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3)
2023(6353)
2022(5148)
2021(4588)
2020(3644)
2019(7947)
2018(7524)
2017(13684)
2016(7463)
2015(7898)
2014(7362)
2013(7349)
2012(6581)
2011(5878)
2010(5975)
2009(6074)
2008(4784)
2007(3901)
2006(3263)
2005(2699)
作者
(23596)
(19817)
(19738)
(18444)
(12426)
(9733)
(8672)
(7843)
(7538)
(6860)
(6729)
(6501)
(6275)
(6164)
(6038)
(6028)
(6021)
(5821)
(5694)
(5631)
(5095)
(4796)
(4584)
(4523)
(4436)
(4318)
(4176)
(4137)
(4095)
(3921)
学科
(31068)
经济(31032)
(21016)
管理(20754)
(15691)
企业(15691)
方法(15192)
数学(14118)
数学方法(14011)
(10861)
农业(7840)
(7756)
业经(7726)
中国(7718)
(7376)
贸易(7375)
(7234)
(6009)
(5306)
金融(5305)
技术(4884)
(4842)
财务(4837)
财务管理(4833)
环境(4665)
地方(4646)
(4645)
企业财务(4625)
银行(4608)
(4600)
机构
大学(108125)
学院(107596)
(45363)
经济(44748)
管理(41572)
理学(37547)
理学院(37149)
研究(36614)
管理学(36385)
管理学院(36232)
(27333)
中国(27139)
科学(24892)
业大(22462)
农业(22150)
(21351)
(19078)
(18254)
研究所(17969)
中心(16535)
财经(15592)
农业大学(15488)
(14470)
经济学(14444)
(14083)
经济学院(13366)
(13067)
北京(12612)
经济管理(12336)
(11946)
基金
项目(82176)
科学(64447)
基金(62078)
(57402)
国家(56937)
研究(51926)
科学基金(48174)
社会(35749)
社会科(34054)
社会科学(34045)
基金项目(33609)
自然(33374)
自然科(32677)
自然科学(32665)
自然科学基金(32113)
(31558)
(27182)
资助(24340)
教育(23252)
重点(18542)
编号(18439)
(17882)
(17411)
计划(17292)
(16773)
科研(16760)
创新(16355)
国家社会(15786)
(15579)
科技(15035)
期刊
(41353)
经济(41353)
学报(24995)
研究(24866)
(23854)
科学(20757)
中国(19179)
大学(18135)
学学(17783)
农业(16468)
管理(12960)
(12657)
(8590)
(8543)
金融(8543)
经济研究(7912)
业大(7859)
业经(7838)
财经(7388)
农业大学(6899)
(6879)
技术(6393)
(6319)
科技(5901)
问题(5857)
资源(5629)
商业(5479)
统计(5046)
(4982)
技术经济(4887)
共检索到14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刚   孙松林  
为了解旋耕机组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拖拉机系统竖向平面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东方红MG654型拖拉机悬挂2BYL–4型油菜旋耕机组系统进行振动仿真,以获得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空气弹簧气压值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旋耕机组处于运输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6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629m/s~2;当旋耕机组处于作业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2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520m/s~2;这表明通过改变座椅空气弹簧气压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减小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可改善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在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座椅非线性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6.40%。由此可见,建立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合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刚   孙松林  
为了解旋耕机组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拖拉机系统竖向平面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东方红MG654型拖拉机悬挂2BYL–4型油菜旋耕机组系统进行振动仿真,以获得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空气弹簧气压值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旋耕机组处于运输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6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629m/s~2;当旋耕机组处于作业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2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520m/s~2;这表明通过改变座椅空气弹簧气压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减小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可改善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在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座椅非线性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6.40%。由此可见,建立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合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敏通  杨青  陈军  
【目的】研究设计拖拉机整车振动测试系统,为拖拉机整车振动特性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基于DaqLab/2005数据采集装置、LC0201信号调理器、传感器和计算机等,设计拖拉机整车振动信号采集部分;根据振动信号分析处理要求,基于MATLAB,应用频谱分析、小波分析、非线性振动的混沌分析等理论,设计振动信号分析处理部分。【结果】信号采集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获得拖拉机在不同行驶速度和不同激振频率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振动信号分析处理部分可以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及相关分析、频谱分析和非线性信号的混沌分析等。采用拖拉机整车振动测试系统对上海-50拖拉机的整车振动进行实测,认为拖拉机整车振动是混沌振动。【结论】设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准  王俊  鲁植雄  
基于多体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利用MATLAB和ADAMS软件分别建立JS-754拖拉机振动的数学模型和机械模型,进行随机振动和脉冲输入的平顺性仿真分析。数学模型包括利用拉格朗日第二方程建立拖拉机3自由度振动模型,从轮胎动态特性出发,建立拖拉机整车—轮胎耦合系统;机械模型借助虚拟样机技术对JS-754拖拉机整车实体建模,并定义整车各个部件约束关系。仿真结果表明,JS-754拖拉机在D级路面下座椅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为0.390 9 M/S2,脉冲激励输入下座椅处垂向加速度最大响应小于34.59 M/S2。仿真得到轮胎特性随车行驶时变化曲线,座椅处振动频率的范围集中在3-5 Hz。研究表明,J...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力达尔·伊力亚斯  朱思洪  Do.Minh Cuong  聂信天  徐刚  
[目的]拖拉机在湿软水田土壤中行驶时的振动特性与在道路上行驶时明显不同,揭示两种不同行驶工况下振动特性的差异,对拖拉机减振方案设计和悬架系统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通过对湿软水田土壤阻尼分析,获取湿软水田土壤阻尼系数与轮胎阻尼系数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轮胎-湿软水田土壤系统模型、拖拉机整车振动模型以及振动特性理论计算模型,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江苏常发集团CF70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计算并比较拖拉机行驶在农村未覆盖土路(国标D级路面)和湿软水田土壤中的振动特性。[结果]与农村未覆盖土路(国标D级路面)行驶工况相比,拖拉机在湿软水田土壤中行驶时,机身垂向振动相对于前、后轮的位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平  林兰华  
