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9)
- 2023(13482)
- 2022(11910)
- 2021(11155)
- 2020(9406)
- 2019(21696)
- 2018(21686)
- 2017(41209)
- 2016(22797)
- 2015(25833)
- 2014(25816)
- 2013(25612)
- 2012(23116)
- 2011(20858)
- 2010(20877)
- 2009(19600)
- 2008(19545)
- 2007(17256)
- 2006(15544)
- 2005(13829)
- 学科
- 济(86022)
- 经济(85898)
- 管理(78616)
- 业(67895)
- 企(59838)
- 企业(59838)
- 方法(39158)
- 数学(32168)
- 数学方法(31790)
- 财(26760)
- 农(21879)
- 中国(21789)
- 制(21212)
- 业经(20951)
- 学(18705)
- 地方(17741)
- 务(17724)
- 财务(17644)
- 财务管理(17605)
- 企业财务(16701)
- 理论(16553)
- 和(15950)
- 划(14966)
- 环境(14951)
- 银(14537)
- 农业(14528)
- 银行(14498)
- 贸(14133)
- 贸易(14126)
- 体(13950)
- 机构
- 大学(322928)
- 学院(321022)
- 管理(132399)
- 济(121695)
- 经济(118653)
- 理学(112611)
- 理学院(111332)
- 管理学(109629)
- 管理学院(108982)
- 研究(103434)
- 中国(79475)
- 京(69848)
- 科学(64878)
- 财(61486)
- 所(51562)
- 江(48525)
- 财经(47700)
- 中心(47234)
- 农(47083)
- 研究所(46618)
- 业大(45656)
- 北京(44419)
- 经(43105)
- 范(43011)
- 师范(42639)
- 州(39543)
- 院(37717)
- 农业(36640)
- 财经大学(35410)
- 经济学(35178)
- 基金
- 项目(216173)
- 科学(169786)
- 研究(159576)
- 基金(156372)
- 家(135134)
- 国家(134027)
- 科学基金(115898)
- 社会(99561)
- 社会科(94336)
- 社会科学(94312)
- 省(84628)
- 基金项目(83830)
- 自然(75610)
- 自然科(73713)
- 自然科学(73700)
- 教育(72797)
- 自然科学基金(72376)
- 划(70600)
- 编号(65697)
- 资助(64261)
- 成果(53602)
- 重点(47603)
- 部(47247)
- 发(45315)
- 课题(44972)
- 创(44698)
- 制(42161)
- 创新(41717)
- 科研(40851)
- 项目编号(40839)
- 期刊
- 济(139724)
- 经济(139724)
- 研究(93788)
- 中国(64797)
- 管理(51484)
- 财(49208)
- 学报(48812)
- 科学(45795)
- 农(42285)
- 大学(36855)
- 教育(35767)
- 学学(34215)
- 农业(29190)
- 技术(27679)
- 融(27321)
- 金融(27321)
- 财经(23182)
- 业经(22546)
- 经济研究(19944)
- 经(19686)
- 图书(19331)
- 问题(17801)
- 业(16367)
- 理论(16359)
- 资源(15529)
- 科技(15411)
- 实践(15057)
- 践(15057)
- 现代(15011)
- 技术经济(14945)
共检索到480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游群林
随着中国旅游经济向大众旅游方式的转变,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而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过于关注空间布局,忽视了对资源群落的综合治理。国外旅游资源群相关研究成果表明,旅游资源群的开发应立足于大尺度研究,加强旅游资源群结构优化、增强旅游资源的创意、加强资源群的有效治理以及促进利益相关者的协同管理等,以便为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若凝 孙刘伟 朱玉芳 刘艳萍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开发商收益过高,收益与保护责任不对等,当地居民收益相对较低,居民与旅游资源开发冲突等问题产生。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风景资源 旅游开发 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进兵
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企业自愿保护动机包括绿色需求效应、市场竞争和社会公共关系,它是旅游企业内外部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应从扩大旅游市场的绿色需求、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等方面来推动我国旅游企业资源与环境自愿保护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旅游 资源与环境 企业 自愿保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广智
近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成熟阶段,各利益方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公共旅游资源具有公益性质,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弱化公众利益,导致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矛盾。在公共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背景下,从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权责主体分离、环境保护系统等视角,探索公平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国良 赵婵娟 刘钰 万沛钰
揭示乡村旅游地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可拓展耕地资源理论认知的多维性,深化耕地资源有序利用的多样性。以江西省典型乡村旅游地中源乡为例,在格网尺度上开展耕地多功能定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权衡/协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耕地综合功能及文化功能指数上升,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指数下降。(2)在快速发展期,耕地多功能空间格局分异主要受自然条件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而巩固发展期自然条件、空间区位及旅游发展因子共同交互作用愈发明显。(3)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不明显、协同关系普遍,并且随着乡村旅游地发展阶段由快速发展期迈入巩固发展期,耕地多功能之间协同度最高也由“生产—生活”转为“生产—文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广海 董跃蕾 刘二恋
