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1)
- 2023(4970)
- 2022(4431)
- 2021(4412)
- 2020(3541)
- 2019(8201)
- 2018(8351)
- 2017(14996)
- 2016(8423)
- 2015(9708)
- 2014(10209)
- 2013(9674)
- 2012(8772)
- 2011(7866)
- 2010(7915)
- 2009(7155)
- 2008(6950)
- 2007(6254)
- 2006(5491)
- 2005(4876)
- 学科
- 济(27002)
- 经济(26974)
- 管理(20945)
- 业(17500)
- 企(13808)
- 企业(13808)
- 农(9774)
- 地方(9615)
- 方法(9415)
- 理论(8004)
- 业经(7380)
- 农业(7060)
- 中国(7037)
- 学(6942)
- 数学(6347)
- 财(6251)
- 数学方法(6187)
- 教学(6166)
- 制(5399)
- 环境(5199)
- 和(4824)
- 教育(4588)
- 务(4101)
- 财务(4081)
- 财务管理(4060)
- 银(4051)
- 银行(4043)
- 学法(3964)
- 教学法(3964)
- 技术(3957)
- 机构
- 学院(114084)
- 大学(108507)
- 管理(38963)
- 研究(35024)
- 济(31976)
- 理学(31931)
- 理学院(31441)
- 经济(30688)
- 管理学(30565)
- 管理学院(30345)
- 中国(27762)
- 科学(24982)
- 京(24745)
- 江(20095)
- 范(19451)
- 师范(19213)
- 中心(17603)
- 所(17560)
- 农(17360)
- 财(17157)
- 州(16772)
- 业大(16615)
- 北京(15957)
- 技术(15796)
- 研究所(15720)
- 师范大学(15124)
- 省(13699)
- 职业(13499)
- 院(13491)
- 农业(13451)
- 基金
- 项目(71921)
- 研究(54595)
- 科学(54037)
- 基金(47043)
- 家(40842)
- 国家(40406)
- 科学基金(34107)
- 省(31487)
- 社会(29923)
- 社会科(27983)
- 社会科学(27977)
- 基金项目(26269)
- 教育(25820)
- 划(25245)
- 编号(24503)
- 自然(23041)
- 自然科(22341)
- 自然科学(22336)
- 自然科学基金(21904)
- 成果(19709)
- 资助(19690)
- 课题(17793)
- 发(16274)
- 重点(16081)
- 年(15405)
- 创(14373)
- 项目编号(13941)
- 大学(13690)
- 部(13564)
- 科研(13477)
共检索到177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辉
文章提出了旅游风景区解说系统的概念,并对旅游活动的解说特征、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风景区解说系统应包括交通导引解说系统、接待基础设施解说系统、景区解说系统、游客中心。最后,对重庆国家级重点风景区———缙云山的景区特征与资源赋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缙云山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旅游 解说系统 缙云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朱锦奇 李云鹏 刘楠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典型样地试验及生态站长期观测等手段,以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年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7项服务功能价值作了评估。结果表明: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4种森林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99亿元/a,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4.46万元/(hm2·a)。7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森林游憩(2.82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2.56亿元/a)>涵养水源(2.25亿元/a)>保育土壤(1.60亿元/a)>固碳释氧(1.37亿元/a)>营养物质积累(0.36亿元/a)>净化空气(0....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缙云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孟明浩 俞益武 顾晓艳 李天佑 章志攀
加强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设计,提高解说水平,是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旅游景区提高文化品位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旅游者获得更高的旅游价值和旅游体验。在对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进行概述,总结近年来国内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1311”设计方法,包括目标确定、环境调查、受众分析、主题定位、方案策划、评估调控等6个步骤。最后,以千岛湖森林氧吧环境解说系统的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参19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环境解说系统 设计 个案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平芳 朱美兰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旅游者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但是,绿色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其解说系统具有特定的对象、媒体、内容、目的、功能和构成。因此,只有遵循特定的构建模式,才能让红色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旅游解说系统 南昌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圣佑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台湾旅游区游客解说服务的经验与制度。研究首先指出解说服务对于旅游区管理的各种功能,介绍正职解说员与解说志工的角色及特性,并整理目前旅游解说志工制度的特色。其次,讨论志愿服务的3个理论,以及志工绩效评估的意义、流程及重要性。再透过实证的量化问卷调查,分析阳明山旅游区解说志工的个人背景、参与特性、环境素养、组织满意度以及带队解说表现情形。研究最后归纳解说志工制度的经验与推展流程,为相关保护区或风景区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解说 解说志工 表现评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云康 齐实 郭建超 吴俊林 黄媛
为揭示重庆缙云山森林植被的水文生态过程,选取裸地、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楠竹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用放水冲刷径流试验方法,设计0.12、0.18、0.24、0.30、0.36 L/min 5种不同的流量,测定蓄满产流下的地表径流水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在放水冲刷条件下,4种地类径流阻力系数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说明地表枯落物、有机质和根系能有效增加坡面糙度和阻力;随着流量的增大,径流冲走枯落物和有机质并形成细沟,浅层根系对径流的阻力效果增强,而根系较深的地类其阻力系数逐渐趋近于裸地的;2)4种不同地类的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地表枯落物和植物根茎对流速有减缓作用,且在大流量情况下,楠竹...