J50拖拉机是林区木材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机械,但该机的剧烈振动直接影响操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影响到该机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论述了近几年来我国对J50拖拉机的振动和乘坐舒适性评价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次,对今后J50拖拉机的振动和乘坐舒适性评价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1)该机振动的研究可以简化成4个自由度系统的力学模型;(2)可使用电子计算机对该机减振进行研究,对整机进行模态参数识别;(3)研究拖拉机的主要振源,即发动机,对它采取减振措施,利用优化设计方法选择减振器参数;(4)对于驾驶室也可以采取减振措施和研制适合林区工作环境特点的减振座椅。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将会大大降低该机的振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童邦  张维强  朱思洪  张文华  王兵  
[目的]为了改善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对拖拉机驾驶室的振动特性及悬置隔振进行研究。[方法]利用Pro/E软件建立CF-700型拖拉机三维模型,参照国标编写了粗糙测试路面文件,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拖拉机-轮胎-路面的虚拟样机模型。以实车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后对拖拉机驾驶室进行了多工况振动特性与悬置隔振仿真研究。[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拖拉机驾驶室质心所受到的振动强度与拖拉机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振动强度越大;驾驶室质心在3个方向的谱峰值频率都在3.1 Hz之内且行驶速度对各方向的谱峰值频率影响不明显;通过悬置隔振后,驾驶室质心各向加速度均方根值(rMS)均有所减小,在侧倾方向上的均方根值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彧  李庆和  谢斌  鄂卓茂  
研制了一种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的液压加载系统 ,可以模拟土壤比阻为固定值、正弦信号或实测载荷谱等不同形式。加载系统的控制器以 1 6位 80 1 96KC单片机为核心 ,该控制器可对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加载力控制 ,也可通过串行口接受上位机的命令 ,并将试验数据传送给上位机保存。上位机可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姚熊亮  陈博鑫  方明  武国勋  张宇  李飞鹏  
空间板架结构是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船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船体结构在航行过程中会经历设备非线性激振力和多设备激励的非线性时滞效应。为了验证船载设备能够引起空间板架结构的非线性振动,该文针对某型舰船柴油发电机组所在舱室进行振动测试实验,获取了不同空间板架结构位置的振动加速度时程信号,运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建立了实测振动信号的状态空间,选取实测振动信号的关联维作为特征量计算差别显著度,通过代替数据法对实测振动信号进行非线性特性诊断和分析。结果显示,相空间维度增加至5维以上时,设备机脚、浮筏、基座面板、双层底内底、舱壁和舷侧均表现出了非线性振动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彧  谢斌  鄂卓茂  
在 FIAT 780型拖拉机上采用了电液悬挂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液压悬挂系统 ,并以电液比例方向阀作为主控制阀 ,建立了电液悬挂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利用 MATL AB工具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静动态品质。采用 MCS96系列 16位单片机系统实现了对电液悬挂控制系统的数字化控制 ,并在 FIAT 780型拖拉机室内仿真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电液悬挂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农机具位调节和力调节的控制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艳  
声场中泡群的非线性振动和谐波响应研究是气泡空化动力学的基础问题,本文研究了球状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气泡的谐波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球状泡群中,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抑制气泡振动,改变气泡振动频率,不同位置处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存在一定相位差,气泡的非线性振动强弱取决于驱动声场的声压振幅、驱动频率、单个气泡的初始半径、气泡数量等因素。球状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会激发次谐波、高次谐波和超谐波等谐波信号,谐波的种类和强度取决于泡群中单个气泡的初始半径、泡群中的气泡数量和驱动声压振幅、驱动频率等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昌乐  李志平  谭彧  鄂卓茂  
介绍了拖拉机仿真机组控制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它是一个由中央监控系统和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响应有滞后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对这样的控制系统 ,串行通信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中 ,上下位机的信息交换通过串行口完成 ,可靠地传输控制信号和准确地执行控制命令是实现控制目的的关键。在 VC+ + 6 .0环境下利用 MSComm控件 ,制定了具体的通信协议 ,编程实现了和 80 C196 KC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分布式综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控制效果很好 ,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庞昌乐  谭彧  鄂卓茂  
介绍了国内外拖拉机作业机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研究现状 ,分析了目前国内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快我国拖拉机作业机组智能化研究和应用进程的建议 ,预测了拖拉机作业机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宾  余群  
在室内土槽台车上,研制了用于滑转率控制实验的拖拉机机组瞬态阻力模拟器,利用磁粉制动器作为施力装置。它可以替代拖拉机机组中的犁和电液伺服系统,既能模拟机组静态阻力和阻力扰动,又能模拟犁调节过程中的阻力变化,加载迅速,调节中力的变化以相应的犁调节电液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为理论基础,适于对多种机型的模拟。这为研究滑转率控制系统的特征、寻求最佳控制算法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手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润东  鲁植雄  邓晓亭  侯辛奋  
设计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分动箱由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以及轴上齿轮和一对滑移齿轮组成。为减小分动箱体积,同时满足配套旋耕机较大耕深需求,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等约束条件下,以分动箱总中心距和齿轮总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分动箱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SO)的参数优化策略,优化结果表明,与基本粒子群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改进后的齿轮总体积减小了2.9%,优化精度提高了1.5%。分动箱运动学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动箱动力输出轴(PTO)动力性能符合要求,能够满足配套旋耕机的工作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