聚焦旅游资源协同开发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运用fsQCA探究旅游资源协同开发对共同富裕影响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1)单一前因条件不能构成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但是人力资本的就业拉动与富民增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其他条件更为重要。(2)高共同富裕水平的组态路径包括“生产资源—人力资本—交通资源协同型”与“品牌资源驱动型”两类核心模式,低共同富裕水平的组态路径包括“人力资本—品牌资源缺失型”与“人力资本—技术资源不足型”两类核心模式。(3)开发路径在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生产资源优势突出,中部地区旅游品牌资源质量较高,西部地区则主要凭借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源的深度融合打造共同富裕之路。研究结果丰富了旅游资源协同开发促进共同富裕的研究范式,为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小立 胡新艳
通过搭建一个农民创业的跨层次嵌入与乡村旅游资源的适应性管理的理论框架,探讨农民通过不同层次的网络嵌入获取乡村旅游创业资源、动态的乡村旅游环境势必要求农民创业具有相应的动态能力,并要求农民的创业过程与跨层次动态嵌入过程协同演进。研究发现,农民特质嵌入及乡村旅游环境嵌入的动态性决定创业资源管理也是一个持续性的社会学习过程,而农民的"干中学"创业就是乡村旅游创业资源的适应性协同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子鹏 田玲
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留下的缺口,强调了地方政府在这一缺口中的特殊功能,这一结论性的认识,为我国在转轨时期如何实施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
制度 创新 旅游资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翔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旅游资源与旅游信息实现了共享,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旅游理念与旅行方式。共享经济下,旅游资源的供需匹配效率不断提升,通过重构旅游产业方式,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在此背景下,如何确定与旅游资源供需匹配的定价机制成为了关键。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变革以及旅游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了共享经济下的旅游资源供需匹配定价机制。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旅游资源 供需匹配 定价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辉 杨洁明 喻晓玲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是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选择的依据,也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优质旅游资源为核心,基于Arc GIS技术,采用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计算以乌鲁木齐为原点出发到达新疆各优质旅游资源点的时间,有116个景点在6 h可达圈内,占研究景点的44.96%,有62个景点在10 h可达圈外,占研究景点的24.03%。基于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结果及其形成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疆旅游业空间发展战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张琳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旅游实践发展的需要,提出"旅游资源资本化"——一种新的以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性、所有性和收益性。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将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一起投入到旅游开发活动中,进行市场化的开发、经营、运作和管理,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旅游资源实现价值增值,而旅游资源的所有者也从中获得经营收益。深入探讨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本的内部机制、外部条件、实现途径、方法模式等问题,指出旅游资源资本化有利于拓宽旅游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资本化 机制 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乔梅
进入了21世纪,我国旅游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国内外的游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但是,我国存在行政区域的划分,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重复浪费建设现象严重,致使旅游产业竞争力相对于其他产业竞争力的不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作用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有必要构建合理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刚 赵凯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目前西部大开发又为西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西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其前景十分广阔。但开发西北旅游资源仍存在着制度、管理、结构、投资和人力资源等障碍因素 ,开发西北旅游资源应按市场原则配置、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西北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勇泉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如何开发一直是较有争议的议题。文章首先从旅游资源、市场基础、理论支撑以及实践证明四个方面对高校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接着就高校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限定,对高校可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旅游开发应采取学校规划监督、社会参与运作的模式。
关键词:
高校 旅游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