关键词:
地表径流 雷诺数 弗劳德数 阻力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晓芬 王云琦 王玉杰 张会兰 郭平 胡波
选取重庆缙云山的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观测酸性降水过程中林外雨、穿透雨及干流等林内水分转换分量中的主要离子含量变化,分析林分冠层对雨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中的离子当量浓度大小依次是SO42->Ca2+>NH4+>Mg2+>K+>Na+>NO3-;(2)降雨经过林冠层后pH值降低,干流的酸化程度增加最大;(3)降雨经林冠层后离子浓度明显增加(除灌木林),穿透雨中通量增加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为SO42-(2.19×1036.47×103eq·hm-2)和Ca2+(1.41×1033.39×103eq·hm-2),离子来源主要为大气沉降和植物分泌物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王云琦 齐实 朱金兆
该文以土壤颗粒组成分维和孔隙组成分维来表征土壤结构特征,研究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对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型林地土壤入渗率和入渗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缙云山土壤分形特征表现为:机械组成分维明显大于微团聚体分维和孔隙分维,各层之间孔隙分维变异最大,从表层到底层,孔隙分维呈下降趋势;根据土壤入渗过程曲线将入渗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①初渗阶段(0~5 min);②过渡阶段(5~30 min);③稳渗阶段(30~180 min).在初渗阶段,入渗率主要受A1层土壤结构影响;在过渡阶段,入渗率主要受AB层孔隙组成和B层土壤结构影响;稳渗阶段,C层土壤结构是入渗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入渗过程受土壤机械组成、微团聚体和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朱金兆
对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抗蚀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农地土壤作对照,研究表明,可将衡量土壤抗蚀性的13个指标压缩为7个最佳指标。用抗蚀性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指数表明4种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为:灌木林(45.51)>混交林(41.94)>阔叶林(32.65)>楠竹林(23.35);重庆缙云山土壤从表层到底层抗蚀性能呈下降趋势(49.32,41.86,32.03,27.11)。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可将重庆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层次的19个土壤样本划分为抗蚀性强度不同的3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永林 王云琦 徐晓晓 王玉杰 李耀明
【目的】探究南方典型酸雨区树木生长的酸雨响应,为明晰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缙云山优势树种马尾松和润楠为研究对象,采用树轮气候学方法,分别采集马尾松40株和润楠35株建立树轮宽度年表,计算胸径断面积增长量,分析马尾松和润楠的生长趋势及其对酸雨因子的响应。【结果】1)马尾松和润楠标准年表的样本总体代表性分别为0.942和0.869,马尾松标准年表的样本总体代表性、平均敏感度、一阶自相关和第一主成分解释量均大于润楠;2)1961—2020年马尾松和润楠生长均曾受酸雨抑制,其中马尾松生长受抑制时间长于润楠,但均在2010年后出现生长恢复;3)缙云山酸雨类型从硫酸型过渡到硫酸-硝酸混合型,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不是近20年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马尾松和润楠径向生长与降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降雨中SO_4~(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润楠径向生长与降雨中NO_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马尾松径向生长与降雨中NH_4~+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表明,年尺度的降雨SO_4~(2-)浓度和NO_3~-浓度分别对马尾松和润楠径向生长有极显著负面影响(P<0.01),分别可解释65.5%和29.5%的生长变异。【结论】酸雨中SO_4~(2-)和NO_3~-浓度是缙云山地区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利用树轮研究酸雨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具有很大潜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萍 王倩 Chris Ryan
旅游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的重要途径。此次调查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SPSS、CATPACTM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从居民与游客角度分析了旅游开发给齐云山居民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若干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业所持的态度。文章着重于探讨居民对于因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村落影响的感知,以及他们对于当前旅游影响的评测和对未来旅游发展的期待。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道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淑华
古村落是一种特殊的古文化景观,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古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旅游者的鉴赏能力,增加旅游兴趣,同时,旅游解说系统又是增强古村落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古村落旅游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分析古村落景观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古村落解说系统,它由静态文字解说、动态导游解说以及空间游览线路“解说”等子系统组成,全方位、多视角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通过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古村落 旅游 解说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马益新 王海洋
Seed sizes of 74 woody species, including 40 trees and 34 shrubs, of middle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Mt. Jinyu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likely mechanism of seed size variation was analys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as considerable variance in the seed length and gre...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伽拉
本文以浏阳道吾山引路松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为例 ,介绍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概念与分类 ,阐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重要意义 ,明确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规划方式和规划理念。
关键词:
旅游规划 旅游解说系统 旅游解说系统规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清 王云琦 赵晨曦 余蔚青 刘辉
以重庆缙云山为例,对4种典型林分(毛竹林、阔叶林、针叶林、苦竹林)夏季和秋季PM2.5进行观测,并选取典型天气,对不同粒径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进行检测,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林分PM2.5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选取典型天气类型,研究其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秋季高于夏季,不同林分夏季颗粒物浓度差异不显著,秋季苦竹林明显高于其他3种林分。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趋势为上午>中午>晚上,4种林分2个时段PM2.5下降规律在夏季有较大不同,秋季有较高的一致性。4种典型天气条件下,"雨后晴天"颗粒物浓度最低,尤其是细颗粒物。说明降雨对颗粒物的消减有一定的...
关键词:
PM2.5 季节变化 日变化 林分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