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7)
2023(18932)
2022(16345)
2021(14949)
2020(12641)
2019(28835)
2018(28425)
2017(54546)
2016(29481)
2015(33207)
2014(33164)
2013(32607)
2012(30537)
2011(27634)
2010(27537)
2009(25296)
2008(24479)
2007(21505)
2006(19048)
2005(16916)
作者
(87849)
(73295)
(72723)
(69149)
(46796)
(35180)
(33068)
(28714)
(27846)
(26207)
(24913)
(24786)
(23544)
(23103)
(22823)
(22697)
(21823)
(21527)
(20996)
(20995)
(18278)
(18197)
(17858)
(16880)
(16501)
(16275)
(16263)
(16006)
(14956)
(14553)
学科
(135711)
经济(135579)
管理(81582)
(77490)
(63579)
企业(63579)
方法(57155)
数学(49243)
数学方法(48657)
中国(35384)
(32925)
地方(31274)
(29344)
(29027)
业经(28908)
农业(22641)
(21610)
贸易(21596)
(21462)
(20795)
理论(20460)
(19642)
环境(19341)
(18954)
金融(18952)
(18722)
银行(18653)
技术(18644)
(17900)
(17720)
机构
大学(424841)
学院(422689)
(173845)
经济(170220)
管理(161827)
研究(149215)
理学(139776)
理学院(138152)
管理学(135575)
管理学院(134844)
中国(109858)
科学(93700)
(90985)
(77607)
(76152)
(74626)
研究所(69463)
中心(66854)
业大(65472)
(62919)
财经(62123)
农业(58742)
北京(57470)
(56513)
(56325)
师范(55631)
(54153)
经济学(53104)
(50572)
经济学院(47576)
基金
项目(288778)
科学(226534)
基金(209466)
研究(206694)
(184368)
国家(182824)
科学基金(156098)
社会(130253)
社会科(123445)
社会科学(123414)
(113546)
基金项目(110332)
自然(102910)
自然科(100533)
自然科学(100506)
自然科学基金(98710)
(95841)
教育(95324)
资助(87184)
编号(82734)
成果(66973)
重点(65380)
(64572)
(63225)
(59691)
课题(58031)
创新(55776)
科研(55665)
教育部(53991)
国家社会(53667)
期刊
(194799)
经济(194799)
研究(126553)
中国(83345)
学报(72355)
(67805)
科学(65120)
管理(61403)
(58025)
大学(54214)
学学(51242)
教育(46897)
农业(46609)
技术(37742)
(37231)
金融(37231)
经济研究(31958)
财经(31091)
业经(30862)
(26702)
问题(24814)
(24188)
图书(21522)
技术经济(21400)
(20074)
科技(20000)
统计(19565)
理论(19271)
商业(18810)
(18657)
共检索到631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楠  林友宏  
本文利用我国省际经济数据,考察了省际族群文化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投资率、人力资本等)后,以DNA和姓氏基因距离度量的族群文化差异对当前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强的解释力,即两省之间的族群文化差异越大,人均GDP的差异也将随之增大。以明代姓氏基因距离作为当前文化差异的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肯定了文化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因果作用。最后,机制分析表明:族群文化差异对以市场化指数衡量的制度差异有显著影响,并且对省际贸易有着阻碍作用;制度和贸易途径被证明是族群文化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替代变量,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从与董事长姓氏相同这一近乎天然的亲切感及其以宗族传承、姓氏光大为价值观基础的人士作为董事履职行为及效果分析入手,探讨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路径,使用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上市公司董事会中与董事长同姓的董事会成员比例越高,公司的营销费用率和应收账款率越低。二是姓氏文化的治理效能在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姓氏文化对家族企业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强;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姓氏文化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的治理效能更强。三是在"小姓氏"人士担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中,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更加显著。四是姓氏文化的治理价值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仅并未受到弱化,反而得以强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拉近距离、增强信任、降低沟通成本,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第二,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对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要给予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交互影响,通过公司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交互效应,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职嘉男  陈前恒  
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一个独特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姓氏对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庄中的个人大姓身份并不能显著地增加农村居民的幸福感;用反映冲突强度的族群极化指数测量的村庄宗族异质性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为了不减少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当下开展的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行动应当谨慎进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孟亚强  
本文通过采用两种生产边界方法将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8个城市1990~2005年的劳动平均GDP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然后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这4个因素的收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效率改善是其中唯一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而且其收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差异有先拉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缩小的效果还很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以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金融的影响是目前公司治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中国姓氏文化,剖析了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代理变量,借助于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姓氏文化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但这一治理效应因产权性质,是否家族企业及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姓氏文化的治理职能随着姓氏人口规模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推进而得以强化。本文剖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完善了文化治理的视角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证实了传统文化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婷; 吴建军;  
