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5)
- 2023(18806)
- 2022(15927)
- 2021(14924)
- 2020(12198)
- 2019(28009)
- 2018(27614)
- 2017(52926)
- 2016(28608)
- 2015(32036)
- 2014(32085)
- 2013(31269)
- 2012(28802)
- 2011(25908)
- 2010(25708)
- 2009(23278)
- 2008(22475)
- 2007(19695)
- 2006(17209)
- 2005(14828)
- 学科
- 济(117041)
- 经济(116921)
- 管理(79586)
- 业(75806)
- 企(61487)
- 企业(61487)
- 方法(51024)
- 数学(43047)
- 数学方法(42419)
- 中国(33889)
- 农(33393)
- 地方(28548)
- 业经(27793)
- 财(26758)
- 学(23908)
- 农业(22929)
- 理论(20608)
- 贸(20012)
- 贸易(19997)
- 和(19623)
- 制(19566)
- 易(19335)
- 环境(18941)
- 技术(18144)
- 银(17450)
- 银行(17397)
- 融(16940)
- 金融(16935)
- 行(16685)
- 发(16436)
- 机构
- 学院(398300)
- 大学(396572)
- 管理(156804)
- 济(155481)
- 经济(152026)
- 理学(135690)
- 理学院(134144)
- 研究(133204)
- 管理学(131635)
- 管理学院(130905)
- 中国(98752)
- 京(84556)
- 科学(83722)
- 财(70285)
- 所(65837)
- 农(63770)
- 中心(60883)
- 研究所(60150)
- 业大(59000)
- 江(58367)
- 财经(56432)
- 范(55788)
- 师范(55265)
- 北京(53500)
- 经(51430)
- 农业(49613)
- 院(49076)
- 州(47903)
- 经济学(46311)
- 师范大学(44641)
- 基金
- 项目(276383)
- 科学(217432)
- 研究(203696)
- 基金(198739)
- 家(172909)
- 国家(171385)
- 科学基金(147559)
- 社会(127887)
- 社会科(121143)
- 社会科学(121112)
- 省(108997)
- 基金项目(105505)
- 自然(95431)
- 教育(94039)
- 自然科(93116)
- 自然科学(93095)
- 自然科学基金(91388)
- 划(91281)
- 编号(84307)
- 资助(81493)
- 成果(67616)
- 发(61851)
- 重点(61778)
- 部(60171)
- 课题(57831)
- 创(57270)
- 创新(53327)
- 科研(52543)
- 国家社会(52244)
- 教育部(51656)
- 期刊
- 济(171310)
- 经济(171310)
- 研究(114393)
- 中国(78871)
- 学报(62525)
- 农(58587)
- 科学(57960)
- 管理(57417)
- 财(51884)
- 教育(49024)
- 大学(47820)
- 学学(44747)
- 农业(40967)
- 技术(35878)
- 融(32720)
- 金融(32720)
- 业经(30627)
- 经济研究(27004)
- 财经(26479)
- 图书(22943)
- 经(22713)
- 问题(22292)
- 业(20823)
- 资源(19500)
- 科技(19212)
- 版(18513)
- 技术经济(18476)
- 商业(18267)
- 理论(18185)
- 现代(17459)
共检索到582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河有 李文杰
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移动到旅游中心城市形成旅游节庆已成为典型的旅游开发现象。以郑州少林武术节和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为例,将旅游节庆移动开发的机理归纳为:以拉动城市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为驱动力,将知名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移至旅游中心城市,通过政府主导的经营方式,推动开发地和原生地实现共赢。建议旅游中心城市打造拳头产品,避免节庆泛滥,应集聚区域内相关联资源,形成节庆后效应,实施政府引导和全民参与的运营方式,推进开发地与原生地深化合作,强化节庆的旅游效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振礼
创造性,旅游开发的灵魂──关于旅游资源移动性的商榷刘振礼北京旅游学院一、问题的提出多年以来,学术界对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了较为公认的观点,其中重要的一点即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所谓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呈现出显著的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河有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存储上的易逝性、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时间上的传承与演变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和蔓延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性。将其在区域内做短距离移动和有形化利用是必要和可行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辐射中心,可以通过建造实体景观、设计"舞台表演"、举办节事活动、创建主题空间和开发文化商品等方式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有形化利用。但应防止文化变异,把握好开发力度和具体展示形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庄志民 赵睿
上海节庆旅游资源因其所扮演的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引起各方关注。本文试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以都市旅游为背景,探讨节庆旅游资源的涵义和上海节庆旅游资源作为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关键词:
上海 节庆旅游资源 系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马波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在升温,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涉及范围、保护状况与利用方式等基本问题的理解依然比较模糊。本文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主要条款,认为这两个权威文件是释疑解惑的关键,并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主线,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时的保护与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乐 李建梅 周亮广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府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评价最高,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评价基本相同,游客的评价最低。政府机构是地方非遗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应积极引领发挥其最大旅游效益;当地居民和经营者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参与者,应积极提高自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动意识;非遗地域差异明显,游客对其相对生疏,建议重点开发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非遗旅游活动,不同群体在开发利用非遗旅游资源方面各尽其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思诚
