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3)
- 2023(15246)
- 2022(13226)
- 2021(12625)
- 2020(10378)
- 2019(23780)
- 2018(23898)
- 2017(45276)
- 2016(24915)
- 2015(27867)
- 2014(27728)
- 2013(26763)
- 2012(24510)
- 2011(21783)
- 2010(21658)
- 2009(20086)
- 2008(19113)
- 2007(16452)
- 2006(14332)
- 2005(12155)
- 学科
- 济(91045)
- 经济(90925)
- 管理(69723)
- 业(63783)
- 企(54014)
- 企业(54014)
- 方法(40571)
- 数学(33198)
- 数学方法(32776)
- 农(25773)
- 财(24475)
- 中国(23778)
- 学(23035)
- 业经(21859)
- 地方(19456)
- 理论(19409)
- 制(17699)
- 农业(17194)
- 务(15916)
- 财务(15838)
- 财务管理(15812)
- 和(15742)
- 贸(15632)
- 贸易(15621)
- 易(15088)
- 企业财务(14921)
- 环境(14595)
- 银(14016)
- 技术(14009)
- 银行(13974)
- 机构
- 学院(339185)
- 大学(338210)
- 管理(132617)
- 济(124571)
- 经济(121567)
- 理学(114817)
- 理学院(113481)
- 管理学(111399)
- 研究(110985)
- 管理学院(110804)
- 中国(82261)
- 京(72642)
- 科学(71717)
- 财(58871)
- 所(55116)
- 农(54865)
- 业大(51455)
- 研究所(50520)
- 中心(50446)
- 江(49533)
- 范(48269)
- 师范(47803)
- 财经(47214)
- 北京(45428)
- 农业(43142)
- 经(42754)
- 院(41157)
- 州(40727)
- 师范大学(38530)
- 技术(37270)
- 基金
- 项目(235609)
- 科学(184295)
- 研究(174413)
- 基金(168333)
- 家(146619)
- 国家(145374)
- 科学基金(124555)
- 社会(107106)
- 社会科(101090)
- 社会科学(101067)
- 省(93254)
- 基金项目(90292)
- 自然(81529)
- 教育(80475)
- 自然科(79532)
- 自然科学(79515)
- 划(78393)
- 自然科学基金(78056)
- 编号(73327)
- 资助(68270)
- 成果(59319)
- 重点(52734)
- 部(50847)
- 课题(50366)
- 发(50266)
- 创(48972)
- 创新(45511)
- 科研(44901)
- 项目编号(44850)
- 大学(43679)
- 期刊
- 济(138951)
- 经济(138951)
- 研究(96319)
- 中国(64564)
- 学报(54586)
- 科学(50292)
- 农(49629)
- 管理(46512)
- 财(45433)
- 教育(43308)
- 大学(40805)
- 学学(38133)
- 农业(34442)
- 技术(28669)
- 融(24861)
- 金融(24861)
- 业经(24771)
- 财经(21811)
- 经济研究(21465)
- 图书(19262)
- 经(18685)
- 问题(18036)
- 业(17349)
- 版(16404)
- 科技(16288)
- 资源(15684)
- 理论(15573)
- 现代(14765)
- 商业(14701)
- 技术经济(14432)
共检索到48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张蔼恒
旅游情景下游客和东道主的主客关系研究成果颇丰,但对于东道主内部族群之间的交往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导致目的地东道主内部族群多样化,文章以阳朔东道主为研究对象,以Barth的边界理论为指导,通过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东道主内部族群及其边界进行探讨,旨在拓展Barth边界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反思目前以东道主同质性为前提的主客关系研究。研究发现,东道主内部各群体间存在边界,其产生和维持的原因主要包括流动性、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和旅游业态系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永德 白丽明 苏振
缺乏合理测量方式,单纯依靠文脉分析是制约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的最大瓶颈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本文借鉴艾特纳与瑞奇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结构法与非结构法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提出定性与定量测量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系统方法与步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昀 保继刚
文章对社区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阳朔进行历时性的案例研究,探讨目的地层面培育本地居民成长为旅游精英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目的地首先需要预留足够的旅游参与期,让本地居民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介入旅游经营,在参与中成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计能力;(2)发挥散客市场的引导教育和外来精英的良性示范作用,能够促进本地旅游从业者商业意识的现代化和经营技能的提升;(3)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适时引导是培育本地旅游精英的重要保障,要谨慎取舍招商引资,让本地居民成为旅游经营的主体,有助于实现地方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控制权,避免被外来资本边缘化。研究认为,培育本地旅游精英对于目的地实现社区控制和规范管理具有积极影响,并且从旅游发展的起始阶段就要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鲜荣 黄松山
该研究从东道主凝视的视角着重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中西方背包游客的不同认知,强调东道主在主客交往时及其对游客的认知有其自身观点,且该立场深受中西方文化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影响。研究以丽江为案例点,发现丽江当地居民认为背包旅游者群体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烙印。国内背包游客群体大多不被认同,更多情况下只被认为是在追随西方背包旅游者。在旅游行为上,西方背包游客相对强烈的探险意识以及对当地传统文化原真体验的追求令目的地居民肃然起敬,从而被认为是真正的背包旅游者。而国内背包游客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常被当地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龙飞 陈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阳朔为例,通过分析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机遇,提出发展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要加强行业管理与环境整治,分类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凸显地方特色,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等。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对策 阳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黎丝
