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0)
2023(16202)
2022(14209)
2021(13206)
2020(11086)
2019(25226)
2018(24855)
2017(47316)
2016(26354)
2015(29371)
2014(29044)
2013(28621)
2012(26411)
2011(23962)
2010(23726)
2009(21540)
2008(21050)
2007(18248)
2006(16071)
2005(13555)
作者
(79473)
(66193)
(65901)
(62418)
(42192)
(31957)
(29739)
(26015)
(25339)
(23470)
(22781)
(22497)
(21329)
(20810)
(20424)
(20389)
(20313)
(19572)
(19116)
(18890)
(16826)
(16128)
(16032)
(15121)
(14924)
(14696)
(14600)
(14559)
(13371)
(13356)
学科
(100379)
经济(100271)
管理(72364)
(66119)
(53270)
企业(53270)
方法(45813)
数学(39073)
数学方法(38593)
(28811)
(26675)
中国(24806)
地方(24670)
(23291)
业经(22627)
环境(20358)
农业(19903)
(18484)
贸易(18473)
(17864)
理论(17280)
(17038)
(15626)
技术(15586)
(15413)
(14632)
财务(14569)
财务管理(14548)
企业财务(13733)
资源(12989)
机构
大学(372967)
学院(371452)
管理(143259)
(137192)
经济(134008)
研究(128505)
理学(125037)
理学院(123442)
管理学(120998)
管理学院(120337)
中国(91604)
科学(88092)
(80527)
(72438)
(66743)
业大(64388)
研究所(62078)
(59751)
中心(57705)
农业(57099)
(54675)
(52073)
师范(51458)
北京(50346)
财经(49050)
(47175)
(44564)
(44549)
师范大学(41936)
(40781)
基金
项目(267254)
科学(207305)
基金(191893)
研究(185934)
(172099)
国家(170708)
科学基金(143788)
社会(114940)
社会科(108748)
社会科学(108715)
(106472)
基金项目(103763)
自然(97806)
自然科(95341)
自然科学(95305)
自然科学基金(93561)
(90111)
教育(84185)
资助(78173)
编号(74731)
重点(60588)
成果(58742)
(57413)
(56657)
(54732)
科研(51911)
计划(51895)
课题(51662)
创新(51171)
大学(47808)
期刊
(146699)
经济(146699)
研究(99514)
学报(72273)
中国(67565)
(64494)
科学(63137)
大学(52221)
学学(49295)
管理(47658)
农业(44567)
(42807)
教育(38402)
技术(28825)
业经(25836)
(24792)
金融(24792)
(23323)
经济研究(22346)
财经(22211)
图书(22066)
资源(21484)
科技(20297)
(19982)
问题(19966)
业大(19616)
(18920)
林业(18121)
技术经济(16543)
理论(16294)
共检索到52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帅  尹鹏  周丽君  甘静  
人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是旅游资源非优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逻辑节点。文章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度2015年吉林省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不高,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高值集中于东南部通化市,低值分布于中部辽源市和四平市,子系统呈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居住环境。(2)旅游资源非优区人居环境水平相似地区空间集聚,均质性和空间自组织性突出,空间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型"结构,西北部存在若干"柱状峰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涛方  顾朝林  徐逸伦  王洪  段学军  
论文对吉林省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的主要自然和人文景点(区)进行评价,然后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分布上,吉林省旅游资源呈现“六簇群”、“三带状”的分布格局。最后对吉林省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规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吉祥  
发掘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物质基础。长春、吉林两市是吉林省两大旅游城市,但一些旅游资源还尚待开发。其中,长春市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和“吉林市的“威虎竞渡”应作为重点旅游资源予以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林  
农业资源本身具有体验性强、可持续性强、生态环保等特点,如能抓住这些优势把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农业资源极其丰富,文章从吉林省农业旅游的现状出发,发现吉林省农业旅游存在发展速度缓慢、资源利用率低、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众多问题,但吉林省农业旅游资源也存在发展的绝对优势,比如绝佳的地缘优势、悠久的农耕文明、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类型等。对上述优势与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提出要从开放思想、抓住契机;加强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创新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加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全民农业旅游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丹  张清正  
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梳理四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数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价值方面,四平市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所占分值最大,旅游资源自身要素价值次之,然后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方面,以历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鹏  韩荣菲  姜苏容  
康养旅游资源是发展康养旅游业的载体。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识别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类型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呈集聚分布,但不同类型的康养旅游资源呈现出不同的集聚类型。(2)空间分布形态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安康市和西安市,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3)空间分布密度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在西安市形成了高密度核心区,核密度强度呈圈层状结构由西安市逐渐向外递减。(4)在影响因素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在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且各因素对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甘静  郭付友  陈才  刘继生  杜金涛  
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为例,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对2002—2014年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性以及空间格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地带内、地带间以及总体地带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显著,且地带间差异程度呈现出由东部地带>西部地带>中部地带,逐渐演化为中部地带>东部地带>西部地带。2西部地带对地带内旅游经济差异贡献最大,但贡献程度不断变小;中部次之,但贡献程度不断变大;东部最小且贡献程度也逐渐缩小。地带内旅游经济差异对全省旅游经济差异平均贡献程度最大,但贡献率不断缩小,而地带间贡献率不断增大。3 2002—2004年以及2006—2007年吉林省东中西三大地带国内旅游经济收敛性逐渐趋同,2004—2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茜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兴衰成败;旅游是文化价值表现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化的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方式也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在这一过程中,旅游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文化的体验。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优势,打造地域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推动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吉林省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资源优势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小龙   宋育典   朱林彤   唐晓飞   陈少华  
文章基于贵州省88个县域红色旅游资源数据,运用Voronoi空间统计、核密度、不均衡统计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贵州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开发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贵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开发水平低,资源等级与开发水平成正比。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其中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差异更显著。(2)贵州红色旅游资源核心区空间形态整体呈“X”状分布,其中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呈现“Y”形状的“多核心、小斑块、离散点”的特征和“核心—边缘”空间形态。(3)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密度不均衡,空间分异明显并呈现“北多南少、北密南疏”的特征。(4)已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异格局受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旅游发展水平5个维度综合影响,各因子交互作用呈现增强效应,单因子解释力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目前仍以定性描述为主,在考察评价过程中,因观察角度、经验积累的差异以及主观希望评价区尽早开发等原因,导致评价结论偏差,影响开发决策的科学性。为此,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合理开发,是一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属性1.1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一般特征1.1.1 相对性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存在,它有多种相对性。①非优区相对于优越区而存在。因区域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旅游资源优越区内可能含若干非优小区,旅游资源非优区内可能含有悬殊的程度差别,甚至含个别优越小区。此称渗透现象;②旅游资源的同类排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国琴  周旭霞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相比,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弱势:"4S"特色不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同时,具有相对性、不均质性、可塑性、时限性及继增性等特征。可采取依附和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优化非优区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来开展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咏淑  陈健  
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多种有利条件,即使旅游资源条件不优越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顺德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在高度发达的经济驱动下,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仍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经济发展造就的优势资源未能开发整合形成拳头产品。本文针对顺德旅游业现状,提出了其旅游发展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芮晔  张树夫  
旅游资源非优地区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这些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和规划旅游资源 ,如何发展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资源非优地区亟待思考并寻找出路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常州市为例 ,论述了旅游非优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或许对我国其它类似地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