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5)
2023(3541)
2022(3113)
2021(2993)
2020(2346)
2019(5112)
2018(5143)
2017(9057)
2016(5126)
2015(5579)
2014(5890)
2013(5426)
2012(4920)
2011(4471)
2010(4679)
2009(4192)
2008(4141)
2007(3953)
2006(3516)
2005(3124)
作者
(13944)
(11618)
(11318)
(10846)
(7277)
(5770)
(5262)
(4438)
(4278)
(4247)
(4186)
(3983)
(3772)
(3746)
(3567)
(3510)
(3419)
(3414)
(3355)
(3250)
(2911)
(2846)
(2768)
(2690)
(2687)
(2626)
(2555)
(2535)
(2351)
(2314)
学科
(15731)
经济(15716)
管理(12003)
(10063)
(8029)
企业(8029)
(6136)
理论(5875)
业经(5134)
方法(4980)
中国(4600)
农业(4376)
地方(4304)
教学(4208)
(4087)
(3677)
教育(3634)
(3447)
(3132)
贸易(3129)
(3010)
(2854)
财务(2844)
财务管理(2825)
学法(2812)
教学法(2812)
环境(2776)
(2751)
企业财务(2595)
(2574)
机构
学院(70487)
大学(64233)
管理(22475)
研究(20818)
(19288)
经济(18520)
理学(18040)
理学院(17754)
管理学(17277)
管理学院(17132)
中国(16600)
(14143)
科学(14075)
(13079)
师范(12962)
(12828)
(11370)
(10957)
(10430)
(10258)
(10249)
旅游(10109)
职业(10108)
师范大学(10078)
中心(10036)
技术(9870)
北京(9286)
研究所(9085)
(8876)
财经(8469)
基金
项目(39755)
研究(32465)
科学(29841)
基金(24918)
(21061)
国家(20796)
(18172)
社会(17882)
科学基金(17490)
社会科(16749)
社会科学(16746)
教育(15893)
编号(15617)
(13935)
基金项目(13776)
成果(12274)
课题(11488)
自然(10787)
资助(10710)
(10486)
自然科(10429)
自然科学(10427)
自然科学基金(10231)
(9704)
重点(8987)
项目编号(8838)
规划(8457)
(8224)
(7870)
发展(7804)
期刊
(30935)
经济(30935)
研究(19642)
中国(15266)
教育(13438)
(9456)
(9066)
科学(8639)
学报(8476)
管理(7758)
业经(7392)
(7102)
技术(6777)
(6596)
旅游(6596)
(6596)
大学(6477)
农业(6317)
学学(5801)
(5512)
金融(5512)
学刊(5314)
旅游学(5307)
游学(5307)
职业(4918)
图书(4710)
商业(4062)
财会(3879)
经济研究(3864)
资源(3788)
共检索到110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越  
本文探讨了风景地貌的概念及风景地貌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根据风景地貌的形态要素与区域地貌学的形态要素的平均比值,提出风景地貌的质量参数,在结构与功能协调一致的观点下对风景地貌的功能与容量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序强  
阐述了地貌旅游资源在旅游景观形成中的独立构景作用和构成风景区的主体作用,探讨了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问题,分析了地貌旅游资源研究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颖瑜  
目前,各地都出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热。丹霞地貌以其丹崖碧水的秀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开发者,一个个国家级、省级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应运而生。因此,确定科学的丹霞地貌和丹霞旅游地貌的定义,对于开发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至关重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翟辅东  熊绍华  
湘西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规模巨大、纯天然型的风景胜地。除气候宜人、天然观赏植物丰富、水景旖旎、土家风情诱人外,主体景观则是山地地貌,以其千嶂万峰、磅礴浩然的奇峰景观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被列为国家级的旅游胜地。紧依张家界的慈利县索溪峪风景区和桑植县天子山风景区,也均有类似张家界的地貌产生,面积共约20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越  
对城市地貌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以便推动城市地貌学的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德利  肖星  陈致均  
形象建设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丹霞地貌作为独特的造景地貌资源,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形象建设尤显重要。文章以中国发现丹霞地貌最多的地区之一———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其地方性、旅游意境流和可替代性产品背景,在尺度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应用比附、领先、空隙和逆向等多种方法对甘肃丹霞地貌旅游形象定位,提出"丝绸之路,丹霞画廊"为甘肃省整体丹霞地貌旅游形象,同时对20多个景观综合体也设计相应的主题口号,并就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学仁  
本本从分析岩溶地貌发育机理的三大基本要素入手,对那些可供观赏的类型或造型奇特具有旅游价值的岩溶地貌,据其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提出岩溶地貌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利用导向,应该是岩溶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美学相结合的开发型导向。即资源—环境复合型的开发导向;旅—工—农开放型的开发导向;利用与保护结合型的开发导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峰,陈致均  
“天斧沙宫”是兰州市安宁区一处壮美奇险、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的丹霞地貌景观。本文首先分析该景观资源的特色,然后进行其旅游开发规划探讨。期望这一名列兰州十景的宝贵旅游资源得到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早日得以开发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道品  
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是我国已有风景区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文章分析了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特点,并将它与我国其它著名丹霞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和景观质量评定,指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开发方向和形象定位,最后提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可持续发展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序强,李华,董雪旺,张桂兰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权东计  
在系统分析昭陵陵园山顶、山脊、山谷、平原地貌景观和陵园建筑遗址与陪葬墓空间分布模式的基础上,从山体形象、风水空间格局、长安城空间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昭陵陵园的空间意象和"依山为陵"的历史文化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益  
本文总结了国外和国内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成果和特点 ,对我国广泛应用的旅游容量传统量测公式进行了评价 ,指出了该公式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旅游容量修订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最后对旅游容量实践应用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国南  
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韶关市旅游局、仁化县人民政府以及丹霞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联合召开的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9日至12日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举行。与会者来自全国部分高等院校、有关科研、旅游单位和香港嘉信国际公司共计41人。这是我国特殊地貌第一次旅游开发专业学术讨论会,对促进丹霞地貌及其旅游业开发及我国风景地貌,特别是特殊风景地貌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一虹  张明晶  
研究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与模式对于维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绿水青山"如何有效转变为"金山银山"有着重要意义,适当的路径模式可以提高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效率,从而实现其生态价值。文章以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服务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从张掖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具体实践和经验总结三个方面讨论了张掖丹霞生态价值的识别与实现过程。首先,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地形地势三个角度描述了张掖的生态环境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其次,分析梳理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等不同要素在张掖丹霞地貌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政府准确识别并发掘了张掖丹霞地貌的生态价值;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通过对丹霞地貌的研究更好地维护了丹霞地貌景观,增加了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建设与开发,促进了丹霞地貌生态价值的实现;农户在景区的发展中给予基础性支撑。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张掖丹霞地貌生态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申洪源  马荣华  鲁峰  
黄岩富山古崩塌地貌是迄今在华东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古崩塌地貌。受岩性、岩体产状、构造、节理和裂隙以及新构造运动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花岗斑岩组成的山体因崩塌而形成了造型奇特的山峰、岩壁与陡崖、岩洞、断层谷与峡谷、崩塌堆积地貌和串珠状跌水瀑布等各种地貌景观。这些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可以考虑将此建成地质公园。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学研究基地、教学实习基地以及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开发建设成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