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3)
2023(6080)
2022(5212)
2021(4711)
2020(4199)
2019(8335)
2018(7908)
2017(14496)
2016(8241)
2015(8853)
2014(8294)
2013(8096)
2012(7413)
2011(6621)
2010(6368)
2009(5821)
2008(5625)
2007(4744)
2006(3953)
2005(3303)
作者
(28419)
(23795)
(23700)
(22124)
(15103)
(11819)
(10412)
(9546)
(9014)
(8260)
(8140)
(7809)
(7788)
(7729)
(7644)
(7223)
(7166)
(7137)
(6839)
(6838)
(6458)
(5910)
(5526)
(5434)
(5326)
(5271)
(5210)
(5200)
(4980)
(4938)
学科
(27593)
经济(27558)
管理(21384)
(21039)
(16329)
企业(16329)
方法(13990)
数学(12536)
数学方法(12420)
(9085)
(8697)
贸易(8696)
(8528)
(8497)
(8002)
中国(7104)
业经(6571)
农业(5913)
(5207)
财务(5204)
财务管理(5199)
技术(5101)
环境(5079)
企业财务(4931)
(4696)
地方(4445)
(4201)
(4136)
产业(4125)
(4097)
机构
大学(117201)
学院(116686)
研究(43315)
(42443)
经济(41637)
管理(40842)
理学(36831)
(36738)
理学院(36297)
管理学(35364)
管理学院(35195)
科学(33336)
农业(30013)
中国(30012)
业大(28479)
(24832)
(24691)
研究所(23530)
农业大学(20329)
中心(19088)
(17547)
(16916)
(16784)
(16327)
实验(16066)
(15896)
实验室(15453)
(15261)
科学院(15009)
财经(14727)
基金
项目(90867)
科学(69713)
基金(67176)
(64225)
国家(63717)
研究(53570)
科学基金(52419)
自然(38468)
自然科(37630)
自然科学(37613)
自然科学基金(36990)
(36742)
基金项目(36202)
社会(34292)
社会科(32574)
社会科学(32565)
(31697)
资助(26376)
教育(23996)
计划(21755)
重点(21172)
科技(20221)
(19431)
科研(18933)
(18927)
(18518)
(18494)
编号(18376)
创新(18268)
(17106)
期刊
(38611)
经济(38611)
学报(35054)
(32546)
科学(26657)
研究(25758)
大学(24076)
学学(23551)
农业(22123)
中国(21461)
(12949)
管理(12599)
(11844)
业大(11580)
农业大学(10083)
(8695)
经济研究(7414)
(7389)
金融(7389)
科技(7311)
业经(7305)
林业(7139)
中国农业(7126)
财经(6830)
技术(6715)
教育(6656)
自然(6347)
(5747)
商业(5645)
自然科(5474)
共检索到156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轲  陆滢滢  齐萌  陈伟  陆明敏  徐立新  宋小凯  李祥瑞  严若峰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旋毛虫胶质瘤致病相关蛋白1样蛋白2(GLIPR1L2)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克隆旋毛虫GLIPR1L2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rGLIPR1L2),用Western blot分析rGLIPR1L2的反应原性。将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rGLIPR1L2共孵育,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rGLIPR1L2与大鼠PBMC的结合,分析rGLIPR1L2对细胞增殖、迁移、NO分泌、吞噬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rGLIPR1L2后,测定血清中IL-4、IL-9、IL-17、TGF-β、IFN-γ等细胞因子的变化。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后,ELISA检测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的变化,收集旋毛虫成虫和肌肉幼虫并计数,分析rGLIPR1L2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rGLIPR1L2能够促进大鼠PBMC的增殖与迁移,增强细胞NO分泌和吞噬功能,一定浓度下可提高细胞凋亡比例。体内试验显示rGLIPR1L2能促进大鼠IL-4分泌,但对细胞因子IFN-γ、IL-9、IL-17和TGF-β的分泌无显著影响。rGLIPR1L2免疫小鼠可引起其体内特异性IgG抗体显著升高,且可显著降低受感染小鼠的肌肉幼虫数量。[结论]旋毛虫胶质瘤致病相关蛋白1样蛋白2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宿主免疫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莹   文兆海   张玥   李嫄   徐立新   陆明敏   宋小凯   李祥瑞   严若峰  
[目的]旨在研究旋毛虫钙网蛋白(rTs-CRT)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纯化旋毛虫钙网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将rTs-CRT与小鼠巨噬细胞共孵育,检测该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NO释放和凋亡的影响;将rTs-CRT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共孵育,检测该蛋白对大鼠PBMCs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Ts-CRT可以被感染旋毛虫的大鼠血清所识别;rTs-CRT可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增殖和NO的分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rTs-CRT下调大鼠PBMCs T-bet、Gata-3和PU.1的转录水平,上调Foxp3、Ahr、RORγt和Bcl-6的转录水平;rTs-CRT上调大鼠PBMCs IFN-γ、IL-17、IL-10、TGF-β、Il-9和IL-22等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下调IL-4和IL-21的转录水平。[结论]旋毛虫钙网蛋白可刺激宿主产生Th1、Th17、Treg、Th9和Th22等多种类型的免疫反应,抑制Th2和Tfh免疫,对宿主免疫调节作用复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青青  李俊平  梁立滨  黄山雨  周陈陈  赵玉辉  王倩  周圆  姜丽  陈化兰  李呈军  
