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6)
- 2023(16413)
- 2022(14125)
- 2021(13260)
- 2020(10909)
- 2019(25229)
- 2018(25146)
- 2017(47798)
- 2016(26206)
- 2015(29105)
- 2014(29100)
- 2013(28900)
- 2012(27040)
- 2011(24412)
- 2010(24547)
- 2009(22270)
- 2008(21641)
- 2007(18998)
- 2006(16958)
- 2005(15190)
- 学科
- 济(107331)
- 经济(107232)
- 管理(69299)
- 业(65875)
- 企(52889)
- 企业(52889)
- 方法(42675)
- 数学(35706)
- 数学方法(35283)
- 中国(31703)
- 农(30214)
- 地方(29207)
- 学(25911)
- 业经(24965)
- 财(22954)
- 农业(20558)
- 制(18837)
- 和(18150)
- 贸(18143)
- 贸易(18123)
- 理论(18063)
- 环境(18031)
- 易(17444)
- 银(16113)
- 技术(16096)
- 银行(16061)
- 发(15819)
- 融(15637)
- 金融(15632)
- 行(15469)
- 机构
- 大学(365910)
- 学院(365288)
- 管理(141175)
- 济(140058)
- 经济(136724)
- 研究(130373)
- 理学(121056)
- 理学院(119499)
- 管理学(117344)
- 管理学院(116679)
- 中国(97200)
- 科学(84269)
- 京(81045)
- 所(66592)
- 财(63495)
- 农(62909)
- 研究所(60895)
- 中心(58708)
- 业大(55930)
- 江(55613)
- 范(53503)
- 师范(52977)
- 北京(52055)
- 财经(50131)
- 农业(48984)
- 院(48297)
- 经(45483)
- 州(45339)
- 师范大学(43095)
- 经济学(40599)
- 基金
- 项目(250391)
- 科学(196153)
- 研究(182313)
- 基金(179293)
- 家(157672)
- 国家(156333)
- 科学基金(133090)
- 社会(112400)
- 社会科(106398)
- 社会科学(106372)
- 省(98580)
- 基金项目(96485)
- 自然(87508)
- 自然科(85305)
- 自然科学(85286)
- 自然科学基金(83754)
- 划(83526)
- 教育(82675)
- 编号(75063)
- 资助(72932)
- 成果(60742)
- 发(57589)
- 重点(56916)
- 部(53823)
- 课题(52433)
- 创(51230)
- 创新(47768)
- 科研(47642)
- 国家社会(45637)
- 大学(45346)
- 期刊
- 济(161313)
- 经济(161313)
- 研究(109300)
- 中国(77194)
- 学报(60248)
- 科学(56883)
- 农(56639)
- 管理(51433)
- 财(45861)
- 教育(45365)
- 大学(44434)
- 学学(41183)
- 农业(39499)
- 技术(31425)
- 融(30635)
- 金融(30635)
- 业经(27910)
- 经济研究(24521)
- 财经(23173)
- 图书(23126)
- 问题(21396)
- 业(21197)
- 资源(20816)
- 经(19817)
- 科技(18187)
- 理论(17140)
- 技术经济(16975)
- 版(16702)
- 现代(16692)
- 发(16510)
共检索到552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席建超 葛全胜 成升魁 徐继填
旅游资源群是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强调从整体出发,研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这对于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文讨论了旅游资源群的概念,分析了旅游资源群的基本特征和空间结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认为展开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开发的基础,是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进而设计出了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和开发潜力的表征指标体系,最后以全国佛教寺院旅游资源群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
旅游资源群 空间结构 开发潜力 佛教寺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君
旅游资源群是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某一类旅游资源单体的集群,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本文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结合陕西旅游资源普查最新数据,利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陕西区域空间整体上分析了各大类旅游资源群的空间结构特征,计算了其各自的开发潜力,并从区域间和区域内以及类型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旅游资源群中开发潜力较大的位于西安、咸阳、杨凌和延安四地,因此开发应以西安、咸阳和杨凌这三个区域为中心,实现“西—咸一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彬 赵旭东 王宾梅 刘易文
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资源价值、资源承载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等5个方面14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熵分析法,即由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再用熵技术进行修正。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以浙江省象山县松兰山海滨度假区、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城和象山民俗文化村4个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四处景区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值分别为5.842 4、7.006 5、8.223 2、7.135 6,开发潜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石浦渔港古城、象山民俗文化村、中国渔村、松兰山海滨度假区;所构建...