本文采用141个国家和地区1998-2011年音乐产品的贸易数据,运用非参数估计和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即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文化产品进口来源比较单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进口多样性将增加。但超过32000美元这一门槛值后,进口来源会再度集中。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其消费会经历体验阶段、学习和选择阶段、被动接受阶段。基于此,要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首先应选择处于体验阶段以及学习和选择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目标,制定贸易鼓励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在此类国家的接受程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婷  吴建军  
本文采用141个国家和地区1998-2011年音乐产品的贸易数据,运用非参数估计和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即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文化产品进口来源比较单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进口多样性将增加。但超过32000美元这一门槛值后,进口来源会再度集中。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其消费会经历体验阶段、学习和选择阶段、被动接受阶段。基于此,要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首先应选择处于体验阶段以及学习和选择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目标,制定贸易鼓励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在此类国家的接受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平  吴晓丹  闫佳  
基于关系网络研究,从城市化、现代化与浓厚宗族特征交汇的城中村集体经济中的董监高联结出发,分析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网络是否有助于信息与资源传播并引入姓氏集中度作为城中村宗族结构考察其作用机制。以深圳市87家股份合作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随着组织网络总规模的扩大,城中村集体经济的股民可获得更多合作收益。在董事、监事和高管三类成员网络中,只有高管网络会显著影响集体经济股民分红,其他两者的影响并不显著。(2)董事网络宗族特征明显,与姓氏集中度存在替代性作用,而高管和监事网络受宗族特征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臧新  林竹  邵军  
文化产业是一种高能低耗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体现一国"软实力"的核心力量;作为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文化贸易日益彰显其特有的战略性和重要性。本文选取1996-2009年中国核心文化商品的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文化亲近、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变量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及贸易对象国的GDP、人均GDP、文化距离、语言同一性、贸易条件等因素对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文化距离及是否使用同一种语言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最大;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立  凌文辁  
目前国内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对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的差异的实证研究很少。在实际企业管理中,有必要对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企业的文化作一差异分析,以对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三者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技术进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问题,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战略,并由此提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志刚  王青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对江苏和江西两省的实证分析 ,提出并验证了教育发展所引起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主要有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教育总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不同教育层次发展的侧重差异所引起的结构效应。最后 ,对今后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自杰  张雪峰  
文化差异是影响合资企业绩效的重要原因。现有的研究大多检验文化差异对绩效的直接影响,本文试图探索文化差异与绩效间接影响的行为过程。基于对106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国家文化差异对绩效有正相关关系,组织文化差异与绩效负相关。信任程度能够加强国家文化差异对绩效的正向影响,沟通会减弱组织文化差异对绩效的负向影响。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晓玲  仲云云  郭轶群  
当前有关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中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利用TOPSIS方法,选取GDP、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等10项综合经济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市在1997-2007年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并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表现为省际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地带间差异以及东部地带内差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存在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变动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艳  徐建华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介绍了吉尼系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In 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 ,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 ,得出的结论如下 :(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 (2 ) 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R/S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 2 0年内将继续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