【背景】PA蛋白是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感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Y2H)筛选与流感病毒PA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获得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oly(r C)-binding protein 1,PCBP1)。【目的】探索PCBP1蛋白与流感病毒PA蛋白的互作关系及其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调控机制提供数据。【方法】将诱饵质粒pGBKT7-PA与筛选到的重组质粒p GADT7-PCBP1以及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按照醋酸锂法分别共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并涂布在3种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5—7 d,观察酵母菌落生长情况和菌落颜色,回交验证PA蛋白与PCBP1蛋白在酵母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参照GenBank中录入的PA蛋白和人源PCBP1蛋白的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GGS-Flag-PA和pCAGGS-Myc-PCBP1,将这两种真核表达质粒分别单独转染或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于转染48 h后裂解细胞,收获上清,留取少部分作对照,余下的样品逐步加入FLAG单抗和Protein G琼脂糖珠子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A蛋白与PCBP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pLVX-IRES-Zs Green1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假病毒,将假病毒侵染A549细胞后经超速流式分选构建PCBP1蛋白过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PCBP1过表达情况,然后用流感病毒WSN以0.01 MOI感染该过表达细胞系,于感染后24和48 h收获上清,对上清中的流感病毒进行蚀斑计数。合成PCBP1蛋白的si RNA,转染A549细胞下调PCBP1蛋白的表达,干扰后48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CBP1蛋白表达下调情况,并以MOI=0.01感染流感病毒WSN,收获感染后24和48 h的上清,进行蚀斑滴定计数。【结果】通过酵母回交验证发现诱饵质粒pGBKT7-PA与重组阳性质粒p GADT7-PCBP1的共转酵母菌落可以在SD/-2、SD/-4、SD/-4/X/A等3种营养缺陷型平板上正常生长,并且能分解底物X-α-Gal,使菌落呈现蓝色,与阳性对照组一致,表明PA蛋白与PCBP1蛋白在酵母系统中存在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试验发现PA蛋白可以将PCBP1蛋白沉淀下来,说明PA蛋白与PCBP1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在PCBP1过表达细胞系中,PC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流感病毒的复制滴度下降;而通过si RNA干扰后,PCBP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流感病毒的复制滴度升高,表明PCBP1对流感病毒复制具有负调控作用。【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流感病毒PA蛋白与宿主蛋白PCBP1在酵母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相互作用,且宿主蛋白PCBP1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具有负调控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轲  储稳  徐立新  宋小凯  李祥瑞  严若峰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旋毛虫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1(TER1)对大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旋毛虫TER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蛋白(rTER1)并检测其酶活性,用Western blot分析rTER1的反应原性。将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rTER1共孵育,用免疫荧光试验(IFA)检验rTER1与大鼠PBMC的结合情况,分析rTER1对细胞增殖、迁移、NO分泌、吞噬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大鼠腹腔注射rTER1后,测定血清中IFN-γ、IL-4、IL-9、IL-17和TGF-β等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体外试验表明,rTER1能够促进大鼠PBMC的增殖与迁移,增强细胞NO分泌和吞噬功能,提高细胞凋亡比例;体内试验显示,rTER1能促进大鼠IFN-γ分泌,抑制IL-17分泌,但对IL-4、IL-9和TGF-β的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旋毛虫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1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宿主免疫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曼  祁克宗  涂健  周秀红  刘红梅  王惠珂  尹磊  