2018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第15个年头。本文以辽宁省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学类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宗重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广阔前景。其次,分析了当前喀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旅游开发的现状,二者需要结合发展。最后,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对策。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合理分类,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转化为能够拉动喀左文化旅游的资源;另一方面,在旅游开发时要注重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打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集中展演、深度体验、任真自然和广泛粘连的文化旅游,推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喀左文化旅游强县,促进喀左和周边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天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到底应怎样理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时应当遵循什么基本原则,它与区域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哪些层面,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便是本文试图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区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荣富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内旅游的兴起,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使旅游产品供求状况走出了短缺阶段。但总体上,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仍较低,也不乏粗俗者,因而影响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湛玉婕 李贤功 朱作付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接入为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现在旅游企业大力进军移动互联网,而旅游电商如何借力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值得关注。笔者认为,现有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内容相对独立,从而导致用户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使用感受不够理想,而支付环节的流程不顺畅也制约着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应根据旅游业电子商务的O2O属性设计基于资源整合思路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平台。
关键词:
旅游业 移动电子商务 资源整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阙怡 曾源 熊豪 包瑶瑶 彭韬
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四青
迄今为止,移动电子商务除在娱乐行业有一定建树外(也仅限于铃声和图片),还没有真正深度地进入到行业应用领域,旅游移动电子商务在国内也仅仅处在探讨阶段。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内涵和特点作了探讨;其次说明了发展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成功关键;最后为旅游服务提供商指出了发展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的机遇和策略。
关键词:
旅游移动电子商务 关键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霞芳 黄灵光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要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江西省是红色资源大省和红色旅游的策源地,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的红色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的红色资源(国家级与省级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江西省革命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革命文物点分布集中,但是点分布较为零散,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不均衡态势。要做好江西省红色资源的调研和管理工作,促进红色资源的特色旅游开发,科学地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革命文物 GIS 空间分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永广
节庆活动是市民对城市历史的年复一年的认同,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城市特色的一个有显著成效的手段。日本的节庆活动有着全社会的影响,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而且促进了社区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认同,甚至塑造了当代的日本基层社会———社区的人际关系。本文开篇概括了我国各地建设正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背景,阐述了日本旅游节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经济效益重大(约占日本 GDP的 1%),更在于保护传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进而论述了旅游节庆和传统文化保护、社区建设的相互关系,挖掘出节庆活动开发的一些成功
关键词:
旅游节庆 传统文化 社区建设 城市特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学同 雷若欣 刘锐
"有巢氏文化"、"焦姥文化"和"淮军文化"是环巢湖区域的核心文脉资源,极具旅游开发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文脉挖掘不深、旅游形象不明、龙头项目欠缺、市场培育不足等诸多问题。优化旅游资源组合、健全旅游产品体系、统一旅游形象定位、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等路径有利于环巢湖区域旅游资源开发。
关键词:
环巢湖区域 地方文脉 开发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