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
2023(1880)
2022(1659)
2021(1606)
2020(1232)
2019(2723)
2018(2585)
2017(4543)
2016(2514)
2015(2676)
2014(2684)
2013(2662)
2012(2445)
2011(2246)
2010(2143)
2009(2073)
2008(2026)
2007(1680)
2006(1546)
2005(1463)
作者
(7222)
(6184)
(6127)
(5714)
(4060)
(3039)
(2656)
(2375)
(2192)
(2166)
(2164)
(2161)
(2057)
(1956)
(1921)
(1884)
(1799)
(1756)
(1744)
(1705)
(1480)
(1458)
(1432)
(1406)
(1367)
(1361)
(1353)
(1349)
(1241)
(1214)
学科
(9222)
经济(9204)
(6297)
管理(5492)
(5021)
企业(5021)
地方(3411)
(3243)
方法(3116)
中国(3018)
(2896)
数学(2665)
数学方法(2592)
业经(2185)
农业(2182)
(2086)
(1921)
地方经济(1853)
教育(1558)
(1506)
理论(1485)
(1285)
贸易(1282)
问题(1275)
(1234)
银行(1228)
(1225)
(1223)
(1207)
(1201)
机构
大学(35651)
学院(34778)
研究(13628)
(12064)
经济(11769)
管理(11720)
理学(10147)
理学院(9927)
管理学(9698)
管理学院(9625)
中国(9401)
科学(8615)
(7747)
(6792)
(6305)
研究所(6269)
(6161)
师范(6098)
中心(6083)
(5892)
(5760)
业大(5145)
师范大学(5091)
农业(4876)
(4799)
北京(4633)
(4579)
财经(4474)
(4100)
(4065)
基金
项目(24785)
科学(19644)
基金(18342)
研究(17575)
(16397)
国家(16176)
科学基金(13637)
社会(11579)
社会科(10814)
社会科学(10812)
基金项目(9589)
(9248)
自然(8924)
自然科(8744)
自然科学(8739)
自然科学基金(8593)
教育(8577)
(8257)
资助(7000)
编号(6876)
成果(6127)
重点(5841)
(5605)
(5202)
课题(5107)
(4928)
教育部(4893)
国家社会(4757)
创新(4602)
大学(4545)
期刊
(14240)
经济(14240)
研究(10769)
中国(8326)
学报(7112)
科学(6424)
(6154)
教育(5323)
大学(5317)
学学(5010)
管理(4972)
(4547)
农业(3971)
(2759)
金融(2759)
技术(2610)
(2476)
财经(2379)
(2331)
(2127)
业经(2051)
资源(2020)
经济研究(2004)
业大(1972)
问题(1956)
社会(1891)
(1796)
科技(1611)
社会科(1600)
社会科学(1600)
共检索到5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达忠  
三撬人是因清代清水江流域山地开发而由湖南靖州锹里地区迁徙至黔东南黎平、锦屏两县交界区域的边缘族群。三撬人的迁徙落寨和族际居住隔离模式,既是这一区域间资源竞争中必然结成的合作、区分、对抗的一种物质化的隐喻形式,也是其族群生存必然采取的一种文化保护和文化表达形式。多族群共生环境中的族际居住隔离模式,既是族群边界区分的一种形式,也是建构族群认同的一种必然形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凌华  王卓  
构建多民族和谐共存的良好格局需要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民族人口资料,以334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的聚居隔离指数为研究对象,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002010年族际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族际居住隔离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稳定,中西部交界高冷偏僻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度较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度较低;局部地区的族际居住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新疆北部、黑龙江北部、福建南部与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族际居住隔离增强,长江三角洲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华  
种族居住隔离已深深扎根于美国城市生活中 ,许多美国主要大都市区的城市中心 ,至今都保持着高度的居住隔离。本文介绍了这种居住隔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并指出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住房业、银行业和私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居住隔离对黑人的生活质量和文化产生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同凯  冯琳  
Lanten人是老挝众多族群中的一员,主要生活在老挝北部山区。从族源上看,老挝Lanten人的根在中国南方,其民间保留完好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语言以及日历即是最好的佐证。而且,老挝的Lanten人迄今依旧在学习和使用汉字,记录家谱、宗教仪式经文和治病的药方,甚至用来书写信件。关于老挝Lanten人及其族源与历史传说方面的文献记载不多,有关Lanten人的信息,人们更多是从老挝官方的旅游广告或宣传上获知的。本研究拟通过考察散见于民间的经书、家谱或口碑故事等,探究其族源及迁徙历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智明  谢耀龙  
禁风节是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瑶族独特的节日,成因与瑶族"飘洋过海"的苦难迁徙历史记忆、对风的自然崇拜和遭受风灾的现实根源有关。其从瑶族禁忌到多民族共同参与的会期和节日的历史演变是不同群体文化互动的结果,体现出族群迁徙流动对区域文化建构的影响。禁风节的生成是南岭走廊上民族关系和文化形态演变的一个缩影,也是人类学关于"流动"研究的典型案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曹丹  
这是一篇关于三代会计人的故事。平凡的青春,因为有爱,便璀璨似阳光下晶莹的水珠,虽然普通而简单,却能折射出感人的光芒。母亲:青春的期望母亲退休前是一所学校的出纳。对于职业,让她引以为傲的是,直到退休,她经手的业务从未出过一点儿差错。母亲是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清华  张广胜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从社会排斥角度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居住隔离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居住隔离程度越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越低,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和在大型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中更为明显。居住隔离通过影响城镇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间接影响个体城镇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适应状况,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解决人口半城镇化问题和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提供重要政策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婷玉  
