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7)
2023(14662)
2022(12261)
2021(11775)
2020(9652)
2019(22699)
2018(22814)
2017(42724)
2016(24511)
2015(27916)
2014(28586)
2013(26942)
2012(24153)
2011(21780)
2010(22105)
2009(19459)
2008(18878)
2007(16638)
2006(14655)
2005(12982)
作者
(67302)
(55441)
(55404)
(53019)
(35464)
(26608)
(25235)
(21840)
(21349)
(19970)
(19238)
(18499)
(17748)
(17667)
(17282)
(17005)
(16883)
(16728)
(15999)
(15989)
(13935)
(13925)
(13498)
(12732)
(12547)
(12457)
(12420)
(12338)
(11139)
(10981)
学科
(88358)
经济(88269)
管理(62512)
(58458)
(48289)
企业(48289)
方法(42819)
数学(36810)
数学方法(36072)
中国(29303)
教育(24793)
(24761)
理论(21462)
(21049)
业经(20689)
(19154)
地方(17703)
农业(16598)
技术(15054)
教学(14402)
(14063)
(13976)
贸易(13967)
(13789)
(13533)
(13251)
环境(12744)
(12080)
(12061)
财务(11997)
机构
大学(334331)
学院(332423)
管理(127705)
(117461)
经济(114454)
理学(111054)
理学院(109711)
研究(109317)
管理学(107222)
管理学院(106601)
中国(74625)
(73177)
科学(70169)
(55245)
师范(54820)
(54414)
(52597)
研究所(49973)
(49923)
(49447)
业大(48835)
中心(48334)
北京(47035)
师范大学(44470)
财经(42801)
教育(42627)
技术(41440)
(40547)
(39850)
农业(38907)
基金
项目(227595)
科学(179499)
研究(172000)
基金(160161)
(138504)
国家(137199)
科学基金(117869)
社会(103800)
社会科(98022)
社会科学(97994)
(91773)
教育(87203)
基金项目(84661)
(78384)
自然(76655)
自然科(74898)
自然科学(74885)
编号(73599)
自然科学基金(73475)
资助(67072)
成果(61104)
课题(53735)
重点(51956)
(50475)
(48940)
(47088)
项目编号(44700)
(43885)
教育部(43849)
创新(43547)
期刊
(126476)
经济(126476)
研究(100650)
教育(72506)
中国(70340)
学报(50992)
科学(47211)
管理(45866)
(45512)
大学(39770)
(37817)
学学(35756)
技术(35419)
农业(32317)
业经(22068)
(21907)
金融(21907)
职业(20051)
经济研究(19674)
财经(19656)
图书(19026)
(16916)
(16739)
问题(16397)
科技(15713)
(14991)
(14987)
论坛(14987)
技术经济(14975)
(14874)
共检索到482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剑波  
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中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探索式发展,目前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亦得到了巨大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对旅游产业的贡献率仍旧较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应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度"同质化"。通过分析国内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的旅游职业教育经验,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非同质化"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国渝  朱肖川  
经过10年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两大途径。本文比较分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等四个方面的异同及利弊,提出了四点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凯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深化旅游教育改革,走产学研办学之路,构建有创新、有特色的符合行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旅游业提供适用人才是当前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旅游市场人才匮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结构、教学实践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导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追求多样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建敏  赵立影  孙国良  袁新苗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当从培养目标注重"职业性"与"高等性"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制度注重教师与学生利益的统筹兼顾,评价体系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寻求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伦  
面对 WTO的挑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研究了“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鲁伟  
随着前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先后通过了验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进入了后示范时代。本文对后示范时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析,揭示了后示范时代的三大特点,讨论了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四大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示范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五大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侯珺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已受到各界的一致推崇,因为这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唯有将社会建设者的个性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必要构建处方教学模式,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诊断,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故而,高职院校需要实现课程设置弹性化、教学实施立体化;实现培养过程特色化、素质拓展全面化;实现实践实习系统化、就业指导全程化,推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德清  刘安华  高仁泽  
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因素入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进而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阐述,以期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促进这种结构形成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为此,应把"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珺茜  杨广晖  
国际化、多元化、社会化是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机制上的创新。总结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对我国的启示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教学;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分析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标准,制订符合社会岗位要求的多元性教育计划;尽快建立层次分明、体系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强  
文章研究了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等职业教育三个"走出去"和三个"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