关键词:
渔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评价 象山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希勇 张璐 吴鸿燕 那守海
[目的]为了促进哈尔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文章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应措施,旨在指导哈尔滨市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方法]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的乡村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确定哈尔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权重,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哈尔滨市不同区县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开发潜力。[结果]该文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资源质量以及开发条件3个项目层,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创建了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模型,并将该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开发区(10~7分),二级开发区(7~5分),三级开发区(5~0分)。该区的乡村旅游一级开发区位于中心城区、阿城区和尚志市等近郊地区;二级区位于五常市、宾县、巴彦县、延寿县等其他城市近郊区,三级区位于通河县、木兰县和依兰县等城市远郊区。[结论]哈尔滨市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虽然丰富,但是资源分配不均,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应针对不同等级乡村旅游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与分级治理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勇 童昀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60处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邻近点指数、Voronoi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图层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区域水利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解释了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谷歌地图搜索测算了各水利风景区对于相应城市群地级市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随机、均匀分布态势,但有集聚分布倾向;空间集聚形态上表现为三处高密度集聚圈、三处低密度集聚圈、一处真空地带;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政策支撑等多因素影响;水利风景区的通达度均值为212.15分钟,大部分水利风景区可达性并不理想;湖南各地级市到达所有水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刚 赵凯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目前西部大开发又为西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西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其前景十分广阔。但开发西北旅游资源仍存在着制度、管理、结构、投资和人力资源等障碍因素 ,开发西北旅游资源应按市场原则配置、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西北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勇泉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如何开发一直是较有争议的议题。文章首先从旅游资源、市场基础、理论支撑以及实践证明四个方面对高校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接着就高校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限定,对高校可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旅游开发应采取学校规划监督、社会参与运作的模式。
关键词:
高校 旅游 开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石丹 张清正
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梳理四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数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价值方面,四平市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所占分值最大,旅游资源自身要素价值次之,然后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方面,以历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文颖 银锋
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VR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以八一起义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对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不足、VR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R助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借助商业化运作、内容精良的VRAR数字技术广告、教育意义深刻的VR研学旅游产品、针对现有馆藏重要文物开发出的VR讲解视频和大型付费VR战争体验馆等手段不仅可扩大八一起义纪念馆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游客的创新动力,使游客身心真正受到触动和教育,而且拉伸了旅游产业链,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VR 红色旅游 八一起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 孙才志 邹玮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并进而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能力的衡量。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是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旅游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基于海岛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本文选取资源价值、开发现状、区位交通、环境容量、经济效益五大潜力子系统共26项评价因子。采用投影寻踪模型结合AHP层次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中国的12个海岛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横向研究。结果表明,普陀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排在12个海岛县之首,长岛县则排在最后。总体而言,南方海岛旅游开发潜力水平明显好于北方海岛县;地处经济发达区域海岛县的旅游开发潜力好于经济欠发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敬峰瑞 孙虎 袁超
旅游资源吸引力可以反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因此,对城市单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进行全面评价和空间分析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结合多元类型数据建立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评价指标,对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结构特征,挖掘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差异的因素,从旅游资源吸引力角度提出了成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结果显示:(1)成都市整体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为城区>全市>其他区(市)县,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差别较大;(2)成都市旅游资源
关键词:
旅游资源吸引力 空间结构 多元数据 成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敬峰瑞 孙虎 袁超
旅游资源吸引力可以反映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特征,因此,对城市单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力进行全面评价和空间分析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成都市为例,结合多元类型数据建立旅游资源单体吸引力评价指标,对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利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结构特征,挖掘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差异的因素,从旅游资源吸引力角度提出了成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结果显示:(1)成都市整体旅游资源吸引力格局为城区>全市>其他区(市)县,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差别较大;(2)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疏密不均,高值区集中在主城区和都江堰市,广大外围地区吸引力密度稀疏;(3)旅游资源点之间、行政区之间的旅游吸引力存在着全局或局部空间集聚特征;(4)区域人口密度、资源密度等因素与旅游资源吸引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旅游资源吸引力 空间结构 多元数据 成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滨海湿地 开发潜力 策略 鲁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危锋 常庆瑞 郑顺安
汉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内涵,为汉中市旅游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分析汉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汉中旅游开发以“一个中心,四条线路,十大旅游区”的总体思路,突出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主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根据汉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汉中市 旅游资源 开发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霄 黄震方 袁林旺 俞肇元
生态旅游资源是由生态旅游景观和生态旅游环境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科学地评价生态旅游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潜力、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评估,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其潜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文章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基础上,尝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选取盐城海滨12处代表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