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2)
2023(16245)
2022(14019)
2021(13044)
2020(10794)
2019(24683)
2018(24290)
2017(46784)
2016(24802)
2015(27802)
2014(27541)
2013(26857)
2012(24486)
2011(22006)
2010(21747)
2009(19974)
2008(18979)
2007(16374)
2006(14178)
2005(11519)
作者
(69171)
(57675)
(56982)
(54403)
(36456)
(27586)
(26026)
(22641)
(21784)
(20134)
(19745)
(19201)
(18018)
(17743)
(17649)
(17323)
(17186)
(16961)
(16353)
(16349)
(14111)
(13820)
(13759)
(13227)
(12916)
(12687)
(12618)
(12460)
(11420)
(11349)
学科
(99626)
经济(99518)
管理(69476)
(68450)
(54384)
企业(54384)
方法(47178)
数学(40614)
数学方法(40060)
(35344)
中国(25174)
(24764)
业经(24400)
农业(23485)
(21293)
地方(20022)
理论(17324)
(16852)
(16635)
贸易(16629)
(16142)
(15566)
(15542)
财务(15497)
财务管理(15462)
环境(15227)
技术(14816)
企业财务(14640)
(13577)
银行(13542)
机构
学院(348284)
大学(346905)
管理(141001)
(134864)
经济(131864)
理学(123657)
理学院(122300)
管理学(120075)
管理学院(119432)
研究(110123)
中国(80342)
(71926)
科学(69133)
(59819)
(55964)
(52365)
业大(52320)
中心(51275)
财经(49213)
(48832)
(48538)
研究所(48160)
师范(48113)
(44922)
北京(44563)
农业(42640)
(40604)
经济学(40304)
(40065)
师范大学(38997)
基金
项目(248214)
科学(196210)
研究(183619)
基金(180668)
(156290)
国家(154935)
科学基金(134591)
社会(116679)
社会科(110284)
社会科学(110258)
(97217)
基金项目(96785)
自然(86998)
自然科(84968)
自然科学(84949)
教育(84470)
自然科学基金(83380)
(81058)
编号(76004)
资助(73123)
成果(60107)
重点(54911)
(54379)
(52955)
(51403)
课题(50952)
国家社会(47896)
创新(47781)
科研(47383)
教育部(47162)
期刊
(144668)
经济(144668)
研究(95946)
中国(58831)
(54304)
学报(53828)
科学(50343)
管理(48019)
(44219)
大学(42020)
学学(39344)
教育(38317)
农业(37047)
技术(29689)
业经(27624)
(26190)
金融(26190)
财经(22739)
经济研究(22520)
图书(19678)
(19380)
问题(19046)
(17244)
科技(16620)
(16449)
理论(16156)
商业(15740)
技术经济(15597)
资源(15550)
实践(14942)
共检索到484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文俊  
乡村景观具有生态、生产、游憩和美学功能,在旅游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大开发背景下,需要重构和深度认知乡村景观价值与功能,这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基于旅游视角,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乡村景观释义、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和功能重构、乡村景观开发策略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探讨,提出在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应强化景观可辨性、保持景观乡村性、强调旅游参与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飞   夏家豪  
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一环,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选取CNKI中国知网1 118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1 803篇英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对近30年来国内外乡村旅游高质量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和对比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进程和热点,并对乡村旅游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表明:1)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国外研究热点关注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可持续乡村旅游以及大数据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等方面;3)未来乡村旅游研究可从利益分配问题、多学科的拓展研究、经验本土化、数字化、乡村振兴政策结合、人与自然的协调等六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卢小丽  成宇行  王立伟  
乡村旅游是后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自从1994年可持续旅游期刊发专刊对乡村旅游进行系统研究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驱动机制、地理空间结构和旅游企业管理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结果发现:尽管乡村旅游的研究遵循了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突出乡村旅游主要功能特色和旅游乡村性的研究欠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主题是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国内学者更侧重于研究乡村旅游的地理空间结构和驱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海涛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负面影响",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低碳经济的热潮。尤其在我国,由于面对着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乡村旅游向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的模式转变将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试图从功能的角度重新解读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以期在解决传统乡村旅游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出低碳乡村旅游的美学功能、保护功能、教育功能、创新功能和集约功能,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艳  曾菊新  余斌  李伯华  
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的反向变迁威胁着乡村景观的"乡村性",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调控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人类行为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三个要素,是控制和治理乡村景观反向变迁,实现乡村景观优化的主要路径,政府的主导、扶持、规范和引导是乡村景观优化的必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莹  
陕北地区地域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因此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陕北地区城郊乡景观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然后提出了传承保护性、审美性、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保护传统民居、重塑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对陕北城郊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红梅  廖邦洪  
