤波算法融合。对无人机遥感平台、设备、方法进行了总结,梳理近10年水稻农学理化参量无人机遥感反演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最后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水稻无人机定量遥感讨论分析与展望,以期为今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稻定量遥感研究中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明兰  张力小  王强  
行道树具有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作用。虽然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能够提取行道树信息,但其工作量大、成本高。无人机具有飞行成本低、数据分辨率高、外业周期短、机动灵活等优点,根据行道树分布灵活设计航线,可显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文章利用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采集并制作的DEM、DSM与DOM,基于邻域最高过滤法提取了行道树信息,并将提取结果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邻域最高过滤法测量行道树单株树高的平均误差为4.94,株数提取率也达到95%以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发伟  
国家对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结合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发展实践,对拓展无人机摄影测量与遥感产业领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