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3)
- 2023(15735)
- 2022(13699)
- 2021(12962)
- 2020(10881)
- 2019(25087)
- 2018(24724)
- 2017(47372)
- 2016(26075)
- 2015(29720)
- 2014(29833)
- 2013(28444)
- 2012(25952)
- 2011(23255)
- 2010(22981)
- 2009(20820)
- 2008(19890)
- 2007(17342)
- 2006(14832)
- 2005(12560)
- 学科
- 济(94363)
- 经济(94249)
- 管理(71705)
- 业(68169)
- 企(54981)
- 企业(54981)
- 方法(47221)
- 数学(40826)
- 数学方法(40230)
- 中国(27513)
- 农(26062)
- 财(24902)
- 学(21112)
- 业经(21100)
- 理论(19292)
- 地方(19079)
- 制(18804)
- 农业(17362)
- 务(16253)
- 财务(16172)
- 财务管理(16135)
- 银(16047)
- 银行(15998)
- 贸(15993)
- 贸易(15988)
- 教育(15829)
- 易(15512)
- 和(15342)
- 企业财务(15267)
- 行(15177)
- 机构
- 大学(357730)
- 学院(354060)
- 管理(141485)
- 济(132204)
- 经济(129092)
- 理学(122735)
- 理学院(121323)
- 管理学(118851)
- 管理学院(118201)
- 研究(113122)
- 中国(85645)
- 京(75552)
- 科学(72137)
- 财(62391)
- 农(56459)
- 所(54894)
- 业大(53779)
- 中心(53163)
- 江(51771)
- 财经(50618)
- 研究所(50446)
- 范(49807)
- 师范(49293)
- 北京(47442)
- 经(46180)
- 农业(44042)
- 州(42193)
- 院(41964)
- 师范大学(39764)
- 经济学(39134)
- 基金
- 项目(250475)
- 科学(196894)
- 研究(183822)
- 基金(180529)
- 家(156748)
- 国家(155419)
- 科学基金(134366)
- 社会(114307)
- 社会科(108100)
- 社会科学(108074)
- 省(98812)
- 基金项目(96221)
- 自然(88319)
- 教育(86741)
- 自然科(86275)
- 自然科学(86252)
- 自然科学基金(84669)
- 划(83186)
- 编号(75930)
- 资助(74744)
- 成果(61396)
- 重点(55572)
- 部(54883)
- 课题(52552)
- 发(52228)
- 创(51870)
- 大学(48442)
- 科研(48252)
- 创新(48185)
- 教育部(47272)
- 期刊
- 济(138040)
- 经济(138040)
- 研究(103474)
- 中国(67980)
- 学报(57323)
- 科学(51448)
- 农(50231)
- 教育(49779)
- 管理(49300)
- 财(46560)
- 大学(44725)
- 学学(40906)
- 农业(34751)
- 技术(31598)
- 融(30825)
- 金融(30825)
- 业经(23873)
- 财经(23479)
- 经济研究(21323)
- 图书(20699)
- 经(19947)
- 问题(17964)
- 业(17250)
- 科技(17129)
- 版(16818)
- 理论(16749)
- 技术经济(15678)
- 统计(15602)
- 实践(15529)
- 践(15529)
共检索到509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章杰宽
随着人们对旅游出行安全重要性的日益重视,旅游安全研究在学术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旅游安全研究领域里,对游者风险认知的研究一直属于薄弱环节。在文献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基础上,文章提出旅游风险认知的测度应限定在特定的群体与目的地之间的思想,并以此对大学生入藏旅游风险认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章考察了影响大学生对入藏旅游风险认知的维度,分析了大学生对不同维度与属性风险的认知程度,并且进行了不同特征下大学生群体旅游风险认知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入藏旅游风险认知共有6个维度,包含16个基本属性;大学生群体对不同
关键词:
旅游风险 认知与测度 大学生 西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君怡 林岚 高华 张粮锋
旅游地图中的符号系统通过形状、色彩等视觉变量传递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文章采用认知心理学眼动追踪技术,以不同符号表现形式的导游图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大学生游客群体差异和符号形式对地图符号空间认知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的地图符号形式影响差异显著,形象符号地图的空间认知显著优于抽象符号;旅游地图使用频率高者的空间符号认知显著优于偶尔使用者,且差异在抽象符号中表现更明显。性别、专业背景、学科背景的差异均对地图符号的空间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旅游地图 空间符号认知 眼动实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小连 胡孝平
低碳旅游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广。基于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的网络调查数据分析,构建了大学生低碳旅游感知价值、参照群体与参与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关系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效用对大学生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便利对大学生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2)次要参照群体对大学生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而主要群体对大学生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研究认为,大力创造并宣传低碳旅游的利他与利己价值,形成良好的大学生低碳旅游感知效用体验,发挥学校环保社团或者协会组织的参照群体作用,可以提高大...