[目的]建立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phoP蛋白调控宿主菌DNA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phoP蛋白的调控因子奠定基础。[方法]将pho P基因克隆至p MD19-T载体,序列鉴定正确后转至表达载体pET32a,将重组质粒pET32a-phoP导入感受态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蛋白的大小,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phoP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phoP蛋白与DNA的结合基序进行预测,利用凝胶迁移试验(EMSA)鉴定该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得到表达;重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云兵  汪军卿  仇旭升  谭磊  丁铲  张源淑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新城疫病毒(NDV)基质蛋白(M)的细胞核定位信号(NLS),用Overlap-PCR方法缺失NLS基因,分别构建M和M-ΔNLS EGFP重组质粒,转染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DF-1),激光共聚焦观察了M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蛋白能进入宿主细胞核中,缺失NLS基因序列之后M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质中。结论:新城疫病毒M蛋白可以通过其核定位信号进入宿主细胞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永瑶  师福山  王继宏  杨利峰  周向梅  尹晓敏  赵德明  
【目的】研究细胞型朊蛋白对小神经胶质细胞不同激活方式的影响。【方法】用IFN-γ、IL-4和IL-10分别刺激BV2细胞,RT-PCR方法检测PrPC的mRNA表达量。SiRNA干扰将PrPC沉默,用上述因子刺激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相关参数。【结果】用IFN-γ、IL-4和IL-10分别刺激小神经胶质细胞后可导致PrPC的mRNA表达量下降;PrPC沉默后的小神经胶质细胞对IFN-γ刺激的反应应答减弱;PrPC沉默可以显著地改变由IL-4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表型;但是对IL-10诱导的小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却没有影响。【结论】PrPC既能影响小神经胶质细胞从静止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薇  胡丹丹  李槿年  刘雪芹  
为了探明拟态弧菌OmpU蛋白的黏附功能,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基因组中OmpU基因,并构建其互补株,再经组合PCR方法和序列测定,证实了OmpU基因的缺失和互补。对野生株、缺失株和互补株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生长特性、生化特性、细胞黏附性、致病性等方面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缺失株具有遗传稳定性;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没有明显变化,生长速率略减慢,对实验草鱼的毒力降低了4倍,对鲤上皮瘤细胞(EPC)的黏附能力显著降低,下降了66.6%,而互补株的黏附能力和毒力又得到恢复,与野生株无明显差异。研究首次确证了拟态弧菌OmpU蛋白具有黏附功能,OmpU蛋白通过黏附参与致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薇  胡丹丹  李槿年  刘雪芹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正杰  贾东升  吴祖建  魏太云  谢联辉  
【目的】以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编码的NSvc4蛋白和CP蛋白的致病功能鉴定为切入点,研究RSV的致病机理。【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在本氏烟中对RSV编码的6个蛋白进行细胞定位。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技术鉴定NSvc4蛋白与其余5个蛋白间的互作关系,并用酵母双杂交体系(Yeast two-hybrid,YTH)对NSvc4与CP蛋白间的互作再次验证。利用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系统在本氏烟叶片研究NSvc4蛋白和CP蛋白的致病性,采用实时荧光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远俊虎  丁一娟  杨文静  闫宝琴  柴亚茹  梅家琴  钱伟  
【目的】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种植上的主要问题,严重威胁着菜籽产量及品质。分泌性蛋白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核盘菌基因组中包含大量编码分泌性蛋白的基因,本研究旨在鉴定并筛选与致病性相关的分泌蛋白基因,揭示核盘菌的致病机理,为菌核病防控提供重要靶标。【方法】采用SMART软件对核盘菌在侵染抗病、感病甘蓝过程中差异表达明显的8个具有信号肽的候选基因进行蛋白质结构域的分析,随后将SMART分析得到的结构域分别于SCOP、Pfam、PDB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目的基因特异片段的PCR扩增,构建pTRV2-Gene和pTRV2-GFP载体。随后等量混合含有pTRV1及pTRV2-Gene,pTRV1及pTRV2-GFP载体的重悬菌液。室温静置3 h后,利用针筒浸润法将pTRV2-Gene载体及对照(TRV-GFP)侵染5—6周龄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侵染植株于黑暗环境中培养48 h后,再置于正常光照条件的环境中生长7 d。将直径6 mm的核盘菌PDA菌丝块接种于侵染9 d后的烟草叶片叶腹的中央,其中带菌面紧贴叶片,随后将接种植株培养48 h后统计病斑面积。提取接种48 h后的病斑及病斑周围组织叶片(距腐烂组织边缘1 cm左右)的RNA,利用特异引物进行目的基因的qRT-PCR,计算目的基因在携带TRV-HIGS载体的烟草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SMART及结构域注释预测这8个候选基因可能参与了蛋白、核酸或多糖的水解,影响植物的免疫反应,参与核盘菌对药物耐受性的调节及生物素合成。核盘菌接种携带这8个基因的TRV-HIGS载体及对照载体的烟草,48 h后对照植株的病斑面积平均为3.44 cm~2,除SS1G_07655外,其余7个候选基因的TRV-HIGS植株上的病斑面积相比对照植株均显著减小(P≤0.05),其病斑面积介于1.63—2.61 cm~2。qRT-PCR结果显示,这7个致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核盘菌侵染烟草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利用TRV介导的HIGS技术成功地对核盘菌中8个未知功能的分泌蛋白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筛选到7个可能与核盘菌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其中对核盘菌致病性影响最大的SS1G_03146预测可能参与核盘菌生物素合成,同时SS1G_04343及SS1G_11912预测可能参与影响植物的免疫反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红霞  林鑫辉  李书凯  王洁琛  李学军  