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关系着旅游目的地能否在良好的状态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影响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利益,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自然状态下各个阶段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及延长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对策。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熵 旅游目的地 生命周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炳义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涌现,并且作为营销工具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微博的特点和旅游营销有很多的契合之处,符合旅游目的地营销目标市场的特性。利用微博开展营销,加大了信息的覆盖率,不仅费用很低,且互动性明显增强,更加方便交流,提高了营销的效率。但是,微博营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成功地运用这把双刃剑,借此来促进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整体升级,需要总结有关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的探索和实践,引进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病毒式营销和事件营销等先进的营销理念,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微博营销运作的方法和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志强 樊玲玲
全域旅游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为出发点,以福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对象,探讨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现有福建省全域示范区在空间结构上具备极核型-点轴型的阶段性特征,并有向网络型发展的趋势,各示范区根据国内现有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可选择龙头景区带动型、特色资源驱动型、全域景区发展型、城市全域辐射型、产业深度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适应性发展,进一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标准建构来提升优化全域旅游发展。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目的地 发展路径 福建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梅 陆林
涉入是消费行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文章基于游客涉入对桂林、阳朔入境旅游者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征和态度差异。聚类分析将入境旅游者分为4种类型:中等涉入型、低涉入型、高涉入型和低风险可能型。这些类型旅游者在大多数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和旅行行为特征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所属文化群体、信息来源数量、主客交往偏好、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游客涉入 旅游者分类 入境旅游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安周 白凯 卫海燕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锦源 孙九霞 王思雅
凝视理论自其诞生之初便伴随着权力的审视与规训,旅游凝视也同样如此。在旅游主客之间的权力关系中,游客通常被视为优势权力者,然而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东道主同样具有凝视游客的权力。文章从东道主凝视的角度出发,选取雄安新区W村作为案例地,揭示游客与东道主之间权力关系及其转变过程,发现东道主为制衡游客权力、保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4种方案:隐晦抵抗、公开抵抗、合作和消极一致。研究发现,通常被认为处于权力低位的东道主也具有使游客按照其预期方式行事的手段,从而促进主客平衡和良性互动的实现,还创造性地提出游客凝视与东道主凝视相互影响的理论框架。为最大限度保护主客双方利益,应自上而下调整乡村旅游场域中的权力分配,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曲颖 周曦
"记忆"效应和"说服"效应是口号设计的两大核心诉求,但当前研究多基于其中某单一视角来确立口号指导原则。为探究这一做法的科学性,本文以国内海滨旅游目的地口号为素材,关注八条重要口号特点,探究这些特点(整体上和品牌熟悉调节下)在"记忆"效应(口号识别)和"说服"效应(目的地访问意愿)上的表现情况。研究发现:整体上,"使用修饰性词语"和"包含目的地名称"兼具记忆和说服的双驱动功效;但"品牌熟悉"显著调节了诸多口号特点的作用效度以及这两个变量的双驱动功效。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包括:当前学界对口号的单一效应研究范式及相关口号特点效应的认识存在缺陷;熟悉和不熟悉品牌的口号在实现设计的双驱动功效上形成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文艺
因地域范围较小以及资金和服务设施的有限性,旅游小城镇呈现出以小城镇中心区为旅游活动集中地和形象重点展示地的特点,中心区成为旅游小城镇不可或缺的表现空间。意象是检验空间品质的有效方法,可以考察中心区空间整体性之问题。依托我国小城镇的历史背景,线形街道和点状公共空间是大多数小城镇中心区空间意象的主导元素。阳朔县城关镇意象性个案调查显示:中心区目前存在空间感知的断裂点,应以建立统一、连续而富有本地节奏特色的小城镇中心区为目标进行空间整合,以进一步促进小城镇与旅游的相互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中心区 意象 西街 空间整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敏 陈晓欣 林银斌 朱竑
基于体育赛事打造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已被证明有效,并成为多地营销策略的共同选择,但有关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体验的促进机制缺乏关注。文章以广州国际马拉松为例,采用凯利方格法探究受众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元素的感知体验情况的异同,讨论不同受众群体基于赛事产生的旅游地品牌体验,探索通过体育赛事体验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赛事中所展示的特色景观及其背后体现的文化精神、贴近日常生活经验的场景以及不同身份群体的参与和互动是受众群体所关注的旅游目的地要素;(2)群体的品牌体验是多重维度交互的结果,由于赛事参与程度和体验视角的不同,体验结果也有所差异:非跑者将赛事情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生成了对赛事的正负面兼具的情绪,而跑者通过“具身—认知”过程,生成了更积极正面和影响持久的多维度体验;(3)赛事体验结果将对参与者的后续行为结果产生影响,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中,地方品牌获得持续更新。最后鉴于不同身份群体的感知差异,对赛事推广时针对不同群体施行差异化战略提供简要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力
文章基于认同理论,采用准实验设计研究方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了名人认同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名人感知形象对旅游者名人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名人认同对旅游者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名人感知形象对旅游者目的地态度既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又通过名人认同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名人感知形象对旅游者旅游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目的地态度和名人认同两条路径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名人代言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名人代言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助于澄清名人代言影响消费者态度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