关键词:
感知价值 参照群体 参与意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蒙睿 赵文丽 刘嘉纬
在校大学生是旅游客源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心理特征使大学生旅游市场有别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市场。本文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云南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旅游消费状况、选择出游方式、出游时段、目的地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总结出大学生出游在旅游动机、文化水平、闲暇时间、消费结构四个方面的优势;同时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旅游企业、社会环境、旅游者角度分析了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限制性因素,提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云南省 旅游行为 出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岑乔 黄玉理
山地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山地旅游安全问题较之其他方式的旅游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因而应受到更多关注。以四川山地景区为例,调查旅游者对山地旅游安全的认知现状。结果表明:旅游者关注山地旅游安全问题,但有安全意识不高、山地旅游安全知识欠缺等问题存在;四川山地景区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当地经营者欺诈和游览事故。最后指出旅游者的安全认知存在误区,受诸多因素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游旭群
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旅游感知 旅游认知 概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 严艳 贠欣
以赴西藏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采用心理测量范式和双因素模型方法,分析游客赴西藏旅游风险感知平均值和风险感知个体差异。研究表明:(1)游客对自然风险感知评价高于社会风险感知评价;(2)游前风险感知评价高于游后风险感知评价;(3)游客风险感知与目的地游客量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建立赴西藏旅游风险感知放大效应理论模型,解释了旅游意愿与实际到访率之间存在巨大偏差的原因,为旅游风险感知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范式,对促进西藏旅游业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风险感知 风险放大效应理论模型 西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甘露 卢天玲 王晓辉
旅游形象对西藏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西藏旅游形象的实证研究却很有限。本文立足于Baloglu和McCleary的目的地旅游形象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国内入藏游客的西藏旅游形象感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根据动机特征分为朝圣者、游览者和深度体验者3类;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整体上持正面评价,但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西藏旅游形象各组分间存在感知评价差异;在西藏旅游形象的三种构成中,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对整体形象感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认知形象各个因子的影响作用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
关键词:
国内游客 旅游形象 感知 西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淑军 丁淑锋 陈思洁
作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承载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时代前行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是时代的先锋,更是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担当者。革命文化是大学生涵养品德的重要内容,继承好、弘扬好革命文化,对大学生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强革命文化认同的属性和功能。利用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是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红色旅游体验对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提出提升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红色旅游策略: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认同氛围,营造高质量的革命文化教育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革命文化呈现形式,各方为大学生红色旅游提供支持。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革命文化认同 大学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淑军 丁淑锋 陈思洁
作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承载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时代前行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是时代的先锋,更是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担当者。革命文化是大学生涵养品德的重要内容,继承好、弘扬好革命文化,对大学生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强革命文化认同的属性和功能。利用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是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红色旅游体验对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提出提升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红色旅游策略: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认同氛围,营造高质量的革命文化教育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革命文化呈现形式,各方为大学生红色旅游提供支持。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革命文化认同 大学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红梅 郑开焰
大学生作为当今市场中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正成为新的经济亮点,且蕴含着不可忽视的消费能力。以福建江夏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五因素(性别、年级、月均生活费、家庭结构和家庭所在地)和因子分析来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旅游持肯定态度,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旅游消费感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的旅游消费感知总体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家庭结构不是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感知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韬 陈弘泽
大学生群体的旅游住宿选择行为会受到个体认知与内外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聚焦访谈法,多层次编码大学生旅游住宿类型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编码结果,比较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影响因素中的具体差异,进一步归纳大学生选择民宿、快捷酒店与星级酒店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结论,从住宿情境原真化、体验价值品质化与经济化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住宿行业吸引力提升的科学建议。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大学生 旅游住宿类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古璧慎 刘怡君 黄向
本文以台湾真理大学旅游学院为例,采用问卷方法,研究学生从事旅游实习的期望与成效。研究表明:(1)学生在选择实习单位时自主性高,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左右;(2)学生对从实习获得实际操作技术经验及专业知识有高度期望;(3)实习的最大收获为实质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获得;性别、实习的找寻方式、业者提供的实习方式(例如工作轮调,沟通管道和职前培训)和企业的规模均对学生实习期望和成效有一定显著影响;学生实习期望越高时,所获得的实习成效将相对提高。
关键词:
实习 旅游教育期望 评估 台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敏 马耀峰 李天顺 王觅 李君轶
本文以大学生在线旅游信息搜索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观察法(屏幕跟踪),分析了在线旅游信息搜索行为特征及规律,并依据信息搜索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在线旅游信息搜索模式。研究发现,在规定情景任务的情境下,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搜索中输入的关键词次数不高,且习惯于使用短语或具体景区的名称并加入限定词语进行搜索;该群体整体上偏好使用全文搜索工具进行信息搜索,且信息搜集量大;该群体对信息的关注度依次为"游"、"行"、"住"、"吃"、"购",但对"娱"的关注几乎没有;研究还发现,关键词和搜索引擎的选择与其旅游经验和上网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燕
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充裕,旅游讲究经济实惠,注重实际体验,追求自由,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目前,市场上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产品来满足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文章从细分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毕业游、春秋游、自助游和团购旅游四个子市场的消费特点,并据此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出了关注培养市场、注重产品开发、特色服务提供和营销手段创新等措施。
关键词:
市场细分 大学生旅游市场 开发 广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