为探索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日本沼虾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方法克隆了日本沼虾SAA(MnSAA)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其在日本沼虾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MnSAA在血淋巴细胞和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还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检测了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其肝胰腺中激活子蛋白-1(AP-1)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基因表达变化及虾的累积死亡率变化。结果显示,MnSAA基因cDNA全长649 bp (GenBank登录号:MK292888),包含21 bp 5′非编码区,232 bp 3′非编码区,369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31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MnSAA蛋白属于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蛋白(A-SAA),在进化上与无脊椎动物香港牡蛎的亲缘关系最近;mRNA表达分析显示,MnSAA基因在日本沼虾的各组织和各生长阶段均有表达,分别在肝胰腺和成虾阶段中的表达量最高;病原体感染实验表明,在日本沼虾感染溶壁微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后12~72 h,其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的MnSAA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RNAi实验显示,MnSAA基因沉默后,日本沼虾肝胰腺中AP-1和CD36基因分别在其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12~72 h和6~72 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日本沼虾累积死亡率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研究表明,MnSAA参与日本沼虾的抗病原体感染的反应,在日本沼虾的免疫防御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军  左伟勇  陈伟华  邹思湘  
选用 5 0只SD大鼠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5只 ,试验组用经氯化钠缓冲液洗涤法制备的面筋蛋白的胃蛋白酶酶解物灌喂 ,对照组灌喂未经酶解的面筋蛋白 ,连续灌喂 2 1d。实验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较 ,大鼠胸腺和脾脏相对重量分别上升了 2 0 % (P 0 0 5 )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刺激指数 (SI)提高了 33 0 % (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园   胡瑞雪   余芳   侯家昊   于子润   顾泽茂  
为探究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对米尔伊丽莎白菌致病作用的影响,以蛙源米尔伊丽莎白菌FL160902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重组法构建OmpA缺失株△ompA,比较缺失株和野生株的生长特性、生物膜形成能力、抗血清杀伤能力、对细胞的黏附能力以及对蛙的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ompA的生长能力和抗血清杀伤能力与野生株无显著差异;但与野生株相比,△ompA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加了66%,△ompA对bEnd.3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了61%;黑斑蛙感染试验显示,△ompA在黑斑蛙血液、脾和脑组织中的载菌量分别为(3.15×10~8±0.09×10~8)、(2.11×10~8±0.07×10~8)和(6.61×10~8±0.16×10~8) copies/g,均显著低于野生株,且△ompA对黑斑蛙的致死率为37%,显著低于野生株的致死率(75%)。上述结果表明,ompA基因缺失不改变米尔伊丽莎白菌的抗血清杀伤能力,但增加了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了菌株的黏附能力,从而降低了该菌对蛙的致病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锦鹏  李玉红  朱腾飞  任慧波  苏军  
PhJAZ1蛋白是不同类型毛竹叶差异应对害虫取食的核心,然而其分子信号途径的下游,特别是SPL家族,及其对抗虫相关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依然未知.本研究先在拟南芥JAZ1缺失性突变体(jaz1)背景下构建了PhJAZ1蛋白的过表达植株(PhJAZ1-OX/jaz1),并检测了不同基因型植株中单宁、黄酮及生物碱等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然后,通过棉铃虫饲喂试验分别测定了取食不同基因型拟南芥叶片对棉铃虫2龄幼虫体重和存活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同源表达的手段(瞬时表达体系),在毛竹幼苗中过表达了PhJAZ1蛋白,并分析了PhJAZ1对下游PhSPL家族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其对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携带jaz1的拟南芥植株相比,PhJAZ1-OX/jaz1植株叶片中的单宁和生物碱含量分别减少了40.5%和70.8%(P<0.01);与野生型毛竹相比,PhJAZ1过表达毛竹中的单宁含量减少了11.7%(P<0.05);此外,毛竹中过表达PhJAZ1能显著上调24个PhSPL家族基因(PhSPL6-2、PhSPL3-3、PhSPL9-1、PhSPL9-2等)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毛竹中的PhJAZ1能在转录水平上影响多个PhSPL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部分抗虫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最终起到钝化毛竹抗虫性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