作为福建地区重要民族之一,畲族的族群变迁史,不仅关系着畲族本身的历史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东南地区各族群相伴相生的历史进程。畲族的族群起源和迁徙又是其中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前辈研究颇著,"畲为越后说""畲为武陵蛮"等不同观点争议不断。本研究试图从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一方面从畲民历史上游耕的生产方式入手,讨论其族群特性,对史书记载中不同时期"畲"的族群做出辨析。另一方面,在对畲民族谱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追寻到其最初迁入福建东部(现主要聚居区)的原因,是宋元战争中的"畲军"编入屯田,以及明初闽东卫所屯田的设立。宋元时期的"畲军""畲寇"是史料记载中最早明确出现对"畲"的族群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家昕  
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同时分析、呈现了村落社会山神信仰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认为民俗文化生命力来源于生活世界,并同时就是生活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社区的邻里空间正由过去的平均走向分异,日益加大的居住隔离现象是这种趋势的一种体现,随着城市转型中房地产市场的成熟,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成为城市中邻里空间最重要的分异元素。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类别往往成了一种以居住地点来暗示其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一种微妙的表达方式。邻里效应对于家庭主体的邻里选择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影响了家庭对邻居和居住地点的选择,而邻里选择行为也必将影响到总体的邻里结构和社区景观。居住隔离正在改变着城市的居住形态。以迁居方式进行的居住空间筛选过程增加了居住隔离的程度。基于邻里选择的城市社区空间的重构是在对城市社区空间本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邻里空间秩序的再造,它是通过"城市转型"的概念来构建的,是一种持续性的、多样化的空间重组过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倩  张文忠  余建辉  曹靖  党云晓  
利用北京2009年大规模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以各街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收入状况将调查人群划分成贫困家庭、工薪家庭和富裕家庭。采用隔离指数分析方法,研究北京47个街区3类家庭的居住隔离空间分布状况,运用聚类分析法对隔离度值分类,提取出14个居住隔离显著的区域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三环以内无居住隔离显著区域,居住隔离现象从四环以外开始显著;富裕人群聚集区内居民学历和工作职位都相对较高,大多拥有自购商品房,而贫困人群聚集区内居民学历和工作职位都较低,一般居住在经济适用房和破旧民宅中;贫困、富裕人群聚集区域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占用比例差异很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得义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历史较短,残疾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尚现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也没有完全赶上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与国际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并没有完全兼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影响了残疾高职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就业潜能,进而影响其生存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由此,进一步加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构建"残健合一、共同发展、有限隔离、无限融合"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建衡  欧阳琳  
鸟类的迁徙如同鱼类之洄游、昆虫之迁飞、哺乳动物之迁移,是随着季节变化而进行的、方向路线比较固定的、有规律的一种长距离迁居活动。其迁徙活动是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行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敌、体能、气温等,而且人类有意或无意活动的破坏,也给鸟类的迁徙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及伤害,甚至对某些鸟类种属的存续产生了威胁。从全球范围来看,每年大概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大规模的洲际迁徙,目前公认的洲际迁徙线路有八条,其中三条是经过我国的。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文荣  段瑶  
文章将居住隔离理论视角引入农民工居住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和长三角地区七城市劳工调查数据农民工子样本的分析,揭示了外来农民工在流入地城市"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分布状态。文章从结构和行动两个维度探讨了这一居住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全景呈现了城市亚文化区域作为居住隔离的社会后果及其内部特征。最后还对杭州市三位一体的外来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做了重点介绍,希冀有所启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国辉  王媛  
"三期叠加"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及承担比例呈上升态势,非系统性风险由经济上行期的正态分布演变为行业、企业间的差异化分布,导致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与规模扩张的正相关关系,表外业务发展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对此,商业银行应通过调整最优信贷规模、调整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方式、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发展互联网金融等途径进行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