随着全球城市化扩张的加剧,乡村聚落景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聚落格局在乡村城镇化的浪潮中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分析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外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研究进展,包括乡村聚落格局的美学价值、乡村聚落格局演化、研究采用的主要学科与技术,探讨了该领域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立国   贾国栋   秦乾翔   黄志萍   胡明文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间婺源县休闲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及旅游因素等驱动力。研究发现:(1)婺源县的休闲农业景观与旅游地分布高度契合,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呈先增后减特征,但总体上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减少。(2)在景观尺度上,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呈“N”型波动起伏特征,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在类型尺度上,水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较为稳定,草地和沼泽地破碎度、分离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增长特征;旱地、有林地及其他林地最大斑块指数(LPI指数)呈先增后减特征,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景观LPI指数总体呈上升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下降特征。(3)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A级景区数量、农家乐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因素是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产生重要驱动影响,自然因素驱动力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婺源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布局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婺源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远  
[目的]通过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西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策略,借此对健全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促进各地乡村景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地区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为例对其乡村景观要素民众喜好程度以及乡村景观开发、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结果]在乡村旅游体验中,游客对乡村自然风光尤为喜欢,大多数游客很喜欢参观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体验民风民俗,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村劳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自己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呼吸乡野新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远  
[目的]通过探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西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策略,借此对健全国内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促进各地乡村景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地区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广西为例对其乡村景观要素民众喜好程度以及乡村景观开发、破坏和保护程度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结果]在乡村旅游体验中,游客对乡村自然风光尤为喜欢,大多数游客很喜欢参观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建筑,体验民风民俗,品尝农家美食,参与农村劳作,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自己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呼吸乡野新鲜空气,欣赏乡村自然风光。广西超过50%的乡村景观资源开发层次不够深入,属于轻度开发状态,早先已经开发的景观资源又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这些景观所在的村寨原本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毁坏。大部分乡村景观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即使采取了相关措施,也是表面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论]很多游客热衷于乡村生态旅游,喜欢体验农村生活,但是作为乡村旅游基础的乡村景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保护,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需要采取相关的办法和措施切实保护乡村环境和景观资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燕  资明贵  罗静  陈天宇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笑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中呈现了中国特色,文章从国际和国内视角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孟凯   王强  
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然而相关系统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缺乏。全面梳理与总结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基于Google Scholar和CNKI学术搜索工具,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研究的国内外典型文献进行全面科学检索,并从主体、动因、过程、结果、方法等逻辑要素出发对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研究进行科学系统性回顾、归纳与述评,并以此提出了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5个方向:(1)科学构建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个体-农户-社区”尺度系统理论框架;(2)加强探讨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个体主观意愿;(3)从结构与后结构主义双重视角科学揭示乡村旅游地生计转型的过程机制、微观路径及动态生成逻辑;(4)从“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观”和“社区福祉观”出发评价生计转型过程与结果的可持续性;(5)加强“混合”以及“后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目前,在统筹城乡视角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的一个新兴项目诞生出来,它利用乡村原有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乡村特有绿色土特产的生产再加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拉近了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及建设和谐新农村。同时乡村旅游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传统乡村功能得以重构,如使乡村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村功能由农业向多产业发展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建国  张永敬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业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服务业的范畴,正在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医疗旅游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者们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医疗旅游的概念界定、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发展医疗旅游带来的效应评价等方面,而且部分内容相对较为成熟。但从现有研究来看,普遍缺少对医疗旅游演变的影响要素、规律和机制的深入研究;从研究数据上看,现有数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的数据资料。从医疗旅游研究的不足出发,需要以学科交叉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