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7)
- 2023(4237)
- 2022(3790)
- 2021(3693)
- 2020(3076)
- 2019(6958)
- 2018(6603)
- 2017(11183)
- 2016(7298)
- 2015(8748)
- 2014(9123)
- 2013(7953)
- 2012(6970)
- 2011(6400)
- 2010(6657)
- 2009(5577)
- 2008(5267)
- 2007(4789)
- 2006(4207)
- 2005(3697)
- 学科
- 济(17866)
- 经济(17858)
- 管理(12683)
- 方法(9644)
- 教育(9527)
- 业(9467)
- 教学(9105)
- 理论(8606)
- 数学(7650)
- 数学方法(7444)
- 企(6495)
- 企业(6495)
- 中国(6308)
- 农(6199)
- 学法(5509)
- 教学法(5509)
- 农业(4591)
- 学校(4433)
- 学理(4415)
- 学理论(4415)
- 业经(4413)
- 政治(3882)
- 思想(3860)
- 学(3828)
- 思想政治(3780)
- 政治教育(3780)
- 治教(3780)
- 德育(3763)
- 地方(3534)
- 环境(3104)
- 机构
- 学院(95939)
- 大学(93468)
- 研究(29741)
- 管理(29058)
- 理学(25325)
- 济(24875)
- 理学院(24796)
- 经济(23970)
- 管理学(23795)
- 管理学院(23626)
- 范(21138)
- 师范(20915)
- 科学(20543)
- 京(20395)
- 技术(17365)
- 中国(17264)
- 教育(16822)
- 师范大学(16665)
- 职业(16280)
- 农(16274)
- 江(15834)
- 业大(15315)
- 所(14580)
- 研究所(13578)
- 中心(13164)
- 北京(13004)
- 农业(12911)
- 州(12802)
- 技术学院(12288)
- 职业技术(11522)
- 基金
- 项目(63625)
- 研究(50554)
- 科学(49275)
- 基金(40496)
- 家(34761)
- 国家(34345)
- 教育(30476)
- 省(29687)
- 科学基金(29186)
- 社会(27793)
- 社会科(26177)
- 社会科学(26169)
- 划(24460)
- 编号(22909)
- 基金项目(22370)
- 课题(19209)
- 成果(18871)
- 自然(18774)
- 自然科(18307)
- 自然科学(18301)
- 自然科学基金(17976)
- 资助(17374)
- 年(16758)
- 重点(15275)
- 大学(14944)
- 规划(14419)
- 发(14204)
- 部(13648)
- 创(13410)
- 项目编号(12901)
共检索到139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艳丽
外向型高素质旅游人才成为旅游行业竞争对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应该加大对其心理素质的训练。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对于塑造外向型、团体合作精神,特别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成长方面有其特有的功能。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又有别于典型的活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设计性。具体表现在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及评价标准是综合的;训练的主题、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形式及方法是需要设计的。
关键词:
旅游人才 心理素质训练课 综合性 设计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蒋丽华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效果,从创新视角进行教学实践改革。针对"训练什么""如何训练""如何评估训练效果",提出由显性训练内容和隐性训练内容构成的,融合职业性、学业性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自评、互评、点评相结合的训练效果评估办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训练课 改革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茹 林梅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消费心理学"的课程整合,探索将通识课程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整合 消费心理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杨君建
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目前在学界还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运用内省法,采用质性文本分析技术,对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的内省文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对大学生的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性产生全面而均衡的影响。其中,合作意识、自我挑战、果敢性、集体观念、自信心和自我定位受到的影响最大。对高校来说,应通过开设选修课、公共必修课等方式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设计;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已有的资源,来拓宽素质的拓展渠道,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拓展项目;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应注重项目的多样性,做到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相结合,以充分发挥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素质 文本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畅 黄天民 庞杰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是集融入类课程、素质训练类课程、活动体验类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多元训练课程体系。由人文素质、职场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素质四大模块构成。课程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考核方式。以体验式学习模式为指导,并遵循体验-感悟-成长的路径,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基础和发展性教育内容。
关键词:
高职 体验式 综合素质训练 课程设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淑泰
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自信心等内容。它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生化过程,引起生理上的改变。反之,生理生化过程也可以影响心理活动。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综合分析法从运动员的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心理训练和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心理素质训练 体育考试 学生运动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京军 邹亚超 曾玉衡 何晓薇 刘湘兰
本文从探讨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需要出发,对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在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验。实践研究证明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后,职业心理素质有所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对提高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职业心理素质 团体训练 市场营销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黎翔
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各种极端行为频现,大学生心理素质需受关注。文章结合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负面影响表现,提出应该强化大学生政治理念,革新心理教育制度,创新心理教育方式,以此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心理素质 教育优化 大学生 心理冲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治金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 ,也存在着差别。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 ,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 ,将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结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蒋丽华
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一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就职业心理融入大学生心理训练课进行实践探索:把通用技能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心态等内容有机结合,并通过注重心理训练内容内在逻辑关系和突出职业情境体验活动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性质定位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
职业心理 大学生 心理训练课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阚雅玲
高等院校有必要从学生入学起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成功素质训练。可将"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条件及外界环境,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并通过成功素质训练,指导其实现人生目标。
关键词:
职业生涯 规划 成功素质 就业指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敏
本文通过对700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态进行测试、问卷调查,阐述了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对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孝群 徐莹 苟亚春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转变问题取向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积极力量、注重正向教学情境创设、以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弹性等探索,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培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心理素质 以人为本 积极心理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存库
浅析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张存库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和复合因素(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核心和归宿。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其心理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渗透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鸿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越来越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