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9)
- 2023(19060)
- 2022(16488)
- 2021(15296)
- 2020(12904)
- 2019(29529)
- 2018(29453)
- 2017(56260)
- 2016(30571)
- 2015(34630)
- 2014(34647)
- 2013(34311)
- 2012(31763)
- 2011(28884)
- 2010(29305)
- 2009(27120)
- 2008(26376)
- 2007(23452)
- 2006(20977)
- 2005(18737)
- 学科
- 济(140355)
- 经济(140222)
- 管理(86012)
- 业(79864)
- 企(65195)
- 企业(65195)
- 方法(58623)
- 数学(50611)
- 数学方法(49841)
- 中国(36405)
- 农(34421)
- 地方(33046)
- 学(29967)
- 业经(29533)
- 财(28954)
- 农业(23496)
- 制(22551)
- 理论(22474)
- 环境(21950)
- 贸(21929)
- 贸易(21911)
- 易(21082)
- 和(20404)
- 银(19979)
- 融(19966)
- 金融(19962)
- 银行(19935)
- 技术(19420)
- 行(19124)
- 地方经济(18085)
- 机构
- 学院(437878)
- 大学(437347)
- 济(176703)
- 经济(172820)
- 管理(169239)
- 研究(151733)
- 理学(145095)
- 理学院(143392)
- 管理学(140608)
- 管理学院(139816)
- 中国(114253)
- 京(95322)
- 科学(94765)
- 财(80229)
- 所(77164)
- 农(71075)
- 研究所(70074)
- 中心(68411)
- 江(66028)
- 业大(65039)
- 财经(63559)
- 北京(61327)
- 范(59910)
- 师范(59317)
- 经(57456)
- 院(55740)
- 农业(54875)
- 州(53900)
- 经济学(52903)
- 师范大学(47794)
- 基金
- 项目(293340)
- 科学(229512)
- 研究(213708)
- 基金(209853)
- 家(183338)
- 国家(181814)
- 科学基金(155472)
- 社会(133119)
- 社会科(126077)
- 社会科学(126038)
- 省(115896)
- 基金项目(110698)
- 自然(101476)
- 教育(99218)
- 自然科(99046)
- 自然科学(99026)
- 划(97369)
- 自然科学基金(97205)
- 资助(88506)
- 编号(87129)
- 成果(70998)
- 重点(66133)
- 发(65193)
- 部(63638)
- 课题(61643)
- 创(59961)
- 创新(55914)
- 科研(55647)
- 教育部(54467)
- 大学(54076)
- 期刊
- 济(202492)
- 经济(202492)
- 研究(130774)
- 中国(89132)
- 学报(68965)
- 科学(63828)
- 农(63780)
- 管理(63570)
- 财(59904)
- 教育(52351)
- 大学(52295)
- 学学(49068)
- 农业(43915)
- 技术(41536)
- 融(39215)
- 金融(39215)
- 业经(32966)
- 经济研究(32566)
- 财经(30829)
- 经(26451)
- 问题(25930)
- 业(23569)
- 图书(23376)
- 技术经济(22590)
- 统计(22151)
- 科技(20926)
- 资源(20551)
- 策(20144)
- 理论(20001)
- 版(19537)
共检索到662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燕 徐建华 曾刚 吴玉鸣
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丽
在构建旅游用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得出两者的协调发展度。对桂林市的研究表明:2001-2010年,该市建成区旅游用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旅游用地利用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外都比较少,研究力图为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个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在方法上可参照实施的模板,并为旅游学术界提出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旅游用地 协调度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结果的综合化与定量化,可作为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本文以2001-2006年大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系数及评估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并通过构建环境经济协调度指数(CDEE)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1年的182.47亿元下降到2006年的180.69亿元,损失率为0.98%;(2)研究区整体的环境经济发展属于低度冲突水平,处于不协调状态;(3)研究区西北部的环境经济协调度高于东南部,其中林甸、杜蒙和肇源三县处于低度协调水平,除萨尔图区外的其他市辖区以及肇州县处于低度冲突水平,萨尔图区则处于严重冲突水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寨 张红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依娜 赵乐静 刘云根 王妍 侯磊 李晓琳
生态、生产、文化和生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云南省旅游型村庄普者黑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建立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该村2006-2015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普者黑村近10 a间,生态、生产、文化及生活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总体上处于不协调状态,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其指数平均每年下降0.045个点;生活、生产和文化综合发展水平则整体呈逐步提高趋势,指数平均每年各上升0.061,0.058和0.028个点。根据当地协调发展趋势及环境经济基础,提出了普者黑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钢民 鲁超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而良好的环境是城市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计算模型,分析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类型,以秦皇岛市为例建立该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秦皇岛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总体上为良好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因此秦皇岛市应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以实现秦皇岛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城市环境 协调发展度 秦皇岛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主泉
为研究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利用该县1999、2005和2010年以及土地规划中规划年末20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参考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并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2005年阳朔县耕地面积缩减980 hm2,林地、水域和湿地都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未利用土地减少了约5 262.9 hm2;2005年~2010年间各类型的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林地增速最快,共增加了16 257.7 hm2左右,而未利用土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进财
探索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论文通过构建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指数,探究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2011—2020年间我国总体及各区域的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但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增幅较为明显,如北京、安徽、四川等省份已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江苏、山东与广东3省已进入初级协调阶段;但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仍处于中度失调或轻度失调阶段,缺乏优质的耦合协调省份。2020年,我国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省份较多,分别占比38.7%、32.3%,初级协调占比仅为9.6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进财
探索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可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论文通过构建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综合指数,探究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演化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2011—2020年间我国总体及各区域的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但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部分省份耦合协调度增幅较为明显,如北京、安徽、四川等省份已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江苏、山东与广东3省已进入初级协调阶段;但中西部地区多数省份仍处于中度失调或轻度失调阶段,缺乏优质的耦合协调省份。2020年,我国轻度失调与濒临失调省份较多,分别占比38.7%、32.3%,初级协调占比仅为9.6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旅游行业发展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系统旅游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据此,文章首先对传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论述简化,构建出改进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接着对旅游生态系统进行发展能值分析,获得区域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相关综合指标;最后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及区域内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慧敏 丁阳 杨青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的核心方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一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其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度,从而在整体上评估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构建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复杂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05—2016年省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发展的协调性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改善趋势;在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 协调发展 评价模型 协调发展指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林真如
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2年福建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在不断改善,协调发展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步入良好协调发展状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对比分析显示,2005—2010年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2011—2012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超前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旅游开发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促进福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莉 夏惟怡 钟璇
文章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测度了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运用GM (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第一,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均逐年提高,耦合度保持在颉颃阶段,并具有即将突破该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态势;第二,耦合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类经由勉强协调类逐渐演化至初级协调类,并从2012年起在旅游经济领先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勉强协调类旅游经济滞后转变为勉强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第三,预测结果表明,从2018年起,后续9年内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将持续提高,且具有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突破的可能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展亚荣 盖美
基于恢复力视角,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辽宁省滨海旅游地2006—2015年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并对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大连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子系统恢复力上升趋势较为平稳,经济子系统具有一定波动性,生态子系统恢复力较低且增速缓慢。系统总恢复力受社会、经济子系统影响较大,但长远来看生态子系统恢复力的提升最为关键。(2)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社会-经济三类二元系统协调发展度以波动上升为主,三元系统协调发展度则与二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空间维度上以大连最高,盘锦和营口最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关键词:
旅游城市 评价指标 生态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